第三章
世界图式的象征表述:嘉绒跳锅庄的起源
在传统的民俗学研究中,对包括嘉绒跳锅庄在内的西南少数民族跳锅庄民俗的起源问题的考证和研究由来已久。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到目前为止形成了多种观点或假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的观点,沿用马克思经典理论中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逻辑模式,将跳锅庄的起源归因于农牧生产生活方式。比如有学者认为,农牧生产的原始方式是刀耕火种,火对藏缅语族人民的生存至关重要。火崇拜源于农牧生产。围篝火而舞是藏缅语族火崇拜在舞蹈中的显现,也是农牧方式引发的舞蹈现象。[1]亦有学者认为,嘉绒地区的锅庄最早源于劳动,包括人们游牧与狩猎中采用的各种姿态。[2]此外,一种在学术界和民间都十分常见的说法认为,在早期,人们总爱围着建在野外或者家中的锅庄火塘舞蹈,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围着锅庄跳舞的这种形式称为“跳锅庄”。[3]
第二种类型的观点,倾向于将起源问题具体化,力图从历史记载或口头传述的某些具体事件场景中确定民俗的源头,寻找所谓民俗发生的“第一次”或“开端”。比如有学者从《理塘县志》中找到了相关记载:跳锅庄相传起源于公元8世纪,当时西藏建立了第一座寺院桑鸢寺。在落成典礼时,工匠和群众皆欢呼雀跃,不自觉地相互间手拉手跳起了“圆圈舞”(藏语为“卓”),即锅庄。[4]还有学者考证,由于德格、明正土司及头人住宅宽敞,节庆时让属民在“锅庄”(即其住宅)中跳舞以娱乐土司,因此后来把跳舞叫作跳锅庄。“锅庄”本身不是舞蹈,是说在锅庄里面跳舞。[5]
第三种类型的观点,则从古老的宗教信仰与仪式中探索跳锅庄的起源,但又普遍认为它在今天已经由神圣仪式演变成了民间歌舞。比如有学者考证,在敦煌石窟和吐蕃碑刻中可见跳锅庄与部落盟誓有关的线索,认为跳锅庄是娱神的祭坛礼仪,是原始公社时期盟誓文化和图腾文化的遗存。[6]同样有学者考证,藏文文献中常把“誓词”写为“卓次”(“卓”意为舞蹈,“次”意为词),以此推论“卓”,即跳锅庄,很可能是一种边唱誓词边舞蹈,专门在盟誓仪式上进行的祭祀礼仪。[7]
“跳锅庄”作为一个汉语指称,是汉文化用以标识西南少数民族相关民间文化事象的一个符码。它所能提供的只能是一种客位的理解视角。上述不同观点却往往以此概念作为研究起点,试图在“农牧文化”或“藏族文化”的统一范畴之内来争论这些多样化的、源生于不同地方性族群性传统的文化事象,是否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起源。这样的探讨容易从本质上忽略“跳锅庄”这一概念先在的遮蔽性,导致文化事象之“名”与实际存在的民间传统之“实”二者间的互相疏离。[8]因而,上述观点隐含着几点值得注意的问题:
其一,以藏族文化大传统概念来替代各地方性族群小传统概念;
其二,认为跳锅庄是历史沉淀到今天的古老遗存,是某种被固定化的古代文化事象的残余和碎片;
其三,认为跳锅庄在今天的主要功能是民间的自发性娱乐。
这些看法一方面容易忽视看似相同的文化事象实际上隶属于不同的传统背景,存在着地方性和族群性的差异;另一方面,从内涵和功能上都对复杂的文化事象作出概念化和浅化处理。因此,强调嘉绒族群独特的民间表述传统和地方性知识自身的文化逻辑,或许可以成为“我们”深入理解“他者”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1] 贾安林:《“篝火之舞”与“连袂踏歌”——藏缅语族圈舞文化特征和功能》,《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61页。
[2] 格西门措、斯达斯佳:《嘉戎“锅庄”浅谈》,《西藏艺术研究》1988年第3期,第35页。
[3] 杨碧嫦:《浅谈嘉绒地区五屯与四土锅庄的差异》,《四川戏剧》2006年第5期,第87页。详细民族志资料及论述可参见杨福泉、郑小云:《火塘文化录》,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 罗敏:《丰富多彩的甘孜州歌舞音乐“卓”》,《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3期,第6页。
[5] 这种观点认为:锅庄,系藏语(SKU-drag)的音译,义为贵族。锅庄一词的出现约起于明代,指土司的头目,后又把对土司的尊称变为对其住宅的称呼。参见黄显铭:《锅庄浅说》,《西藏研究》1989年第3期,第109页。
[6] 勒熬旺堆:《中甸锅庄形式、内容简析》,《西藏研究》1985年第1期,第70页。
[7] 杨向东、秦露:《论“小邦时期”藏族舞蹈的发展与演变》,《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第124—125页。
[8] 关于民俗概念的表述与遮蔽问题,可参见陆晓芹:《“歌圩”是什么——文人学者视野中的“歌圩”概念与民间表述》,《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第72—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