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申论写作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备考要点

第一节
备考原因

一、写作需博而能一

不少参加过两次机关工作人员录用考试还没有进入面试的报考者在互联网上发帖子,讲述自己第一次“裸考”申论成绩比第二次系统准备考得还好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十分复杂。相比较而言,第一次考得好,其中一个因素是他在对申论题型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运用了在校学习掌握的最基本的读写能力,在考场上仔细分析了题干,不脱离材料进行了答题。这个做题的理念是正确的,作答的前提是熟悉资料,答题的内容是不脱离资料,申论阅卷主要是看答题内容,形式次之。而第二次考试成绩不如第一次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自己所选教材的误导,做题时削足适履地套用了所谓的“秘籍”“万能宝典”的“模板”。两次考试分数毕竟都不高。第一次考试不熟悉考试题型,不知道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要求与解答方式,没有按照答题限制条件规范表述,缺少机关工作人员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修养,这是第一次失败的主要原因。第二次考试失败犯了理论脱离实际的毛病,考试时自戴“枷锁”,影响了在“考官”面前的才能展现,是在能力方面出了问题。成为机关工作人员录用考试大军的“分母”原因是多方面的,申论写作是机关工作人员最基本的素质、修养和能力的综合运用,要成为这只大军的“分子”,必须具备机关工作人员最基本的素质、修养和能力。

在本书绪论里我们说,申论考试是一种特殊的写作考试,这种考试与公务活动有关,它最终的结果是文字表述。那么这种考试按照申论考试大纲的说法:“参加机关人员录用考试,申论考试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由这些能力构成了申论考试必须具备的申论写作能力结构。

申论写作能力结构的构成成分是考生在考试中完成申论写作所必备的而且影响申论写作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这些能力是在考场上直接表现出来的,只有通过多次训练才能获得。

许多考生也知道通过训练可以获得能力,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他们做了许多练习,但是他们忽略了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修养。没有这些素质和修养,再刻苦训练能力水平也提高不了多少。这就是一些考生尽管做了准备但第二次申论仍没考好的重要原因。常言道“书到用时方恨少”“功夫在诗外”,说的都是在“写”之外必须具有一定的素质和修养。这些素质和修养是能力发挥的基础,离开它们,施展才能很困难。考好申论必须具备机关工作人员具有的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一定的理论修养和语文修养。离开这些最基本的素质和修养,提高申论写作水平就是一句空话。

申论写作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考生把申论考试需要的素质、修养和能力集合在一起解决申论考试中的具体问题。具体来说,由政治素质(道德观念和思想品质,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等)和文化素质(报考者在家庭生活、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中获取的本民族和外来文明集合的一般知识)构成了素质结构,由理论修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说、依法治国原理、行政执法理论和环保常识等)和语文修养(语文知识和词语积累)构成了修养结构,由申论考纲表述的测查报考者四方面的能力构成了能力结构。这些集合便构成了申论写作需要的“博”。“一”是申论写作遇到的一个个的具体问题,比如,给论证起一个好的标题,论证问题选择一个最符合证明论点的论据,造一个最符合对内容表达的句子,在造句中选一个最恰当的词等。面对申论写作的一个个的问题,报考者都会将三大结构综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化解申论写作环节中的每一个问题,这就是“博而能一”。如果构成“博”的结构有欠缺,解决申论写作中相对应的“一”就会不理想。比如,机关工作需要的基本理论修养和文化修养偏低,在做2001年“国考”申论第4题关于粮食生产安全重要的论证就会表述得很空洞;反之,知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阅读过毛泽东的《党内通信》,记得“须知我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吃饭是第一件大事[1]”,就会把论证表述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为使申论写作的“一”解决得满意,报考者必须分析自己“博”的能力结构的欠缺,并有针对性地“恶补”起来。

二、答题设虚拟职位

只要行文写作,就有一个表述的人称角度问题,文学创作常用的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一人称又有自我(作者自己)和他我(作品人物中的“我”)之分。同样,申论在行文表述中也有一个“人称”问题,这个表述“人称”是命题专家设定的。请看我们整理出的申论开考以来试题中的“身份设定”一览表:

2000—2015年“国考”申论试题中的“身份设定”一览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除了2005年试题没有设定虚拟的人物身份外,16年申论“国考”有15年设定了作答者的虚拟身份,而且虚拟身份不是行政人员就是事业单位人员,更具体地说,这些虚拟身份有的是领导,有的是一般工作人员。

设定了虚拟的人物身份,就要从虚拟人物的角度思考答题内容,以虚拟人物的口气进行表述。例如,2001年“国考”申论试题:

假定你是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请你就PPA(原康泰克主要成分是PPA)风波所引发的问题提出善后处理意见。可以全面谈,也可以就某一个方面谈。要求:(1)意见合理,具体可行;(2)条理清楚,语言简明;(3)字数不超过1000字。(50分)

这个“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是卫生局的,可以是文广新局的,可以是药检局的,也可以是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如果是文广新局的,就要从发挥新闻传媒舆论引导的正能量作用,拟制针对炒作和消除不良反应的对策,表述用公文性话语。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申论写作的报考者答题时虽是个人执笔,但是虚拟身份是单位领导,或是为单位立言的人。所写内容不是“私事”,而是“公务”。报考者走进考场,就要把自己转变为虚拟的公务员身份。应试申论,考核的是官场文化水平,表达的是公意,不是“私说”,公文语言表述是它的语体特征。要改学生腔、生活言语、文学语言、学术话语为“行政话语”。在宋代策论考试就明确规定,文本撰写不能“妄肆胸臆,条陈它事”[2]。当今的申论考试对于考生而言,书写的应是“治国之道、安邦之策”,而非个人情怀,自家认识。

然而,报考者可能对学术文化、文学创作或商场文化等熟悉,对官场文化不了解。要考好申论,就要对处理行政事务的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政策有所掌握,通过多次练习,会使用公务性话语表达内容。

[1] 毛泽东. 党内通信[G]//毛泽东文集第8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9.

[2] 毕沅,辑. 续资治通鉴1[M]. 长沙:岳麓书社,199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