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斋讲堂(第二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结构调整

“十二五”规划主要的方向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调整结构又是重中之重。为什么调整结构这么重要?可以这么想:GDP 重要,但是 GDP 的结构更重要。我们不妨从历史上谈起。1840年中国跟英国发生了鸦片战争,当时中国的GDP总量比英国多很多,可是我们的GDP结构以农产品为主,如粮食、棉花、大豆、茶叶,中国的工业品主要是手工纺织的棉布、丝绸等等。而英国当时的GDP结构是这样的:钢铁工业发展起来了,机械制造业建立和发展了。英国向欧洲各个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国家输送机器设备。英国的棉布是机器制造的。英国还建造了铁路,有火车、轮船等近代交通工具,而中国仍是旧式的帆船、马车。

现在再看我们跟日本的对比。大家看到报上登了2010年中国的 GDP总量超过了日本,排在世界第二位。但从人均方面看,我们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所以我们的人均GDP只有日本的1/10。这可以理解。但从GDP的结构方面讲,中国是不如日本的,日本的产业结构中高新技术产品占的比重较大,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较少,占GDP的比重也小。

我去年访问了日本,是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邀请我去考察的。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参赞陪我去东京、大阪、神户等地方参观,他跟我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他说:从规模上讲,日本二三十年以来城市规模没有大的变化。你到东京、大阪看,没有像北京、上海一样到处在建高楼,变化是不大的。可你到日本的家庭去看看,家庭内部全变了,住房还是原来的房子,可卫生设备、厨房设备、起居卧室等全是智能化的,这就是它的特点。日本的GDP结构比我们更符合时代技术发展的趋势。

再看人力资源的结构。1840年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国的工业化已经进行了七八十年。在英国,小学普及了,初中、高中都有很大的发展,还新建了一些大学,每年培养出众多的科学研究人员、工程师、经济和金融人才;技工也越来越多。而中国当时人口数量比英国多很多,可人力资源结构不行:农民绝大多数都是文盲,妇女绝大多数都是文盲。少数读书人读的什么?大都是念四书五经,准备考科举的。有几个懂近代科学技术的?有几个懂经济、金融、管理的?可见,人力资源结构要比人力资源总量重要,我们要做一个人力资源的强国,人力资源的结构必须调整。

我们跟日本相比,除了GDP结构有区别外,人力资源结构也存在很大差别。日本的熟练技工人数多,我国的熟练技工少。日本每年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包括科技人员和经济、金融、管理人才,在日本人口总数中的比重高于中国这些人才在人口总数中的比重。这都表明了我们一定要重视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让我们的人力资源结构跟现代化的步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