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本图形在解决中考试题中的应用
姬新建
在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图形变换的思想方法是一个考查的重要方向,这使得基本图形的应用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下面就一个基本图形在中考命题中的应用谈谈粗浅的认识.
如图1,点C是线段AB的中点,请你利用该图形画一对以点C为对称中心的全等三角形.
方法一:
延长DC到点E,使CE=DC,连接AD,BE,则△ACD≌△BCE,且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如图2).
图1
图2
方法二:
连接AD,过点B作BE∥AD交DC的延长线于点E,则△ACD≌△BCE,且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如图2).
在2005年大连市中考题中就有这个基本图形的影子.并且使用这个基本图形之后,问题思路变得很清晰.
1. 如下页图①,把正方形CGEF的对角线CE放在正方形ABCD的边BC的延长线上(CG>BC),取线段AE的中点M.探究:线段MD、MF的关系,并加以证明.
说明:(1)如果你经历反复探索,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请你把探索过程中的某种思路写出来(要求至少写3步);
(2)如果你经历说明(1)的过程后,可以从下列①、②、③中选取一个补充或更换已知条件,完成你的证明.①DM的延长线交CE于点N,且AD=NE;②将正方形CGEF绕点C逆时针旋转45°(如图②),其他条件不变;③在②的条件下,且CF=2AD.
附加题:将正方形CGEF绕点C旋转任意角度后(如图③),其他条件不变,探究:线段MD、MF的关系,并加以证明.
探究:关系是MD=MF,MD⊥MF.
证明:如图④,延长DM交CE于点N,连接FD、FN.
因为正方形ABCD,
所以AD∥BE,AD=DC.
所以∠1=∠2.
又因为AM=EM,∠3=∠4,
所以△ADM≌△ENM.
所以AD=EN,MD=MN.
因为AD=DC,
所以DC=NE.
又因为正方形CGEF,
所以∠FCE=∠NEF=45°,FC=FE,∠CFE=90°.
又因为正方形ABCD,
所以∠BCD=90°.
所以∠DCF=∠NEF=45°.
所以△FDC≌△FNE.
所以FD=FN,∠5=∠6.
因为∠CFE=90°,
所以∠DFN=90°.
因为DM=MN,
所以MD=MF,DM⊥MF.
附加题:证法:如图⑤,延长DM到N,使MN=MD,连接FD、FN、EN,延长EN与DC的延长线交于点H.
因为MA=ME,∠1=∠2,MD=MN,
所以△AMD≌△ENM.
所以∠3=∠4,AD=NE.
又因为正方形ABCD、CGEF,
所以AD=DC,FC=FE,∠ADC=90°,
∠CFE=∠ADC=∠FEG=∠FCG=90°.
所以DC=NE.
因为∠3=∠4,
所以AD∥EH.
所以∠H=∠ADC=90°.
因为∠G=90°,∠5=∠6,
所以∠7=∠8.
因为∠7+∠DCF=∠8+∠FEN=90°,
所以∠DCF=∠FEN.
因为FC=FE,
所以△DCF≌△NEF.
所以FD=FN,∠DFC=∠NFC.
因为∠CFE=90°,
所以∠DFN=90°.
所以MD=MF,DM⊥MF.
而在2007年广州市的中考题中,此问题又一次出现,只不过它保留了图形中关键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部分,而证明的方法还是要充分利用这个基本图形.
2. 已知Rt△ABC中,AB=BC,在Rt△ADE中,AD=DE,连接EC,取EC中点M,连接DM和BM,
(1)若点D在边AC上,点E在边AB上且与点B不重合,
如图①,求证:BM=DM且BM⊥DM;
(2)如图①中的△ADE绕点A逆时针转小于45°的角,如图②,那么(1)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如果不成立,请举出反例;如果成立,请给予证明.
(1)提示:在Rt△EBC和Rt△EDC中,,所以BM=DM.
∠BME=2∠BCE,∠DME=2∠DCE,
所以∠BMD=∠BME+∠DME=2∠BCE+2∠DCE=2∠BCA=90°.
即BM⊥DM.
(2)证明:如图③,延长DM到F,使MF=DM,连接BF、CF、BD.
在Rt△ABC中,因为AB=BC,
所以∠BAC=∠BCA=45°.
因为M是EC中点,
所以EC=CE.
因为∠4=∠5,DM=FM,
所以△DME≌△FMC.
所以DE=CF,∠1=∠FCM.
所以AD=CF,∠FCM=∠DEM.
所以DE∥FC.
延长DE交AC于G,
所以∠DGA=∠FCA.
因为∠FCA=45°+∠FCB,
∠DGA=90°-∠2=90°-(45°-∠BAD)=45°+∠BAD,
所以∠BAD=∠BCF.
所以△BAD≌△BCF.
所以BD=BF,∠ABD=∠CBF.
又因为DM=FM,
所以BM⊥DM.
因为∠ABD+∠DBC=90°,所以∠CBF+∠DBC=90°,即∠DBF=90°.
所以.(注:此问还可以用“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方法”,在此只给出一般解法.)
在2008年北京市的中考题中,此问题经过变化后又一次出现,把两个正方形变成锐角是60°的两个菱形,但问题的本质没有变化,用同样的方法一样能够解决,并且第三问没有让证明,如果用2005年大连市中考题的证明方法,很容易就证明了.
3. 请阅读下列材料:
问题:如图3,在菱形ABCD和菱形BEFG中,点A,B,E在同一条直线上,P是线段DF的中点,连接PG,PC.若∠ABC=∠BEF=60°,探究PG与PC的位置关系及.
小聪同学的思路是:延长GP交DC于点H,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使问题得到解决.
图3
图4
请你参考小聪同学的思路,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
(1)写出上面问题中线段PG与PC的位置关系及的值;
(2)将图3中的菱形BEFG绕点B顺时针旋转,使菱形BEFG的对角线BF恰好与菱形ABCD的边AB在同一条直线上,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如图4).你在(1)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3)若图3中∠ABC=∠BEF=2α(0°<α<90°),将菱形BEFG绕点B顺时针旋转任意角度,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请你直接写出的值(用含α的式子表示).
解:(1)线段PG与PC的位置关系是PG⊥PC;.
(2)猜想:(1)中的结论没有发生变化.
证明:如图5,延长GP交AD于点H,连接CH,CG.
因为P是线段DF的中点,
所以FP=DP.
图5
由题意可知AD∥FG.
所以∠GFP=∠HDP.
因为∠GPF=∠HPD,
所以△GFP≌△HDP.
所以GP=HP,GF=HD.
因为四边形ABCD是菱形,
所以CD=CB,∠HDC=∠ABC=60°.
由∠ABC=∠BEF=60°,且菱形BEFG的对角线BF恰好与菱形ABCD的边AB在同一条直线上,可得∠GBC=60°.
所以∠HDC=∠GBC.
因为四边形BEFG是菱形,
所以GF=GB.
所以HD=GB.
图6
所以△HDC≌△GBC.
所以CH=CG,∠DCH=∠BCG.
所以∠DCH+∠HCB=∠BCG+∠HCB=120°.
即∠HCG=120°.
因为CH=CG,PH=PG,
所以PG⊥PC,∠GCP=∠HCP=60°.
所以.
(3).(如图6,作DM∥GF,延长GP交DM于点N,延长BA交DM于M;连接CN、CG.证明略.)
通过这一问题的变化,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很多的要求,特别对我们初三年级的复习有很大的启示。到了初三最后复习阶段的教学,对每一个问题的变式、变化都要有探究的必要.而一些很简单的知识点,把它放在一个背景下,它可能就是我们解决这个综合问题的突破口;像上面的“构造中心对称的全等三角形的方法”,在三个中考问题的解决中,是一个通用法.而我们知道,数学问题层出不穷、变化无穷,学生不可能做完所有的数学题;这就要求我们教给学生方法,对于什么样的条件下,学生知道大概有什么样的方法可用,学生才能在遇到问题时有意识地去运用.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变式教学,一个问题可以通过条件和结论的互变:条件不变,进行结论的引申变化;也可以通过条件的加强和放宽进行变化.当然,同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也是变化的手段.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存在着很多可以挖掘的素材,代数、几何方面都有,代数问题用几何的方法来解决,几何问题用代数方法来解决也都是变式教学的一个角度.实际上同一数学问题的这些变化,也是数学的美和魅力的展现.我们如果在平时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教学,不但能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也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最大收获.引导学生通过有限的习题训练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从而避免题海战术、疲劳作战,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能力,这是我们应当追求的教学效果.
(本文获2008—2009学年度“海淀区初三年级系列优秀论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