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能,你也能:IPD产品管理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FORWORD

《华为能,你也能:IPD重构产品研发》自2015年9月出版以来,在收获很多好评的同时也收到不少改进意见。其中之一就是希望能尽快看到这本书的第2版,以了解IPD体系的最新发展情况,尤其是IPD体系在华为公司的最新发展情况。

在我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同时,我的好朋友、前华为同事、咨询领域的“战友”石晓庆和卢朝晖(笔名卢刚)找到我,希望将2012年出版的《向华为学习卓越的产品管理》进行再版,负责出版的谌三元也鼓励我们将“华为能,你也能”这个主题写成与IPD和创新管理相关的系列丛书,于是就有了本书。

伴随华为在电信运营、消费者业务、企业服务、云服务、新能源等领域的成功,尤其是在消费者业务(CBG)领域的成功,其背后的运作管理模式逐渐成为大家所关心的话题。虽然华为的业务类型迥异,但在产品管理上的业务逻辑只有一个,那就是IPD。

IPD的英文含义是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也就是“集成产品开发”。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IPD已成为一个庞大的方法论、工具、流程和管理体系的集合,应用广泛。从产品管理角度来看,IPD就是一套端到端的产品管理方法论。所谓端到端的产品管理,我的理解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对从需求探索到需求满足的过程的管理;另一层是对从产品规划到产品退市的过程的管理,也就是对产品从“生”到“死”的过程的管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IPD都是一套经过验证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书就是把IPD的思想、方法、流程和管理体系应用于产品管理的端到端的过程。不同于《华为能,你也能:IPD重构产品研发》的是,本书紧扣“产品管理”主题,从源头需求管理出发,到产品的规划、立项、开发、上市营销和退市,形成闭环。

本书有三大特点需要关注。

第一,本书介绍了大量工具和方法。要把IPD体系的七大核心思想在产品管理中落地,必须靠这些工具和方法。本书的很多工具非常实用,如需求管理中的GAPS落差工具、$APPEALS和BSA需求分类工具、SPAN战略定位工具,产品立项中的4W2H工具,产品开发中的V模型等。

第二,作者引用了不少案例对IPD体系中的工具和方法进行说明,包括华为公司和各行各业的咨询项目的实践案例,充分体现了IPD方法论的普遍适用性。例如,作者结合自己在运营商业务板块(CNBG)的实际工作经验,用实际案例阐释了市场管理和产品规划方法论(MM)在无线产品线规划中的应用。

第三,本书开辟专章讲解产品管理中的财务和成本管理。IPD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满足客户需求的技术线,另一条是满足企业自身需求的商业线。要同时抓住这两条主线并不容易,财务和成本管理把这两条线连接在了一起。本书的第9章对产品管理中的财务和成本管理进行了相应讨论。要做好产品管理,还需要组织、绩效和人力资源的支撑,本书对这些要素也进行了相应讨论。

从制造向创造转型,这个话题虽然谈了十多年,但我认为一切都刚开始。中国企业要完成转型,关键是对创造和创新的过程进行管理。“请给我结果!”式的直接以结果为导向的粗放式管理已不再奏效。

在把IPD体系运用在产品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历史不同、环境不同、模式与制度不同、人员不同,不同企业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也千差万别,这需要中国企业家共同努力,希望本书能够在这点上帮助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我们把这本书献给我们与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共同奋斗的十年。

上海睿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 刘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