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掌控不好情绪,如何掌控人生
你来世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你知道什么是“看不见的自我攻击”吗?
自我攻击的表现形式分很多种,最常见的是自残、自虐,最严重的是自杀。
除了这些容易被发现的形式外,还有一种不易被觉察、经常被忽略的形式,叫作“看不见的自我攻击”,它对人的伤害非常大。
举个例子,有一次早上起来,我试穿了一件新衣服,结果在镜子前却觉得不好看。我心里猛地一沉,心情很低落。
我没有说话,可是大脑却在高速运转。脑海里有个念头在一直攻击自己:你会不会打扮自己啊?你这么土,怎么出去见人啊?别人见了会笑话你,说你是个土包子……
这种思维活动非常强烈。其实没有人批评我,我也没有动手打自己,可我的内心却受到了重创,这就是“看不见的自我攻击”。我们在失败和不顺心时最容易受到自我攻击。
很多年前,我在做销售工作时,搞砸了一个项目。回到家,躺在床上,我委屈得饭都吃不下。我在心里骂自己是个笨蛋,无数个负面念头在大脑里狂奔。我安静地躺着,内心却在痛苦的深渊里挣扎。
我们知道自己难过,却从来没有深刻剖析过到底是因为什么,也没有想过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思考的,为什么别人失败后可以无所畏惧,而我们失败后却先攻击自己。
潜意识的自我攻击非常迅猛。它不易察觉,可杀伤力很强。比如一个人想写作,吃饱喝足了,计算机也备好了,刚起了个开头,忽然就痛苦地停下,说不想写了。为什么?因为他被潜意识里的自我攻击控制了。
他的大脑里有个声音一直在攻击他:你写出来的东西会被人骂的,写得不好就别写了……于是,很多人就这样屈服了。
为什么会有自我攻击?心理学家发现,有的人天生乐观,有的人则天生比较悲观。乐观的人,会把更多注意力放在积极的层面上;悲观的人,更容易关注消极层面。当然,就算是基因相似,不同的人思维方式也有差异。除了基因,人们的思维方式还跟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有关。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的长篇小说《美丽新世界》。
在这本书里,人在婴儿时期就会被分成高阶层和低阶层。高阶层的人被告知自己生来就高人一等,低阶层的人则被告知应该厌恶鲜花和书本。接受过洗脑教育的低阶层幼儿,长大后会心安理得地接受自己所在的阶层。他们觉得自己天生就是如此。可实际上,这是人为干预的结果。
说到我们自己,刚出生时,我们什么也不懂,可是,我们需要了解社会,那怎样做到呢?只能通过与最亲近的人(父母)互动来了解。
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经常这样骂他们:“你这个笨蛋,你这个蠢货……”骂的次数多了,小孩子真的会以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是不是也受过这种否定式的教育呢?你父母说你是笨蛋,你就真的认为自己是笨蛋吗?
要知道,父母说的也不一定对。小时候的我们,因为对世界认识不足,所以很容易被误导。但是成年以后,我们学习了知识,就会对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产生质疑,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
除了父母以外,老师、同学、亲戚朋友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我们。我有个亲戚就经常打击我:“女娃就是不如男娃,你学什么都不行。”身处这样的环境,我又怎么能建立起自信?
什么是真正的自己?我们可以从美国作家黛比·福特所著的《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中找到答案:
构成人体的每一个原子都是全息的,都携带了整个宇宙的全部信息。将物质凝聚在一起的各种作用力,在每一个原子中都可以找到。人体每一个细胞的DNA分子,都携带了整个生物进化史的全部信息。
同样,每个人的内心都携带了全人类所有思想和情感的信息,只要外部条件成熟,任何思想和情感都可能在任何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只有理解了这种现象,才能认识人生的本质,找到真正的智慧和无限的自由。你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都拥有无限的潜能。
每个人都拥有积极特质和消极特质,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
一说到积极,你会想到什么?勤奋、勇敢、努力、善良、幽默、乐观、坚韧……
消极呢?拖延、懦弱、虚伪、功利、浮躁、狭隘、自私、狠毒……
我们是否可以试着将自己积极的特质更多地表现出来?这需要你有很强的自省能力和长久的行动力。
我们可以设定自己的命运。就像我,我是一个比较倔强的人,也会脆弱、沮丧,甚至有时候想要放弃,但在内心深处,我是不甘认输的。世间有那么多的美好,为什么我不能享有呢?
生而为人不容易。宇宙经过亿万年的进化,才有了我们人类。如果你的生命总是处于萎缩状态,不去尽力绽放,那多可惜呀。所以每当我想要逃避时,就提醒自己:不要轻易当逃兵,要当一个挑战者。当逃兵很容易,当挑战者却很难,这是勇敢者才能走的路。
为了改变自己,我们要付出行动;只靠说和想,很难有什么效果。
就拿我来说,最近我遇到了一些烦心事,很无助,不知道怎么应对。我真的很想逃避,但我知道,这样是无法解决问题的。于是,我报了一个拳击班,几乎每天都去练拳。每次挥拳的时候,我都告诉自己,遇到障碍时,要像打拳一样主动发起进攻。正是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让我在面对困难时拥有了更大的力量。
我们要在生活中当一个主动的开拓者、挑战者,尽最大可能为自己设定命运,而不是坐等奇迹出现。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
我们的大脑里有一支神奇的特工队
有时候,我特别好奇,为什么人类会有这么多种情绪,可以哭,可以笑,可以忧伤,可以愤怒?在看了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后,我对情绪有了更多了解。
主人公莉莉是个小女孩儿,原本和爸爸妈妈生活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因为爸爸工作调动的原因,他们举家搬到了美国旧金山。面对新环境,她产生了逃避和恐惧心理。
这期间,莉莉的情绪产生了一系列的波动。
莉莉的大脑里有五个情绪小人,它们分别是乐乐、忧忧、怕怕、厌厌和怒怒。
乐乐,活泼开朗,负责莉莉的快乐。当她掌控大脑控制台时,莉莉就会表现得很积极,用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
忧忧是一个慢吞吞的忧伤小人,时不时跑出来侵扰莉莉的核心记忆。当她掌控大脑控制台时,莉莉就会伤心流泪。乐乐经常盯着忧忧,生怕她一不小心闹出什么“幺蛾子”。
怕怕负责分析可能出现的危险事物,提前发出警告。但怕怕有时也会虚构危险,对一些并不存在的危险会以为是真实的。
一旦莉莉的生活中出现她不喜欢的事物,厌厌就出现了。比如西蓝花,这是莉莉最反感的食物。每当莉莉吃到西蓝花时,厌厌就会控制莉莉,导致莉莉出现厌恶的神情。
当莉莉受到攻击和威胁时,怒怒会第一时间掌控莉莉的大脑,让她做出回应。愤怒时的莉莉会摔东西,会大吵大闹。
其实人类的情绪不止这五种,还有惊讶、羞愧、焦虑等。电影为了方便我们理解,简单地将情绪分成了五大类。
没有人不喜欢快乐,大家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可我们总是会被其他情绪影响。失去心爱的东西时,我们会难过地流泪;遇到挫折时,我们会恐惧、害怕;被人伤害时,我们会愤怒、发火……情绪小人们轮番上场,我们的心情也就跟着起伏不定。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我们有丰富的感情,这是正常的。
可是,我们都不喜欢负面情绪,也很难接纳它们。
每当我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受到打击时,就会很难过。这时,大脑里另外一种声音就会跑出来指责我:你看看你,就这么个小事,你有什么不开心的,能不能乐观点儿啊……
当我对未知的危险感到恐惧时,大脑里另外一种声音又跑出来指责我:你能不能淡定点儿?总是怕这怕那的,你什么时候才能强大啊?
我也无法接受自己愤怒的情绪。我认为愤怒会让自己显得不够大气、不够稳重:怎么会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发怒呢?
越是无法接纳自己的情绪,人就越痛苦。我希望自己可以一直乐观坚强,笑对人生,可是这很难做到,因为接纳自己的情绪需要智慧。我们总是赞美欢乐,试图呈现出自己阳光的一面,可欢乐不能代表我们人生的全部。
我有个朋友,他每次在人前都是春风满面的样子,总是竭力把最积极的一面展露出来。他的社交账号上展现的都是美好快乐的一面:健身、谈生意、打球、读书、旅游,让人一看就是一个会生活、有品位的人。
因此他有不少粉丝,大家都很崇拜他,经常给他点赞。久而久之,他觉得自己就应该保持快乐,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喜欢。可是,现实生活中的他却不是这样的。他也会因为工作遇挫而难过,也会因为生活不容易而悲伤。但是,他无法接受这些负面情绪。他觉得难过让他不完美,所以他拒绝负面情绪,只想快乐。
可是,对我们来说,负面情绪真的是敌人吗?
五个情绪小人中,乐乐最不喜欢忧忧,可后来乐乐却拉着忧忧回到控制台,和忧忧一起调整莉莉的情绪。我们不必一直坚强,脆弱时可以哭一哭、忧一忧,流露出脆弱的一面会让你的人际关系更和谐。
如果你痛苦时还一直假装欢乐,那别人怎么能了解真实的你呢?当你把所有悲伤都隐藏起来,其实也阻断了求助的可能,你会更加孤独。
我就是这样,一直在我妈妈面前装得很强大,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有一天,我妈妈给我打电话,说了一些事情,我心里不高兴,直接告诉她:“我心情不好,我很难过。”我妈妈听了后立刻停止了唠叨,开始安慰我……这个反转让我十分吃惊。
就像我那个朋友,他一直都表现得很坚强,每次都是他照顾别人,我们从来没想到他也会难过,也需要安慰。直到有一次,他实在憋不住了,告诉我们他很难过,需要大家陪他一起吃个饭。我们才知道:哦,原来他也会伤心。
每个人都会流眼泪。当负面情绪出现时,它其实是在提醒我们,也许我们需要做出改变。负面情绪不是我们的敌人,适当的负面情绪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控人生。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过度的负面情绪会限制我们的人生。比如在《头脑特工队》里,怕怕和怒怒总是虚张声势,把一些普通的事情解读成可怕的事情。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让负面情绪打乱我们正常的办事节奏。
我们有时候会遭遇一点儿小困难,也许困难并不大,但心理上的恐惧却让我们不敢前进。如果总是恐惧,我们会失去很多成长的机会。
当我们愤怒时,整个大脑充满了怒火,行为会处于失控状态。这时候,我们尤其要小心,不要做出让自己后悔的过激行为。
我们追求的平静、喜乐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也许很难达到,因为人活着总是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事情,情绪也处于变动中。但我们要知道,每一种情绪都有它的作用,我们要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的情绪,然后根据现实条件做出最合适的行为。
你今天大笑了吗?
每当我在生活中获得一点儿成就时,就很想开心一下,想要大笑或者手舞足蹈,鼓励一下自己。可马上就会有一个声音跳出来指责我:你有什么资格快乐?取得这点儿成就有什么好骄傲的?难道忘了自己失意时狼狈的样子了吗?……然后,我就会收敛很多,努力克制情绪,保持平静,喜怒不形于色。
上中学时,读范仲淹《岳阳楼记》里的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老师对此推崇备至,让我们好好体会。此外,我们学习的诗句“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也追求含蓄宁静之美。
以前,我也向往这样的境界,想做一个不轻易动感情、不轻易表露自己心声的人。
可是,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多一些哈哈大笑的时候。
对于人们来说,最受欢迎的笑是微笑,因为它是一种非常有力量的表达方式,是一种传染性极高的行为。TED演讲中有一个视频,讲的就是“微笑背后隐藏的力量”,里面提到经常微笑的人更积极乐观,寿命更长,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有人在地铁里拍了一个视频,视频里,第一个人先是莫名其妙地大笑,不一会儿,很多人都跟着笑了起来,非常神奇。看这样的视频,相信你也会不由自主地笑起来。这个哈哈大笑的视频,我看了很多次,每次看着看着,都会跟着一起哈哈大笑,笑完后感觉心情舒畅。
对哈哈大笑最没有顾忌的是小孩子,他们看一部动画片会笑个不停,看见大人滑稽的模样也会笑。他们不会伪装,也没必要伪装。成人就不一样了,基本上,每个成年人在社会交往中都不得不带着“面具”示人。
记得有一次我去参加聚会,聚会上有大人,也有小孩儿。几个小孩儿吃饱喝足后围在一起玩儿“萝卜蹲”的游戏,玩儿得不亦乐乎,时不时爆发出响亮的笑声。有个家长也被拉进去一起玩儿,看得出来他很开心,但是好像不敢笑,一直憋着。当时,我很想跟他说:“你就完全放开哈哈大笑一次,这机会多难得啊!”
在我的记忆里,笑得最开怀的一次是在一堂高中英语课上。当时,老师讲着讲着发现大家都打起了瞌睡,于是放了一个憨豆先生的视频。这个视频很欢乐,全班同学都看得哈哈大笑,有的甚至开心得直拍桌子。
然后,老师接着讲课,却再没人打瞌睡了。那时,大家都还没有手机,无法从别的途径看憨豆先生,所以都很期待上英语老师的课。老师用这种方法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欢乐,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和幽默的人在一起,我们也会哈哈大笑。他们会出其不意地逗闷子、甩包袱,用一个又一个段子给大家带来快乐。所以我们要多结交幽默的朋友,和他们在一起,人的心态都会年轻不少。通常,这样的人在聚会时是焦点人物,其身边总会围着一群人。
当我们发自内心地哈哈大笑时,心情也会变得愉悦而欢乐,这就是积极情绪。积极情绪对我们有什么用处呢?正如积极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在她的书《积极情绪的力量》中所讲的:
积极情绪可以扩展你的视野,带着积极情绪,你的思想和行动将更加自发地浮现出来,你更加擅长设想前景和双赢的办法,你变得更善于建立持久的关系,给人带去友善而不是怨恨。
当我们大笑时,身体也是舒展的、活跃的。我们心跳加快,手舞足蹈,肌肉得到放松。对我们的健康来说,这是非常有好处的。
想一想,如果我们遇到两个人,一个看上去满面苦涩,另外一个则满面笑容,我们更愿意接触哪一个呢?当然是后者。即便是小婴儿,你要是带着笑脸去跟他互动,他也会对你笑。可如果你满脸凶相地和小婴儿互动,他很快会被你吓哭。
人们更喜欢那些爱笑的人,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一个经常开怀大笑的人,会活得快乐而惬意,也有更多人愿意跟他做朋友。
大笑既然这么迷人,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经常哈哈大笑呢?
去听脱口秀。我很喜欢脱口秀,它是一种幽默的语言艺术,再加上演员的动作表演,很容易激发观众大笑。北京有很多脱口秀表演,三里屯的酒吧、南锣鼓巷的咖啡店,都有脱口秀表演。讲得好的脱口秀,可以让人忘却烦恼,在欢乐的大笑中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
我们也可以多和幽默的人交朋友。和幽默的人一起吃饭、玩耍时,他们会时不时冒出一些金句,让我们哈哈大笑,他们就是我们的开心果。
我们还可以多看喜剧,比如卓别林和周星驰的电影。在大笑之余,我们还能思考一下人生,可谓一举多得。
情绪低落时如何保持行动力?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心情沮丧时,什么都不想做,只想躺在床上呼呼大睡,结果越躺越难受。
心情不好时,带着不好的心情做事,事情一定会办不好。因此有人说,心情不好时要停下来,安慰安慰自己,等心情好了再说。
所以,我在心情不好时拒绝做一切事情。我天真地以为心情会慢慢好转起来,可后来发现这样做不行,因为应按原计划完成的事情越积越多,时间都被耽搁了。
想到一大堆事在等着我解决,本来就沮丧的心情更加沉重了,甚至还产生了一丝恐惧。我在痛苦中辗转反侧,发现所谓的“等心情好转了再干活儿”这种说法并不靠谱。
有一次,我与别人产生了矛盾,心里很难受,想找个地方大哭一场,缓解一下心中的苦闷。
正想哭呢,一个紧急的工作任务来了,领导要求我马上完成。我只好强忍住眼泪,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我为了那个任务加班到凌晨,完成后特别累,脸都没洗就睡了。第二天起床时,我突然想起来,昨天晚上还没哭完呢,但现在我已经哭不出来了——彼时伤心难过的情绪随着我的行动已经被消解了。
所以,心情不好时,没必要被动地等待。我们可以试着行动起来,不要指望情绪推动行动,而要努力让行动改变情绪。
心理学家伯恩斯谈到抑郁症患者的思维时说,抑郁症患者总以为先有动力才能行动,这种思维是片面的。很多时候是行动在前、动力在后。
也就是说,你本来对某件事不感兴趣,不想去做,可如果你努力尝试一下,动力随后就来了。
我曾经和一个叫王永的健身爱好者聊过,我很羡慕他,问他是怎么做到一周能去健身房好几次的,因为我没有动力去健身——太累了。
王永说,其实他也不想去。他每次看着教练安排的训练表,心里就发怵。加班一天回到家,还是躺在沙发上喝着冰可乐看着电视剧更爽,谁想去健身,健身多痛苦啊!
但是,他又想,报健身课程花了那么多钱,不去太可惜了,于是他就强忍着内心的挣扎和煎熬,换好运动服,去健身房接受教练的“无情摧残”。
当他在教练的指导下专心投入训练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的心情越来越好,健身让他感到快乐。等训练完毕,他的心情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兴奋,成就感满满。至于之前的挣扎、纠结,已经不翼而飞了。
王永后来掌握了这个心情规律,下次再去健身时,不管心情怎样,先换好衣服去健身房再说。
我们的情绪随时都在变化,一天之中,心情起起伏伏,莫名其妙地开心、难过,捉摸不定,有时根本不受控制。可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成为心情的奴隶,我们要拿回掌控心情的主动权。
有一次在家里,我戴隐形眼镜,结果没有戴好,两个戴反了。
我只好取下来,又一通折腾才戴好。我很生气,心情低落,什么都不想干了,只想躺在床上睡觉。
可理智告诉我,不能就那么躺着,我得做点儿什么才行。我去洗衣服、扫地,然后准备下午做一个剁椒鱼头。忙活一阵后,我心情好转不少。
我给自己总结了一个小方法:心情不好时可以做一些事情,例如整理东西、打扫房间、洗澡洗衣服、把该扔的东西扔掉……之后,心情就会变好。
人是需要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的生物,如果没有这些,我们就会被无助感包围,什么都不想干。所以,如果再遇到难题,我们不要一个劲儿钻牛角尖,可以先做点儿其他轻松的事情,获得一点儿成就感,然后再继续攻关。
有时候,我们迫于外界压力,即使心情再沮丧,还是会做一些事情。等到真正行动起来,你会发现沮丧的情绪慢慢减轻了,你以为无法控制的情绪,其实竟然是可以改变的。
比如说写作这件事,很多人刚开始写时,内心哀怨纠结,担心写出来的文章没法看。可如果你坚持写下去,到后面就会越来越顺利,写得停不下来,写得很快乐。你也不再担心写得好不好,只想沉浸在文字中,把想法表达出来。这就是行动的力量,它把我们的心情不知不觉地做了调整。作为一个长期写作的人,我经常能够体会到这种感受。
当你躺在床上拒绝行动时,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到,一个劲儿地自责抱怨。可一旦爬起来开始做事情,哪怕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你的心情也会马上随之改变。
行动才是改变情绪的法宝,心情不好别害怕,再难过也要试着做点儿事情。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克莱尔·威克斯曾写过一本书——《精神焦虑症的自救》,他在书中谈到的关于情绪和身体之间关系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
他说,有时候人感觉疲惫,其实只是情绪的疲惫,而并不是身体劳累。这个时候,并不适合长期休息,而应该找点儿事情做,这样情绪疲劳反而会得到缓解,身体肌肉也会得到锻炼。
有的抑郁症患者长期待在家里,其实那样对于缓解症状不会有任何好处。克莱尔·威克斯会建议此类患者出去找些事做,这样反而能够让病情好转。
心情不好时,我们还可以借助其他方法调整自己。我们可以寻求亲人或者朋友的情感支持,保持基本的生活规律。我们还可以通过写作抒发情感,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
行动是救命的法宝,它可以带着我们逃离情绪“黑洞”。
如果你抑郁到木僵状态(指一种高度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的姿势),没有任何行动力,就要勇敢求助,让家人或者朋友带你去看医生。如果只是情绪低落,但行动力尚存,不妨做点儿事情。人这方面的自愈能力是超乎想象的。
在我的书桌上方贴着积极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对写作看法的纸条,他是这么说的:“我每天早上写作,不会等有灵感,不会等有意愿。写作的时候,前5分钟很痛苦,也许等5分钟、10分钟后才有动力写。先行动,才有灵感或者动力。有时候,生活会很艰难,会很有挑战性。只有通过行动,人才会变得更加有动力。”
每次我有所懈怠时,就抬起头,看看这段话。它为我增添了力量和勇气。
控制愤怒,做一个理性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心情愉快时表现出来的行为受人喜欢,而愤怒时表现出来的行为可能就不那么优雅了。很少有人在心情不佳时还能做到温润如玉——除非是修养很高的人。
我们愤怒时,表现出来的是什么样子呢?有人怒吼,有人破口大骂,有人打砸东西,有人对他人使用暴力……
愤怒一旦来临,便如火山爆发,势不可挡。有的人会审时度势,克制愤怒;有的人无法克制,不顾及自己的形象当即发泄怒火。
记得在一次聚会上,一位朋友带来了他新交的女友。吃饭时,服务员在端菜的时候不小心把菜汤滴到了她的手机上,还没等服务员反应过来,这女孩儿立即破口大骂。服务员忙不迭地道歉,说帮她贴一个新的贴膜。这女孩儿不听,继续说了一些在旁人看来跟她的形象完全不符的脏话,让我们一桌人面面相觑。
朋友一看,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就让服务员先走了,对女友说一会儿去换个好看的贴膜。这场小小的风波总算平息了,大家开始吃菜。
刚吃没多久,那女孩儿发现自己的名牌口红丢了,又开始抱怨起来。她很生气,说自己的口红是在国外买的,非常贵。朋友赶紧说再给她买一个,女孩儿才停止了喋喋不休。大伙儿虽然心里都有点儿郁闷,但都没说什么。女孩儿吃菜时,也许是心里有气,连拿筷子和放水杯的动作都带着气,脸上本来漂亮的眉毛拧到一起,看着让人生厌。我心里不舒服,菜也吃不下去了。
那顿饭大家都吃得不开心,本来说好吃完饭一起去唱歌的,结果谁都没心情去了,早早散了伙。
那女孩儿在发火时完全不顾及周围的人,自然引起了别人对她的反感。而她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也很糟糕——不懂得控制愤怒,最后受损失的只能是自己。
最常见的愤怒还经常发生在堵车的时候。人们常说,想了解一个人的性格,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其在堵车时的表现。很多开车的人都有“路怒症”,这种症状在堵车和被人超车时表现得最为明显。
我曾经坐过一位男性友人开的车,他的举止让我大跌眼镜。
别人超他车时,他就用怒骂回敬,还试图跟人家抢车道。堵车时,他会一直狂按喇叭,口中抱怨不断,搞得车上其他人心情不佳。走错了路,他更是骂声连天。坐他的车就是一种煎熬,让人在途中有跳车逃离的冲动。
愤怒来临时,如果我们掌控不好,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有新闻报道过这样的案例:
一位女士在火锅店吃饭时,因服务员上菜迟了,愤怒地骂了服务员,还拍照发微博。后来,服务员端起滚烫的开水泼到了那位女士头上。女士被紧急送往医院,而服务员则因故意伤害罪被警方逮捕。在这起事件中,两个人都用了不恰当的方式表达愤怒,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两败俱伤。
愤怒来临时,到底应该怎么办?是义正词严地说理,还是毫无逻辑地谩骂?是随手打砸东西,还是控制自己的行为合理表达感受?
有人说,愤怒一定要发泄出来,不然憋着难受,别人也会觉得你好欺负。也有人说,人要学会忍耐,不能随便发火。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在《控制愤怒》一书中谈了他的看法。
阿尔伯特·埃利斯认为,不管是直接发泄愤怒还是间接发泄愤怒,不仅不会减轻愤怒,而且会损害健康。因为愤怒时,我们的身体会发生生理变化,神经处于“应战”状态,很有可能导致动脉损伤。
那愤怒时暂停可以吗?阿尔伯特·埃利斯认为,这也不是个好办法。因为暂停愤怒从长远来看负面情绪并没有太大改变。
那我们应该如何控制自己呢?阿尔伯特·埃利斯给出了一个充满智慧的建议:情绪失控时,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控制自己。
他认为,我们之所以会愤怒,其实和外部事件没有太大关系,而是我们自己的看法造成的。这样的说法和我们平时的看法区别真的很大。我们总以为自己会愤怒是因为别人欺负了我们,对我们不公平。现在看来,这种看法未必正确。
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中,有一个ABC理论。
A是指诱发事件,比如说,你在餐厅吃饭,服务员上菜慢了,这就是一个诱发事件。
B是你的信念体系、思维方式,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就是你如何看待上菜慢这件事。如果你认为服务员很可恨,故意给你上菜慢,你就会愤怒。如果你认为吃饭的人多,厨师们做菜需要较长时间,所以服务员上菜慢,你就能够理解他们。
C指的是情绪或行为结果,也就是你最终呈现出来的状态:要么保持平静,要么发怒,甚至出手伤人。
同一件事,人们的想法不同,呈现的结果就不同。在餐厅吃饭,有的人只要服务员动作稍微慢一点儿,就会怒火连天,恨不得把服务员揍一顿。有的人呢,则会气定神闲地和服务员沟通,不会发火。
人和人之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这是因为人们对事情的看法不一样。有的人会采取理性信念,有的人则会采取非理性信念。也就是说,ABC理论中的B决定着我们的情绪和行动。
如果服务员上菜慢,你又很想吃这家饭店的菜,站在服务员的立场考虑,觉得其未必是故意拖延,这采取的就是理性信念。你会和服务员好好沟通,确认一下上菜时间,这样也许会有些失落,但不会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形。采取非理性信念则相反,你会觉得服务员素质太差,恨不得大骂他们一顿,再掀桌子离开——这样的话,很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在现实生活中,当愤怒来临时,我们很难做到理性思考,但我们可以训练自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可以多分析自己的思维,看看究竟是属于理性信念,还是属于非理性信念。
如果不够理性,那我们是否可以做出一些改变?在不断的练习中,我们的情绪控制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打开心灵枷锁,看更美的风景
电影《心灵捕手》中的主角威尔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清洁工,在打扫卫生之余,他会偷偷解算列在黑板上的方程式。蓝勃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他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了作业:解算傅里叶方程。这个方程很难,蓝勃教授并不指望有人能快速解出来。但没过两天,学生们就在走廊的黑板上发现了傅里叶方程的解答步骤。
教授很震惊,后来,他知道是清洁工威尔解算的,于是就有意辅导威尔学习。
但威尔的性格有些问题——他是一名孤儿,先后被送到五个家庭寄养,在有些家庭甚至还受到过虐待,这样的经历导致他有一些心理问题。长大后,他经常和朋友厮混在一起,喝酒打架,还时不时钻法律的漏洞,把法官气得心里直冒火。
蓝勃教授请来几位心理医生为威尔做心理治疗,可那些医生都被威尔气跑了。无计可施的蓝勃教授只好去找他的朋友——心理学教授肖恩先生。
肖恩一开始也遭遇了阻力,威尔根本不配合他的治疗,甚至故意激怒他,说他娶错了妻子。实际上,肖恩教授的妻子早已经因病离世了。威尔的刻薄并没有让肖恩退缩,他包容、接纳了威尔的一切消极行为,甚至可以和他面对面坐着一句话不说,且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
在治疗威尔的过程中,剧中几位主角的心理矛盾也一一浮现出来,原来,他们每个人的心灵都带着枷锁,与其说他们在治疗威尔,不如说威尔同时也在治疗着他们。
几人之中,威尔的枷锁是最沉重的。他有着惊人的天赋,可他并没有好好发挥。为了不被朋友们抛弃,他放弃蓝勃教授为他争取来的面试机会,跑到工地上和朋友一起干活儿。
他在酒吧认识了在哈佛大学读书的女孩儿斯凯兰,女孩儿被他的才气所打动,二人成了恋人。当斯凯兰要去加州医学院读书,并邀请他一起去加州时,威尔害怕了。他认为斯凯兰对他不是真爱,只不过是把他当作底层小人物戏耍一番,她最后还是会嫁给有钱人。这样的推断让他害怕,于是,他逃跑了。
肖恩教授在治疗过程中发现了威尔在亲密关系中遇到的困惑,他对威尔说了这样一段话:“你不完美,你认识的女生也不完美,问题是你们是否完美地适合彼此——亲密关系就是这么回事。”
威尔对斯凯兰的看法,是一种武断的贴标签的行为,这是威尔的心灵枷锁使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内心带着这种枷锁的人还真不少。
我有一个“闺密”,她在大学毕业那年认识了一位男生。那个男生风度翩翩,品貌俱佳,对她很关心,还帮她找工作、找房子。后来,闺密偶然知道了男生是富二代,他的父亲是某集团公司的董事长,男生毕业后会进入家族公司工作,成为公司接班人。
闺密觉得富二代男生只是因为无聊找乐子才追求她的,于是,她中断了和那个男生的交往。她对我说,富二代都是花花公子,自己招惹不起。那男生突然被抛弃,想知道原因,就托人来问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让闺密生气了。
闺密说那个男生在追求她的过程中一直非常尊重她,没有任何轻佻之举。她只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拒绝了他,而且拒绝得很彻底。
多年以后,在一场饭局中,大家又聊起了那位男生。出人意料的是,大家都在夸赞他,说他很优秀,沉稳大气,非常自律,而且对老婆特别好。原来,那个男生并非我闺密以为的“花花公子”,他的妻子也不是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而是跟闺密一样,是普通人家的女孩儿。
闺密心上的这道枷锁,其实来自她的母亲。她母亲经常说:“不要和有钱人家的孩子走得太近,他们会看不起你;不要找长得帅的男娃,他们容易变心。”闺密也不反抗,甘愿带着这样的枷锁生活。美好温暖的感情,在她看来是一种奢望。
我们爱一个人,到底是爱他的全部,还是只爱他优秀的一面?如果你发现心中完美的他有瑕疵和缺点,你还会爱他吗?
除了少部分天生快乐的人,我们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理方面的障碍,我们给自己设限,我们畏手畏脚……我们渴望尝试,却迟迟不敢行动;我们渴望爱,却不敢靠近他人。
很多时候,我们活在自己编织的牢笼中,生命因此萎缩。
意识到枷锁的存在,就要想办法打破魔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真正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