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阴跷脉
阴跷者,足少阴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足少阴然谷之后(然谷在内踝前下一寸陷中),同足少阴循内踝下照海穴(在内踝下五分),上内踝之上二寸,以交信为郄(交信在内踝骨上,少阴前,太阴后廉筋骨间),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至咽咙,交贯冲脉,入 内廉,上行属目内眦,与手足太阳、阳明、阳跷五脉会于睛明而上行(睛明在目内眦外一分宛宛中)。凡八穴。
【笺注】 阴跷脉的走向,根据《灵枢·脉度》、《灵枢·寒热病》、《奇经八脉考》的记载,具体分布情况是起于足少阴肾经内踝下的照海穴,上循沿股之内侧,经过会阴部,上循胸内,入于缺盆,又沿喉咙,出于人迎穴之前,经过颧部内侧,到达目之内眦之睛明穴,和手足太阳、阳明,阳跷共五脉相会于此,再相并上行至脑,回转来再入目锐眦处。
阴跷脉交会穴图
张紫阳《八脉经》云:“八脉者:冲脉在风府穴下,督脉在脐后,任脉在脐前,带脉在腰,阴跷脉在尾闾前、阴囊下,阳跷脉在尾闾后二节,阴维脉在顶前一寸三分,阳维脉在顶后一寸三分。”
【笺注】 张紫阳,名伯端,南宋时的一个道家,天台人。所著《八脉经》中论述的八脉与其他中医典籍所载不尽相同。所云“冲脉在风府穴下”,似指冲脉的上行部分。《灵枢·海论》说:“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大杼在背部,与风府较接近。因督脉行于背,故说“在脐后”。阴跷“在尾闾前、阴囊下”,似指此脉行经会阴部,即《灵枢》所说“循阴股入阴”。阳跷在“尾闾后二节”,似指此脉向后经过骶部。阴维、阳维以“顶前”、“顶后”来分,似前节“上至顶前而终”和“上至本神而止”之说为据。
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
【笺注】 “阴神”指一般人觉察不到八脉的通路。“神仙”指道家,炼功炼到一定的程度,有的会有热气运转的感觉,故说“阳气冲开”。道可理解为“养生之道”。
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气之祖。采之惟在阴跷为先,此脉才动,诸脉皆通。次督、任、冲三脉,总为经脉造化之源。而阴跷一脉,散在丹经,其名颇多:曰天根、曰死户、曰复命关、曰酆都鬼户、曰死生根,有神主之,名曰桃康,上通泥丸,下通涌泉。
【笺注】 道书、气功之书称阴跷为“丹经”。“天根、死户、复命关、酆都鬼户、死生根,均指为生殖系统的性命之根本,有关元气所生发之地。“桃康”一名见《黄庭内景经》。“上通泥丸,下通涌泉”,指气功运行上达于脑部,下至足心部。
倘能知此,使真气聚散,皆从此关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永闭,尻脉周流于一身,贯通上下,和气自然上朝,阳长阴消,水中火发,雪里花开。
【笺注】 “关窍”指人身24关窍穴。“天门”指头脑。“地户”指生育之门。“尻脉”指督脉。“阳长阴消”均指其效验。
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笺注】 引自宋代邵雍(康节)诗,见《未埌集》。全诗为:
耳目聪明男子身,洪钧赋予不为贫。
须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岂识人。
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见天根。
天根月窟常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诗中“洪钧”意为大的转轮,指天。首句意思:一个健康的男子,身体秉受于父母,有这天赋就不算贫。“月窟”指头脑部,又称上丹田。“天根”语出《老子》:“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这里借指丹田部为性命之根。乾为天,指头部。巽为风,指气行感觉。坤为地,指腹部。震为雷,指阳气发动之象。“三十六宫”指三十六天宫,意指周天运行,这里借指气功中的任督脉周转现象。
得之者,身体轻健,容衰返壮,昏昏默默,如醉如痴,此其验也。要知西南之乡乃坤地,尾闾之前,膀胱之后,小肠之下,灵龟之上,此乃天地逐日所生气根,产铅之地也,医家不知有此。
【笺注】 西南为坤封之位,这里指腹部。《周易·系辞》说:“坤为腹。”宋代张紫阳《悟真篇》云:“要知产药川源地,只在西南是本乡。”又,陈楠《翠虚篇》云:“西南路上月华明,大药还在此处生。”所指均相同。尾闾前,膀胱后,小肠下,灵龟上,指丹田部为原气所生处。
濒湖曰:丹书论及“阳精·河车”。皆往往以任、冲、督脉、命门、三焦为说,未有专指阴跷者。而紫阳《八脉经》所载经脉,稍与医家之说不同。然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谬也。
【笺注】 “内景”意内脏生理。古代有《黄庭内景经》,属气功养生书。“隧道”指感觉传导通路。“返观”指气功中“收视返听”精神内守的方法,又称“内照”。全句意思:不过体内的各种传导通路,只有返观者才能感觉到,他的话一定不是乱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