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神经系统疾病病例解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病例4 脱发、皮疹、进行性肢体无力——生物素酶缺乏

【病例资料】
患儿,男,3岁。脱发、皮疹6个月,进行性肢体无力3个月。

病史

入院前6个月患儿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发热持续2天,伴有流清涕1天,家长未重视。其后1周出现脱发,由两侧鬓角开始,同时出现眼角、口角、鼻及尿道口周围皮肤发红,严重时有糜烂。其后2周全部头发脱光,头部皮肤出现粟粒样红色丘疹,量渐增多、密集,遍及整个头皮、后颈部,四肢伸侧关节周围亦有上述皮疹出现。入院前3个月,肛周及手足皮肤大片状脱皮,同时出现头左偏呈无力状,行走及站立时身体左偏并波及右侧,时有行走跌倒。入院前1个月始不能行走,逐渐在入院前20天左右不能独站,坐不稳,抬头费力。患儿发病后时有烦躁,语言渐出现不清,体重渐出现减低,无发热、抽搐、嗜睡、昏迷、呕吐、视物不清、肢体抖动、智力倒退及停滞。
既往史:否认异常。
家族史:同胞弟弟1岁,近半年也有类似症状,但相对轻微,仅表现为一过性皮疹及毛发色黄。

体格检查

呼吸18次/分,脉搏86次/分,面色略白,神志清,精神较萎靡,对外界反应淡漠,但是能够完成简单指令。不能独立行走站立,头部及后颈部密集粟粒样丘疹,四肢伸侧关节面亦见类似皮疹。头发及睫毛脱失,头部少许毳毛样毛发。脑神经检查阴性。眼角、口角、鼻子略有糜烂,皮肤损害处色红。鼻腔分泌物多、流涎,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少许痰鸣,心腹无异常,肛门周围皮肤剥脱范围达4cm×4cm,新生皮肤色鲜红。肌张力减低,后滴状征阳性,肌力检查不合作,肢体能够平移但是不能抵抗阻力,肌力约为3级;腱反射均存在,踝阵挛阳性,共济体征检查不合作。脑膜刺激征阴性。
重要提示(采集临床资料时需注意)
◆ 病史
(1)急性起病,病程呈进行性加重。
(2)临床多系统受累表现:皮肤、黏膜、毛发、神经系统。
(3)可疑家族史。
(4)诱因(感染、其他)。
◆ 体格检查
(1)内科查体:皮肤、黏膜、毛发等异常。
(2)神经系统查体:意识状态、语言表达、肌力肌张力改变、病理征?
◆ 辅助检查
(1)高乳酸血症(轻、中度)。
(2)肉碱谱:游离肉碱、总肉碱均减低异常。
(3)尿有机酸分析:以乳酸、甲基巴豆酰甘氨酸为主的多种有机酸异常。
(4)生物素酶活性测定:异常减低。

辅助检查

(1)尿常规、血常规、微量元素:正常。
(2)心电图、心脏彩超:正常。
(3)脑电图(ECG):正常。
(4)头颅CT、头颅核磁(MRI):正常。
(5)血气、血生化、心肌酶:正常。
(6)血乳酸:4.9mmol/L(正常值0.5~2mmol/L)。
(7)β羟丁酸、丙酮酸、血氨:正常。
(8)血液串联质谱、血浆肉碱谱分析:游离肉碱9.8mmol/L(正常值34.6~56.6mmol/L),酰基肉碱5.2mmol/L(正常值9.6~23.8mmol/L),总肉碱15.0mmol/L(正常值48.7~74.9mmol/L)。
(9)尿液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乳酸增高,甲基巴豆酰甘氨酸、3-羟基丙酸增高,酮体、3-羟基戊烯二酸等有机酸稍高。
(10)血清标本生物素酶活性测定:测定值仅为正常人活性30%,提示活性明显减低。
【诊断】

1.定位诊断

患儿隐匿起病,皮肤损害严重以脱发为首发表现,神经系统症状进行性加重,由肢体无力波及全身渐出现意识改变,查体肌张力减低却深反射亢进,并烦躁精神症状及语言缓慢不清,EEG、头颅CT、MRI均正常,因此定位困难。其弟弟1岁,近半年也有轻微类似症状,提示家族发病可能。

2.定性诊断

生物素酶缺乏症(biotin deficiency)

3.诊断要点[1~4]

(1)本病神经系统表现可多种多样,往往定位诊断困难。
(2)多种诱因诱发神经系统症状急性发作,皮疹加重。
(3)急性发作期生化检查有严重酮症酸中毒、高乳酸血症、高氨血症、低血糖。
(4)尿标本GC/MS测定提示乳酸、血氨、3-羟异戊酸、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甲基枸橼酸及3-羟丙酸等有机酸的水平异常增高。
(5)血清标本、白细胞或皮肤成纤维细胞全羧酶合成酶及生物素基酶活性测定,提示活性明显减低;全羧酶合成酶缺乏及生物素酶缺乏是导致多羧酶缺乏的主要原因,前者称为婴儿型多羧酶缺乏,后者称为晚发型多羧酶缺乏。
(6)给予生物素治疗有效。
【鉴别诊断】

1.重金属中毒(heavy metal poisoning)

儿科常见的重金属中毒以铅、汞、铜为主。病理改变是脑水肿、脑实质充血、脑细胞退行性变、脑内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和点状出血,无明显炎症反应和神经胶质反应。临床出现惊厥、意识障碍、昏迷等脑功能障碍;腱反射活跃和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脑脊液仅压力增高;脑电图为弥漫性高波幅慢波;消化道症状严重,铅中毒口腔黏膜变白、流涎,汞中毒口腔黏膜充血、水肿、坏死,牙龈肿胀、溢血、糜烂,铜中毒脱发。因此临床表现、接触史、相关毒物筛查、重金属浓度有助于诊断。

2.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变态反应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 allergic disease)

此类疾病有共同特点:急性起病者多有高热、脏器受累表现,但感染中毒症状轻,体温下降后一般情况良好;病程自发缓解与恶化交替出现;常见主要症状为不明原因发热、多发性关节炎、关节痛、肌痛、皮肤症状、出血倾向、淋巴结及肝脾肿大、浆膜炎、精神症状;实验室检查有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计数减少或正常、血沉增快与疾病活动程度成正比,部分病例CRP、ASO、AFP、ANA检查异常,周围血片及骨髓可见狼疮细胞;抗生素无效,肾上腺皮质激素能缓解病情。其中以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皮肌炎皮损较有特点。

3.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为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症状:持续发热5天以上,四肢末端改变(急性手足硬肿充血、亚急性期指(趾)端膜样脱皮),多形性红斑皮疹,双侧结膜充血,口唇充血、干裂、口腔及咽部黏膜弥漫充血,急性非化脓性颈淋巴结肿大。上述6项症状具备5项可以诊断,有4项但心脏超声或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冠状动脉瘤可以诊断。本病可以累及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皮肤、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关节等多系统。有些病例因不规则治疗或其他原因不典型。

4.维生素缺乏症(hypovitaminosis)

既有皮肤损害表现又合并肢体运动异常的维生素缺乏症,在儿科以维生素C缺乏症最常见,诱因多为连续3个月以上未食用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表现为精神不振、烦哭、食欲减退,皮肤瘀斑、瘀点,也可见全身黏膜出血,下肢因疼痛而活动受限,腰背痛而不能坐。查体见蛙状腿,肋骨串珠、胫前肿胀。实验室检查血尿维生素C含量下降,X线检查可见“坏血病线”,维生素C治疗有特效。其次为维生素A中毒,多因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A所致,临床表现为激惹、烦躁、精神不振、全身瘙痒、口角皲裂、前囟隆起、四肢胀痛触痛,实验室检查血钙增高、维生素A含量增高,X线检查示长骨皮质增厚骨膜下新骨形成。
【治疗及预后】

1.治疗

①生物素口服20mg/d;②左卡尼汀口服50~100mg/(kg·d)。

2.转归

3天后,眼角、口角、鼻糜烂好转。1周后,患儿全身情况明显好转,精神反应明显好转,烦躁消失;眼角、口角、鼻糜烂愈合;皮损表面均较干燥,与正常皮肤界限清;口鼻分泌物量趋于正常;后滴状征消失,患儿独坐玩耍。1个月后,精神反应好,嬉笑如常;皮肤损害消失,全身皮肤光滑,原皮损处未留任何异常;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恢复正常,能正常跑跳,但易疲劳;睫毛及头发已经开始新生,色黄、硬。3个月后与正常儿无异,喜上下楼梯,外出游玩,并发黑如初(图1-1-13)。

3.进一步治疗

建议终生服药。
点评
生物素酶缺乏症(biotin deficiency)是先天性生物素代谢缺陷的一种疾患,常表现为严重神经和皮肤损害,病死率和致残率高,但是生物素补充疗效显著 [1,2]。可于生后数月至数年发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涉及神经系统、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免疫系统,因此临床诊断十分困难 [1,3~5]。若治疗不及时,常可导致不可逆损害。口服生物素,效果显著甚至可以说具有戏剧性,多数常规剂量为10~40mg/d,即可终止疾病进展,修复已有的神经损害 [3]
图1-1-13 生物素酶缺乏症的皮肤病变及对治疗的反应
A.治疗前皮疹;B.治疗1个月后皮疹;C.治疗前头发;D.治疗1个月后头发

(王 旭)

参考文献
[1]Livaniou E,Costopoulou D,Vassiliadou I,et al.Analytical techniques for determining biotin.J Chromatogr A,2000,881(1-2):331-343.
[2]左启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72-500.
[3]杨艳玲,山口清次,田上泰子,等.生物素酶缺乏症的诊断与治疗六例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03,41(4):249-251.
[4]邹丽萍,王旭.疑难病研究:生物素酶缺乏症.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7(5):435-438.
[5]石超,常建民.羧化酶缺乏症.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36(11):737-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