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0—18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原生关系 派生关系和替代关系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从原生依恋派生出的关系,很少会反过来和原生关系发生冲突。相反,孩子很可能会因为这些派生关系,更加重视与父母的关系。

·在依恋空缺时就近选择一个人做航标,才是他们的头等大事。而太多父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替代的,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在某些时刻被暂时替代,久而久之就会被永久替代。

·大多数情况下,关系之间并不是因为有了联结而自然派生,而是因为空缺而被强行替代。

父母应该看见,孩子会接受父母的教导,存在着一个前提:认可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孩子们的“依恋脑”很单纯,不会偏向任何一个人,也不会因为谁有父母这个称号,就无条件地依赖他们。他们亲近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就是依恋关系。然而,很多父母做不到时刻跟孩子保持亲密的联系,那么,又怎么才能保证亲子关系具有主导性呢?我们下面就将从依恋的产生,来提出对策。

基地外的安全保护圈:派生关系

一般来讲,对一个人产生依恋,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原生关系的自然衍生,也就是说,新关系是原生关系派生出来的产物。这种方式最早出现在婴儿期,大多数婴儿在6个月大的时候,就会对陌生人表示抗拒,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让孩子信赖的父母和“陌生人”进行某种互动。比如,让孩子的妈妈和“陌生人”友好地互动一段时间,这个时候只要让婴儿在一旁观察即可,不用急于让婴儿直接和陌生人接触。慢慢地,婴儿的抗拒心理会逐渐减弱,直到最后,会愿意和这个陌生人接触。这是一个类似“友好介绍”或“打招呼”的环节,让孩子得以熟悉对方。当和陌生人愉快接触一段时间后,婴儿的依恋本能就会开始发挥作用了,他会主动和对方交流,愿意让对方照顾自己。在婴儿眼中,刚才还是“陌生的”成年人(比如父母的朋友或者保姆),现在已经得到“认可”,可以充当自己的看护人了。

造物者的设计非常巧妙。从原生依恋派生出的关系,很少会反过来和原生关系发生冲突。相反,孩子很可能会因为这些派生关系,更加重视与父母的关系。在他们眼里,父母就是那个终极航标,和父母的关系永远都是主导性的。即使孩子和兄弟姐妹、祖父母、堂亲、表亲以及父母的朋友建立关系,也丝毫不会影响和父母的感情,就算是同伴参与进来,也不会撼动和父母的关系。

这些派生关系,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基地外的安全保护圈”。这个保护圈不仅不会破坏基地,还为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搭建起了有力的屏障。

情感出“外遇”,关系被替代

依恋产生的第二种方式,则是用另一种关系来替代原生关系。这种情况发生在原生依恋关系破裂的情况下,孩子是无法忍受依恋空缺的,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没有了确定方向的航标。这时,孩子的大脑会发出指令,自动寻找相应的替代品——也就是其他能弥补空缺的人。尤其对那些情感需求很强烈的孩子来说,填补这个空缺,是自己的头等大事。这时,如果父母能发现孩子的情感空缺,及时填补,就抓住了教养的时机。

作为替代品的依恋关系,基本是任性随意产生的,是偶然和混乱的产物。这一点,在一些故事传说中也有所体现:罗马城的传奇奠基人、战神的双胞胎儿子罗穆卢斯和雷穆斯,陷入了人类的深渊,后来他们被一只母狼抚养长大。人猿泰山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被一些类人猿收养。在玛·金·罗琳斯的经典儿童著作《鹿苑长春》中,一头失去父母的小鹿被一个小男孩收养了。动物也是如此,无法依赖父母时,羚羊甚至可能会和狮子扯上关系,猫也可能会缠上狗。我的宠物矮脚鸡,甚至把我哥哥的哈雷摩托车当成了印刻对象。

依恋空缺,是指孩子的原生依恋关系出现了缺失,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导致的结果也是完全无法预测的。我们在前面提到过,小鸭子出生时,如果鸭妈妈不在,小家伙就会对离它最近的移动物体产生依恋。这方面,人类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人的依恋程序是没有逻辑的,不会考虑依靠、责任、安全、成熟和养育等因素。孩子选取替代对象的时候,根本毫无智慧可言,他们不会面试对方,也不会在内心产生任何质疑,比如:眼前这个航标和父母的方向是一致的吗?我能同时和他们都保持亲密的关系吗?我能依赖这个人吗?这个人能无条件地接受我、爱我吗?我能信任这个人给我的引导和帮助吗?他是真的喜欢我,愿意让我真实地展现自己吗?对孩子来讲,以上这些他们根本就顾不上,在依恋空缺时就近选择一个人做航标,才是他们的头等大事。而太多父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替代的,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在某些时刻被暂时替代,久而久之就会被永久替代。

与派生出的关系相比,这种为了弥补空缺而出现的替代关系,有极大的可能会变成孩子的“外遇”,也更容易与原生关系产生竞争。只有当同伴关系是从原生关系派生出来的时候,它才是最安全的。但不幸的是,大多数情况下,关系之间并不是因为有了联结而自然派生,而是因为空缺而被强行替代。

如果孩子产生依恋的那个同伴,是父母不认识的,那么同伴关系和亲子依恋产生冲突的可能性,也就越高。而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的同伴导向越来越严重,甚至一发而不可收拾。

建立原生依恋关系的6种形式

父母与孩子建立牢固原生关系,其中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借助依恋。一位受访的母亲对此很有感悟:“如果你不懂孩子,你就没办法忍耐他。”你看不见孩子的内心,你也就无法忍耐各种让你崩溃的琐事。

依恋的形式,按照从简单到复杂排序,共分为6种。值得注意的是,以同伴为导向的孩子,一般是通过最基本的那一种形式,对同伴形成了依恋。

形式1:感官上的亲近

这种形式的目的,是和依恋对象实现身体上的亲近。孩子会通过嗅觉、视觉、听觉或者触觉,竭尽所能地和依恋对象保持接触,感知对方的存在。一旦这种亲近受到威胁或干扰,孩子就会发出警报,表示强烈抗议。

在婴儿时期,人类就产生了亲近身体的渴望,这种渴望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弱化或消失。相反,一个不够成熟的人,反而会比过去更依赖这种依恋模式。像辛西娅这样同伴导向的孩子,就喜欢和同伴腻在一起,她们一起闲待着,一起逛街,保持空间上的接触。在这种较为简单的依恋模式下,孩子之间很可能根本没什么正事,就是东拉西扯。“我和朋友即使没什么事,也能聊好几个小时,”15岁的皮特说道,“我们就聊‘有什么事’、‘哥们儿,最近怎么样’、‘你抽烟了’、‘我们去哪儿’或者‘谁谁谁在哪儿’。”他们之间的聊天,不是为了交流,而是出于依恋的惯性,他们需要保持声音上的接触。同伴导向的孩子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的动力,对他们来讲,和同伴亲近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但也是一件非常紧迫的事情。他们在听从自己的直觉行事,而这直觉并不准确。

形式2:追求共性

依恋的第二种形式,通常会在学步期表现出来:孩子想变成自己最亲近的人的样子。他会通过模仿,做出和依恋对象一样的行为或者表情。对同伴导向的孩子来说,他们会模仿同伴的走路方式、讲话方式、喜好习惯、肢体语言、穿衣打扮和其他行为举止。

还有一种方式,也能帮人们通过追求共性来实现依恋,这就是认同。具体来说,就是认同某人或者某物,相当于支持和赞同此人或此物。这时候,人的自我认知,和他所认同的对象融合在了一起。这个对象可能是父母、英雄人物、群体、某个角色、国家、运动队、摇滚明星、某个想法,甚至是某部作品。越独立的人,这种认同感可能就越强。

形式3:占有和保持忠诚

在正常发展的情况下,依恋的第三种形式也出现在学步期。亲近一个人,就会在心里认定这个人是“自己的”。蹒跚学步的孩子有了依恋情感后,会把依恋的人或物当成只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个对象可能是妈妈、爸爸、泰迪熊或者自己的小妹妹。

而对同伴导向的孩子来说,在处理同伴关系时,也会表现出非常强的嫉妒心,会试图把同伴“据为己有”,不允许他人介入。这种占有欲可能会引发激烈的冲突。对很多青少年来讲,“谁跟谁做朋友”堪称生死攸关的大问题。这是种很幼稚的依恋模式,但却在大部分同伴导向的孩子身上都能看到,尤其是女生。

占有背后紧跟着的,就是保持忠诚,也就是忠诚于自己的依恋对象。同伴导向的孩子受依恋本能的驱使,会为同伴保守秘密,支持和听从对方的任何决定。孩子对同伴的忠诚,不过是依恋主导出的结果,如果孩子的依恋对象改变了,他的占有感和忠诚感也会随之改变。

同伴导向特别严重的孩子,对同伴和自己的圈子会呈现出“骇人”的忠诚。英属哥伦比亚省维多利亚市有个十几岁的女孩,名叫里纳·维克,她被同伴杀害了。可怕的是,事发时很多孩子都知道真相,但是他们缄默不言,直到很多天后他们才告诉了父母。这就是典型的对同伴忠诚所导致的后果。

形式4:寻求重要性

依恋的第四种形式,就是努力让自己在对方心中变得重要。人类的天性决定我们都想和自己在乎的人保持亲密,想成为对方心中重要的那个人,认为这样能让亲密关系变得更为牢固。学龄前儿童依恋一个人时,会费尽心思让对方开心,赢得对方的认可,依恋对象只要有不高兴或不赞成的表情,他们就会非常敏感。这样的孩子,人生目的就是让依恋对象开心。同伴导向的孩子也是这样,只不过他们要讨好的是同伴。

我们说的“老好人”,就是那些喜欢被别人认可的人,即使在很多人看来,他们要讨好的那个人非常讨厌。

这种依恋方式之下,孩子会变得很脆弱,很容易受伤。一个人越是想在别人心中占有重要位置,越是会在失去重要位置时,内心受到严重的伤害。比如,当我们请求别人帮忙时如果被拒绝,我们就会比其他情况更受伤。敏感的孩子更渴望温暖和关爱,如果在需要这些的时候他们感受不到,就很容易被击垮。在这个问题上,虽然很多父母也称不上完美,但和同伴相比,父母毕竟有无私的爱,所以通常父母是不会利用孩子对重要位置的渴望,而去伤害孩子的。

形式5:付出情感

依恋的第五种形式,就是付出情感,即付出温暖、爱和关切。对于感情强烈但又容易受伤的学龄前儿童而言,他们对情感的亲密程度有着很强烈的渴求。通过付出建立起依恋关系的孩子,通常会很依赖自己的依恋对象。如果这个依恋对象是父母,那自然是很好的,父母的爱是孩子依恋的终极法宝,能给他们的心灵带来最强的力量和安慰。因此,和父母亲近的孩子,在依赖的同时,也能忍受跟父母分离,而且分离不会影响亲子关系的亲密程度。

与父母导向的孩子相比,同伴导向的孩子很容易选择另一种依恋模式:一种自己不易受伤的依恋模式。他们跟谁都能玩,但跟谁又都不是真正的亲近,用隐藏脆弱来保护自己。这些孩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在付出感情时受到过伤害,当一个人没有足够的爱来弥补这种伤害时,就会退到相对安全的地带。有的人从来不愿敞开心扉,不愿暴露自己脆弱的一面,很可能就是因为他之前被人拒绝过,或者抛弃过。

形式6:渴望被理解

依恋的第六种形式,是让对方理解自己,实现最深层的亲密感。这种方式通常会在孩子入学后表现出来。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方式与上一种方式有类似之处,只不过这种方式更侧重让对方在心理层面关注自己、了解自己。

我们会发现,孩子在尝试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时,会主动和对方分享自己的秘密。其中父母导向的孩子,为了维护和父母的亲密关系,会主动和父母诉说自己的心事。而同伴导向的孩子,很多时候为了“保护自己”,隐藏自己的脆弱,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心事,他们之间的秘密分享,更多是说其他人的八卦。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心理亲密,在同伴导向的孩子之间是看不到的,因为他们认为这么做的风险太大了。正因如此,在同伴导向的孩子眼中,那些愿意和父母分享秘密的孩子都是怪胎。“我朋友不相信我和你说了这么多秘密,”一个14岁的女孩和父亲散步时说道,“他们都觉得我很傻。”

很多成年人在婚姻中也会体现出这一点,他们即使同处一室,也不愿意和最爱的人分享内心的忧虑和不安。因此可以说,这种方式是一种最罕见、但也是最珍贵的依恋方式。世界上最亲密的感情就是相知,这是一种经过了解之后依然喜欢、接纳、张开双臂拥抱彼此的感觉。

以上6种依恋形式,如果顺利发展的话,可以互相交织,拧成一条坚实的纽带,让我们即使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也能维护亲密关系。心理越成熟的孩子,维护亲密关系的方式越多,他们即使和依恋对象分开了,亲密关系也不会受到影响。越不成熟的孩子,选择的依恋方式可能越简单,比如婴儿或者学步期孩子。

而同伴导向的孩子是很难成熟的,“故意逃避脆弱”是他们情感联结的本能。他们生活的世界中,依恋是极为有限并肤浅的,他们认为的最安全方式,就是追求和别人的共性。这也是同伴导向的孩子为了保持与同伴的接触,所经常选择的一种方式。他们会竭尽所能地寻找和同伴的共同点,尽可能地在外貌、行为、思想、喜好和价值观上与同伴一致。

和正常依恋父母的孩子相比,同伴导向的孩子用来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的方式要少得多,一般只有两三种。而他们会特别依赖仅有的这几种方式,就像视觉障碍的人更依赖其他感官一样。一旦依赖了一种方式,他们就会不顾一切地紧紧将其抓住。这就是同伴导向的孩子互相依恋的方式:感情强烈,不顾一切。

依恋同伴的孩子,从本质上讲是不成熟的,所依恋的对象也是不成熟的,但是他们同样需要航标,而这个航标只能由父母来提供,这点必须被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