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
【作者介绍】
王勃(649或650年~675或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初唐著名诗人。他出身望族,未成年即被世人目为神童,因此得到荐举,对策高第,授朝散郎,高宗乾封初(约666年)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后因作文激怒唐高宗而被逐,遂游历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年仅二十七岁。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能文擅诗,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而王勃则“思革其弊,用光志业”。四杰之诗都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对于促进五言律诗成熟作出过重要贡献,而王勃为四杰之首,对后世的影响更为突出。
杜少府[1]之任蜀州[2]
【注释】
【语译】
重重城关围绕着关中地区,远望蜀江的渡口隐藏在风烟之中。我们都是在宦途中身不由己之人,和你在此依依惜别。只要四海之内存在着知己,即便天涯相隔,也好像如邻居般就在身边。所以不必在歧路分手之时落泪沾衣,就像那些不懂事的青年男女一般吧。
【赏析】
这首诗的背景是宦游。所谓“宦游”,是指士人出外做官或者求官,因此需要而远离家乡,与亲友分别,本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宦游背景与离别题材往往会紧密地相结合在一起,此诗也不例外。然而此诗在哀伤之余,还能够表现出非常奋发向上的精神,是同类题材中非常独特的,因此其文学价值、思想价值也相当之高。
开篇先写与宦游的友人分别之事,身在长安,故眼中所见是城阙包围的三秦之地,杜少府远赴蜀州上任,故所望的也是风烟重重、渺茫难见的五津周边。在这一联中,城阙是辅三秦的主语,风烟却并非望五津的主语,而是修饰语,所望五津者,或者是诗人,或者是杜少府,主语省略。古文的句式非常活泼,省略、倒装等修辞手法均很常用,在诗的语言中就更比比皆是,古文之对仗,是分裂性的对仗,只求具体的词汇之词性、平仄一一相对,而非苛求句式之相对。我们可以注意到,当词性相对而句式不相对之际,整体的对仗会显得更加活泼灵动,否则就难免会生出些生硬之感。
首联写分别之际的位置,杜少府所赴的方位,然后颔联托出离别之意,以及离别的缘由。接着,颈联一出,将全诗格调陡然拔高——“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曹植在《赠白马王彪》中就曾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王勃这两句诗从中化出,但言辞更为晓畅,含义也更深邃。重点在于“知己”二字,曹植与曹彪本是兄弟,故此不必说明两人心意相通,而只从一方的角度单言“丈夫”,王勃送杜少府,却要明言“知己”,既然两人志向相同,即便相隔万里,也自然心意相通。但求两心同一,所处的位置、相互的距离再如何遥远,又有什么关系呢?前言分别,自生哀伤,然后这两句的境界陡然由狭窄转为宏大,情调也从凄婉转为豪迈,表现出真正的友谊是不受时间和空间所限制的,自然永恒。
如此一来,则从颈联到尾联的转折也更自然,既然虽隔天涯,犹如比邻,那分别之际,又有什么可哀伤的呢?何必惺惺效小儿女之态,要落泪沾巾呢?诗言不必落泪,正因将待落泪,此言分明含泪而笑,含泪而言,则两人的深厚情谊,正在这泪将落未落之际,要显得比落泪沾巾更显真实和浓厚,其旷达情怀,亦使千古后人击节赞叹不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联就此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非幸致。
【扩展阅读】
汉末三国·曹植
曹植亦一代之诗豪,上面这首诗也算是佳作,但“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一句却不如王勃从中化出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深入人心,这固然有唐诗本身无论语言运用还是节奏把握都更成熟的一个方面,也说明王勃并非纯粹的借用,也不是简单的化用,即便说不上点石成金,也是将曹植原诗的骨骼、情调更加拔高了。
唐诗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