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古体诗的声
古体诗中,对四声没有严格要求,对平仄也没有任何规定。唐代以前,诗歌没有关于平仄的明确规则。唐宋以后,古体诗的平仄也是完全自由的,很多诗人在写作古体诗时,刻意避免律句,想尽可能地将古体诗与律诗区别开来,以显风格高古。
让诗作呈现高古风格的具体做法是多用拗句,从两个方面来看古体诗中的拗句:
1.看句尾三字。常见拗句有以下四种三字尾:
甲:平平平。此句式被称为“三平调”,是古体诗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此诗中,第二句句尾“巢南枝”三字皆为平声。
乙:平仄平。
丙:仄仄仄。
丁:仄平仄。
2.看全句平仄。拗句的平仄是相因的,而不是交替的。或第二、四字都仄;或第二、四字都平。七字句中,第四、六字都仄或都平。
试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例: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中,“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狐裘不暖锦衾薄”三句均是“三平调”。其中“北风卷地白草折”,“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五句平仄相因。而“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符合上述两种情况。
虽然古体诗对四声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是优秀的古体诗非刻意为之,也能够自然而然地符合汉语声调的节律之美。以写作古体诗为名,违背汉语声调的节律之美,或刻意与律诗形式相区别,都是不足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