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

“父而慈焉,子而孝焉,吾良知所好也。”

——王阳明

中国有首名为《劝孝歌》的古诗:“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语言虽然很直白,但是却蕴含丰富的内涵。一个人不论他出身什么样的家庭,也不论他将来的地位有多大的变化,只要他的父母还健在,那么他就有尽孝道的义务,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试想一下,我们的父母养育我们多年,如果等到老了却享受不到应有的亲情,会多么寒心!人类一直标榜自己是万物之灵,倘若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又有什么资格居高临下地谈论自然界中的动物呢?

《庄子》中曾记载:“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孟子也讲:“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而王阳明也是一个认为百善孝为先的至孝之人。

王阳明三十二岁的时候,因病移居西湖,往来于南屏、虎跑寺庙,见一僧人封闭于龛内打坐、诵经、念佛有三年之久,也不说话,像呆了一样。一日,王阳明就朝僧人大喊起来,僧人大吃一惊,和王阳明攀谈起来。王阳明问了他家庭的一些情况,僧人说家里还有老母亲。王阳明又询问其是否不起俗念。僧人答曰没法不念。王阳明听了,就给僧人讲爱父母和人本性的道理,僧人感动落泪,并离开寺庙回去奉养老母亲。

古人讲“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人对父母家庭有真感情,如出来为天下国家献身,就一定有责任感。换言之,忠就是孝的发挥,就是扩充了爱父母的心情,爱别人,爱国家,爱天下。“子之爱亲,命也”,儿女爱父母,这是天性,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然而,很多人通常将父母的爱视作理所当然,不懂得“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直到自己也有了子女,理解了为人父母的苦心,却发现自己想要反哺回报已来不及了。

北魏时,房景伯担任清河郡太守。一天,有个老妇人到官府控告儿子不孝,回家后,房景伯跟母亲崔氏谈起这事,并说准备对那个不孝子治罪。崔氏是一个知书达理、颇有头脑的人,她得知情况后,说道:“普通人家子弟没有受过教育,不知孝道,不必过分责怪他们。这事就交给我来处理好了。”

第二天,崔氏派人将老妇人和儿子接到家里,崔氏对不孝子一句责备的话也没说。崔氏每天同老妇人同床睡眠,一同进餐,让不孝子站在堂下,观看房景伯是怎样侍候两位老人的。不到十天,不孝子羞愧难当,承认自己错了,请求与母亲一起回家。崔氏私下对房景伯说:“这人虽然表面上感到羞愧,内心并没有真正悔改。姑且再让他住些日子。”又过了二十几天,不孝子为房景伯的孝顺深深打动,真正有了悔改的诚意,不断向崔氏磕头,答应一定痛改前非,老妇人也替儿子说情,这时崔氏才同意他们母子回家。后来这个不孝子果然成了乡里远近闻名的孝子。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

子女对于父母的孝心,首先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真挚的情感。对于具体的表现,反而没有太过严苛的标准或者是要求。

对于生活富裕、收入丰厚的子女来说,可以为年迈的父母提供优渥的生活和丰富的物质,同时也可以顺从父母的意愿,以父母的好恶作为安排父母生活的具体标准。

对于原本就收入有限的子女来说,哪怕只能让父母跟着自己粗茶淡饭住狭小的房屋,只要一家人相互扶持,在老人身体欠佳的时候,能够嘘寒问暖,在老人空虚寂寞的时候,能够陪老人说说话聊聊天,也未必就不是孝顺。

说到底,真正的孝顺,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专门地培养孝子,对父母来说未必是一场福音。毕竟孝心孝心,在侧重孝的同时,更要注意这个心字!

崔氏很聪明,她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仁”在,其中之一就是孝心。她无所为而为,以身教代替言传,让他心中蛰伏之“仁”能在外面的触动之得以彰显。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所以说,孝的止境,在于以父母待你之心回报父母,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贫穷富有,孝由心生,不由外物。《孝经》云:“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一开始便蕴含着情感之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良知的好、恶情感形成了行善的动因。当学生徐爱问王阳明如何通过服侍父母等的孝道而求得孝的道理时,王阳明认为关键出自忠诚的孝心。只有出自真心,行为才具有真实性,光是一点行孝的表面文章,而不把爱树立起来,那就不是真孝。孝顺是发自内心,由衷而出的。孝不仅仅是形式,更重要的是在于内心。一个人总强调正己,而正己要从回馈父母开始,孝为百德的先行,如果尚不知爱父母,没有德行的人绝难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