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墨法
墨色要精彩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有时可以简要地称为笔墨的功夫。除了笔法以外,墨法也极为重要。墨色就像一个人的血肉和肤色,表现了他的气血之色。一幅书作墨色好,就如一个人血色丰润、神气光华。
纵观中国书法史,凡是好作品,墨色都很精彩,里面蕴含着丰富的东方情致和美妙的中华气韵,温润含蓄,变幻多端。我们欣赏它,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还会感觉到轻重、疾徐等音乐节奏之美。例如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即是善用墨法的典范。董其昌说:“《赤壁赋》是坡公之《兰亭》。每波画尽处,隐隐有聚墨痕,如黍米珠琲,非石刻所能传耳。”
掌握好浓淡
学习用墨首先是掌握好浓淡。凡是好的书法作品,水墨都是浓淡适宜的。墨须浓而不凝,因为凝则笔画呆板、干涩;墨须淡而不死,因为死则伤神,所以淡墨要活,要有情韵。可以说,墨浓淡适宜、燥润相杂,是书法艺术的一大关键。有功力的书法家都会根据书体而掌握墨色的浓淡、燥润,使字有血有肉,色彩光鲜。浓墨作品可以焕发精神,淡墨作品也可以别具神采。
北宋 苏轼《前赤壁赋》(部分)
清代的刘墉善用浓墨,精华内含;王文治善用淡墨,风流儒雅,当时人称“浓墨宰相,淡墨探花”。
黄宾虹云:“古人书画,墨色灵活,浓不凝滞,淡不浮薄,亦自有术。其法先以笔蘸浓墨,墨倘过丰,宜于砚台略力揩拭,然后将笔略蘸清水,则作书作画,墨色自然滋润灵活。”
墨色温润、含蓄、变幻多端、有五彩之妙,是书法艺术美的重要因素。
中国书法的墨色,具有丰富美妙的气韵与情致。近代沈尹默在《书法论丛》中论述墨色作用云:“世人公认中国书法为最高艺术,即因其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在这一瞬间,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之神采,而且还会感觉到音乐般轻重疾徐之节奏。”
字怎样能写出好的墨色呢?首先,水、墨、砚均要纯、净、洁。砚不可留宿墨,用完了就要用清水洗净。这样研出来的墨才能水墨调匀,写出来的字才能“血肉得所”。具体做法是:
首先,书写之前,笔宜以清水缓缓开释,使笔毫透润。在砚面徐徐轻捺,四面之毫浸润水墨,自然和顺挺圆。挥洒之下,使墨从笔尖出,则墨色鲜活而笔力遒劲。
其次,用笔用墨必须完美结合,笔酣墨饱。笔能摄墨,锋到墨到,墨随笔而生发,因而氤氲万象。古人有“惜墨如金”和“泼墨如飞”的说法,意思是笔不妄下,墨不虚发,经营意境,灵活运用。写出来的书法作品,极尽浓淡枯湿错综变化。笔法娴熟,墨法精妙,灵动生辉,所谓“笔歌墨舞”。
书法是讲究笔墨情趣的艺术,从技术上说是笔墨的艺术。骨气神韵俱足,笔情墨趣交融,方呈现出一种和谐、深邃的意境之美。清代沈宗骞云:“夫传神秘妙,非有神奇,不过能用墨耳。用墨秘妙,非有神奇,不过能以墨随笔,且以助笔意之所不能到耳。盖笔者墨之帅也,墨者笔之充也;且笔非墨无以和,墨非笔无以附,墨以随笔之一言,可谓尽泄用墨之秘矣。”
古人云:“墨过淡则伤神采,太浓则滞笔锋。”过淡且太湿,则笔毫控摄不住水墨,墨渖溢于毫外,产生墨涨的弊病;若墨太浓,则锋毫运转不动、放不开。书写要充分发挥墨色的效果。元代陈绎曾在《翰林要诀》中说:“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笔尖受水,一点已枯矣。水墨皆藏于副毫之内,蹲之则水下,驻之则水聚,提之则水皆入纸矣。捺以匀之,抢以杀之补之,衄以圆之。过贵乎疾,如飞鸟惊蛇,力到自然,不可少凝滞,仍不得重改。”他还说:“水太渍则肉散,太燥则肉枯。墨太浓则肉滞,太淡则肉薄。粗则多累,积则不匀。”故用墨浓淡适宜,燥润相杂,实为书法艺术之一大关键。古人用墨追求“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效果。干,即墨色“焦枯”;润,即墨色“湿润”。燥润手法是书者功力、素养深浅的体现,内中颇多奥妙,运用起来有一定难度。
飞白和涨墨
我们在书法中所说的“飞白”,是由于蘸墨不足,墨汁不能浸满笔画而出现局部“燥”和“枯”的效果,显得很苍劲。早在汉代,书法家就已经努力追求这种艺术风格,并且形成了独特的书体。
下图米芾《虹县诗》卷多处出现飞白,追求的是一种风樯快马的艺术境界,在用笔上力度很大速度很快,又能很好地控制水墨,掌握提按,干湿浓淡、疾徐顿挫都恰到好处,写出来的作品奕奕有神。
相反的是,如果笔中的水墨太多,水墨漫浸到笔画以外,就称为“湮墨”或是“涨墨”。对于这种水墨溢出于笔画之外的涨墨,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清代包世臣这样说:“起笔处顺入者无缺锋,逆入者无涨墨,每折必洁净,作点尤精深,是以雍容宽绰,无画不长。”明代以前更是把涨墨视为败笔。但是,有些书家却以涨墨为长,追求其墨溢的效果。
清 张裕钊《七言对联》
北宋 米芾《虹县诗》卷
下图张裕钊的《七言对联》,一任水墨泛滥狼藉,好像绘画上的大写意泼墨,这又是别有一番情调的艺术境界了。其实仔细看上去,作者是很好地掌握了笔法的,他有高深的魏碑书法基础,笔下的功力十分深湛,笔画有骨,虽然涨墨但字势仍然刚劲,只是水墨增添了意境。
涨墨在晚明才被书法领域当做一种艺术风格来追求,比较典型的是王铎。他的作品常常因涨墨而造成笔画之间被水墨漫浸在一起的效果,有时甚至只能根据字的外形来辨认。涨墨的使用,使书法产生了一种朦胧感,这可能是一种“自然”的追求,也可能是一种禅意的表现,总之是为了求得“奇”的效果。
书法的力量感、速度感和厚度感
字,是由点画——线条组成的。书法的线条不是印刷体的呆板线条,而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线条。宋代苏东坡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这就是生命之美。
线条的生命之美可以具体表现为几个用笔用墨的标准。从用笔上来说,要达到四个要素:力度、厚度、速度和质感。
书法的力量感
我们看到一幅书法,最常说的就是那些字“有劲儿没劲儿”,这说的是写字的力度——线条上的力量感。有美感的书法线条,其特点是一致的,那就是“有力度”。传统书法理论上称为“笔力”。我们说某人书法线条“入木三分”,即是夸赞其书法线条有力度,达到了美的标准。
书法的布局也讲究力感,古人用“水泛连鹭”“晴郊驷马”“注飞涧之瀑流,投全牛之虚刃”来形容篇章布局的力感。任何一篇书法作品如果没有笔力,就会神态疲惫,毫无生气。历代众多书家都以笔力著称。当然,笔力也有不同的风格,铁画银钩是刚劲之力,绵里藏针是柔和之力,婀娜俊逸是凝练之力。风格各异的作品,都以不同的手法表现了“力感”之美,这就是“众妙攸归,务存骨气”。
欣赏书法艺术,总有笔力的认识和评价。书法通过各种点画线条,表现客观物象的运动和主观思想感情。线是书法艺术的主要审美因素。线条之美,首先在于有力量,这种力量是生命的力量。历来书法家讲究中锋运笔、万毫齐力。笔力,表现了作者积累的功力、技巧和智慧,而且还表现了作者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度。怎样才能做到用笔有力呢?首先用笔要“实”,就是让运笔的力量实实在在地通过笔毫注入到点画之中。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云:“笔实则墨沉,笔飘则墨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是需要长时间下工夫积累的,要达到用笔精熟得法,点画线条自然沉着有力,即所谓“力透纸背”。只有笔力透入纸背,字迹才能跃然脱于纸外,显示出书法的精神风采,给人以美感享受和精神鼓舞。
清代刘熙载《艺概》云:“字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
吴昌硕书法就是笔实而墨沉的典范。他的字既有果敢之力,骨力刚强;又有含忍之力,筋力雄健,而且神气饱满。书法所表现出来的力感,是笔墨技巧的集中体现。近代卓越的学者、书法家梁启超将“力的美”作为欣赏书法的主要依据。而力感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功夫积累才能出现的艺术美感。关于力感,古人曾经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他们这样形容点画形态的力感:
颜真卿的字以点画线条的丰实饱满表现了书法的力量,那么,平实中和的点画线条能不能也表现出书法的力量呢?当然可以。虞世南《孔子庙堂碑》中的点画线条都不粗壮,运笔的起伏也不大,是一种很平和温润的写法,但是里面却蕴藏了极大的力量。
如果点画线条很细,可以写出力量吗?可以。宋徽宗的瘦金书点画线条都很细瘦,但是看上去很有力量,而且笔下的力量贯彻到了锋毫之间,瘦而不弱,细而不纤,清而不寒。学习瘦金书特别要注意这一点,不能写得纤弱清寒。写瘦金书要用长锋硬毫笔,下笔要高度控制笔力,力量要达于毫端,干净利落,不可拖泥带水。
书法的厚度感
好的书法是有厚度的。千百年来,书法家所强调的“中锋用笔”,主要是追求线条的厚度。有立体感,这样的线条组合起来就有空间感。
《东方朔画赞碑》是颜真卿46岁时的杰作。此碑用笔深厚雄健,气势磅礴,神采焕发。碑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点画都有凸出纸面的感觉,线条有丰实的厚度、壮美的立体感,整个碑的字看上去像是写在一个无比辽阔的空间之中。
如果把字写得像薄薄的纸片一样,那肯定是没有美感的。
北魏《始平公造像记》
所谓线条的立体感,就是一种“三维空间”感,字会凸出纸面,即俗话说的“鼓出来了”。绘画要用透视关系才能表现空间感,书法通过线条的用笔技巧就可以展示出三维空间的感觉。每一个字都凸出于纸面。书法史上强调的“中锋用笔”“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折钗股”等,其实都是在说明怎样把线条写得有立体感、有活力、有张力。
著名的魏碑《始平公造像记》的笔画、结构和意境都是十分厚重的。首先,它的笔画都有厚度感;其次它的结构茂密丰实,总体上形成了雄浑古厚的风格。但是它的厚重却不显得堵塞,因为它的结体特点是善用虚实,作品采取以虚映实的方法,黑与白相得益彰,使结体既厚重坚实,又轻快虚灵,有意识地注意空间的分割。《始平公造像记》很多字的结体美,都有实中见虚的特色,如“日”“月”“则”等字都“潜虚半腹”,这样的处理更增加了其书法的厚度感。金农所写的“渴笔八分”,用墨浓厚似漆,用笔如刷,这种笔法看起来简单,其实非常讲究笔墨气韵。字的结构有空间之美,真正达到了“疏可跑马,密不容针”的境界,横画之间有如窗隙的月光,又如丛林的日影,很有空间感,风格上有一种高古的境界。他将楷书的笔法、隶书的笔势、篆书的笔意融为一体,显得分外苍劲古拙,有一种率真天成的韵味和由空间产生的厚重意境。
书法的速度感
书法线条能体现书写速度,有运动感。
书写速度不一样,写出的线条的动势、动感就不一样。而且,好的书法是活的,它的每一个点画都有动的势态,即使是楷书也要有这种动的势态。这当然非常难,但也正是书法艺术的魅力之一。书法作品中的运动感并不全是指位置的移动,也指一种势态,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令人常看常新。
怀素的《自叙帖》,线条有强烈的运动感、速度感,好像是流星飞驰而过,令人惊奇,也令人激动!
线条的质感
书法的“质地之美”,是指好的书法不用色彩,只用水墨就能焕发光彩,因为它的线条能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质感。这是一种本色的美、真正的美,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线条都有玉的质地之美。
我们还可以用音乐来做一点比较。同样是乐音,但是音质、音色的变化就太多了。那优美的乐音是不是很像王羲之、王献之、赵孟的书法?那壮美的乐音是不是很像颜真卿的作品?那美声唱法所唱出的是不是像圆润厚重的线条?那气声唱法所唱出的是不是很像书法中的飞白?
元 张雨《登南峰绝顶诗》
晋代陆机所书《平复帖》就是以苍劲著名,前人比之为“万岁枯藤”。其点画线条的质感带着年代久远的古木那盘丝屈铁似的苍老与坚韧。
元代著名的道士张雨的书法纵横自然,意象空灵,如深山老林中苍翠的植物,有一种苍茫的质感,如他的《题画诗卷》。“初观骇人栎棘蓬,久视一一金芙蓉”,这是郑祐的一句诗,生动地说出了张雨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初看他的书法,如一片榛莽,蓬棘横斜,定神欣赏就会发现,原来其中生机弥满,枝叶多姿,如“金芙蓉”般美妙。他用看似飘动实则苍劲的有质感的笔线,创造出了极其生动的书法作品。
董其昌的书法以秀、润为主要特点。他的字点画线条的质感就是温润,可以比喻成丝绸、玉石、花瓣、嫩叶所具有的那种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