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石库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由于2015年“撤二建一”工作展开,原静安区和原闸北区合并为新静安区,从地域上看,现今的静安区横跨苏州河两岸,呈现出丰富的风貌。按照1949年以前的行政区划分析,静安区内包含了原公共租界、原法租界和原华界,这样的区位因素使得静安区内留存有大量历史建筑,而其建筑类型与建筑风格,则因为区域内不同地段在历史发展中不同的进程,各自体现出不同的特色。其中所分布的各种类型的石库门里弄,为石库门建筑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参考。随着张园地块在2019年征收生效后,对石库门里弄的研究和保护再一次成为焦点。

本书的写作正是基于静安区石库门里弄的大量案例分析和研究,是对静安区石库门里弄保护工作长期实践和积累的集中体现。

静安区石库门分布广泛、种类多样,有像梁氏民宅这样装饰精美,体现出传统中式特色的老式石库门,也有像四明邨、多福里这样简约西化的新式石库门;有东斯文里这种建筑式样较为单一的石库门里弄,也有张园这类式样繁多、风格多元化的石库门里弄。基于案例的研究能够更为直观地展现静安区石库门建筑的演变历程和风格特色,进而使人更加深入理解“石库门”这一上海住宅建筑最为典型的代表。

在历史研究、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本书也对静安区石库门里弄的保护现状进行了总结。在城市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当下,静安区对较多石库门里弄进行了保护更新,或改造为商用,或对建筑进行了一定整改,但依旧有大量石库门里弄未进行保护更新,更有一批石库门建筑处于动迁未改造的闲置状态。整体来看,静安区石库门里弄的保护情况参差不齐,不同地段因为条件的差异而在石库门里弄的保护上采取了不同措施。

静安区在城市更新的探索道路上一直走在全市前沿,也是上海市较早开展石库门保护工作的区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一系列旧城改造工作的探索,包括“搭搭放放”、“365”危棚简屋改造、成套率改造、新一轮旧区改造、整街坊保护改造等。本书回顾了近几十年来静安区在石库门里弄保护过程中经历的阶段和采取的策略,通过对过去保护手段的解读和剖析,希望能够探索出未来石库门里弄保护更为合理的更新手段。

《静安石库门》一书,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上海张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上海静安建筑装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支持,特别是上海交大团队在文献梳理、档案调查、现场勘查、建筑测绘等方面,提供了极为专业的学术支持,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书中大量的测绘图由吴瑶俊、丘博文、竺迪、陈晓琳和邱笑羽绘制完成,在此,谨致以衷心的感谢。

上海已经进入存量房时代,如何更好地保护石库门建筑的真实性、完整性,如何提升石库门里弄内原居民的生活水平,如何确保石库门在改造后依旧保持生命力,这都是未来石库门保护过程中需要解决和面对的问题。静安区石库门建筑有其独特的区域特色,希望本书提供的大量案例、资料和分析研究,能够使读者对静安区石库门及其保护工作有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也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未来石库门里弄的保护更新工作提供一定的研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