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论沙河古桥与两寺渡古桥
据有关文物考古学者介绍,除了沙河两座古桥之外,近年还在两寺渡、文王嘴附近的今渭河河道中发现了一座古桥的桥桩 274,为行文方便,这里姑且称之为“两寺渡古桥”。要想最终解决西渭桥的位置和沙河古桥性质问题,我认为必须把这三座古桥址放在一起来论述,也就是说要能够同时合理地解释三座桥梁各自的用途。
沙河古桥的考古发掘者认为,两寺渡古桥“不是汉唐北宋时的西渭桥,而是渭河北移此处的渭桥”,也就是说,这是北宋神宗以后的西渭桥。前文已经论述,北宋神宗前后渭河北徙说是缺乏可靠根据的,而唐宋时代及其以后的西渭桥只能在今咸阳市东南。根据前文所作论述,可以看到,汉代的西渭桥就应当在两寺渡至文王嘴之间这一带。如果把两寺渡古桥比定为汉便门桥的话,就可以圆满地解释与之相关的一切问题,如短阴山、细柳、石激、便门、交通道路等。而且至迟从唐代开始,便桥向东北移建于咸阳县东南,长安城向西北去的大道亦随之转迁。在渭河上架桥,即使在今天也绝非易事,古代更为艰难。如果不是主要通道所经,是没有必要架设桥梁的。在文献中目前我也没有见到唐代以后在这一带架桥的任何记载。因此,从交通需要来看,两寺渡古桥也是非西汉莫属。总之,从目前情况来看,我认为把两寺渡古桥暂定为汉代的便门桥是合适的。当然,对这座古桥遗址进行科学的考古调查和发掘现在已十分迫切,以最后确定其年代和性质。
根据前面的论述,今沙河河道也就是从西汉一直到元代末期甚至更后(待考)的沣河河道。这样一来,沙河古桥也就只能是古沣河桥了。假如把沙河古桥认作西渭桥,出汉长安城过西渭桥的道路就弄得十分别扭;若是定为沣河古桥,那么从汉长安城向西南经此桥过沣河,道路就会变得十分顺畅。这一点从两座沙河古桥的方向上看得更为清楚。沙河1号桥为北偏西5°,基本上正南正北,2号桥北偏东30°,桥北头正向东北方向,朝着汉长安城西门,显然不可能用于从汉长安城绕至桥南过河再转趋西北(唐城的情况也大致相似),而正适于从汉长安城出发,由北向南渡河。所以就此而言,沙河古桥也无疑当属于沣河桥。
下面就来分析一下这两座桥梁的使用年代和用途。沙河1号古桥C14测定桥桩木材年龄为2140年左右,正当西汉初期。当时为什么要在沣水上建造这样一座大型桥梁呢?历史文献中对此虽然没有任何直接记载,但是其中的缘由也还是可以推测的。从交通形势看,从汉长安城或秦咸阳城通向西南的道路如果经过沣河桥是很便捷的 275,这座桥梁应当设在这条道路上。《长安志》云汉便桥东有交道亭市 276,过去我曾误以为是因汉长安城雍门、便门两门赴便门桥路相交汇而得名。现在结合沙河古桥,看来应该是因经过沣河桥的“西南路”与经过便门桥的“西北路”两路在便桥东面相交而得名。因为两门之间的道路差别,总不如这样两条大道重要。
考古发掘者鉴定沙河2号古桥的保存情况和结构情形,表明其晚于1号桥,并推测2号桥建于隋唐时期。今按隋文帝开皇三年,汉长安城废为禁苑内的一部分,迁入新建大兴城,唐复更名为长安城。由于隋唐长安城较之汉城向东南方向移动了很多,所以长安城附近的交通道路也有了相应的改变。由隋唐长安城去往西南的大路,始于长安城西面中间一门金光门。出金光门后,趋昆明池南侧,因此唐人甚至就把这条路称为“昆明路” 277。过沣河的渡口,改在了秦渡镇(又作秦杜,或讹作秦社) 278。因此已经没有多大必要再在汉代旧路上架设这么大规模的桥梁。考虑到这种情况,沙河2号古桥也应当是西汉至北周期间所建。由于技术水平所限,古代桥梁往往都不能耐久,要反复重修,屡毁屡建。古长安附近的灞河桥、渭河桥也都是这样。沙河2号古桥应该是1号桥冲毁之后另择新址重建的。
[附记]
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我曾向主持沙河古桥考古发掘工作的段清波先生请教有关发掘、探查情况。段清波先生虚怀若谷,慷慨帮助,热情赐教。拙文得以草就,多有赖焉。此外,咸阳市文物部门的邓霞女士、时瑞宝先生、曹发展先生也盛情提供了许多有关文物古迹情况,并在本文脱稿后,多次垂情赐教,相与切磋,使我从中多所获益。诸位学者对于学术研究的无私和负责精神,令人钦敬无已,在此谨附致真挚的谢意。
(原载《历史地理》第1辑,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