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明初北疆长城的修筑
岭北之役后,北元全面反攻,对山西、北平,即太行山脉及其支脉燕山地区的冲击最大,而当地元朝残余势力也纷纷响应。一时之间,北部边疆动荡不安。在这种压力下,明朝加强近边防御,尤其在太行山,依托、修复前朝的众多关隘,构建了太行山关隘防御体系。
洪武六年(1373)四月,明将华云龙构建了太行山关隘防御体系。《明太祖实录》载:“淮安侯华云龙镇守北平,遣使言:‘塞上诸关,东自永平、蓟州、密云,西至五灰岭外,隘口通一百二十一处,相去约二千二百里。其王平口至官坐岭口关隘有九,约去五百余里,俱系冲要之地,并宜设兵守之。若紫荆关及芦花山岭尤为要路,宜设千户所守御。’从之。”
在山西地区,洪武六年(1373)五月,山西都卫依托管涔山、恒山,在雁门关、太和岭以及武州、朔州“等州县山谷冲要之处,凡七十有三,俱设戍兵,以防胡寇”。从而建成东西横向的关隘防御体系,以阻止北元军队进入山西内地。与此同时,明朝又“塞山西阳武谷口”,即北起阳和、南至武州,依托采凉山、洪涛山、管涔山,构建南北纵向的关隘防御体系,以屏蔽大同盆地,阻挡北元军队向东进入山西东部。
中国古代长城设施之一便是关隘,因此,洪武初年太行山关隘防御体系成为明长城的源头之一。除了建立太行山关隘防御体系外,洪武六年(1373),明军还利用了前代长城设施。傅友德巡边,便出雁门关,沿长城边缘巡视塞外。洪武中期,徐达还在山海关修建了一段数十里长的墙体,成为明长城的另一源头。
洪武二十一年(1388),朱元璋派遣蓝玉奇袭捕鱼儿海,驱逐脱古思帖木儿汗,迫其向西进入西北诸王的势力范围,最终被绞杀。而未西进的北元残众也被蓝玉消灭。经此一役,北元政权灭亡。虽然这一时期西北诸王、瓦剌开始东进,但势力仍限于漠北西北部。由于距离遥远且从未交战的缘故,朱元璋对这支蒙古军队似乎并无认识,于是宣布大功告成,并将蓝玉比拟为汉之卫青、唐之李靖。
武将们在短暂的风光无限之后,便开始感受到沉重的政治压力。朱元璋既然要建立朱氏皇族“家天下”的政权,势必要将兵权收归朱氏皇族,武将集团从而走上被清除的政治末路。洪武末年,开国武将基本被屠戮殆尽,仅留老迈的郭英、耿炳文,以及世守云南的朱元璋义子沐英等。通过这种残酷的方式,朱元璋将军权转移至朱氏皇族手中。在分封制度下,中央军权由皇帝掌握,地方军权由诸王掌握。而在北部边疆地区,洪武晚期形成了九王守边制度。九王在东起辽东,西至甘肃的广阔边疆内,往来巡逻,并相机北进攻击鞑靼余部。
与对待西域、东亚海域的态度截然不同,朱元璋重点经营北部边疆,以防范蒙古势力南下,不仅在此建立九王守边制度,而且众建都司卫所,设置重兵,并积极发展农牧经济,培育战马,将之建设成为“军事农牧社会”,以作为保障北方平原的坚固壁垒。在北部边疆,朱元璋由东至西,依次设立辽东都司、北平行都司、北平都司、阴山诸卫、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陕西都司、陕西行都司,将全国半数军队驻扎于此,将之建成明朝的军事重心。
在北部边疆的中心地带阴山地区,朱元璋设立了十八个卫。阴山是中国北部著名山脉,西端以低山没入阿拉善高原,东端止于多伦以西的滦河上游谷地,长约1000公里。阴山虽然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民族的连绵屏障,但是由于其广阔纵深,有众多缺口,也成为北方族群的南下通道和潜藏之所。为弥补阴山地形缺陷,中原王朝通过修筑长城以堵塞缺口,阴山边疆相应成为中国古代长城重点分布之处。而北方族群也以越过阴山长城,打通阴山边疆,将其改造为阴山走廊作为军事重点。
在培育机动化部队之外,朱元璋还充分利用了汉人军队的优势经验,在北部边疆东部的外层区域,重点建设军事设施,建立城堡以控制要地,设立烽火台以传递消息。北平行都司、阴山十八卫皆依托当地地形,建立卫城,这是一种进筑草原、化流动为固定的军事方式。至于烽火台,在靠内部的地方,每20里建一烽火台;中间的地方,每15里建一烽火台;最外层的区域,则每10里建一烽火台。每30座烽火台归为一路,也就是说每路大概管辖南北600里的纵深范围。每隔20里或30里,再建一路。横向建10路,即共建300座烽火台。每个烽火台配备两匹马,共配备驿马600匹。而守边九王则在烽燧体系以内,不断操练兵马,巡视边境,驱逐来犯蒙古部落。这种烽火台瞭望体系成为明代长城防御体系的源头之一。
在骑兵部队之外,朱元璋还命令诸王在步兵中实行战车战术,并配备火器,在窗棂处放神机箭,在车轴上放火铳,在车栏上放火枪,利用火器射程远、杀伤力强的特点,克制蒙古骑兵。
可见,明初在北部边疆,通过将汉人与蒙古人族群相整合,将城堡、烽火台固定设施与军事巡逻相结合,冷兵器与热兵器并用的方式,建立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战术配合最为复杂的多兵种、高机动、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野战部队,从而在近边之外建立起坚固的军事保障,牢牢控制了在蒙古高原的战略主动权,极大地压缩了蒙古人的生存空间,封锁了蒙古势力南下的交通道路与缓冲空间。但与竭力固定统治蒙古高原的方式不同,明初政权在国力极盛之时,关注点仍集中于汉地统治的长期稳固,仅将蒙古高原的经略视作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表面看来是一种进攻姿态,实质不过是一种积极防御。
阴山山脉之大青山(2014年摄于辉腾锡勒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