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核心城区街巷命名及其理据注8
广州是一座有2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秦汉以来,广州城曾是省、府(州、郡、市)、县多级行政建制的治所,又曾先后作为南越国、南汉国的都城,一直是全国重要的都会。2000多年来,广州以今中山五路、北京路一带为城市中心的格局基本没有改变,城市文脉传承有绪。
城市街巷的名称往往反映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本文将广州传统核心城区划定为现越秀区、现荔湾区的珠江东岸北岸区域、现海珠区的北部沿江西段区域,即原越秀、荔湾、东山三区和海珠的部分地区,调查上述区域现有街巷名称的基本情况,梳理广州传统核心城区的地名文化资源。
一 街巷的通名
广州传统核心城区街巷的通名主要有:街(大街、直街)、路(马路)、道(大道)、里、巷、坊、通津、约、基等。
(一) 街
1. 街
“街”是明清两代广州城区街巷尤其是主干道的主要通名,如城中心东西干道惠爱街(今中山四、五、六路)和南北干道承宣直街、雄镇直街(又称双门底大街,即今北京路),通往大北门、小北门的干道大北直街(今解放北路南段)、小北直街(今小北路)等。清道光《广东通志》有《广东省城图(附)》,其注记内城大小街巷名称以“街”为通名者共54处,未见以“路”为通名的街巷。现有的“街”一般不属城市干道,如粤华街、仙湖街、学宫街等。
2. 大街
“大街”表示相对较宽阔的街道,明清时期和近现代均多用以命名,如:湛家大街、忠佑大街、沙面大街、青竹大街等。
3. 直街
“直街”在清末以前形成的历史街区中颇常见,如:宝玉直街、太保直街、驷马直街等,特别标注街巷的“直”,应与广州城区一般街道多曲折不直有关。
(二) 路
1. 路
“路”是20世纪初以来广州城市干道的主要通名。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拆城墙、建马路,凡改建、扩建、新建的城市干道,多以“路”为通名。或原路扩建,如:朝天街→朝天路、光孝街→光孝路、纸行街→纸行路、仓边街→仓边路、府学东街→文德路、司后街→越华路;或合并拓展,如:华贵街、观澜街→华贵路,长寿直街、德星里→德星路,官塘街、窦富巷、仙羊街、西濠街、板箱巷、油栏通津→海珠北、中、南路,大北直街、四牌楼、小市街→中华北、中、南路(今解放北、中、南路);或新建街道,如:盘福路、大德路、文明路。以“路”为新街道主要通名的习惯其后一直延续,如2011年广东省地图院编制出版的《新编广州街巷大全地图册》所示,广州新旧城区主要干道均绝大部分以“路”或“大道”命名,“街”主要见于非干道的街巷。
2. 马路
“马路”之称也始于20世纪初,分布在清末以后新拓展的街区,如珠江北岸沿江一带和东山地区,也见于西北郊地区。沿江一带的长堤大马路、新堤二马路、广九大马路、东铁桥二马路等,属于20世纪初以来新填岸筑堤所建的马路;东山地区的龟岗大马路、合群一马路、启明大马路等,均为20世纪初陆续在岗丘郊野新拓展的街区。20世纪50年代以后,尚有部分新建街道称“马路”,如大沙头二马路、东川二马路、寺右新马路、东平大马路等,是受邻近以“马路”为名街道影响的命名习惯延续。
(三) 道
1. 道
“道”作为通名并不常用。旧时多见于称祠庙等建筑前的道路,如:郑仙祠道、应元宫道、李家祠道、陈家祠道、华光庙道等。又或称“古道”,如南田古道、田料古道等,则是村落的出入通道。清末民国时期,新建以“道”命名的道路,如:通宁道、广华道、安乐道、鸿裕道、基立道、基立下道等,多由华侨出资兴建。其中基立道是华侨基督教徒所建基立村的街道,广华道由广华置业公司所建。以“道”命名的方式多见于香港地区。
2. 大道
“大道”特指较一般街道宽阔的马路,早期有东皋大道,后有黄沙大道。20世纪50年代后新建、拓建的工业大道、江南大道、广州大道、中山大道等,均为路面宽阔、长度很长的城市重要干道。
(四) 里、巷、坊
“里”“巷”“坊”通常都指民居聚落的内街小路,使用由来已久,其中“里”“巷”最常见。有的里、巷属于有一定规模的街道,与普通的街无明显区别,如旧有鸣凤巷后因火灾改名敦和里(今敦化里),又如原长兴街后名长兴里。但明清时期城市干道只称“街”,不称“里”“巷”。另外,“里”与“坊”均独立命名,不形成序列;“巷”则常又指与主要街道相对的系列内巷,如盐运西正街衍生出盐运西一巷、二巷、三巷等。
(五) 通津、约、基等
1. 通津
“通津”属于富有广州特色的街巷通名,是通往河涌水边的道路,如:马王通津、太平通津、同庆通津、寺贝通津、前鉴通津、云海通津、荷溪通津等。
2. 约
“约”本是岭南地区常见的乡村聚落名称,也用作由聚落演变而成的街巷名。“约”通常成序列,其前冠以南、北、东、西或首、二、三等,如:越秀北约、太平东约、龙溪首约、长庚三约。
3. 基
“基”本指岭南低洼地带所建的基围堤坝,移用为沿基围所建的街巷名,如:牛乳基、冼基、陈基、水松基、带河基(后改名带河路,今康王中路)、沙基(今六二三路)等。
“通津”“约”“基”等因原本不是专门的街巷通名,所以有时会在这些名称之后又另加通名,如:筑南通津大街、寺右村北约大街、新基路、黎家基街等。
(六) 甫、津、水脚
广州城区的街巷名,还有一组较为特别的名称“甫”“津”“水脚”,明代从广州西城外护城河西濠西侧由北往南至大观河两岸,沿岸分别有第一甫到十八甫,其中第一甫又称第一津,一般认为是濠涌沿岸的18个埗头,各埗头临水处,又称水脚。“甫”“津”“水脚”皆曾用为街巷名,第一津、第二甫至20世纪80年代末尚存,现已并作第一津街,现存街巷名尚有三甫横、四甫水脚、六甫水脚、八甫水脚等,另有第十甫路、十八甫路及上九路、下九路等留存旧迹。
(七) 其他通名及无通名街巷名
1. 沿用聚落、片区通名
在聚落、片区、旷地基础上形成的街巷,或直接沿用原有通名。如园:六合园、大华园、铿园、乐园;寮:豆腐寮;台:妙高台、金陵台、水月台、执信台;沙:永胜上沙、太平沙;地:金地(后改名敬业苑)、朱地(后改名珠玑里)、许地、绞缆地、法场地、西来初地(又称西来初,达摩僧西来登岸处);营:桂子营、小东营;居:白沙居、有竹居;书院:仲季书院、儒良书院、肄江书院;栏:糙米栏、东船栏、西猪栏;菜地:金雁里菜地、永安围菜地。
2. 无通名
广州传统核心城区还有相当部分街巷没有通名。这些街巷多以其附近建筑、地貌或其他特征为名。如:大马站、小马站、稻谷仓、大有仓、拐脚楼、石将军(石将军祠)、东关汛、太平桥、石桥头、泮塘石路头、木排头、水母湾、玉带濠、蠄蟝岗、后便城基、北城根、雅荷塘、金鱼塘、莲花井、流水井、七块石、七株榕、十善间、十九洞、十八洞等。另一些街巷则在建筑、地貌等名后再加东、西、南、北、直、横等词。如:继园东、松岗西、宝华南、雅荷北、迎祥直、南雪横、宝华正中横(即宝华正中约的横街)等。
其中,加“前”命名的无通名街巷,通常是寺庙、官署等建筑前面的道路。如:舍仁庙前、华光庙前、华林寺前、司马庙前、斗姥前(斗姥宫)、臬司前(臬司即按察使司别称)、三府前(三府衙门)、操场前。此类街巷名还可能后加直、横等词限定。如:荷溪庙前直、华光庙前横。这类命名,很可能与其位置所处原本是寺庙等建筑前较开阔的广场或旷地,后来才逐渐形成街道有关。
二 街巷专名的命名理据
广州传统核心城区街巷的专名,主要有以下几类命名方式:以街巷所在的代表性建筑、机构命名,以街巷近旁地形地貌地名、景观命名,以街巷的主要商业功能命名,以建设者、聚居者名号、郡望、籍贯命名,以社会美好意愿命名,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传说命名。这些街巷的名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州政治文化、社会变迁、宗教信仰、地方风貌和民众的思想观念。
(一) 以街巷所在的代表性建筑、机构命名
1. 府署、兵营及其相关机构、建筑
(1)府署
都府巷(都督府、都元帅府俗称都府)、三府前(三府衙门)、三府新街(1925注9,原三府衙门)、将军东(西)路(1932,原清代广州将军府)、署前路(1916,警察署)、府前路(20世纪30年代,广州市政府)、旧部前(后)街(旧两广总督署部堂)、旧南海县街(南海县废署)、禺东(西)一路(20世纪30年代,拆番禺县署建路)、府学西街(广州府学宫)、学宫街(南海学宫)、龙虎墙(广东贡院龙虎榜张贴处)、怀远驿(明代市舶司设立驿馆怀远驿,以招待海外诸番朝贡使)、盐运西正街(盐运司)、盐亭西街(盐亭)、接官亭、关口街(清末报关关口)、法场地(刑场故地)、西公廨(广州府署之西)。
(2)兵营
桂子营(原名回子营,明代回族军队营房所在)、八旗二马路(八旗水师营)、箭道巷(八旗箭道)、营房巷(八旗军营)、马厂巷(八旗马厩)、较场东(西)路(东较场)、北较场路(北较场)、水师后街(八旗水师操场)、水汛巷(东关水汛)。
(3)仓房
仓边路(宋代盐仓)、旧仓巷(宋代盐仓)、仓前直街(广州府粮仓)、仓前街(八旗谷仓)、容丰新街(1918,原清代容丰仓旧址)、炮房街(清代礼炮炮房)。
(4)厂局
钱路头直街(广东钱局)、造币左路(造币厂)、厂后街(造币厂)、厘局街(宝广钱局,钱局又称厘局)、铁局巷(铸铁局)、局前街(清代火药局)、铁炉巷(八旗铁局)。
广州历史上曾是两广总督、广东巡抚、布按两司、广州知府、南海和番禺知县驻地,辛亥革命后又是省、市府治所在,从现存街巷名中,仍可窥见当时官署及其他官方机构的建置情况。
2. 宗教、祭祀场所
(1)佛教
长寿大街(长寿寺)、洪寿大街(洪寿寺)、净慧路(净慧寺,今六榕寺)、六榕路(六榕寺,1937,原称花塔街)、光孝路(光孝寺)、龙藏街(龙藏寺,今大佛寺)、大悲寺巷、寺贝通津/寺右大街(东山庙,又称太监寺)、东山大街(东山庙)、庙前直街(东山庙)、黄华路(黄华寺)、华林寺前、庙前横(观音庙)。
(2)道教及民间信仰
三圣宫街、水月宫前街、华光庙道、四圣街(四圣庙)、太保直街(太保庙)、洞神坊(洞神庙)、桂香街(桂香宫,即文昌庙)、应元路(应元宫)、郑仙祠道、都土地巷(都土地庙)、关帝庙巷、药王直街(药王庙)、司马坊(司马庙)、马王庙巷、仙邻巷(五仙观)、惠福东(西)路/惠福巷(惠福夫人祠,即金花庙)、五显巷(五显庙)、武帝巷(武帝庙)、龙王直街(龙王庙)、祖庙前街(吕祖庙)、金花直街(金花庙)、金花庙后街、潮音直街(潮音庵)、忠佑大街(1920,城隍庙忠佑神)、北帝左巷(北帝庙)、关帝右巷(关帝庙)、珠江路(珠江殿)、文昌南(北)路(文昌庙)、斗姥前(斗姥宫)、康王直街(康公庙,原名康公直街,今有康王路)、都堂街(都堂祠)、荷溪庙前直、秉政街(秉正庙)、飞来对面巷(飞来庙)、医灵直街(医灵庙)。
(3)其他宗教
光塔路(怀圣寺光塔)、仁济路(1921,仁济堂)、光东前街(基督教光东堂)、原道路(20世纪40年代,原道圣经学院)、学院巷(20世纪20年代,圣经学院)。
(4)其他
社稷巷(社稷坛)、陶街(陶成陶鲁父子功勋祠)、忠襄里(忠襄祠)、相公巷(吴相公祠)、晏公街(晏公庙)、石公祠直街。
图1 晏公街路牌
广州地处古百越地区,素有多神崇拜之风,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东西宗教较早传入,近代以来,天主教、基督教等又得以传播,故祭祀、宗教等祠庙寺观散布于城乡各地,这些堂馆今虽多已不存,但其痕迹仍存于街巷名中。
3. 文教、慈善机构
(1)教育
文澜巷(文澜书院)、法政路(1929,法政学堂)、广中路(1932,广府中学)、越华路(1920,越华书院)、一德路(1920,一德学社)、教育路(1932,广州教育会)、越秀书院街、培正路(1907,培正中学)、执信南路(执信中学)、美华东路(美华书局)、三育路(三育中学)、协和路(协和女子师范学校)、孔行东(西)街(孔行书院)。
(2)娱乐
同乐路(20世纪30年代,广州警察同乐会)、广舞台二、三马路(清末,东园游乐场大舞台)。
(3)慈善
爱育西街(清末爱育善堂)、广济新街(1954,广济善堂)、恤孤院路(20世纪20年代,恤孤院路)、百子东一巷(清代育婴堂百子桥)、广济街(广济医院产业)。
4. 公共机构
电报前(20世纪20年代,电报局)、电力前街(20世纪30年代,电灯局)、广九大马路(1918,广九火车站)、站南路/站前路(1974/1975,广州火车站)。
5. 其他建筑、场所
长兴里(长兴楼)、孝友东(西)街(张孝友堂)、晚红新街(1938,晚红园)、馥园巷、迎宾路(20世纪30年代,迎宾馆)、侨光路(1968,华侨大厦/华厦大酒店)、魁巷(魁星楼)、寄园巷(寄园)、东园路(20世纪20年代末,东园遗址)、挹翠路(挹翠楼)、晚景里(明代晚景园)。
后楼房上/下街(尚可喜王府后苑)、马庄一(二、三)巷(明代尚书湛若水养马房)、大马房(无着庵旁马房)、农林上/下路(1930,广东农林试验场)。
(二) 以街巷近旁地形地貌地名、景观命名
1. 湖泊、池塘
西湖路(南汉刘南宫旁西湖)、兰湖里(古代兰湖)、仙湖街(南汉南宫仙湖)、大塘街、长塘街、金鱼塘(明代文溪故道所存鱼塘)、小北塘边巷、挞子大街(鞑子鱼塘旧地)。
2. 江堤、渡口、滩沙
坡山巷(晋代坡山古渡遗址)、西堤二马路、南堤二马路、长堤大马路(1920筑新堤,1932前为珠江北岸)、新填地直街、南关海傍街、东堤二(三、四、五)马路、横水渡巷(珠江岸边渡口)、木排头、水母湾、太平沙、白沙巷、沙洲巷、增沙街、大沙头路、东沙角路(东濠涌附近沙滩地)、沙面大街。
3. 濠涌、埗头、基围、桥梁
玉带濠、清水濠、南濠街、濠畔街、西濠二马路(西濠口)、河傍路(西濠涌旁)、湛塘路(湛塘涌填筑)、新河浦路(新河浦涌)、越秀南涌边街/东沙角涌边街(东濠涌)、蓬庆涌边、连庆涌边、丽水坊(原是河涌)、白云路(1912,其旁曾为源于白云山的水道)、上九路/下九路(原名上九甫路、下九甫路)、第十甫路、十三甫路、十八甫路、三甫水脚、四甫水脚、六甫水脚、十四甫水脚、大埗头、龙珠水步、箩基街、牛乳基、沙基西后街、曹基东、大塘基、永安围一(二、三)巷、新基路、回龙路(1932,回龙桥)、万安里(清代,万安桥)、驷马直街(驷马桥)、镇龙坊(镇龙桥)、回栏新街(20世纪30年代,回栏桥)、梯云东路(梯云桥)、龙津东(中、西)路(龙津桥)、彩虹东街(彩虹桥)、东铁桥二(三、四)马路(1918—1922,东濠涌口东铁桥)。
从以上街巷名称仍可窥见历史上广州城内外河网纵横的总体风貌。
4. 岗丘
烟墩路(1907,烟墩岗)、龟岗大马路(1915)、牛头巷(20世纪40年代,牛头岗)。
5. 城垣
镇海路(镇海楼)、大南路(1920,大南门)、小北路(1927,小北门)、朝天路(宋代朝阳门)、靖海路(清代靖海门,明代镇海门)、素波巷(宋代素波门)、五仙里(五仙门,明代称五羊门)、油栏通衢(油栏门)、文明路(1922,文明门,原南城墙)、连城里(与城墙相连)、永安西(东)街(明代永安门、清代小东门,有永安桥跨东濠)。
6. 其他
越秀北(中、南)路(1919,越秀山,越秀中路原有越秀坊)、海珠北(中、南)路(1932,海珠石)、九曜坊(九曜石)、迎珠街(海珠石)、棋杆巷、星泉里(星泉井)、山水井前(后)街、三眼井上街、双井巷、福泉街(内有吊碑古井)、井边巷、甜水巷、福榕坊、小茶巷(原植茶树,原还有大茶巷为今迎宾路)、槐花前(华光庙旁,多植槐树)、有竹居(竹林旁)、三株树南、蕉园大街、九曲巷(巷中多弯)、水斗巷(常受水淹,如贮水之斗)、担杆巷、杏花巷、枣子巷、莲花巷、花香巷、花樽巷、花阶砖巷、石基里(以拆城墙墙砖铺设)、石路基(石板铺就路基)。
(三) 以街巷主要商业功能命名
1. 专业集市
米市路(卖米集市)、纸行路(明代,造纸作坊)、榨粉街、雨帽街(雨帽集市)、捶帽巷(毡帽作坊)、玛瑙街(唐代,玛瑙集市)、书坊街(清代,书院书店)、绒线街(明代,产销绒线)、梳篦街(明代)、象牙街(明代)、麻行街(曾为麻织品集市)、竹篙巷、扁担巷、新金巷(金银首饰作坊)、卖麻街(宋代,织网麻皮集市)、玉子巷(清代,象牙玉雕玉器商店)、海味街(海味集市)、果菜直街、瓦窑街、牛皮一巷(牛皮制革工场)、箩基街(编织竹箩业者)、豆干巷(豆腐干制作坊)、鱼翅巷、绞缆地(清代,绞制绳缆为业)、豆腐亩、猪仔墟、柴巷、装帽街(20世纪20年代)、故衣街(20世纪20年代,售卖旧衣)。
糙米栏、蚬栏街、牛栏巷、麦栏街、桨栏路、杉木栏路、鸡栏街、菜栏横街、西猪栏路、塘鱼栏大街。
历史上,广州长期作为国家重要的商贸中心和对外通商口岸,形成了大批商业街区、专业集市,自然也反映在街巷名称上。其中“栏”在粤方言中指专门经营某类商品的商铺,“贩者从栏中买取,乃以鬻诸城内外”(屈大均《广东新语》)。能反映广州对外贸易口岸独特地位的,莫过于十三行路等街巷。十三行是清代半官半商性质的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机构,以十三行为中心的对外贸易街区,极大促进了广州城西西关地区的发展,影响深远。
2. 商业机构
瑞兴新街(瑞兴店)、怡和街(清代,怡和商行)、宝顺大街(清代,宝顺洋行)、同文路(同文行)、先施二巷(20世纪30年代,先施公司)、广德路(1933,广德置业公司)、瑞南路(1933,台山华侨伍瑞南)、昌兴街(蔡昌、蔡兴兄弟)、道华新街(道华华侨公司)、胜龙新街(华侨合建,取建设者名各一字)、侨星新街(1911,华侨民星公司)、侨商街(侨资兴建)、广华道(广华置业公司)、南华园(南华银行所属)、荣业巷(1921,荣业公司)、合群中路(20世纪20年代,合群置业公司)、六和新街(20世纪30年代,六和公司旁)。
清末民国时期,不少侨商、侨资在广州置业发展,当时情况,也在街巷名中有所反映。
(四) 以建设者、聚居者名号、郡望、籍贯命名
1. 姓氏
湛家大街(原湛若水别墅)、周家巷、史巷(史家大屋)、彭家巷、金氏巷、杨姓巷、陶家巷、宋家巷、陆家巷、钟家巷、李家巷、陈家巷、曾家巷(曾氏宗圣公祠)、王家园上下街、李家园、欧家园、梁家里、黎家基街、冼基、曹基直街、颜家巷(颜氏别墅)、冼家巷、甘和里(甘姓聚居)。
2. 郡望或籍贯
高阳里(许氏聚居,郡望高阳)、广利大街(三水广利人聚居)、和平桥(和平县籍人所建,有和平会馆)、老隆外街(龙川县老隆镇人聚居)。
3. 堂号
乐安坊(20世纪20年代,孙氏乐安堂所建)、宜安里(清代,许氏宜安堂)、敦善里(清代,杜姓敦善堂)。
4. 人名
悦和新街(新会富商陆悦和所建)、盛枝大街(辛亥革命后,富绅李盛枝所建)、石亭巷(清代,岑石亭所建)。
这些街巷名称,多反映了同宗同里移民聚居的历史,珠三角地区的自然村落,亦多同姓聚族居住而形成。
(五) 以社会美好意愿命名
1. 传统吉祥文化
泰来路、百灵路、豪贤路、大德路(1921)、泰康路(1919)、吉祥路(1920)、盘福路(1920,盘福直街)、惠吉东(西)路(20世纪30年代)、攀桂坊、仁寿街、丹桂里、拾桂坊、宜居里(20世纪20年代初)、锦荣街、福恩里、凌霄里、安怀里、达名里、文桂里、兴隆东街、祝寿巷、圣贤里、学源里(广州府学旁)、诗家里、起云里、贤藏街(与龙藏街相关)、云台里、玉华坊、纪纲街、怡乐里、擢甲里(宋进士黄勋所修)、福地巷(明伦文叙所居)、蓬莱北街、小康新街、祥龙里(龙起井,钟氏为官三代)、探花巷(有魁星楼)、温良里、永禄新街、博爱新街、高第街、谢恩里、荣贵新街、联兴巷(1912)、阜康里、民庆新街(1915)、善庆里、贤乐里、太平沙、同庆坊、普安街、游龙坊、麟庆坊、万福路/万福里、德政北(中、南)路、文德路(原有文德里)、达道路(20世纪30年代)、新兴路、新庆路、德安路(20世纪20年代)、均益路(1923)、永安坊直街(20世纪40年代)、永胜街、东昌大街、积厚新街、东贤里、荣华南、永曜北街、镇龙上(下)街、定安里、龙腾里、福行街、新福直街、长兴直街、荣利新街(辛亥革命后)、通正街、太平坊、文德里、青云直街(青云桥)、仰忠街(明初名宦周新故居)、迎恩里、余学坊、里仁坊、近圣里、仰贤里(孔庙旁)、芳草街(番禺学宫旁)、吉庆东、安乐道、鸿裕道(20世纪30年代)、德行街、逢源路、恩宁路、华贵路、清平路、德星路、兴隆北路、长乐路、蓬莱路、靖远北路、如意坊路、丛桂路、大同路(1931)、珠玑路(20世纪20年代末)、长庚首约、和安西、丁财街、吉祥坊、兴贤坊、文昌巷、和息里、龙源里、西荣巷、昌华大街(南汉昌华苑)、同福路(1926)、洪德路(1928)。
2. 时代社会意识
辛亥革命以后命名的有维新横路(原有维新路,即今广州起义路)、先烈路、和平东(中、西)路(1948)等。其中,和平东(中、西)路原为普济桥、宁远坊、登龙街、兴隆东街、兴隆西坊、鸡栏孖庙、拱日门、旧豆栏、荣华东、荣华西、毓秀坊、三板桥、十三甫、十二甫东约等一系列旧街道,1931年改扩建后命名为拱日东(中、西)路,得名于原街道名拱日门,抗日战争时期又改名为抗日东(中、西)路,抗战胜利后的1948年改为和平东(中、西)路,寓意社会和平稳定。
粤华街、大华新街(1921)、高华里(1930)、西华路(1933)、东华东(西)路(1929、1932)、南华路(1926)。以“华”命名街巷,民国时期使用较多,此与彼时民族独立自强意识兴起有关。
1949年后命名的有团结路、友爱路、爱国路、光明路、和平路、建设大马路、党恩新街(20世纪50年代)、东风东(中、西)路(1968)、北京路(1966)、劳动路(1966)、人民北(中、南)路(1966)、前进路(1967)、革新路(1966)等。
(六) 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传说命名
1. 历史人物
中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路(1948,20世纪60年代)、崔府街(南宋名臣崔与之故宅)、状元坊(宋代状元张镇孙故居)。
2. 历史事件
六二三路(民国时期)、广州起义路(1966)、解放北(中、南)路(1954)、光复北(中、南)路(1931)。
3. 传说
仰星街(仰望老寿星)、走木街(相传明代曾有人于街口堆放木材)、天马巷(相传明代巷中有大户,其有一对白马被誉为天马)、百岁坊(相传清乾隆年间为祝贺百岁老人所建)、积金巷(浮丘仙人,此巷已毁)。
三 思考和建议
广州传统城区街巷名称,是广州城市发展和历史文化风貌的一个缩影。随着城市发展和旧城更新,有的街巷已被拆并而不复存在,不少街巷命名缘起逐渐不为人知,有必要考虑其文化内涵的保护和延续。
几点建议:
(一) 合理保护
现存的历史街区,可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方式保护展示。比如,越秀公园古城墙、北京路等已属古城遗址保护的成功范例,东濠涌、荔枝湾涌等可结合整治改造,设置景观,体现广州曾经水网纵横的风貌。部分富有文化内涵的街巷,可通过设置街头雕塑、壁画、照片、标牌等方式展示历史(图2、图3)。还可以通过虚拟平台,串联现存街名,回溯沿革历史,配合老照片、老地图,新旧对比,动态展示。
图2 西来初地街头壁画
图3 西来初地说明标牌
(二) 适当沿用
城市更新、扩建进程中,街巷的拆、改、撤、并自是不可完全避免。改造新建的街巷,可尽量沿用有历史价值、有传承渊源的原有街巷名称,也可适当采用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地名、土名,比如:万胜围、海心沙、西塱等。
(三) 科学规划
城市新拓展区的街巷命名,既要注重现代气息,也应兼顾岭南传统和文化习惯,加强总体规划,避免重复,兼顾普通话和粤方言两种读音。番禺、南沙等新开发城市区域,注意超前规划,例如可考虑尽量保留水网特色。
(禤健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