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流量的变迁史
互联网的出现让传统营销逐渐失去影响力。二十余年的中国互联网发展史其实也是一部流量简史。
◎广播抢走了纸质媒体的观众;
◎电视侵蚀了广播的“大饼”;
◎互联网吸走了所有这些旧平台上的观众;
◎现在的社交媒体又以压倒性优势攻占了前面各个平台的领地。
电视广告的流量——主要是广而告之和明星代言轰炸式的品牌曝光,为线下渠道和招商代理输送流量,同时也利用电视台的背书做文章。中国的老百姓认为,能上CCTV、能请得起明星代言、销量遥遥领先的就是有实力的品牌,就是大品牌,就有面子。比起不知名的品牌,当然买电视上看到过的商品更让人放心了。通过纸媒广告获取流量的原理与此相同。
门户网站的流量——在门户时代,门户网站是最大的流量入口,那个时候搞定门户网站,几乎就搞定了互联网流量。早期的互联网是浏览器之争,谁的浏览器做得好,让用户便利地获得他想要的信息,谁就能赢。慢慢地互联网又变成了“屏幕”之争,PC屏本身也打败了电视屏,后来PC屏又被手机屏打败。
百度搜索的流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的过剩,大家产生了对搜索引擎的依赖。人们因为某种需求而在百度上搜索,这种找答案的人是天然的精准流量,企业通过付费,投放、购买关键词,从而来获得百度的引流。淘宝、京东、拼多多本质上其实也是广告公司,获取流量的原理同百度。
社交媒体的流量——今天,社交媒体的出现和普及带来了三大百年未有之巨变:①把每一个普通人都变成了媒体;②极大摧毁了之前所有的传播手段;③用户都聚在线上的“人网”里,传统营销方式的获客成本无限增大了。
从2009年8月28日微博正式上线开始,社交媒体以风暴一样的速度席卷中国互联网。2011年微信出现,2012年今日头条出现,2012年年底微信公众号推出,2013年头条号推出,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有百家号、企鹅号、头条号、公众号、知乎号、新浪微博、简书、一点号、大鱼号、搜狐号、网易号、小红书号等诸多图文类自媒体,抖音、微视、快手、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全民小视频、好看视频、秒拍、土豆视频、爱奇艺、腾讯视频等视频/短视频类自媒体。这些社交媒体平台个个都是用户的海洋、流量的海洋。
2019年5月17日,百度高级副总裁、搜索公司总裁向海龙辞职,同时伴随向海龙辞职的,是百度搜索公司战略转型为移动生态事业群组。2019年7月30日,分众传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其2019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根据公开的数据,其净利润为7.76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33.47亿元下降了76.82%。据TCL发布的数据,受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影响,电视机的日均开机率已经由3年前的70%下降到了30%,40岁以上的人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为2200万台,同比下降2.7%;现在很多年轻人不仅不看电视,都不打算买电视,因为电视不常用,没有购置的必要。这一切可能都说明了社交媒体吞噬流量的能力远远大于任何一种传统的媒体。
“内容是最好的广告”时代开启。内容是最好的广告,这也是一句没有办法的话。2015年以后,尤其是2017年开始,人口红利、流量红利结束,流量市场的主导者由社交产品转向了内容产品,搜索流量、社交流量和内容流量并存。
大家不再盲目地追求增量,而如何从公域流量池里获取精准的流量,如何利用存量找增量,如何进行存量运营,成为商家要解决的问题。这也倒逼商家要具备精细化流量的获取能力以及运营能力,围绕精细化流量获取和运营的私域流量概念被提出,并且成为时下最热门的增加销售额的手段。
自从认知革命诞生以来,语言(文字语言、艺术语言、数学语言和科学语言)就是人类发现与虚构这个世界的终极武器。当下的世界,虚拟越来越大于现实,虚拟世界是现实世界在互联网上的映射。
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是:虚拟世界在不断侵吞现实世界。人类技术越发达,人类就会越发抛弃现实生活,投奔虚拟生活。未来的我们将越来越不依赖产品的“物理属性”,未来的一切消费都将是“精神消费”,如果你的产品不能给人带来精神体验,那么你的产品就将被科技淘汰,而承载人类精神的东西只能是内容。在一个虚拟与现实交错的世界里,内容是现实通向虚拟世界的唯一门票。
广告更像是用完即走的一次性行为,优点是见效快;而内容可以长期存在,优质的内容可以在以后的一年到几年里,持续为你带来长尾流量,缺点是见效慢。
广告是硬推,狂风骤雨般来得快,去得也快;内容是软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内容优质不优质是相对而言的,关键是生产内容的人。
我认为未来的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投放的广告可以少点,把预算分一些给内容营销部门。下功夫做好内容营销,这不失为一种有眼光的战略行为。
流量的变迁,最大的原因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主流消费者不看电视了,不太使用PC端互联网了,都跑到手机上了,百度投放广告的效果越来越不好,而且价格还越来越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