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那些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6章 庆元党禁

上回我们讲了宋元战争,这回来讲讲庆元党禁。

简介

宁宗赵扩即位后,宗室赵汝愚以参与拥立赵扩有功升为右相,外戚韩侂胄迁枢密都承旨,两人嫌隙日深。公元1195年(庆元元年)二月,韩侂胄使谏官奏赵汝愚以宗室居相位不利于社稷,赵扩就贬赵汝愚至永州(今属湖南),后死于贬所。赵汝愚被贬,朱熹、彭龟年等奏论韩侂胄事,赵扩亦加贬逐。韩侂胄当政,凡与他意见不合者都被称为“道学之人”,后又斥道学为“伪学”,禁毁理学家的《语录》一类书籍。科举考试中,稍涉义理之学者,一律不予录取。六经、《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之书为世大禁。不久赵扩下诏,订立伪学逆党籍。名列党籍者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凡与他们有关系的人,也都不许担任官职或参加科举考试。从公元1195开始的禁伪学前后历时6年之久,史称“庆元党禁”。

背景

创立于北宋中期的程系道学,到南宋孝宗乾道、淳熙年间,其影响遍及江浙、闽、川蜀等整个南宋全境,逐渐超越其它学派而取得主流学派的地位,并出现了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等一批道学宗师,构筑起道学内部理学和心学两大思想体系。一面是道学在民间的繁荣发展,一面是宋孝宗君臣不喜欢、甚至屡屡压制和打击道学,这就决定了朱熹、张栻、吕祖谦等道学家在孝宗朝曲折的政治命运,注定了非道学派士大夫和道学派官僚之间矛盾冲突的不可避免。前

者多是受孝宗支持的事功型、才吏型士大夫,是政治上当权派,后者多为不受孝宗支持的道德型、清议型士大夫,是政治上的在野派;后者不在其位,不免以清议的方式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对前者进行尖锐的批评;前者则以手中权势对后者进行抑制和打击。孝宗朝道学与反道学势力的斗争,基本上便是呈现为这样的格局。但是随着道学社会影响的日益扩大,其向朝廷的渗透毕竟是不可避免的。

到了孝宗淳熙末年,以周必大与王淮并相为标志,道学派终于在朝廷上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势力,一扫此前被动挨打的局面,开始进入与反道学派分庭抗礼、朋党交攻的新时期。此后,双方的斗争几经起伏,愈演愈烈。光宗绍熙末年,随着赵汝愚的执政,反道学派暂进处于下风。随即而来的绍熙内禅,又引发出赵汝愚与韩侂胄的矛盾,促使反道学派与韩侂胄的合流,终于导致以赵汝愚为首的道学之党的全面崩溃,酿成了南宋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禁锢道学的运动:庆元党禁。

结果

庆元党禁的发动者,置当时学术界各派的分歧和争论于不顾,不问青红皂白,把当时学术界各派的主要人物一网打尽。在庆元党禁中,受到打击和损害的还不以列入党籍的五十九人为限,而是士人普遍受害,搞得人人自危。政风士风在庆元党禁前后有明显的转折。

宋宁宗在党禁方兴之时一度支持韩侂胄,致使韩党占据上风,其后六七年间,他宋宁宗漠然无为,听任韩侂胄肆无忌惮的排斥政敌,专断朝政,走上了权臣之路。党禁虽然松动,韩侂胄的权臣之势却如日中天,不可摇撼。

评价

庆元党禁,是南宋政治和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这次事件的主要打击目标是以朱熹为代表的道学,但事实上并不如此简单。庆元党禁实际上是南宋当权的统治集团对学术界的一次大规模的、全面的打击。这样做的结果,使得乾道、淳熙年间的那种学术繁荣、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局面一去而不复返。因此,庆元党禁是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遭受的一场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