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本子端午特辑》
(以下内容网罗资料来源有的没有写出,准确度可待考量。就当读来玩玩吧。)
本子关于屈先生的记忆与考据
小学时,有个电视剧出现过屈原,那时候的形象是屈原“高考作文”一篇橘颂技压群雄,被楚怀王赞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初中时,赵子龙的一个电视剧里出现了类似于屈原诗文里的山鬼,那真的是“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高中时,屈原的形象是共楚怀王童年竹马之交,可叹共食柑橘的君臣之遇。
本子在田坎上踱步最喜欢背的两个文章:岳阳楼记与离骚节选(基本背岳阳楼记),这两篇真真正正适宜踱步来往歌颂。
本子对屈原的评价真的是:中国文学史上,该有个屈原,若少个屈原,真的是有憾(因为楚辞的风格本子喜欢)。
屈先生的诗文,如离骚的全文是看过的,山鬼的全文也是大声读过的,天问也是读过的以及种种。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颛顼帝号高阳,姬姓,为上古五帝之一。
百家姓,「屈」源出;
一:出自芈姓.以邑名为氏.据《楚辞注》及《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所载,春秋时楚武王之子瑕.其后又屈氏。
二:为古代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屈突氏,魏孝文帝令改为屈氏。)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他的身世如此,但父辈为学术考究。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识,明於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他的能力如此,但颜值为后人考究。
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宋玉,与江才潘岳(貌若潘安),兰陵王高长恭和冰清玉润卫阶并列为古代四大美男子。
登徒子好色赋中:“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看白话文吧,复制翻译有趣的节选:天下的美女,没有谁比得上楚国女子,楚国女子之美丽者,又没有谁能超过我那家乡的美女,而我家乡最美丽的姑娘还得数我邻居东家那位小姐。东家那位小姐,论身材,若增加一分则太高,减掉一分则太短;论其肤色,若涂上脂粉则嫌太白,施加朱红又嫌太赤,真是生得恰到好处。她那眉毛有如翠鸟之羽毛,肌肤像白雪一般莹洁,腰身纤细如裹上素帛,牙齿整齐有如一连串小贝,甜美地一笑,足可以使阳城和下蔡一带的人们为之迷惑和倾倒。这样一位姿色绝伦的美女,趴在墙上窥视我三年,而我至今仍未答应和她交往。
他的徒弟如此,屈宋共称。
曹植的洛神,屈先生的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太阳神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云中君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此是他的九歌,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此是他的异装。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部分节选
屈原至於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乌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屈平行正,以事怀王。瑾瑜比洁,日月争光。忠而见放,谗者益章。赋骚见志,怀沙自伤。百年之後,空悲吊湘。
此是太史公司马迁笔下的屈先生。
该文中有这样一笔值得说说: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这句话本子曾在现代的历史题材文本里读过相差不多的。
大致他们的现代文是这样的:一个人啊,穷苦失意时,大致都会怨天怨地,如那项羽叹此非战之过也,乃天要亡我;一个人啊,痛得遭不住了,大致就会哭爹喊娘,妈呀,娘呀,这造了啥孽呀。
太史公先生的笔触小说式的样子,实令敬佩。
端午安康的话,近几年现代的说法啦,还是始于谣传...(本子寒然...)屈原,伍子胥,曹娥(投江救父)乃此天投江。但古人致贺说端午快乐吧。
端午祈福平安祛毒快乐,初衷是如此。
唐宋时期《端午相迎书》“喜逢佳节,端午良辰。”
《端午三殿宴群臣并序》中写道“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
端午快乐与端午安康都没本质性错误。
但是值得重复一点的是,传统文化说的是端午快乐,相反,传统文化里没有端午安康。
快乐祝亲朋好友,安康的话屈先生也会感谢我们的一片关心。
端午节还有有端阳节、解粽节、龙舟节、女儿节、菖蒲节,龙节、天中节、龙舟节等说法。(相关学者研究端午节早于屈原就有了。)所以啦,从端午节的别名来说,享受一下手中的粽子,体味一下独属中国的一份文化快乐。
(中国节日中国人会吃货化,洋人节日中国人会情人化。)
划龙舟(有个传统说法是这个舟其实是送魔的,最后要烧掉的)、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端午驱虫)、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食粽子(好像有的地方可能还是黄米吧,毕竟古代是;现代的糯米)、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五彩线)、佩香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