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非遗的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8章 铜仁—万山裔锣

万山特区鼟锣是万山侗族人民600多年来流传而积淀下来的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侗学会专家对万山鼟锣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因鼓锣文化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有“北有威风锣鼓,南有万山鼟锣”之说。

鼟锣曾风靡万山特区全境,由于时代的变迁,对鼟锣文化传承最为完整的主要在黄道侗族乡。1991年,中央电视台到黄道侗族乡对鼟锣作专题采访报道 。1994年黄道侗族乡被黔省文化厅授予“鼟锣艺术之乡”。 2000年,首次在铜仁地区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上被搬上文艺演出舞台,以其撼人心魄的声响,一鸣惊人,成为铜仁地区打开门户,对外交往,招商引资等必不可少的一张文化名片。

2005年12月25日“鼟锣”被黔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8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鼟”读“teng”,象声词,形容鼓声。黄道方言读去声, “比赛”的意思。鼟锣,来源于侗语,就是敲锣比赛的意思。

鼟锣比赛主要是看谁的锣响、鼓好、人多;看谁的拍子多、技术熟、调子齐;看谁的气势壮、体力好、毅力强、德性高。

关于鼟锣的来源和历史演变民间有诸多传说,如“铜锣招魂”,“祭祀耕牛”、“唐皇祭母”等等,这些传说都寄托着当地群众的美好愿望。20世纪80年代黄道乡出土的 “阴阳罐”SPAN>,与湘省靖州出土的4500年前的“阴阳罐”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罐子的成色与图案一模一样,罐子上面雕塑的都是敲锣打鼓超度灵魂的场景。

侗族祖先长期居住在湘、黔、桂边界“溪洞”之中,村寨依山傍水,森林密布,豺狼虎豹出入期间,大家集体上山劳作时,也许带上一面或几面铜锣,边走边敲,驱赶老虎,以声壮胆,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据说黄道刘氏族谱记载:“(刘)贵公,……元未奉诏平定夜郎,水西之乱,肖子章前锋,出吴境入楚地长沙,挥军直驱楚西湖广进入夜郎边陲坪岳溪(黄道司)。征服沿途夷蛮……六七百年前的丹阳(黄道)……瘟疫流行,瘴气弥漫,鬼号兽啸……公请来法师罗君老坛(罗文受)镇妖除魔。”

今天的黄道人多为刘、罗、肖诸将后裔,认为铜锣是富裕、发达、高贵的标志。有年春节三姓子嗣在新屋场坡上摆开阵势,谁也不服谁,每天在坡上打锣较劲,从腊月二十三一直鼟到正月十五,方握手言和。后人将他们鼟锣的山坡取名为“鼟锣坡”。从此,鼟锣在三姓中渐成习惯,并广为流传。

20世纪50年代,是鼟锣活动的鼎盛时期,万山特区全境、铜仁、玉屏及湘省的芷江、新晃等大部分有侗族同胞居住生活的山寨都盛行鼟锣,几乎村村有铜锣、年年有鼟锣。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鼟锣艺术流传的范围越来越窄,鼟锣艺人越来越少,现在黄道乡鼟锣艺术仅在长坳、田坪等几个村流传。

鼟锣以锣、鼓为主,辅之其它乐器和用具。锣有筛金锣、大锣、小锣、班锣和碗锣。鼓有特鼓、大鼓和小鼓。其它乐器有长号、唢呐等。锣大的直径达2米,要两人高站抬着敲,锣小的直径不到10厘米,可挂在食指上。什么场合什么调,打锣有一定格调和操作规范。侗乡人民在传统喜庆节日或敬神还愿、傩堂戏、辞诵、丧葬都要击鼓敲锣。大锣声音洪亮、尾音长,小锣、班锣声音清脆、尾音短的特点,主要有闹年锣、喜庆锣、敬神还愿锣、辞诵锣、充锣、丧锣,“三锤锣”、“九锤锣”、“两头忙”、“三道齐”、“鹞子翻身”、“龙摆尾”、“鲤鱼跳仔”、“鸡啄米”等等不同用途和60余种曲调。

从曲调花样、气势、热闹、持续时间看,具有观赏价值和表演形式的是闹年锣。从每年中国的传统佳节——春节(侗人称过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到正月十五(过大年)期间,村与村、寨与寨之间就要相互邀请鼟锣。地点一般约定在邀请方的祠堂、院坝或田野要道等宽阔场地,参与人数少则十人,多者数千人,小到黄毛小孩童,长到古稀老人。双方围着熊熊篝火,以鼓定调,由一面大鼓作指挥,打大锣,少则几十面多则上百面,此起彼伏、应和互答,侗家的少女们则闻锣起舞,唱着歌儿为双方助兴。比完大锣,接着比小锣、钹,即两付钹、一个班锣,三人操作,有钹跟钹、锣跟钹;好似二重唱,配合十分协调。锣、鼓、钹、唢呐、牛角、铁炮、长号等乐器相互穿插变换,其音尤如交响乐,即有昂扬激越的高潮、又有平远悠长的和音,到了齐鸣之时,其声地动山摇,声震十里之外,每个人热血沸腾、激情高涨,既催人奋进,又憾人心魄,把喜庆欢乐推向极致。

遇上对手,往往轮番进行,越比情绪越高,经常通霄过旦,昼夜不停。比赛完毕,主家还要备上丰富酒菜,请鼟锣乡亲进寨宵夜,“喝鼟锣酒,唱吉庆歌” ,并互祝来年丰收发达,多行好运。 

侗乡民俗文化很丰厚,鼟锣艺术仅是其中的一种,只有走进这片土地,才能揭开“汞都”举世闻名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