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三重楼喻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钱财,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木匠答言:“是我所作。”即便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墼①作楼。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作何等?”木匠答言:“作三重屋。”愚人复言:“我不欲作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为我作最上者。”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
譬如世尊四辈弟子②,不能精勤修敬三宝③,懒惰懈怠,欲求道果④,而作是言:“我今不用余下三果⑤,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有异。
【注释】
①墼(jī):未烧制的砖坯。
②四辈弟子:佛教用语,指称出家和在家的男女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信众,亦称为“四众”“四部弟子”。
③三宝:指佛、法、僧。
④道果:指佛教修行的果位。
⑤三果:果位指修佛时能达到的境界。小乘佛教共有四种果位。第一果为“须陀洹”,译为入流,意为初入圣道;第二果为“斯陀含”,译为一来,意为意念未脱尽,还有一往来;第三果为“阿那含”,译为不还,意为已经断绝欲望烦恼,不再受生欲界;第四果为“阿罗汉”,译为无生,为修行可达的最高境地。此处指前三果。
【译文】
从前,有个富有的愚人,对一切事情一无所知。他到另一个富人家中,看见一座三层楼,高大华丽,宽敞明亮,心中非常羡慕,于是想道:“我也有钱,不比他少,为什么不也造一座这样的楼呢?”于是他找来木匠,问道:“你知道怎么造一座像那家一样的楼房吗?”木匠回答说:“那正是我造的。”愚人便对他说:“那现在你也为我造一座和那一样的楼。”于是木匠便从地面开始垒砖准备造楼。愚人看见他垒砖造屋,心里很是疑惑,便问木匠说:“你这是干什么呢?”木匠回答:“造三层楼啊。”愚人说:“我不想造下面两层,你先帮我造最上面的一层。”木匠答道:“从来没有这种事!哪有不造最下层,而去造第二层的?不造第二层,又如何能造第三层呢?”愚人固执地说:“我现在不要下面两层,你必须给我造最上面一层。”当时的人听了,纷纷嘲笑道:“哪有不造下面第一层而能造上层的?”
这就好比佛的信众们,不能精勤修持,礼敬佛、法、僧,而是偷懒懈怠,却又想修得正果,便这样说:“我如今不需要第一果、第二果、第三果,只想求得第四果阿罗汉。”这些信众也为人们所嘲笑,和那个富有的愚人并没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