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故事(第五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话说梅花村

陈泽泓

梅花村的民国洋楼

广州有地名梅花村。梅花村是个住宅区,望文生义,当然是以种植梅花取胜之地。但当代的梅花村,有段时间是没有梅花的。

当初建设梅花村时,此地有梅花。梅花村在广州东山丘陵地的东部。由于广州城东门外多为山丘荒地及农村道路,交通不便,限制了古代广州城向东发展。明末清初,在此只是建有一些园林、寺庙。清代,商业区沿东濠东侧和珠江北岸向东发展。光绪末年,教会在东山购地建房,先后兴办了一批礼拜堂、教会书局、学校,使东山得到大面积开发。宣统三年(1911),广九铁路通车后,外国人和本地富商在东山大建住宅,民国初期,更是“地价日增,屋宇日盛”。20世纪30年代,陈济棠主政广东,在广州大兴土木。陈济棠、陈维周、孙科等20多位国民党军政要员在东山以东原来是农村的成片土地上大建别墅,地名采用了“村”字。由于国民政府规定,军官大礼服袖章图案为金辫和梅花,以金辫多少区分等次,以梅花数量区分级别。梅花成了高级将领的标志。此村既然有这么多高级将领居住,出入满眼梅花,让人眼花缭乱。有一说法,说是梅花村之得名来源于此。梅花村是高级官员住地的说法倒是不假,1949年9月29日,国民党在大陆大势已去,兵败如山倒之时,蒋介石在梅花村主持了国民党中常会及中政、中监会议,呼吁国民党员支持李宗仁、阎锡山领导“为国服务”。10月1日,李宗仁在梅花村会见蒋介石。这段时间,蒋介石就住在梅花村陈济棠公馆,这是他在广州常住居所。10月3日,蒋介石与蒋经国父子乘机离开广州去了台湾,从此一去不返。新中国成立后,梅花村曾经是中共中央中南局的驻地,后来又成为中共广东省委机关干部的居住地,现今辖区内有近20个厅级住户单位,省直单位住户占了绝大多数。因此,曾被称为“岭南第一村”。

但也有更多的人认为,此村得名梅花,是由于这20多位国民党高级将领在此一带兴建西洋式别墅,一开始就有小区建设规划,建了小区马路。其时,马路两旁广植梅花,每逢冬寒天,梅花吐艳,香味飘溢,环境幽雅,因被人称为梅花村,地名沿用至今。这一说法是有依据的。梅花村的规划建设,得力于著名的土木建筑专家罗明燏。罗明燏当时曾任广东省、广州市政府技正(总工程师),对广州的市政建设贡献甚大,因而很受广东省政府主席林云陔及陈济棠的器重。1928年,当局决定在东山建别墅式住宅区,罗明燏被委任为工程监理并负责设计主要工程。此地原是一片坟场,规划为高级住宅区之后,除了重要官员,也允许富商买地皮建屋。总体有统一的规划,村内马路纵横交错,可以让汽车进出,工程历时四年,1932年竣工。梅花村中百多幢园林式楼房中,罗明燏设计了主要的十多幢,其中包括建筑耗资5万大洋,占地4000平方米的陈济棠私邸。房子竣工,他没有收取分文设计费。当局答允拨地让他在梅花村盖一幢住宅作为回报,被他婉拒。梅花村原来规划确是要遍种梅花,罗明燏在新中国成为华南理工学院首任院长,据他的回忆,梅花村建成,开始时在马路边及一些住宅旁种上了梅树。陈济棠本人酷爱梅花,在他的公馆门前也栽种了梅树。但是后来梅花盛开时,人们纷纷攀摘,造成树残枝折的残败景象。再加上攀摘者有不少是少年儿童,易于跌伤。于是公务局不再按计划种植梅树,就改种桉树、相思、石栗等杂树,就这样,梅花村渐渐成了没有梅花的梅花村。20世纪末,这里补种上梅花,2016年报纸也刊登了群众赏梅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