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镇史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沧海桑田

导读

东镇原本是一片临海滩涂,大环、宫花、濠头……每个地名都有清晰的来历和感人的故事,记录着东镇人从古到今的希冀与奋斗。

时空变迁说东镇 沧海桑田话历史

进入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火炬开发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宽阔、整洁的柏油路,道路左边是高大的绿树或者昂首挺立的棕榈树,隔开了对面车道。道路右边与花红草青的绿化带分隔的是宽阔的非机动车道。行人则会经常处于绿树掩映之下,只有透过那些终年枝叶茂密的树丛间隙,才可以看见一排排林立的高楼。走在道路上,像是穿梭于一个长条形的公园中,好一派生机盎然、安详和美的景象。

当然,在整个开发区里,也不全都是这样一种感觉,有些地方宽阔的大道两旁的树木尚未长成,也有些地方是老街窄巷,飘来饭菜香气。

这是一片古老而时新的土地。

据史料记载,从南宋时期开始便陆续有人从内地迁来此地定居,逐渐形成了几个自然村落。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黎姓人建立黎村。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陈氏迁来形成朗尾村。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年),郑氏从长洲(今中山市西区)迁来形成濠头村。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张氏从良都张婆澳(今石岐张溪)迁来,逐渐形成张家边村。明清时期则有更多的村落形成。

火炬开发区原属东莞县管辖,后分立香山县。明代香山县设立十一个坊都,如今火炬开发区大部分属永乐乡得能都,小部分属四大都和良都。清光绪初年,香山县改都为镇,得能都与四大都合并称东镇,寓意香山之东。清宣统二年(1910年)改称第四区。1952年,第四区分为上、下四区,火炬开发区大部分属上四区。1953年3月与下四区复合称张家边区(第四区)。20世纪50~60年代,行政区域和名称发生了多次变更,先后用过张家边乡、南朗乡、张家边公社、濠头公社和东风公社等名,还曾细分为张家边公社、濠头公社、西桠公社、小隐公社。红旗公社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曾采用的名字。20世纪70年代后,行政建制先后采用“公社”“区”“镇”等,但基本上都是冠以“张家边”之名。周边个别自然村也偶有发生划出或并入的情况,但行政建制办公所在地位于张家边村基本没有变更过。“张家边人”或“东镇人”也成为昔日中山“小榄人”“隆都人”“三乡人”等几大称呼之一。

要说这里是一个时新的区域,大概要从中山撤县改市开始。1986年,张家边镇划入中山城区,改称张家边区,设中山市人民政府张家边办事处。1990年3月,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办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1990年1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从张家边区划出面积五平方公里的部分区域,设置中山港区。1993年1月,张家边、中山港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三区合并,定名中山港区,成立中山港区管理委员会。1995年1月,中山港区正式更名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属国家高新区,简称中山火炬开发区。设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市政府派出机构,下辖张家边居委会、中山港居委会和张家边、濠头、濠四、沙边、泗门、五星、陵岗、窈窕、大岭、宫花、江尾头、西桠、神涌、大环、海傍、义学、小隐、二洲、灰炉、黎村、东利、珊洲、茂生、马安24个村委会。2002年,24个自然村合并为4个行政村(六和、联富、城东、海滨)和1个社区(张家边)。

火炬开发区位于中山市东偏北部,北临珠海出海口之一的横门水道,与民众镇相望,东至横门出海处,南至南朗镇,西至东区。全区总面积为92.83平方公里,大部分土地为珠江三角洲中部的冲积平原,土地平坦开阔,河网交织,贯通全区,土壤较肥沃,土质黏性重。地形呈西南向东倾斜,南部为丘陵地带,以平原为主。

区内山体的第一峰是百稔嶂山,海拔277.9米,总面积约500亩,位于区域南部,因山形酷似百个皱稔而得名。山上长满松树,还有神奇的黄牛仔洞。史上有诗赞咏此山:“百峦嶂岭峰连,石洞黄牛贯海天。阁老何须挥宝剑,黄巢误认是桃源。”

这里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气候,太阳高度角大,日照丰富,濒临珠江口,夏季风、台风带来大量雨水,雨量充沛。

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东镇人凭借勤劳的双手,艰苦奋斗,创业安家,祖祖辈辈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发掘和培育出不少土特产。如“茂生香蕉”体长肉肥、色泽鲜艳、柔滑香甜;“龙舟地西瓜”清甜可口,肉质带“沙”;“黎村苦瓜”色泽鲜明,外皮圆满,平滑肉厚,口感微甘,苦味甚少。而由于区内河网交织、咸淡水交界的特点,又孕育了“禾虫”“风鳝”等名贵水产。

火炬开发区设区之前,一直以自然经济为主,是中山市重点粮食产区之一,产粮高峰期有稻田面积5.8万亩。除水稻外,火炬开发区亦有种植甘蔗、大蕉、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自古以来当地民众有饲养畜牧的习惯,把养猪视为生财之道,最擅长饲养肉猪和种猪,把饲养鸡、鸭、鹅“三鸟”当做副业增加家庭收入,产品销至珠三角及港澳地区。

作为中山市一个颇具特色的历史名区,“张家边人”最让世人瞩目的,是由“东镇人”向“火炬人”的历史转变。

1979年,张家边服装厂与香港商人签订“三来一补”加工合同,当年开办企业24家,产品由来料厂商出口销售。火炬开发区由此拉开了由自然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序幕。

1986年,依据中山市的总体规划,在火炬区西部建设工业加工区。1991年工业建设开始崛起,确立了“工业强区、科技强区、经济强区”战略。几年间,高新技术企业在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电子、机械、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企业近百家,还有日本、德国等国家的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园区。1992年中炬高新成为中国较早的上市公司。

随后几年,火炬开发区先后建立六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中山(临海)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中国包装印刷生产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中国电子(中山)基地、中国技术市场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山)示范基地。积极推动五大主题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包装印刷产业、化工产业、汽配工业产业。

1983年11月5日,中山港建立,孙中山先生的百年港口梦实现。这进一步缩短了中山与世界的距离。短短几年时间,中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就进入世界港口百强、中国港口十强,中山至香港客运量常年居于内河客运量的全国首位。中山港为拉动中山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2001年11月,中山火炬国际会展中心落成,科研区、商业区、文化教育区、生活服务区相继形成,初具规模。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商贸、物流、建材、汽车贸易、“三高农业”产品等市场繁荣,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日益完善。

火炬开发区的方言较复杂,主要有粤语、闽南语和客家话三种方言。同种类之中,不同的自然村语音上亦有差别,素有“邻村不同话”之说,而“村话”(亦称“得都话”)是其独特而带有标志性的方言。不同的乡音,向人们述说着村落独特的人文历史典故,形成了丰富的民俗风情。今天,已成为主流的普通话,更融汇了中国天南地北的口音,而夹杂其中的英、日、德、俄语,已令火炬开发区变得更加国际化。

翻开今天的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图,我们已很难寻找到昔日那一片汪洋大海及海中显露出的几个礁石和小山包。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民风淳朴,汇集了海内外的高精尖人才和领先世界的先进技术,形成了广博而包容的文化氛围。这个曾经偏远落后的海边村落逐步发展为国际性现代化都市。

(供稿 孙幸 王小雪)

古老名镇张家边 建设中山副中心

时至今日,若非土生土长的张家边本地人,大概很难准确地区分张家边区、张家边社区、张家边与张一村、张二村、张三村、张四村、张五村的关系。

其实,火炬开发区的前身就是张家边区,因区办事处驻于张家边村而得名。张家边村是区内最大的村落,城市化之后的张家边社区就更大了。辖区包括张家边、窈窕、江尾头村和中心城区,总面积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万,流动人口6万。昔日张家边村的所在地已经成为火炬开发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今天,张家边的繁荣还得从南宋咸淳年间说起。

话说当年,张家边一带处于珠江出海口,往外望是茫茫大海,海边滩涂、礁石四处可见,故此处渔业资源甚是丰富。一个名为张凤岗的人携带着妻子伦氏从南雄珠玑巷迁徙到香山张溪(今石岐区张溪),为了谋生,他来到大沙岗龙舟地种田过活,以捕鱼为生。他见到这里滩涂土地肥沃,出海口咸淡水交界,各种鱼虾甚多,便在此搭草寮而居。由于这里两餐无忧,夫妻俩便常住下来,驰名的龙舟地西瓜就是由他俩种出来的。

后来,他们又带来了兄弟叔侄等二十多人。由于大沙岗易受海水侵袭,一群人就再搬到张家边村头生风林山脚定居,逐渐形成了村落。因为此处所住的都是姓张人家,又近海边,故称张家边,就这样代代相传到今天,这就是张家边名称的由来。

张家边原是涌头滩尾之地,盛产蚝。张凤岗在村头一带以种地、捕鱼虾和搭棚养蚝为生,所以村头又名蚝棚头。如今,这里还有一条蚝棚头大街。

据说,后来张凤岗在生风林山嘴被老虎咬死了,可见当年这里还有野兽出没,十分荒凉。后人在此地建起了一座庙,名凤岗社,以此纪念这位开村祖先。今天,走入张家边一村,与蚝棚头一街相连的是凤岗路,在交汇处还有张凤岗纪念亭,至今香火不断,昭示着后人生生不息,兴旺发达。

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到了近代,张家边已不再是中山的边缘,已经演变成位于中山城东的大镇,故清光绪初年,其所在的行政区域被命名为“东镇”,驻点办公地设在了张家边村。如今,火炬开发区仍在使用“东镇”的古称。

新中国成立后,张家边村发展得实在太大了,为了便于管理和开展各项工作,便分出了五个自然村,但这五个村不像其他地方,并没有明显的空地分隔而是紧紧地依靠在一起的。从东镇大街以西至羊头巷和牛港尾,叫张一村,旧名集贤里,有364户人家(2014年统计,不含外来务工人员,下同),村民1556人(2014年统计,指农村户籍人口,未含旧统销户居民和外地迁入居民,下同)。从东镇大街以东至黄家庄大街和大庙埗头桥,叫张二村,旧名起凤里,有618户,村民1590人。从黄家庄大街和新桥下街至环仔巷和新桥下街8巷,是张三村,又叫康乐坊,现有1003户,村民2167人。从环仔巷和新桥下街以至大板埔和星君庙,另有五顷围在狮炎涌东面,是张四村,又叫仁安里,现有1155户,村民2517人。被称为九顷围的地方,是张五村,有329户,村民938人。

有趣的是,张家边因张姓而得名,后来又有陈、马、吴、何等姓氏的人迁入定居,俨然成了百家村,因此有黄家庄、吴家庄、马家巷等地名。人数最多的是马姓,其次是陈姓,反而姓张的甚少。如今,张凤岗的后裔已经一户也没有了,村中虽也有张姓人家,但已不是张家边立村的张家后人了。

虽然张姓人家在历史岁月中变成了少数人姓氏,但张家边村这一村名依然沿用至今,尽管“文革”时期曾改称为红旗公社胜利大队,但很快又被朴实的村民改了回来。

张家边村虽然地处土地肥沃的珠三角,本是鱼米之乡,但历史上经济并不发达。到了19世纪中后期,由于清政府专制腐败,农村80%的土地被少数富有者占有,广大农民靠租耕土地维持生活,倘遇自然灾害,歉收失收,生活苦上加苦。同时,他们经不起官僚买办、封建势力的沉重压迫和苛刻剥削,为了摆脱贫困和饥饿,就逐渐有了出洋谋生之念。鸦片战争后,尤其是美洲、澳洲发现金矿后,在淘金潮和人贩子的引诱驱使下,张家边很多人为了谋生,就通过“猪仔馆”(贩卖人口黑窝,俗称卖猪仔)或“契约华工”的途径,离乡背井、抛妻别子,冒着生命危险,远涉重洋,到海外寻找出路。从新中国成立后直至改革开放前,因内地物质生活条件艰苦,村内不少青年男女亦以“偷渡”的形式前往香港、澳门等地谋生或投靠亲友。经过一个多世纪,目前旅居港澳或海外的张家边人已达3367人,占比超过本地人口的三分之一。张家边由此成为中山的著名侨乡。

碉楼是珠三角侨乡的标志性建筑。新中国成立前整个张家边区共有碉楼372座,仅张家边村就有43座。碉楼林立,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碉楼兴起于清末民初。当时,军阀混战,“大天二”(强盗)亦倚势凌虐乡民。1933年中山的《建中日报》曾刊登这样一条新闻:东镇一旅斐济华侨,因回乡娶妻,翌日即被“大天二”标心(绑架),匿于大沙田蔗林的“青纱帐”里,军警束手无策,后家属捧出大笔款项才放人。如果勒索不到财物,匪徒就会“撕票”杀人,那是当时常有的事情。因此,有条件的华侨和村民,都会纷纷构筑碉楼。楼身多以钢筋水泥构筑,少数以青砖建造,墙厚一尺余,刀枪不入,弹火难攻。事发时可以上楼避难,铁门一关,有枪或猪仔炮(一种小型土炮)的可以通过枪眼抵抗匪徒,没有的则会在楼内备存砖头、石块等,以备防御,楼顶设有专门的投掷孔,使“打明火”的海盗难以接近。村民就是靠这些碉楼,避过不少灾难,并保住自身财产。

后来,乡公所或村民自发集资兴建一些公用碉楼,如现存的张家边四村村尾的更管楼(用于打更报时,因当时很少有人拥有时钟)、闸门碉楼等,当时都派青壮乡丁荷枪驻守,起着瞭望、监视、预警、联防、报时等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有涌口碉楼和东河口水闸碉楼的预警,加上由大王头山炮台、三仙娘山炮台及水洲山炮台组成的防线,抗联队的英雄们,一次又一次击退了企图从白花海向中山登陆的日寇,让张家边区老弱妇孺有足够的时间向五桂山区撤退疏散,免遭日寇掳掠屠杀。也是由于有涌口碉楼的预警,让驻守于大王头山的抗先队员抓紧战机,将日寇的飞机击落,军民士气大受鼓舞。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有些碉楼、堡垒的户主,还冒着生命危险收留抗先队的伤病员在碉楼内养伤治病。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公用碉楼又成为乡政府办公室、民兵队部或广播站,安装在楼顶的高音喇叭声音远播,成为一个时代的风景。

碉楼建筑是华侨吸收了侨居国的建筑风格,结合中国的实际构筑的。如今,走入张家边村,从依然耸立的碉楼上,人们仍然可以领略到融汇中西、多姿多彩的建筑艺术风格,去寻找那些尚未消失的历史人文故事,可以称为一种别具风情的乡村之旅。

随着中山港的落成,1986年,中山市人民政府制订了《中山市市区总体规划》,规定以张家边为依托的中山港区8.5平方公里的面积是市区五大组团之一。1998年重点规划,完成了张家边旧城改造,完善城市配套功能,依托张家边村发展西南部城市生活居住区。1999年编制的《中山港中山城区城市设计》,昔日的张家边区,被规划设计为生活服务区、休闲娱乐区、商业街、科研区、商住区、行政办公区、教育区等七大功能区。到2005年,昔日的张家边区,已发展成为中山市第二城区。

今天,走进张家边,古村落逼仄的巷子、蜿蜒幽深的小路、灰墙斑驳的碉楼,与宽阔笔直的大马路、有闪亮玻璃外墙的崭新大楼,形成强烈反差。繁忙的中山港直通海外;快速公交专线将人们的生活与中山中心城区连为一体;灵活便捷的村巴令昔日细小的老村小路依然生机勃勃。整个火炬开发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都设在张家边村及其附近的区域,真是一座村庄带旺一个区域。

如今,我们信步火炬开发区,不难看到处处都有“张家边”的影子。开发区图书馆即原张家边图书馆;火炬开发区文化中心所在地原是张家边影剧院;开发区第一小学是原张家边村小学;火炬开发区油库设在了张家边的三仙娘山上;而这里的路名、门牌更是依旧未变……在“老中山人”的心目中,张家边仍是整个火炬开发区的“代名词”。

站在张家边公园观音庙前平台向四周望去,今天的张家边村所剩下的瓦房、碉楼已为数不多,星星点点地夹杂在近二三十年来新建的水泥民居中间,整个村落更被四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所包围,农村城市化进程在这里可谓大步朝前走。有了张凤岗开村的“创村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张家边古村在火炬开发区大开发、大建设的热潮中,一定能够发挥它应有的历史作用并继续和谐发展。

(供稿 孙幸)

峰峦叠彩大环村 百年沧桑华佗山

大环村概况

大环小区(过去称大环村)归辖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城东社区,位于张家边东南面2.4公里处,地域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村民1278人,外来人口约2500人,旅外华侨255户,海外侨胞1100多人,港澳同胞1108人。

现有的岐关路、环茂路、逸仙路、博爱路贯穿大环村南、北两面,交通畅通无比。

大环村建于元朝末年,历经元、明、清、民国,至今有六百多年历史。古时这里为广阔谷地,三面环山,小隐涌上游从此流入,并由东至北倚山环绕,在村前成S形,故得名大弯村,后来人们认为“弯”字不吉利,故易名为大环村。清末,这里出洋谋生的人很多,足迹遍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古巴、英国、巴拿马等国,是远近闻名的侨乡。民国初期,一些比较富有的华侨,为了防止土匪、海盗的袭击,纷纷回乡建设碉楼,其中最出名的是蓝碉楼和红碉楼,碉楼里面有精美灰雕和木雕,人物栩栩如生。据统计,大环村现有碉楼30座,已被列入文物保护名单。

大环村是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第一位空军司令、中山县县长张惠长和粤乐宗师、著名音乐家吕文成的故乡。在抗日战争期间,大环村涌现出黎民惠、黎源仔、张鹏光等13位受后人缅怀敬仰的烈士。

从华佗庙到华佗山公园

富有特色的碉楼群、院落、名人祖居及庙宇在大环村内随处可见,并且保存完好。华佗山公园,树木常年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百年古榕树枝叶繁茂,周围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在此登高望远,饱览大自然的美景,使人心旷神怡。华大仙洞庙位于华佗山公园山腰处,据传,这座庙宇建于清朝咸丰年间。那时住在山脚下的蔡植彩以采山药为业,他常带着儿子佑辉上山采药,经过大天池时,总要坐下歇息,把药草洗净。蔡阿公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深的华佗十分崇拜,就拜华佗为祖师,父子俩就在天池东面上方立了华佗神位。从此,求医问卜,焚香叩拜者日渐增多。蔡阿公与众人商议,就地取材,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用石头砌成简易石墙瓦面之古庙,称作大环石仔庙,这就是如今华佗庙的前身。该庙在1990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6月,该庙宇进行了重新修建,呈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整个建筑坐东北向西南,砖木结构,面积约为93平方米。呈硬山顶,灰塑博古脊,素胎瓦,青砖墙,正面是麻石门框,门前有石级,正门上方檐墙和屋顶上多饰瑞兽、花鸟等灰塑。庙内为穿斗与抬梁混合木架构,置有木雕“百鸟归巢”棚架。与众多寺庙不同的是,该庙正门缺对联,中堂两柱挂着一副木板刻制的对联:神乎其神,可卜勿药有喜;医者意也,应知降福无阶。上联的意思是来此叩拜,真是神秘灵验到了极点,可以预知人能病愈,恢复健康。下联的意思是行医治病,贵在思考,应该知道没有凭空降福的门径。庙内左右有两个小侧门,门外额、联俱全,均为篆书石刻。左门额为“福地”,门联为“一林花影云无际,半壑松涛月有声”。右门额为“洞天”,门联为“风清月白饶生趣,水绕山环极大观”。庙主祀华大仙兼供奉文昌、关帝、财帛星君、金花诸神。华大仙就是妇孺皆知的华佗(约145~208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建安三神医”。华佗的医术十分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科、妇科、儿科、针灸科,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如今,到华佗山上的华大仙洞庙上香许愿已经是一个习俗了。凡是新店开张、结婚添丁,或是其他的喜庆日子,村民们都要到庙里上香许愿,祈祷生活顺心,事事如意。

2010年,开发区管委会出资2800万元,依照天然的地势,在这里建成了华佗山公园,该公园集自然生态、绿色环保、医药卫生、休闲运动、养生调理、参观展览等内容于一体,向人们传达生活新理念。今天,华陀山公园已成为开发区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改革发展的脚步

改革开放以来,大环村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扩大开放,对内积极搞活,实施“工业强村”战略,大力发展村办工业,配套发展第三产业,全村的经济实力明显提高,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大环村现有厂企12家,2003年村总收入达350万元,集体物业面积共25420平方米,人均物业面积为22.75平方米,人均收入2100元,经济指标跃居开发区农村前列。2004年建成厂房5100平方米,在建物业11500平方米,2005年总收入超过了350万元。另外,村委会已对留置的工业用地进行了统一规划报建,“基头围”“芦刀基”工业区的二期厂房正在筹建,发展后劲十足,大环村经济总收入至今已经突破了500万元大关。

大环村抓住机遇,积极实施盘活闲置土地及兴建厂房的战略方针,经济实力明显提高。目前,土地出租51123平方米,厂房宿舍出租52563平方米,每年物业租金总收入500多万,居开发区前列。

工商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每年投入10多万元完善村容村貌建设。如今,村内街道已实现硬底化,主要街巷均装有路牌,村民100%用上自来水,村内绿树成荫,石鼓抗日纪念亭已扩建为石鼓烈士公园。停车场、青少年活动中心、灯光球场、大舞台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人民生活美满幸福。

在创建市级名村(示范村)过程中,大环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方面发动社会各界人士捐助,一方面争取区财政支持,一方面由村集体出资,多渠道结合,确保创建资金到位。

1994年集资50万元人民币和2460元澳币,用于修饰古庙,新建寿徵亭和华佗庙牌坊、碑志等。

1999年集资30万元人民币,用于建造大环村南北牌坊。

2000年集资10万元人民币,重建石鼓烈士公园。

2007年大环村唯一的一所卫生站,拆旧建新,深受村民欢迎。

2010年在开发区宣传办的大力支持和区文化站的精心指导下,建成了“大环小区”书屋,目前书屋拥有两千多册各类书籍,供居民免费阅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013年大环村被定为首个中山市封闭式管理平安示范小区,向社会各界共集资80万元作为大环村平安村居建设的启动资金,建成了初具规模的小区硬件防范体系。

2013年,在区党委和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由区宣传办和文化站投资10万元设立大环文化苑,其中建设有老年人活动室、青少年活动室、健身活动广场、舞蹈训练室、电子阅读室、文化图书室、修身讲堂等多项公共活动设施,开放给小区居民使用,极大地满足了居民的求知欲,大幅度提升和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由于环保工作成效显著,大环村1999年被评为中山市卫生村,2002年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村民每人每月可领到口粮款100元,退休后可享受每月150元补贴的待遇。同时,老人福利会于1987年成立,得到各界人士的关怀,环境条件不断改善,真正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托”,安享晚年。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50%以上村民建起了新楼房,全村共有摩托车230部,汽车37辆,家家户户有电话和彩色电视机。

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早在清末民初,大环村黎族父老,就以太祖松山名义,集资置产办学,校名为“松山小学”,这就是大环村最早的学校。自大环小学的前身“成美学校”开办以后,松山小学停办。成美学校是民初由旅美侨胞李培芬回乡捐资创办的。李培芬夫妇因航事去世,成美学校改名为“培芬学校”以作纪念和缅怀。由于培芬校舍当时被白蚁蛀蚀成了危房,1952年,村民将该校舍及两间祠堂拆掉,重新建校,当时在美国成立旅美大环建校筹备委员会。海内外乡亲、侨胞一呼百应,由旅穗工程师黄兆祯、李剑峰义务回村测量,并绘图设计。1984年,以张道生为名誉主席、黎兆光为执行主席成立了建校筹委会,向海内外乡亲发动筹款建新校,共筹集善款折合人民币305610元。1986年9月,教学大楼落成并投入使用。新建教学大楼共有课室七间,分别为体育器材室、音乐室、乒乓球室、实验室、教导处、接待室和礼堂,另有教师宿舍一间,总建筑面积为1300平方米。

在海内外同胞的热心支持下,村办教育事业连上新台阶,将旧大环小学改建成新的大环学校和幼儿园,并设立了教育奖励基金,2004年11月,改由校产管理委员会掌管。学生素质不断提高,重点院校入学率逐年增长。

大环桥的来历

大环横水渡渡头原是一个海湾,后来淤积成田,中间有一条河流,称大涌,起源于五桂山,流经宫花、西桠,汇合神涌支流及江尾头涌,经大环、小隐、横门流入大海,将东西两岸分隔,河之东岸是四字都,河之西岸属于宁都,来往行人经过,必须搭渡。自大环村建村开始就有人在此摆渡,建有上落码头,故称渡头。1959年于此架木桥,从此结束摆渡生活,今又架起水泥桥,称大环桥。

目前,大环村已被开发区正式列入“秀美村庄”项目建设。

(供稿 邓仲锦 黎晓华)

凄美传奇在宫花 宗祠庙堂有说法

在中山市博爱七路与京珠高速公路交界处,有一个坐落在半山区的村落,村口屹立着一座橙色琉璃瓦牌坊,牌坊上闪耀着两个金色的大字“宫花”,让人一看便知这个村落叫宫花村了。

宫花村旧称竹迳坑。建村时以王姓为始祖,王姓祖先于元朝末年(约1303年),从山西太原南迁到广东番禺沙湾村,后来两兄弟分迁到香山县的“竹迳坑”,以捕鱼、种田为生。另一林姓氏族祖先从现今的火炬开发区珊洲村迁到“斧碌坑”。数年后,王姓又从“竹迳坑”迁到本村南堡的“十格巷”,林姓随后又迁到“竹迳坑”定居下来。郭姓氏族祖先于明朝末年从山西太原迁到香山县的竹秀园村,后又迁到“竹迳坑”,王、林、郭三姓繁衍至今成为“竹迳坑”村的三大氏族。别的氏族还有陈姓、张姓、黄姓、吴姓、马姓、杨姓等较小的族群。

宫花村数百年来流传着一个凄美的故事:相传在明正德年间,因宫中皇后、妃嫔没有人生下儿子,皇太后为此很焦急,连忙召集众大臣商议。一位大臣说,他观测天象发现有一股紫气直下南方,那是母鸡精降世,而皇上是公鸡精,如果他们相配,肯定能生育很多儿女。这位大臣还说,被选的人必须是骑黑牛托黑旗的。于是正德皇帝派出了选美队,从京城出发,一直寻找。他们来到了香山县的竹迳坑村,刚好雨过天晴,见到一位村姑浑身被雨水淋湿,拿着竹竿,上面晾着黑头巾,骑着黑水牛从远处走来。那位选美队的钦差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大臣所说的骑黑牛托黑旗的人吗?于是,他跟随着村姑走去,看她是哪户人家的女儿。村姑回到家里问大嫂,外面是些什么人,她大嫂开玩笑说,是选美队,准备选你进皇宫呢。话刚说完,就听到有人敲门,进来的官兵,二话不说就把村姑拥上了大花轿,回京城复命了。说来奇怪,那位在农村劳作的村姑原本被太阳晒得黑黑的,可是一过了梅岭,就变得肌肤雪白,貌若天仙。当时朝中有一位身居要职的官员,是广东人,名叫梁柱。他和正德皇帝的关系很好,两人经常下棋。一次正德皇帝说不用广东进贡槟榔,梁柱马上就谢主隆恩,并谎称广东的槟榔很不好吃。梁柱听说选美队选来的美女来自广东,害怕她会把真相告诉正德皇帝,让皇帝判他欺君之罪。为了保住身家性命,梁柱就准备设法杀掉村姑。村姑到了皇宫后,梁柱叫人把一些宫中礼节教给村姑,但就是没有教她过门槛的礼数。当村姑把裙子抬得高高跨过门槛拜见正德皇帝时,梁柱立刻斥骂她欺君,正德皇帝也不分青红皂白地下旨将村姑拉出去砍杀。杀了村姑后,正德皇帝感到非常后悔和惋惜。为了纪念村姑,正德皇帝追封村姑为皇娘,并御赐村姑家乡竹迳坑村改名为“宫花”,宫花村因此而得名。因为是历史传说,大家口口相传,难免说法不尽相同,也足见百姓对这个传说是多么津津乐道。

宫花村南面有一座海拔280米的八稔嶂山,山脉连贯,有大、小八瓣山脉,主峰称为“第一脑”,故称八稔嶂,又有说八峦嶂。八稔嶂山有多条大小山涧,大山涧流水如小瀑布,小山涧流水则潺潺不绝,一路向北流入宫花村的大溪中。在晴天的时候,溪水好像一面镜子,清澈照人,自古就有“长江之水,宫花之溪”的美誉。

走进宫花村,所见民居多为低矮的平房,村中较为起眼的是那些华侨回乡建造的三层高的小楼房。楼房各有特色,或描窗画栋,或门楣雕花,颇具洋味。绿树掩映中的几座碉楼,仿佛在诉说着当年宫花村的历史。

宫花村虽然不大,但是庙宇较多,有王氏宗祠、康公庙和先锋庙等五间庙宇。

王氏宗祠是一幢砖木结构的房子,屋顶盖瓦,始建于清代。王氏宗祠分为前、中、后三殿,里面结构是八柱担梁,中殿有一口大天井,两侧是走廊,正门前有拱楼,中间由两柱支撑,总面积达321平方米。1983年7月拆掉前殿和中殿,仅留下后殿,面积为110平方米。王氏宗祠至今仍空置着,由于年长日久,砖瓦上面严重漏水,正梁处还出现了裂缝,已属危房,大家正筹划重建。王氏宗祠现在已经是大门紧闭,透过旁边的窗户,可以看到内部四根漆红色的木柱子已经斑驳不堪。这里曾是宫花村最早的学校,据《宫花村史》记载,宫花小学创办于1908年,原是村中王、林两大姓氏分别在王氏祠堂和林氏祠堂办起的私塾。到1910年春,王氏宗族聘请陈英吕先生执教,同时合并两所私塾,统一在王氏宗祠上课,当时有学生四十多人。

坐落在宫花村正街榕树旁边的康公庙是村中人拜祭最多的一间庙宇。这间康公庙也是始建于清代,1950年被全部拆掉。1993年由华侨、港澳同胞和本村热心人士捐资重建,仍是砖瓦结构,坐西向东,面积为70.5平方米。2000年重新塑造康公神像,并塑造“坐神”和“行神”各一个。庙门匾额上书“康真君庙”,门口有一副四字对联“道成无漏,法证上真”,均为旧制。此对联意思是说如果道能够修成,是因为掌握了断绝一切烦恼根源之法。

康真君,人称康公,又称康公主帅。关于其人,民间说法有三:其一为汉代元帅李烈,因护国立功,受皇封康公;其二为唐代进士康驿,其羽化成仙后,受佛祖赐号为康公菩萨,后转世为宋朝抗辽大臣康保裔。其三谓转世为宋高宗赵构,北宋时,其受皇封康王。传说南渡时的“泥马渡康王”故事即指康真君。而民间祭拜多以李烈和康保裔为康真君奉祀。民间也流传着两个故事:一说康真君修道时以戒杀为道果,苦行道成,朝天面圣,路遇牧鸭者,刚好群鸭肥美,深印脑际。在面圣时,被视为嗜杀,真君否认,天帝拊其背,而口中吐出鸭,乃再下苦功始成道果。另一说为鸭子救康公主帅。康保裔当年镇守边关,有一次由于寡不敌众,战败出逃,被一条大河挡住退路,只好弃马趟河,因河水太深,不识水性的康保裔过不去。这时追兵已到,危急之下,连忙躲在岸边的水草中。追兵沿着康保裔留下的脚印寻找,这时河边刚好来了一大群鸭子,把康保裔的脚印踩掉了。追杀上来的敌军找不到踪迹,康保裔因此幸得逃脱。从此以后,康保裔发誓不吃鸭子。康公主帅率兵抗敌,大仗小仗打过无数次,最后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受皇封为康王。岭南各地建立庙宇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康公诞辰”便成为村中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像过新年一般,备好鸡、酒祭拜康真君,但绝不能以鸭祭拜。因为村民都知道,鸭子是当年康公的救命“恩人”。

(供稿 邓仲锦)

东乡盛景数濠头 古筑遗风情悠悠

濠头村位于中山市城区东郊,背靠五马峰山,辖区有濠一、濠二、濠三(李家村)、上陂头、下陂头、员山等村及丽港城、尚城、御豪花园、濠东、东庭濠园和峰景花园等住宅小区。现为火炬开发区管辖。濠头村旧称蚝(蠔)溪村、濠头乡,始建于南宋时期,传说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年),浙江籍郑谷彝、郑谷纯兄弟乘船从长洲乡沿石岐海至东濠沙入濠头涌。其时,海风剧烈,波涛汹涌,将郑氏兄弟所乘之船推向五马峰山下的港湾。郑氏兄弟连忙抛锚下舟避风浪,却只见五马峰下有一溪流,溪中盛产蚝,问及当地的一位长者:“此为何溪涧?”长者答道:“此为蚝溪。”兄弟俩沿溪而上,行至一山腰,此处地势甚是壮观,只见两人所站立处,为五马峰之山腰,眼前平畴铺展,一望无际,山上草木茂盛,鸟声和鸣。正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兄弟俩认为此处是风水宝地,于是决定定居于五马峰下,成为蚝(蠔)溪村郑氏开村始祖(被后人并称为綸絅祖)。后将疍家井、赤坭企两村合并,易名为濠头,即今之濠头村。

濠头村乃中山市内较大的村落之一。濠头村侨联办公室门口的大榕树下的空地,原来是濠头街市的所在地,附近村落的百姓,均经常来此,乡民们川流不息,使得这一带成为东乡一处繁华的地方。由于在清末民初时,有很多的“金山客”回到家乡定居。这些侨民回乡后,不堪家乡的贫穷,打算出资捐建,帮助家乡改变落后面貌。村内的振兴社就是那个时候建立的,其实是一个慈善会,由郑泗全和郑灵先等归侨组建,资金和成员都来自海外侨民。当时,石板路并不是村内的主要道路,村里更多的是泥路。振兴社出资将村内所有的道路都铺上了石板,使得整个村庄都是石板路。建于清末民初的骑楼以及含有西式建筑风格的民居也比比皆是。村里有条街,名为濠头正街,昔日商业繁华堪比石岐地区 。在这条几百米长的正街上,曾有三家药材铺、两间茶楼,还有很多间杂货铺,至于长生店、布店、缸瓦店更是不计其数。而今依然能在这条街上找到传统的缸瓦店、长生店、杂货店,而濠头饼铺是这条繁华商业街上最有名气的店铺。濠头村还有两座年代久远的小桥,沿着濠头正街、涌口正街、涌口下街一直往濠二村走,就能看到鹤仙桥。过去,由于村民家门口就是河涌,出门劳作、购物均要撑船过河,非常不便,因此河涌对岸人家“森武元”出资建造了这座桥,它连接着河涌两岸的百姓人家,以方便出行。沿着涌口下街往村外走,青云桥便呈现在眼前。据桥头碑文记载,桥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建造,是东西走向的三孔石桥。经过百年风雨,桥身上约80公分高的铁护栏坚固依旧,其中一个护栏上所刻“谢钜昌店”四个字依然清晰可见。

濠头村除了石板桥、石板街、骑楼建筑以及西式建筑风格的民居外,还有探花牌坊、郑氏大宗祠、谷口牌坊、山斋拱门、北极殿、汉忠武侯庙等古建筑。虽然这些古建筑历经重修、重建,依然可以感受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探花牌坊,又名浦江世泽牌坊。该牌坊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为四柱三间三楼牌坊,以花岗石雕凿构筑。据义门家谱记载:“崇祯九年(1636年)丙子,邑侯虞国镇赠坊。曰:‘浦江世泽’‘昭世褒崇’。清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重修。”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用水泥覆盖牌坊横额之字,改为“中山县濠头中学”,后得复原。它是中山较早的牌坊建筑,现仍保存完整。牌坊与围墙连接,院内有郑氏大宗祠。牌坊左右两侧红墙嵌有花岗岩石刻对联“荥阳派远,浙水支长”,坊额刻有“浦江世泽”四字。上联的“荥阳”,位于郑州西15公里,是河南省距省会最近的县级市,是郑氏的祖地。下联的“浙水”,古水名,今钱塘江及其上游的总称,即浙江。坊额的“浦江”是县名,地处浙江省中部,既是‘荥阳’郑氏的分支地,也是濠头村郑氏的祖地。濠头村地灵人杰,历史上名人辈出。有被孙中山先生赞誉“一邑物望所归,闻于乡间,无善不举”的郑藻如;有联合乡中归侨侨眷,捐资办厂,大兴慈善事业的郑泗全;有支持孙中山先生革命活动的郑彼岸;也有香山诗坛名宿郑哲园等。

谷口牌坊和山斋拱门位于濠头村东面的一座小山丘上,是清朝时濠头村的一处文人雅舍。该建筑始建年份不详,曾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重修,今建筑物已毁。古时香山县有八景,濠头村也有自己的八景,即虾泉试茗、谷口听莺、香林避暑、山斋步月、文阁观潮、青云晚眺、涌桥夜泊和鹅峰闻笛。其中除了涌桥夜泊、鹅峰闻笛外,其余都是当年濠头村内美丽的自然景观。随着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和当地环境的变化,“文阁观潮”中的文阁塔、“香林避暑”中的沉香林已经不在,“涌桥夜泊”中也不再有船家停泊之场景,“鹅峰闻笛”中放牛娃的笛声更是难以听闻。如今濠头村内只能看到山斋步月、青云晚眺、谷口听莺等寥寥几个景色。现在的谷口牌坊及山斋拱门均为重建,对联亦为新制。谷口牌坊门额前为“别有天地”四字,后为“谷口”二字。谷口牌坊有门联两副,前联为“山重水复疑无路,树豁云开别有天”,后联为“谷口啼莺惊晓梦,山斋步月听松声”。山斋拱门门额为“山斋”二字,门联为“步入阶前观景致,登上楼台赏月圆”。品读这些对联,可以想象当年濠头村的文风之鼎盛。

北极殿,又名北帝庙,它与谷口牌坊及山斋拱门相邻,该庙为清代所立,现建筑物于1993年重建。殿内除供奉北帝和观音菩萨神衹外,还供奉着两条清同治七年(1868年)所制的木龙。

关于木龙的由来有一段故事,相传在南宋年间蚝溪村(濠头村之前身)一郑姓渔夫出海打鱼时,突然觉得手中渔网猛然一沉,就拼命拉网上船,可是除一截三四尺长的树头缠绕网中外并无他物。此后渔夫数次撒网捞上来的均是树头,筋疲力尽之际,发现网中的树头越看越像龙头。渔夫大吃一惊后祷告,如能天天满载而归,日后定把龙体世代供奉在庙堂之上。祷告之后抛出渔网,拉上来时只见满网鱼虾。此后渔夫天天渔获满舱。于是他履行诺言,请工匠把从海中捞起的树头雕成龙状,供奉在村中庙宇神坛之上,日夜烧香点烛奉之为“柴龙”。后人为重现蛟龙翻江倒海之势,每年四月初七将供奉在庙堂之上的“柴龙”舞弄一番,捋龙须,抛龙头,摆龙尾,也顺便讨一个丰收的好彩头,这便为“濠头木龙”之鼻祖。木龙别具一格,分为三截,有雄雌之分,体格之大为众木龙之首。木龙全身金黄,鳍翠绿,鼻前两条长须上挂彩球,唇下朱红胡子一尺来长。供奉和舞动木龙时的讲究颇为繁杂,要在龙角上插上金箔或用金纸刻成的花叶状装饰物。龙角在制作上也是多种多样,除叉角、鹿角外,还有与龙头连在一起镂空制作的。在彩绘上,主要以朱赤为重彩,黑色作点睛。舞龙主要以捋龙须、抛龙头、摆龙尾、踢腿为主,多以并排游动的方式前行,没有音乐伴奏,随金龙、醒狮一起舞动,随锣鼓声而行。按照习俗,木龙舞是在每年四月初七晚上11点左右的方式前行,在此之前要为木龙洗去尘垢、点睛,这样才能为村里带来大丰收。舞龙地点就在北极殿前的坪坝。每年四月初七晚上,无疑是全村最热闹的时候,濠头村全村人都会聚集在北极殿前的坪坝上翘首期待木龙的出现,将坪坝围个水泄不通,晚来的村民只得在人墙之外听听锣鼓声。

北极殿门联为“盛德在水,降康自天”。殿内有壁柱联三副,其一为“帝德普南天,旗展祥云覆宇内;神威昭北岳,剑挥瑞气霭关中”。其二为“披发制龙泉,驱逐尘寰妖孽;化身临金阙,维持宇宙苍生”。其三为“道显武当,证无上道得,道不可道;玄通北极,悟个中玄妙,玄之又玄”。龛联两副,其一为“如慈佛子安身外,也似儒门立雪人”。其二为“一尘不染慈悲地,万法同归自在天”。北帝,全称北方真武玄天上帝,据说其拥有消灾解困、治水御火及延年益寿的神力,故颇受拥戴。三月初三上巳节为北帝诞生之日。一如其他神明的诞辰,当地善信均带着香烛元宝祭拜,以祈消灾解难,平平安安。

汉忠武侯庙位于濠头二村。该庙为清朝时的建筑物,门额“汉忠武侯庙”为花岗岩石刻制。门额上壁绘有山水彩画,门联用木板刻制悬挂。上联为“功成汉室三分鼎”,下联为“名就蜀国八阵图”。其主祀为汉忠武侯诸葛亮。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人,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被追谥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深得濠头村民的爱戴。

(供稿 邓仲锦)

五星古村换新颜 食街美誉有口碑

五星村的历史沿革

1195年,南宋庆元元年,已有人迁入五星村居住。经历代变迁,形成了如今白庙、朗尾外堡、朗尾内堡、上巷、新村共五个自然村。新中国成立前属尚武乡(辖大岭、陵岗、窈窕、五星),新中国成立初改称大岭乡。1958年公社化后,白庙和朗尾外堡两村合并为白庙大队(联队),朗尾内堡、上巷、新村合并为上巷大队。

1961年,白庙大队、上巷大队、陵岗大队、大岭大队和窈窕大队共五个大队合并称五星大队,寓意是在五星红旗的指引下前进。1967年分出大岭大队和窈窕大队,仍和陵岗大队一起,也称五星大队。1972年再分出陵岗大队,剩下白庙、朗尾外堡、朗尾内堡、上巷、新村五个村,仍称五星大队。1985年,再与陵岗、大岭、窈窕合并称作大岭乡,五星大队改称五星村。1987年,大岭独立称乡,五星村又改称五星管理区,1996年改称五星村民委员会。2002年,五星、陵岗、大岭、西桠、宫花、神涌六个自然村合并为一个行政单位,称作六和行政村。2003年,农村实行股份制,2007年成立五星股份经济合作联社,现属六和社区管辖。2008年至今称为五星小区。

五星各村及姓氏的由来

朗尾村陈氏 朗尾祖籍属颍川陈氏。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年),陈禹功从福建武平来到广东,几经艰辛,来到一片芦苇(俗称水朗、朗仔)尾处的一座山丘下,在此就地取材,用芦苇在山边搭棚居住,故称为朗尾。陈禹功一家人曾在烟筒山北面居住。因此地面向北且靠海,每到寒冬腊月,寒冷的北风令人难以忍受,他们又沿山脚向西搬迁,曾在现在的沙边、泗门、白庙等地方居住过,最后又搬回朗尾。禹功之后,鼎新四代单传,直到第六代陈碧岗才是朗尾建立村场的创始人。

白庙 陈禹功一家人住在朗尾山西麓时,在山脚开井,连打了几处井眼也没有水。休息时,在河滩拾到一木偶,用水洗净,原来是太白金星神像,三爷孙继续挖井。奇怪的是,井深五尺清泉涌。之后他们将太白金星神像放入石屋内供奉,称作太白金星庙。后来许多外来人家、船家,特意来此庙恭拜太白金星。此庙香火鼎盛,人们称其为白庙。

白庙谭氏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谭姓在南雄保昌,因避战乱,从韶关仁化迁往广州城东双桥街,后来又迁居番禺小珑乡。谭姓后裔“太伯”迁居东莞大宁,历十三世祖迁入香山仁厚街。太伯之后,1511年“介宾”迁星聚里,之后,日纶、日纲迁居朗尾白庙。直至二十世祖日中、东明、东伟、东元四兄弟兴建白庙村。

白庙高氏 白庙高氏与新村高氏源于一族,属渤海郡。传至十二世祖“南州公”由南雄迁至香山濠涌居住(系白庙高氏与新村高氏的始祖)。直到十五世祖“云生公”才开始繁荣昌盛,与谭氏族人共建白庙村。

新村高氏 新村高氏与白庙高氏源出一脉,是南州公之后裔。经数代相传,佛光公为新村高氏始祖。据说,新村人本姓陈,后来朗尾部分人迁到此居住。据有关资料及族谱记载,新村高氏一族其祖先源流,一世祖住在江门,二世祖住在濠涌村,后迁入濠吐村,直到十世祖高礼祯迁入朗尾新村居住后,才得以繁荣昌盛。在乡间传说中有句俗语:新村老高扫旧陈。是说新村由陈姓人立村,但到后来没有姓陈的人在新村居住。

上巷村黄氏 明朝时从长洲黄氏家族的七世祖迁徙至上巷始建。清乾隆时由于上巷村小,人口不多,于1736年起扩展为朗尾上巷村,后经子孙繁衍,村庄逐渐扩大,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正式命名为上巷村。上巷村的始祖是黄振东公,全村人氏都姓黄,祠堂称为黄氏大宗祠。

现有江夏黄族米氏太婆遗诗:

策马登程往异疆

任从随处立纲常

年深异境犹吾境

日久他乡思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

晨昏须念祖宗香

但愿苍天垂庇佑

三七男儿永炽昌

五星村祠堂

祠堂是前辈所建的物业,是本族、本房亲的后人为纪念前辈并进行祭祀的场所,或议事之会所。五星村有朗尾陈氏祠堂,建于1422年,距今已有595年的历史。

白庙谭氏祠堂,建于1783年;白庙高氏祠堂,建于1898年;上巷黄氏祠堂,建于1858年;新村高氏祠堂,建于1888年。

在颂扬先辈艰苦创业精神之时,五星村后人继往开来、团结进取、奋发图强,为家乡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五星村的碉楼

五星村是开发区重点侨乡之一,也是碉楼较多的村庄。经过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全村还有碉楼18座。这些碉楼大多数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兵荒马乱,匪盗横行,是海外华侨用自己辛苦积攒的血汗钱建成碉楼。这些碉楼的建筑风格中西结合,高至四层,坚固安全,有厚厚的铁门,将近一尺宽的三合土墙身,楼顶上都有窄窄的枪炮眼。在防盗贼、土匪“打明火”(抢劫、绑架),保护家人和村民生命财产中,都起过重要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治安状况好转,人们的生活改善,碉楼的防盗和居住功能逐渐淡化,但它们仍无声地屹立在村中。高锦铭的碉楼高达六层,而且顶层四面都有一个“大耳朵”,可瞭望四方,据说是全村最高的。

日寇火烧白庙村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山沦陷后,五星村村民和全国人民一样饱受日寇蹂躏,苦不堪言。1939年4月初,白庙村有一谭姓地痞与村中人士不和,他密告伪侦缉队,谎称白庙胡家教堂是五桂山游击队据点,并列出假名单。日寇信以为真,即兴师动众,派出三百多名日伪军,在汉奸的带领下,于1939年农历四月初一早上4点,在村闸门和两边山头,分三路包围白庙村。霎时,枪声四起,惊动早起正在烧香拜神,祈求平安的村民。只见如狼似虎的日寇冲入村内。随着枪声响起,村里有19间房屋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其中有一间教堂)。日寇在汉奸带领下,逐户搜查,有11名妇女惨遭摧残,另有十多人被押赴石岐,关在伪警察所。其余村民大多躲在碉楼里,日寇看见窗口有人影晃动,便乱枪扫射。这次,有三名村民被鬼子杀害,还有华侨谭容基和几名村民受伤。后来,被抓去的十多名村民被放回家中,但均已遍体鳞伤。

五星村旅居海外侨亲情况

五星村是火炬区重点侨乡。据侨情调查,情况如下:澳洲18户49人、美国87户492人、加拿大22户68人、智利8户28人、新西兰7户48人、古巴、印度尼西亚、秘鲁等近一千人。据知五星村在19世纪后期就有村民出国谋生,皆因当时政府无能,政治腐败,家乡穷困,民不聊生,人贩子乘虚而入,诱骗村民当“猪仔”到外国去寻求“生财之道”。村民抛妻别子,背井离乡,凄风苦雨,饱受饥寒。据老一辈的华侨说,他们先到澳门或香港乘坐大桅杆船,或是大洋船,冒着生命危险,有四五十天都在黑暗潮湿、不见天日的船舱里遭受折磨,经常晕船呕吐,甚至不省人事,经过万分困苦艰辛和挣扎磨难才到达目的地。在居住国谋生时,由于语言不通,又没有一定的技术,他们只能给资本家、庄园主做苦力,不但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工价低廉,还时时遭受欺侮、打骂,生活十分凄苦。为了生存,为了家计,他们唯有挨下去,等待时机,另谋出路。老一辈的华侨历来爱国爱乡,关爱家人。比如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家乡建造碉楼(炮楼),防止土匪、贼兵“打明火”等。在20世纪60年代旅美侨胞及香港乡亲筹集了一批资金,为家乡购买了十多吨化肥及一些农业所需的机械设备,大力支持家乡的农业生产。特别是在兴学育人、修桥建路、建牌楼、社会福利事业方面,华侨总是视为己任,使家乡建设有了显著的改变。

五星食街

在孙文东路和中山港大道的连接处,五星小区朗尾外村村口大桥头,有一条远近闻名的繁华商业街,这就是五星食街。

五星食街兴起于2003年,到现在只有短短的14年。由于地理位置优越,短短的14年,从一间承办酒席,只有几十平方米的小店,发展到今天有20个门面,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颇具规模的五星食街。

五星食街所在地是一块商业用地,而且是紧挨孙文东路和中山港大道连接处,在土地就是黄金的今天,如果把土地出售,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但村民认为,应该充分发挥此地的环境优势,兴建物业进行出租,使集体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现在的五星食街有20个卡位的店面(每个店面面积为108平方米),一共有八个店号,都属于大排档式中低档经营模式,面向的潜在客户是周边广大的打工群体以及当地的普通家庭。由于选对了经营方向,所以五星食街十余年来一直生意兴隆。“黄牛仔”“猪肚鸡”“文生羊杂”“铭溪烧鹅”已经成为这里的品牌名吃,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食客。

五星食街的成功还起到了凝聚作用。投资者看上了这里的人气,近年来,五星食街周边也有几间颇具规模的酒楼开张,使这里更加繁荣。

(供稿 高鉴垣 高燕芳)

千年龙母江尾头 四海闻名雨露稠

江尾头村位于中山市城区东郊约十公里处,明成化初年(1465~1471年),唐东溪从唐家湾(今属珠海市)迁此建村。建村之初起名江美头,后改称“江尾头”,寓意万事均有始有终(有头有尾)。江尾头村内主要有上、中、下三条街,这三条街串起整个村子,这里的屋舍,一间间或密或疏地挨着“脊梁”排列开去,其间的横巷达20条之多,村落结构由此划分得很有层次。街街相通相达,巷巷互接互邻。村中街巷之名亦有意思,大多与江、水和码头有关,也许是因为很早以前江尾头村就拥有水乡的景致。

江尾头村至今还保存有二十多座碉楼,大部分都是民国时期,由出国华侨出资修建。其中以旅澳华侨李可宽建的碉楼最具代表性,这是一座四层高仿欧洲古堡式设计的碉楼,它坐东南向西北,高15米,属砖、木、石、钢筋水泥混合结构。一层为铁门框,镶半月形门檐,饰人物花卉灰雕,楼内壁有壁画。四层楼上三分之一为平天台,砖砌护栏,栏内脚处设有枪眼、炮眼,外栏饰有人物花卉灰雕和砖雕。这些碉楼的修建,同样是防御伶仃洋海盗的需要。江尾头村的碉楼集中在村子的最里面,外面基本上都是现代民居。高高的碉楼矗立其间,如同历经风雨的巨人,以一种高傲姿态,默默地扛起一片天。

位于江尾头村长堤街十八巷13号的唐向明故居也是一座颇有文化底蕴的古建筑。该故居为唐向明父亲唐贻标所建,故居里有一副撰于民国时期的对联:香生桂苑,泽溯桐封。这副对联很能说明唐氏族之来历不凡。唐氏族的唐国安、唐绍仪均为清末民初名人。唐向明,香山县东镇江尾头村人,生于1920年,1951年移居澳大利亚。他与郑嘉乐、李炳鸿、李惠毓、梁培等十余人发起,于1982年7月6日组建澳大利亚中山同乡会,会址建在悉尼。唐向明于2000年在澳大利亚逝世。

江尾头村有两座神庙。一座叫“文昌阁”,规模较小,庙门嵌有“诗书传世道,翰墨乐人生”的石刻对联。另一座便是声名远播的“龙母庙”了。江尾头村年代最久远的建筑非“龙母庙”莫属。它位于江尾头村中街,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了。该庙曾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扩建,至清光绪九年(1883年)再次进行修葺。龙母庙以坚硬的蚝壳作庙墙,历经数百年风雨,仍能保持完好。庙门额“龙母庙”及门联“声灵超海国,惠泽播江邨”,均用花岗岩石刻制。庙内有堂联一副:龙泽江溪,万古灵钟胜地;母沾雨露,四方民仰慈航。

龙母有预知人间祸福的本领,精通各种医术,经常救死扶伤,义务为乡里百姓服务。关于龙母的起源,有很多传说。流传比较广的一种说法是这样的:龙母是一位奇女子,其父亲系广西藤县人氏,姓温,名天瑞;母亲系广东德庆县悦城人氏,姓梁。她一生下来,头发就有一尺长,身材高挑。从小喜欢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她有一颗善良的心,当她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时候,就和自己的姐姐、妹妹以及邻居的四位姑娘结成“金兰七姐妹”,并立下誓言:要惠泽天下,为老百姓做点好事。使温氏成为龙母的是拾卵豢龙的传说。一天温氏到江边去洗衣服,洗着洗着,突然见到旁边水中熠熠发光,顿觉奇怪,便慢慢地走过去。只见水中沉着一颗像“斗”那么大的蛋,于是温氏把它抱起来带回家里,当做宝贝一样珍藏起来。经过了七个月又二十七天,那只巨蛋忽然裂开,从中蹿出五条蛇状且能活动的“小龙”,非常喜欢玩水。温氏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似的细心喂养它们。“小龙”长大后果然是五条活灵活现的小龙。五小龙感念于温氏的养育之恩,衔鱼孝敬温氏,并帮助她与水灾、旱灾、虫灾做斗争,造福黎民百姓。于是,温氏被西江流域的百姓尊称为“龙母”,成为造福百姓保平安的“神女”。后来西江流域的百姓们及为生计到东南沿海和东南亚谋生的群众,世代念念不忘龙母的恩泽,建龙母庙,年年祭祀龙母,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人们的眼中,龙母就是他们的一位伟大而又仁慈的母亲。人们对龙母四时礼拜,就像向祖宗、母亲倾诉一样,向龙母祈祷,从而获得心灵的慰藉。千百年来,许多人正是怀着这种寻根拜祖的感情来参拜龙母。

(供稿 邓仲锦)

珊洲古殿祭侯王 宋氏祠堂古韵扬

在中山火炬开发区辖区内,有一处不为人知的山坳。这里山林茂密,处处鸟语花香,仿佛是都市里的“桃花源”,这就是珊洲村。

珊洲村是位于中山火炬开发区东南角“山窝窝”内的一个小村落,该村始建于明代,至今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因为村子多面环山,夏季焦热,故而建村初期,被称为“山焦坑”。清道光七年(1827年),香山(今称中山)调整全县建制,将原来的11个坊改为9个都,珊洲村归属当时“四大都”管理,并把“山焦坑”一名改为“山洲坑”(客家方言中“焦”和“洲”同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规范地名,将“山洲坑”更名为“珊洲村”,只因“山洲坑”靠海,就像大海中的一个珊瑚岛。珊洲村属张家边乡(今中山火炬开发区)管辖。村里只有一千多人,林姓为村中最大氏族,约占80%,剩下的20%为黄、梅、陈、周、何、阮、叶、朱等姓氏。

“有女勿嫁山洲坑,石仔零仃路难行。过完一坑又一坑……”这首民谣是形容旧时珊洲村贫穷落后的面貌。珊洲村地处僻壤,过去从张家边到珊洲并没有通汽车的道路,村子周边都是山,村民们进出都是沿着山边的小路走。当时走到邻近的小隐村起码要一个小时。去张家边公社开会,往返要大半天时间。如果要到县城石岐,先得走山路到南朗,再由南朗到石岐,往返要一天一夜。

也许正是因为一直远离着尘世喧嚣,珊洲村的村民对祖辈生活的土地有着别样的依恋。在这个村庄里,如今满眼是连片花园式的别墅,一排排井然有序的厂房,还有新建的农贸市场、学校。但村民“喜新不厌旧”,在一面大力发展工业文明的同时,珊洲村也在守护着“旧”的风物,守护着后山那片五百多年的风水林和上街的百年庙宇、碉楼、古祠堂、老市亭、石板路,还有蜿蜒的“护村河”。这些老建筑,每一处都有着别样的故事。

先说说珊洲村的庙宇。该村原有北帝庙和侯王殿,位于村子明角那边的北帝庙,在抵抗日军进攻中山时,曾驻扎过张惠长的部队,后日军来到珊洲,放火把明角仅有的二十多栋民居都给烧了,北帝庙也惨遭毁灭。侯王殿位于珊洲村后山脚下,是一座琉璃碧瓦的仿古建筑,庙前面有一个荷花池。入庙先得拾级而上,令庙宇平添神圣。据说该庙最早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文革”时期,由于“破四旧”,很多庙宇毁于一旦,而这座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古庙却因村里设立中学,被用作学堂而得以幸存下来。1997年重建该庙,庙的基座、台阶、护栏保留着原庙所用的大麻石,使得重建后的庙宇古韵犹存。

其次说说珊洲村的宗氏祠堂。珊洲村原有祠堂十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部分分给了贫困人家作房屋。林氏宗祠成为仅剩的两间之一。据中山地方志载,在明正统末期(1446~1449年),珊洲村先祖林桂森从林屋边(今南朗榄边一带)搬来珊洲,繁衍至今已有20代人了。从祠堂的石刻记载来看,这间祠堂也建于明末清初,有400年历史,曾被用作集体饭堂、生产队办公室、村集体仓库,如今,主要是作村里办喜事的场所。与大多数具有岭南特色的祠堂相似,林氏宗祠内的横梁、瓦角、柱子、墙壁之上装饰着砖雕、泥塑、陶瓷、木刻、花草及人物壁画,显得富丽堂皇。祠堂正中,原本挂着一块木匾,记录先祖的功绩。这块匾是清咸丰皇帝钦赐,上面写着“敕赏戴蓝翎”,可惜在2009年清明集体拜山聚餐时,这块匾不翼而飞。幸好,祠堂内还保存着一副木刻对联,上联是“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下联是“崇山宗岐山支山山叠出同宗支”。同样的对联也见于中山南朗、大涌一带的林氏祠堂,此对联作者为林召棠。林召棠(1786~1872年),字爱封,号芾南,谥文恭,吴阳(今广东吴川)霞街村人,清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科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其任陕甘正主考官,后深感官场污浊,以终生奉母为名告假还乡。别以为这副对联是文字游戏,其实从这副拆字联里面体现出宗支的辈分。虽都是林氏,可来源不一样,分为“公辈”和“叔辈”。但不论“公辈”还是“叔辈”,终归是同一血脉,同一祖宗。联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古典文化和现代的和谐思想,彰显着“水有源,树有根”的宗族情意。

历史上的珊洲村没有像同一辖区(中山火炬开发区)的沙边村、大环村那样碉楼林立,只出现过两座炮楼、五座碉楼。这些“上了年纪”的古建筑,至今仍然是珊洲村最宝贵的财富。在村的西角,有一座保护得较完好的碉楼。这座碉楼高四层,其势笔直而上,以青砖灰瓦为主体,装饰着弧形窗户和葫芦状的孔。碉楼顶部的墙沿,有灰雕壁画,“梅花开,野鹿欢”之类的景象栩栩如生,而且顶部还有一个类似于圆形门的装饰,远看如皇冠戴头。与碉楼连在一起的,是一座大型的华侨屋。华侨屋建设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高大的房屋内有两层阁楼,有楼梯可直通屋顶。站在屋顶上,全村景色尽入眼眸,在屋顶上的你,不用担心脚下的瓦会碎裂,据住户说,这些瓦是盖了几层的,这么多年来,从未见漏水。此外村里文化广场旁的两座碉楼,也是历经百年岁月的,经过粉饰翻新,显示出时代的新气息。墙上的“仁义礼智信”“共筑伟大中国梦”等标语,显示着珊洲人正构筑着自己的“中国梦”。

珊洲村的石板小路也特别值得一说。这条建于民国时期的石板小路,蜿蜿蜒蜒地直接通向山上和山外的康庄大道。漫步于村中的石板小路,置身在三面环山的美景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领略着古朴典雅的风物,令人感受别样的惬意!

这片绿树环绕、枝叶茂密的山就是后门山,海拔不过百米,面积只有三百来亩,却是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因为鸟多,人们索性叫它“小鸟天堂”。

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一旦进入这片山林拾干柴、摘野果或是采草药,受惊的白鹭就会飞满整个珊洲村的上空,叫声四起,远近可闻,那场面十分壮观。

之所以当年有这个小鸟天堂,得益于当地人对山林的保护。以前的后门山,漫山遍野都是鸟儿,白鹭和斑鸠居多。村民们非常喜欢这些鸟儿,它们也都受到了村民们的保护与善待。村里甚至有条不成文的规定,不准任何进山的人捕捉它们。后门山自古以来就是一片茂林古树,常年青绿。然而到了20世纪“全民公社化”大炼钢铁的年代,后门山的所有树木,都被砍伐一空,白鹭失去了生存的空间,纷纷逃离家园。没有鸟儿鸣叫的珊洲村,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灵性,村民们尝到了破坏环境的恶果。到了20世纪70年代,在珊洲村民的保护下,珊洲葱绿重现,白鹭重返故乡。为了让美丽的白鹭永驻珊洲村,村里作出了规定,任何人不准打鸟、杀鸟。很快,后门山的白鹭一下子就有了一千多只。这些小鸟每天晚上六七点就准时成群结队地出去觅食,到早上四五点,它们又一起飞回来,那时,整个村子都能听到它们欢快悦耳的叫声。

那个时候,珊洲村的白鹭有一两千只,它们自由自在地翱翔在绿树白云间,无忧无虑地生活着,晚出觅食,早归歇息,惬意的鸣叫声此起彼伏,成了珊洲村民最喜爱的邻居。旷野飞白鹭,人来鹭不惊,珊洲人享受着白鹭带给他们的欢乐。遗憾的是好景不长,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后门山开始有人开山采石,隆隆的炮声再次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后门山前前后后一共开了好几处采石场,成天放炮,那些炮声把小鸟们都吓坏了。它们再也不敢在这里居住了。从此,白鹭一年比一年少。村民们再也没有看到一只白鹭。

(供稿 邓仲锦 徐一川)

一河两岸蔬果香 人世沧桑话海傍

海傍村位于张家边偏东3.1公里,地处小隐驻地西南面,与义学相邻,西北面是二洲村,是一个以务农为主的小村庄,面积约1.3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约为2300亩。为支持开发区经济发展,海傍村向区管委会提供了2100亩耕地。其中房屋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0%。海傍村居民以疍家人为主,共有367户人家,总人口1469人,其中农业户口1412人,占总人口数的96.12%;非农业户口57人,占总人口数的3.88%。居民日常靠打鱼为生,晚上将船只停靠海边休息。因当时沿海出现了“打明火”,为保护人身安全及方便生活,人们陆续搬迁到小隐埗头两侧的陆地居住,慢慢地形成了一河两岸的村庄延续至今。

历史上的小隐叫做小运。为什么叫小运呢?因为现在的小隐涌当年是一条供经商船只运货的小运河,后来为专门运货而成立“八乡渡”,小隐埗头就是以前的八乡渡头,所以海傍村两岸的居民都属小隐管辖。

海傍村陆路交通极为便利,村内道路宽两米以上,全长2500米,东镇大道贯穿其中,南接环茂公路,经港义路口与博爱七路对接,西连逸仙公路,路面宽24米,还有东镇路、东阳路、环茂路、祥富路,路路相连。也有可以到达珠海、江门、广州、深圳的公路。水路交通非常便利,有小隐涌流经洋关水闸到横门。小隐涌起源于长江水库,上游是很浅的排灌渠道,向东北,流经张家边、宫花、西桠、大环、小隐、海傍、灰炉、东利到横门水道,河面宽25至30米,因流经小隐、海傍,故名叫“小隐涌”,流经宫花、江尾头、大环,故又名“宫花水”或“大环河”,从小隐至横门水道能容纳50吨以下的货轮航行。这条河流直通石岐、民众等地,是开发区重要的排灌河和不可或缺的内运河。

海傍村办公楼于1989年由区工商局扶贫兴建,地址位于小隐埗头二街12号,建筑面积约279平方米,共投资约28万元。同年,区工商局为扶持海傍村的经济,投资约50万元建成一层水泥结构厂房约620平方米。2001年继续投资约5万元兴建厂房配套宿舍约180平方米,合计投资约83万元。同年,村集体年收入增至56万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海傍村居民主要以务农为生。村里有许多青年去了香港和澳门地区谋发展,改革开放后,许多港澳同胞陆续回乡支持建设。1978年间,港澳同胞共集资42320元,从小隐鸡头铺接驳自来水到村民家中,还修建村里的公路、安装发电站等。此举有效改善了家乡的生活环境,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

海傍村记载或流传下来的传统风俗并不多,主要有“土地诞”和“老人节”。农历八月初二是“土地诞”,当天村里同年出生并已成家立室的村民聚集一起,白天到村里各处的“土地公”进行祭拜;晚上共享晚餐,相互交流一年以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老人节”是2000年后由村里成立的老人协会发起的,会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佳节邀请村里的老人聚餐欢庆。

在教育方面,1920年创立的小隐学校,育人无数。1989年,由香港同胞李颂龄的儿子李俊驹捐赠资金,在环茂路兴建了由小隐、义学、海傍三村合一的学校,取名“小隐李颂龄学校”。1999年,在开发区管委会的统一规划下,“小隐李颂龄学校”改名为“小隐幼儿园”。近年来小隐、义学、海傍三村投入大量资金,为小隐幼儿园兴建了游泳池,并添加了教学设备及游乐设施,使幼儿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现已晋升为省级幼儿园。

原小隐中学创立于1981年,1999年由开发区政府统一规划,“小隐中学”合并到“开发区第一中学”,“小隐中学”改建为“火炬开发区第五小学”。

小隐原有卫生站一间,是小隐、义学、海傍三村的主要医疗服务站,小隐卫生站于1994年撤销,村医分流到各村进行个体私营。2001年,经统一规划,开发区医院分设城东卫生服务站、海滨卫生服务站等。全村现参加医保人员达到1400人。

全村有老年人239人,其中男子55岁以上有85人,女子50岁以上有154人,这些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可领取660元社保金,80岁以上另有高龄津贴100元。每逢春节和中秋节则有花生油、糖果、腊肠等节日慰问礼物。海傍村有五户低保户,每人每月发放500元生活费,他们的部分医疗费用也可报销。每逢重大节日对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员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八一”建军节不忘对现役军人家属和光荣退役军人送上慰问金。

(供稿 梁镜伟)

木棉花开报春来 灰炉后人更添彩

灰炉概况

灰炉位于中山市政府东14.2公里,张家边东5公里处。灰炉村民委员会驻地在烟管山北面,横门水道南岸,与小隐、二洲、黎村相邻。灰炉村有316户人家,共有1306人,灰炉有8户华侨,港澳同胞327人。

灰炉的春天是开发区优美画卷的一个缩影。三月正春风,人道木棉红。村中三棵古老的木棉树,木棉花开满枝头,繁花似锦,为小村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一条河涌纵贯整个灰炉村落。清朝初年,这里由海洋淤积成为陆地,人们到此建起灰炉,挖出蚝壳烧灰,日子久了便挖成一条大涌,称之为“灰炉涌”。1949年前后,各地村民来此垦荒,聚居成村,并沿用涌名,就有了现在的灰炉村。

1958年灰炉村称灰炉大队,1971年与二洲合并称永红大队,1981年再度分开,灰炉之名沿用至今。1985年至1987年灰炉与小隐、海傍、义学、二洲合称小隐乡。1987年时分出,仍称灰炉大队;1988年成立灰炉村民委员会;1989年2月改为灰炉管理区;1998年又由管理区改称灰炉村民委员会;2002年进行行政区域合并,大环、义学、小隐、海傍、二洲及灰炉六个村民委员会合并由城东行政村管辖,灰炉村民委员会取消,改称灰炉自然村;2003年进行股份制改革,2005年3月,成立中山火炬开发区灰炉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2007年12月,经“村改居”后过渡到小区。

灰炉村坐落在小隐涌西北与东南两岸,呈线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村中央有三棵百年木棉树。耕地面积1830亩,主产稻谷,次为甘蔗、蕉类,有船舶修理厂、粮食加工厂,小学是港澳同胞捐资和村民集资兴建的二层混凝土结构楼房。这里有卫生站,有港澳同胞捐资兴建的灰炉门楼。村内各主街道已铺设水泥路面。村里有公路接岐茂公路。小隐涌可直达横门水道,可航行30吨位船只。

小区居住面积约1.5公顷,2014年成立灰炉服务站,服务范围1.79平方公里,东起健康路南至环茂路,西至小隐涌,北止沿江路。灰炉涌为小隐涌的一条支流,主要用于排放烟管山及黎村一带山地的地表水。

改革开放后中山市道路建设完善,有环茂路与东镇东二路连接,并开通公交路线,村民出行方便快捷;村东面有神农路连接,四通八达。

经济状况

1991年建成村办公大楼,坐落于灰炉涌口桥旁,建筑面积为250平方米,一楼为商铺,二楼为村办公点。1993年由港商投资建成一座2700平方米的丝花厂房,2003年由集体出资人民币130万元购买该厂房,使其成为灰炉集体资产;1995年借贷近70万元建成了一座两千多平方米的厂房;另有一千多平方米由征地款置换而成的厂房宿舍物业。现厂房物业每年收入近45万元,另土地出租收入有200多万元。

1998年,创办灰炉村“三高”农业示范基地,试行“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由公司对农户提供技术、资金扶持并负责销售,推动全区农业产业化、现代信息化的进程。

小区内现有三家企业——森田化工有限公司、中山市赛意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中山火炬开发区旭鑫工艺品制造厂。

百姓生活

小区农业人口有1250人,其中55岁以上男性108人,50岁以上的女性183人。达到市养老年龄的老人,每人每月可领取社保养老金600元。小区近年收益不断提高,每逢节日也发放慰问金给群众。2008年小区租出了160亩待征地,收益大大提高,年终分红每人有一千多元。

灰炉村一直保留卫生站,从2006年开始每年由集体投入近四万元参加中山市农村医疗保险。

传统习俗——土地诞

在每年农历八月初二,开发区建村历史超过130年的灰炉村,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土地诞活动。四面八方的人们,近如邻村,远至港澳,心虔意诚地赶赴这场盛会。

古老的木棉树下,村里的土地庙前,两头烧猪、一只鸡、一条鱼、数个橘子、一根莲藕等被用作祭品供奉土地公,庙门前重新挂上了大大的红灯笼。烧烛点香后,被村里推举为土地诞组织者的乡绅式人物梁荣耀开始带领数十位村民列位于庙前,向土地公鞠躬叩首,一拜身体健康,二拜五谷丰登,三拜国泰民安。

鞭炮声后,由年轻男子组成的两只醒狮左右游移,奔走跳跃,闪转腾挪,伴着喧天的锣鼓声,全村上下一片喜气洋洋。而由年轻女子组成的舞龙则另显一番柔美姿态,众人之手上下翻转之间,红色舞龙似丝绢般飘动,在静止的一刹那,龙头、龙身、龙尾的层次感呼之欲出,刚劲之态尽显。此刻,村民则弯着腰拖家带口地从龙身下钻过,寓意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龙狮游毕,高挂于木棉树梢上的鞭炮再一次响起。关于土地诞的记忆碎片以及由此延伸开来的对故土、对神祇的感恩情意,或许也在每个村民的心中回响。

梁宝贵老人在世时,虽早已移居香港,但故土难离,“只要我还能走路,每年土地诞我一定回来拜一下土地公”。去乡仍念桑梓情,每年都有两百多位移居港澳的乡亲专程回村,祭拜他们心中共同的庇护神。尽管岁月变迁,但故乡在,人情在,心中彼此之情意,便最终凝聚在土地诞的高潮环节——村民宴会。宴席数量每年增加,让参加宴会的本地居民与远方朋友欢聚一堂,一边推杯换盏,一边倾听舞台上悠扬的“粤韵”。

文化教育

灰炉学校于1920年创立,1971年改建砖瓦结构教室;1987年由港澳同胞捐赠扩建一幢两百多平方米的教学楼;1997年再次扩建成现在三千多平方米的教学环境;1997年灰炉学校改建为灰炉幼儿园使用至今。

2005年,小区老人协会和侨联自筹资金设立奖学金基金会,专门奖励村优秀学子,这个想法很快得到村民、华侨以及村委会的赞同和支持,在小隐涌一带也被传诵为佳话。

基金会每年举办两期奖学金颁奖大会,为村里的优秀学生颁发奖学金,激励本村学子勤奋学习。

灰炉木棉文化节是灰炉村独具特色的节日。每年春季,在木棉花开的季节,小区内的三棵木棉树总能吸引大批摄影爱好者前来。2014年灰炉村提出“办好灰炉木棉文化节,缅怀革命先烈”的口号,号召全村群众缅怀烈士,珍惜幸福生活。1995年,灰炉村青年自主组队,成立了灰炉篮球队,多年来参加区内外举办的篮球比赛,多次获得第一名。2003年又成立了健身舞蹈队,小区内近50名妇女参加,也多次参加区内各种演出并获得好评。

灰炉篮球队的故事

每当夜幕降临,村中的篮球场上人头攒动。灰炉村民与篮球结缘,历史颇为悠久。但最初基本属于散兵游勇的状态,没有正规的队伍,也没有像样的运动场地。直到2003年,吴广标先生回乡办厂,村里的篮球队才正规建立起来。吴广标先生祖籍在灰炉村,他13岁时就随着家人去了香港,因为喜爱篮球,就进入专业篮球队,一直做到香港南华队的教练。

吴广标先生回忆说,那时候自己还是一个小孩子,成天就抓住一个篮球在沙地上玩,那时还没有鞋子穿,但就是喜欢玩篮球。后来,吴广标离开了篮球队,到商海中闯荡。商海风云变幻,潮起潮落,但在球队中形成的永不服输、意志坚定、团结互助的精神让他受益匪浅,事业上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事业有成的吴广标荣归故里,决定在家乡投资办厂,造福桑梓。2003年他创办了发景金属厂,招募本地人进厂务工,解决他们的就业。吴广标还发挥自己的特长,组建了一支篮球队。篮球队像一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磁石,把村里的年轻人都聚合在一起。吴广标另外组建了一支少年篮球队,并请来一名专职教练训练这些篮球队员。篮球队不仅给村民增添了乐趣,更重要的是,它丰富了青少年的业余生活,激励村民健康向上。

(供稿 何淑燕 徐一川)

一口古井饮一村 义学世代享福荫

义学概况

义学村在凤凰山北面,张家边东南2.8公里处,其东北面是海傍村,西面是大环村,东面是小隐村,总面积为31.3888公顷。明末清初,小隐部分人迁居至此,在山岩下建村,呈环状,故称勘下环,属小隐。清光绪七年(1881年),乡绅林应棠等人建义学村于此地。1958年曾称为义学生产队,1974年从小隐分出建立义学大队,1983年改称义学村。1985~1987年,义学村与小隐、海傍、二洲、灰炉村合并为小隐乡。1987年改为义学村民委员会,1989年2月改为义学管理区,1998年又由义学管理区改回义学村民委员会。2002年,行政区域合并,义学与小隐、海傍、大环、二洲、灰炉六个自然村合并成为城东村民委员会,同时取消义学村民委员会,改为义学经济联合社。2003年,进行股份制改革,义学经济联合社改为义学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

义学村水陆交通都十分方便,水路有猪仔沟流经此地,陆路被环茂路贯穿,村内10米宽道路约有300米长,5米宽道路有800米长,4米道路有1300米长。全村共有摩托车200辆,汽车80辆。

义学村内有一条河涌,叫“港仔”,村外河涌连接“港仔”,流向小隐涌。“港仔”是村内排泄山中积水和村民生活污水的主要渠道,“港仔”最后经小隐涌流入横门水道。

经济状况

村里投资建厂。1994年4月,建成上佳厂房2900平方米,投资250万元;同年12月建成金川厂,建筑面积1883.5平方米,投资158万元;1996年2月建成村办公楼,位于老鼠山山脚,建筑面积760平方米,投资40万元;1996年12月建成义学市场,建筑面积1372平方米,投资120万元。2004年建成一幢两层厂房及配套宿舍(聚东厂),建筑面积14630平方米,投资1400万元。

义学村的经济以农业、养殖业、工业为主。农业方面以种植水稻、香蕉为主,其次还种植龙眼、荔枝。养殖业方面以养鸡、猪等家禽家畜为主。工业方面现有企业四家,以生产电子、厨房设备、不锈钢制品和手袋加工为主。

学校教育

1920年,小隐小学创立,育人无数。1989年得到香港侨胞李颂龄的儿子李俊驹捐资,兴建了以小隐、义学、海傍三村合一的小隐李颂龄学校,位于环茂路边。1999年在开发区管委会的统一安排下,小隐李颂龄学校合并到开发区第五小学,选址在小隐中学内。后小隐李颂龄学校转给小隐幼儿园。小隐中学创立于1981年,1999年在开发区管委会的统一安排下合并到开发区第一中学。迁出的小隐中学旧址就被开发区第五小学选用。近年来,村委会投入大量资金,为幼儿园兴建了游泳池,并添置了教学设备及游乐设施,使幼儿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百姓生活

义学村在木棉街有一棵一百多年的木棉花树,另外有两棵近百年的古老细叶榕树。它们位于村牌坊侧,树高有十多米,遮盖范围一百五十多平方米,是村民乘凉的好地方。

村中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纯净,冬暖夏凉,是全村人的饮用水源,故有“一口古井饮一村”之说。

小隐村原有卫生站一间,是小隐、义学、海傍等自然村的主要医疗服务站。小隐卫生站于1994年撤销,村医分流到各自然村个体执业,义学村成立义学村卫生站。2001年在开发区管委会的统一安排下,小隐卫生服务站再次建立。服务站直属张家边医院,义学村参加合作医疗人数1723人,村委共出资15775元。现小隐卫生服务站给村民提供医疗服务,村民100%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近年来,义学村在全面整治村庄居住环境的基础上,着力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道路硬化率100%;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并在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美化和安装路灯;改造村内污水管线两千余米;鉴于外来人口逐渐增多,为了保证村民正常生活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新建了一个垃圾中转站。

义学村农业人口1100人,加入股份制的村民有793人,村里每人每季度发放100元的福利分配款。老人共192人(男性55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他们每人每月还从区社保基金领取100元。有1位“五保”户,村委会拨给其每月300元的生活费,并负责他的所有医疗费用。每逢重大节假日,村委会慰问孤寡老人和残疾人,为他们送上慰问金及慰问品。“八一”建军节,村委会慰问退伍军人及军烈属。对于那些有劳动能力但缺少资金或致富门路的困难家庭,村干部与困难户帮扶结对,千方百计为其寻求脱贫致富的路子,增强困难户早日脱贫的信心。

(供稿 阮君政)

源远流长古神涌 千年变迁史迹浓

神涌村乃东镇的一个古老村落,位于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六和社区。这是一个面积不大的村庄,耕地984亩,以前有1000多人口,现在只有703人,在海外定居的乡亲有693人。

村址三面环山,风景优美,早在公元1500年,就已经有了神涌村。它处于火炬开发区的最南面,右邻南朗镇东桠村,左邻火炬开发区西桠村,在岐关东路与博爱路交汇处,京珠高速公路经村西南过,交通十分方便。即使在从前,神涌村的村道往来也称得上熙熙攘攘、繁华热闹,来自各地的人都经此地去往珠海和澳门。

村口有一座小山,绵延至东桠村与之相接,被称为“山仔头”。“山仔头”一路延伸,再与神涌村后门山相连,到高坑交界处断开。最高的山海拔在200米以上。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当地的人们甚至还有众多慕名而来的客人,都将此山作为登高望远、怀念亲友的最佳去处。

神涌村左侧有条河涌,涌水通向西桠村、大环村和小隐村,再注入横门水道。

神涌村的气候条件相当好,一年四季都可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与瓜果,种植两季水稻,尤其是大家围,以种植甘蔗和水稻为主。村民家中还长期种植龙眼、荔枝、杨桃、芒果、番石榴、木瓜、柠檬、银稔等各类水果。

自建村以来,黄氏家族、罗氏家族和周氏家族相继定居于神涌村。周氏家族占据了神涌村如今的村头,即以前的村尾;黄氏家族占据了神涌村现今的村中心和村尾;罗氏家族就安插在周氏和黄氏家族的中间。三大家族都修建了各自的祠堂。那时进村,要通过一条很窄的道路,道路右边是个小水塘,即现在神涌村口牌坊前土地公处,道路左边是水稻田,这条狭窄又难行的路直插村中间。进入牌坊,右边是一间大米加工站,以前叫做米机,牌坊的左边有一个水塘,至今尚存。沿着这条路步行大约500米,就是神涌小学,校址至今没变,这间小学也是周氏家族祠堂的前身,小学对面就是周氏家族的晒谷场,也就是现在的球场。神涌村的板石街在当时是最长、最不平整的一条街。

沿着难行的板石街前行100米,有条路通向山边,叫做环仔。整个环仔为神涌村第二队,绕环仔半圈与第一队队尾相接,前行100米左右即从现在的神涌市场到黄氏家族晒谷场,为神涌第三队,谷场到村尾为第四队。再往前走,就是那一望无际的稻田,放眼望去是大片大片的稻浪。

稻田的右边,以前是沙岗下稻田,现今被京珠高速公路分隔开。直行50米左右左转就是高坑,再沿路行1000米左右便是大朗坑。高坑路边稻田为大朗坑稻田,沙岗下稻田和大朗坑稻田便是神涌村第一队和第二队的稻田地。

沿着沙岗下稻田向前走1000米左右,有一座小水泥桥通向右边。这座仅能驶过一辆小车的桥叫做“红黄泥桥”,过了这座桥沿路走,来到“榕树头”。到了“榕树头”如果直行就来到“飞天凤”山脚,再沿路走到“猪仔坑”,经过“猪仔坑”到“白沙滩”,绕进“白沙滩”便是“里家坑”。“里家坑”和“婆嫁坑”连在一起,向右边走就可到长江乐园,再向右边走便又回到了第四队。

到了“榕树头”,左转,那些水稻田名称分别为“高口”“上间”“下间”“九亩”“上溪头公园”。沿着榕树头路往前走,先到“大雾坑”,“大雾坑”往前500米是“小雾坑”,亦有人称之为“雾坑仔”。沿路再走300米左右是“补录坑”,“补录坑”向前走400米左右是“西瓜营”。“西瓜营”旁边是“石屋仔”,“石屋仔”再向前走300米左右就是“恭坑”。

回头再讲“红黄泥桥”,通过此桥直走1100米左右又有一座桥,这座桥是用大板石建成的,人们称之为“丁字桥”,由于桥底靠大柱石顶住形成丁字形而得名。过桥就是神涌村的“上溪”,沿着上溪路走三公里左右会与“恭坑”交汇,再往前走就是南朗镇了。

再由“婆嫁坑”向右转出,有一条基驳路可通往神涌“马头墩”和“大家围”。

1972年,神涌村成立了神涌大队,村民分成四个小队。

1987年的神涌因为实在太穷,没有村愿意和其合并,因此单独分出,称为神涌村委会,由黄庆新任当年的村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耕地种养,并于当时在高坑开办炼铁厂。炼铁厂很快倒闭了,又将高坑改为林场。

西瓜营因为是沙质土地,土壤营养不好,种植其他作物都不见丰收,因此,这个地方主要种植花生或其他作物。

飞天凤水源充足,山脚下有个山塘,亦称神涌水库,神涌村在这里建起了一个小型发电站。

1989年,神涌村委会又改为神涌管理区,由黄庆麟担任村支部书记。同年,一位香港同胞捐款铺建村道。

黄庆麟因病逝世后由周伟夫担任村支部书记,重新整改村道,覆盖所有村中下水道和水渠,从此板石大街永远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变成了如今平整干净的水泥大道。

2001年,开发区管委会撤销五星村、陵岗村、大岭村、西桠村、宫花村、神涌村等村民委员会,将其合并组成六和村民委员会,免去周伟夫神涌村支部书记一职,他被调到六和社区任职。

2001年下半年,神涌村支部书记一职由郑锦焕担任,但他在任职期间因急病逝世。

2002年,由黄冠源接任神涌村支部书记一职。在其任职期间,管委会十分重视神涌村的经济发展,把神涌村列入重点开发村。村里很多山地和土地被建设发展公司征用,村中居民得到了征地补助金,神涌村从此开始脱贫致富。

飞天凤

这里的山常年绿树茂密,一溪清水由山顶沿着一条坑溪直流下来,清爽宜人。那时的山景异常幽美,远远望去,一帘瀑布似由天际飞溅下来,真好比神仙居所般。溪水中孕育着鱼虾,溪水甜美甘洌。

飞流直下的水瀑汇成一条激流,而在另一边还有一个水库,因而这里的鱼虾极是肥美。世代村民都是勤勤恳恳的庄稼人。他们开垦了水库下的荒地,在飞天凤山脚种植了茶叶,播下了农作物,自给自足。神涌村开村以来人口稀少,后来由于黄姓家族和罗姓家族的迁入,他们开始共同开垦,最后基本将这个村庄开辟出来。

飞天凤也曾经有过一时的辉煌。在长江村居住的人,如果要到珠海或澳门经商,就要经过飞天凤。他们由“婆嫁坑”进入“白沙滩”,途经“猪仔坑”来到这里,作短暂的逗留小憩之后再度启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神涌村发展成为一个有一千多人口的村庄,由于生活艰苦,后来有些村民就离开村庄到外面创业改变生活,最后剩下几百人至今仍然留在村里,过着知足常乐的生活。

马头墩

马头墩是当年神涌村最繁华的一个地方,位于神涌村和西桠村一河两岸的地带。过去,它曾是一个能够接纳许多外来船只停靠的码头,因此取名为马头墩。

神涌村的村民种出来的农作物有相当一部分要通过这个码头运送出去,销往全国各地。而现代人似乎已经逐渐淡忘了这个曾经红火一时的地方。

大家围

传说在500年前,由于地壳变迁,海水慢慢退去。村民见那些海水退去的土地虽然面积不大,但比较肥沃,要是围垦起来用作耕种,也是养育后代子孙的一块好地,于是就有了大家围。

马头墩那里的水位早已越来越低,甚至也有消失的可能,于是村民们在现在的河涌边建起了一座小小的石板桥通往大家围。那时的神涌村水路比陆路更为方便,那条河涌的宽度甚至可同时并排四艘五米宽的货船。

神涌村的那条涌溪,当时河水清澈见底,人潜到水底把眼睛睁开,便可看到涌底的小虾小鱼,水面宽约60米。外乡人用船装载货物到村里做买卖,也曾有一番热闹的景象。

大家围土壤肥沃,村民常用来种植水稻和甘蔗,所种出来的作物大多数用来交公粮。因为产量高,又近水路,村民们便在大家围的围堤上搭建了几个凉棚,用于避雨遮日或是休息、存放工具。用来榨糖的甘蔗,由村民们砍好、称好后搬运到船上,运送到糖厂。庄稼能卖个好价钱,淳朴的村民就会像过节一样格外高兴。

神涌村小学

从村头走1000米左右,便可到达神涌村小学。神涌村小学原是周氏祠堂,由于当地百姓喜爱这块风水宝地,周氏人士也愿意将此祠堂改作教学之用,这无疑是一大善举。因为这所学校,神涌村孕育了一辈又一辈善良又勤劳的子孙后代。

学校门前有一个避雨区,至少可容纳50人在这里避雨。进入学校,是一所四合院,课室分别位于左右两边,每间课室可容纳50名学生就读。

左边是一年级和二年级,并有一个共同出入口通向大球场。右边也有一条小巷通向球场,小巷旁边就是老师办公室,办公室门口正对着两张用水泥和砖块建成的乒乓球台。办公室旁边是学校厨房,厨房边是菜园,供师生们平时种菜用。

老师办公室最靠外有条通道是进入三年级和四年级教室的必经之路,正对着球场。四年级教室外面也正对着两张乒乓球台。靠山那边是卫生间,卫生间正对面是花基。花基分为四级,种有鲜艳夺目的大红花。

这所学校化解了神涌村周氏家族、黄氏家族、罗氏家族的种种矛盾,让村民们团结起来,共同治村,神涌村才日益兴旺。这也是村民们格外看重教育的原因。

“马骝村”

早已形成的村庄用属于自己的村庄动物命名,好比村庄的一种象征或者图腾,例如西桠村称为猫,江尾头称为狗,大岭称为塘虱,宫花称为龟等。那么,怎样称呼神涌村最为合适呢?周疆宦觉得后代人应以灵敏机警作为创业的取胜之道,于是最后敲定以猴子来称呼,故神涌村被称为“马骝(在粤语中是猴子的意思)”。

村中姓氏分布如下:周姓149户,黄姓47户,罗姓23户,郑姓6户,高姓3户,何姓2户,李姓1户,谭姓1户,孙姓1户,程姓1户。

神涌村旅外乡亲们向来有着浓浓的故里情怀,在外创业依然不忘父老乡亲和故园。他们爱国爱乡,热心支持家乡建设。改革开放后,村中兴建了一座高三层的燕式教学大楼、一个标准的灯光篮球场;修建了一座双龙戏珠牌坊,覆盖了大小沟渠,铺设了水泥村道,沿街修建了花基、花坛;改善了街道照明。

从1978年至2005年间,村中先后有161位旅外乡亲向家乡捐赠兴办公益事业的善款,共计美金15300元,澳币1270元,加币200元,港币90640元,葡币100元,人民币406431元,另外捐赠一批彩电、风扇、红木台椅和炊具、餐具等。

改革开放后,村民们不再只是耕地种田,不少人相继进入工厂打工。村中集体经济发展蒸蒸日上,2001年集体收入67万元;2002年达到75万元;2003年收入达86万元;2004年建好厂房出租,收入90万元;2005年,收入达160万元;到2011年,实现了厂房全部出租,年收入达460万元。近年来,神涌村的经济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集体收入的增加,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日渐提高。2005年,村中实施股份合作制、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

村内股东每月享受福利:厂房租金每人200元,口粮补助每人50元,老人福利金每人100元。全村的屋舍已经翻建了90%以上。

(供稿 黄逸晓 徐一川)

沙边碉楼屹百年 历史风云荡心田

沙边是位于河边的一个自然村落,方圆仅一平方公里,有三百多户村民,常住人口两千多人。住在这里的是从珠玑巷南迁的孙姓后裔,他们历代都靠耕种为生。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方便,很少与外界联系交往。但到了清朝末期,村中部分青壮年为寻找生活出路,陆续出外谋生。在水利设施还没有兴建和完善的时候,从横门水道可以直接坐船抵达沙边村。在旧社会,横门一带海盗猖獗,海盗从横门水道进入石岐水域,首先经过的村落就是沙边。他们一到沙边就会经常骚扰居民、抢劫财物。为了保卫自家的生命财产不受侵犯,沙边村民纷纷写信给在海外谋生的亲友,请他们资助乡亲父老建造碉楼,防御海盗,故而沙边碉楼密集。

1949年前沙边的碉楼就有99座,现在残存的也还不少。沙边碉楼修建得早,具有代表性。碉楼往往具有侨乡背景,碉楼多的地方往往华侨就多。沙边现旅居国外的华侨就有一千八百多人,相当于全村人口的90%以上。沙边的侨史可以上溯到清朝的咸丰年间,当时,村中有人远渡重洋,到“金山”或者南洋谋生。凭着艰苦的奋斗,不少人开始发家,家中亲属们的生活渐渐富裕。更有一些人难耐思乡思亲之苦,归乡定居。于是,一句俗话不胫而走——“金山客,无一千也有八百”。如果是对勤劳致富的肯定,这倒也不失为一句赞赏的话。但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这句俗话却招致了歹人的窥伺。由于沙边近海,到了民国初年,海盗上岸进村打劫,“金山客”成了他们的首要目标。1925年,贼人入村“打明火”,进行了大洗劫。村里的孙赞祥,如今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那时沙边海盗十分猖狂,经常进村大肆抢劫掠夺。当时沙边有一个警长,他竟然作了海盗的线人!引得海盗进村抢东西。”这场洗劫让“金山客”和亲属们惊悸不已。当整个社会处于无序的状态,没有足够的律法作为支撑的时候,人们就只能借用构筑军事防御堡垒的手段,建碉楼以求自保。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碉楼都像是防御工事,不像是居家过日子的地方。坚固厚实的墙壁,狭窄紧缩的窗户,顶层望台上的枪械、火炮、石块、铜钟、报警器、探照灯,剑拔弩张,寒光凛凛。一边是幽静怡然的世俗生活,一边却是小心翼翼、提心吊胆,反差如此强烈,很难想象碉楼里的人们承受着怎样的心理压力和情感折磨。他们深居简出,处处防范,能对付的也只能是几个小蟊贼。后来日本人入侵,民族衰微,国难当头,看似坚固的碉楼,也难以抵挡坚船利炮的袭击。

据史料记载,早在1918年,沙边村就建起了第一座碉楼。之后十余年,沙边的碉楼越建越多,最多的时候有103座。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山沦陷,侨汇邮路不通,得不到海外亲友的资助,沙边村民才不再建造碉楼。掐指一算,沙边碉楼历经了近百年的风雨沧桑,如今还完整地保存着74座。徜徉其间,细看之余,让人不免领略到一种苍凉古朴的隽美。

走进沙边,你一眼便能望到那些钢筋混凝土结构,矮的有两层半,高的达四层半,一般碉楼有三四层楼那么高,面积二三十平方米(少数碉楼楼面较宽大)。外墙多为暗灰色的挺拔建筑矗立于大街横巷两旁。由于碉楼的主要作用在于防盗和抵御外敌入侵,所以设计的窗户较为狭小,且绝大部分都装上厚重的铁门。楼层之间,梯子上方,还装上可推挡的厚铁楼坎,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听老一辈沙边村民讲,当年每座新建的碉楼,主人家都会在顶屋或瞭望楼亭内放置几堆石块和沙子,有的还装上铁制火炮,甚至还买来枪支弹药,以便在海盗入村“打明火”时用这些武器狠狠地打击来寇。沙边碉楼虽没有开平碉楼那么高、那么阔、那么大气的构造,但其楼形笔直,线条分明,外观简朴,结构坚固,又因其历史的烙印而更显时代的厚重。当年,它是一种抵御盗贼洗劫、保障村民安全的特殊建筑。其风格借鉴了国外的建筑模式,更显中西合璧,有西欧式的、哥特式的、西班牙式的、南洋式的,各具特色,不拘一格。

沙边碉楼不是建在村边或田园中的独体碉堡,而大多数都是与村民当年居住的房屋连成一体的。有的碉楼与住屋之间留有一米多宽的水巷,以利于采光和空气流通,前面围起天街(庭院),旁边建上砖瓦木梁结构的厨房及厕所,墙根下还栽上一两棵龙眼树或三稔树,在当时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上等的农村居所,这也是碉楼的最大特色。

从地势较高的地方往下望,碉楼可谓沙边村最为显眼的建筑。这些曾经守护沙边村民走过艰难动荡岁月的碉楼,现在绝大部分已无人居住。原因是早年很多沙边村民外出谋生,一千多人口的村子,就有三百多名乡亲分布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秘鲁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乡亲们在当地站稳脚跟之后,又将家乡的亲人也带出去一起生活。所以,当年这里靠侨汇建造起来的碉楼,主人们大都出国了。而留下的碉楼,或是主人将钥匙交给村中其他亲友及后人看管,或是作为出租屋租给外地人居住。

目前,沙边碉楼分布在山边巷(1座)、炮台(1座)、上街(25座)、中街(28座)。其中12座有人居住。保管得最好的碉楼是位于上街的冠洲和中街的炳辉。

至今完好保存的碉楼有七十多座,这不仅在中山,就是在整个珠三角也是罕见的。更为珍贵的是,沙边碉楼与中山共产党组织的保存与发展有着深厚的渊源。沙边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村落。当年,中山的第一个共产党地下组织就是在沙边村成立的。当时党小组的负责人孙康在沙边村筹建党小组成立事宜。党小组成立后,孙康又以教师身份在沙边小学教书,主持中共中山县委的工作。在白色恐怖时期,沙边村党组织受到了来自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沙边村的党小组成员藏身于沙边上街十巷的一间骑楼式碉楼里,才躲过了那次围剿。

此外,位于上街的海筹碉楼主人孙海筹是民国时期的“国民代表大会”代表,当时称为“国大代表”。他负责在海外联系爱国华人,为中山的革命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孙海筹可以算得上是沙边乃至中山的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沙边碉楼还浓缩了海外侨胞与沙边祖居之间的浓浓亲情。20世纪80年代以来,沙边每年都有旅外乡亲回来寻根问祖,探亲访友。他们都念念不忘祖辈当年在乡下兴建的碉楼和祖屋。在看管人的带领下,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推开尘封的大门逐一观看,虽然再也见不到当年祖辈千辛万苦带回来的罗马钟、玻璃罩大吊灯、金山笼和大小细软,但浓郁的怀念之情仍然油然而生。

上街十巷17号之一的一座碉楼,是南美国家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财政部长孙仲明的祖居。1992年秋,孙仲明先生就是凭着当年在特立尼达的父亲(孙桂桐)收到的从乡下寄来的发黄的全家福(照片中的孙仲明是后来在照相馆补晒上去的)和一张乡下碉楼旧相片,在市(区)侨务部门的协助下,几经辗转,才寻找到父亲出生长大的地方——沙边村,完成了他父亲临终的嘱托,也圆了他多年来回乡寻亲问祖的梦想。

与别处的碉楼相比,沙边的碉楼更具人文气息。其他地方的碉楼大都是一座单独建筑,功能也仅仅是防御。而沙边村的碉楼却是和祖屋建在一起的,碉楼建在最外面,紧挨碉楼旁边的是用于生活起居的房子,房子前面还有一个庭院,院子里往往栽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可见,沙边碉楼并不仅仅是一座座抵御入侵的“堡垒”,它们还是沙边村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沙边现存的碉楼虽然保存良好,但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有些残缺,有的也由三层楼拆成两层。为了保护好现存的碉楼,村委会积极开展宣传,大力弘扬沙边碉楼的历史渊源和重大意义,引起村民重视,发动大家自觉保护现有的碉楼,绝不允许擅自拆毁。

2003年,孙赞祥老人已是80岁高龄了。他作为碉楼兴衰历史的见证人,对碉楼有着很深的感情。他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抱有强国御敌的志向,刻苦攻读,后来从事教育,向学生们讲述碉楼的历史。这成为了他几十年来教书育人的一贯工作。他要让后世子孙永远记住这段辛酸和屈辱的历史。往事悠悠,历经劫难的碉楼虽然存留了下来,但对那些想以坚固的碉楼来避祸求安的人们来说,碉楼的脆弱更让他们感到只有民族强大,才有坚不可摧的安身之地。孙赞祥老人仍然住在碉楼里,关注着碉楼的命运。他的一位朋友将沙边的每一座碉楼都拍成了照片并装订成册。朋友建议说,这些碉楼绝大多数都是当年的华侨兴建的,可以搞些物业管理的方式来加以保护,孙赞祥老人也觉得这样甚好。对碉楼目前迅速废弃的现状,他也很担心。虽然影像是一种记录的方式,但他非常希望能从沙边现存的碉楼中选择几幢特色明显的保留下来。他说,老一辈过世了,年青的一辈没有保护意识。如果能由政府部门出面,牵头进行碉楼保护工作,那就太好了。操作起来的话,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难度也不小。孙赞祥认为,要保护碉楼,最好的方式是开发性保护,就像是搞旅游开发一样。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力量能够做到的,他希望,有人能够站出来,为保护碉楼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来自省、市的各级文化单位特别是文物保护等相关部门,也多次来到沙边,深入开展沙边碉楼的实地调研、考察工作,摸清并掌握了沙边现存的每一座碉楼的来历、主人、典故等史实,完善了第一手珍贵可靠的历史人文资料。

为了更好地保存沙边碉楼原貌,完整地记录火炬开发区乃至中山市这绝无仅有的历史回音壁上每一件可歌可泣的事件和每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市、区的各级领导部门都先后作出了批示,不仅投入资金对沙边碉楼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缮,而且还对有着深厚渊源、对中国革命做出过杰出贡献的沙边碉楼,制作图文音像宣传资料,以扩大其对外影响力,打造知名度,为申报历史文化名村、打造中山市的又一历史文化品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沙边碉楼如今已静静地矗立了近百年,它们在一代代后人悉心的挖掘、整合、保护以及对外展示和宣传中,更加体现了自身的宝贵价值,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

作为沙边最富含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设施,沙边碉楼不仅让沙边村成为中山市独一无二的村落,更对前来参观考察和学习的后人起到了指引与教育的作用,并由此开辟了一条促进中山旅游开发的新思路。

如今的沙边村早已日新月异,新式的楼房、美丽的花圃、茂密的绿化带比比皆是,但那一座座沉默不语的碉楼却依然保持着往日的姿态,纹丝不动,风雨不侵。现代化的公共设施使古老的沙边焕发青春,更与这碉楼百年的沧桑历史交相辉映。

(供稿 徐一川 孙锦源)

黎村追昔抚旧迹 历史烙印留心中

黎村的由来——历史的渊源

黎村坐落在烟管山与白米山之间,房屋大部分是以砖木为主的平房。虽叫黎村,但村里的人都不姓黎而姓梁。原来,在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黎姓人迁于此处建村,以姓氏命名,称为黎村。后来,黎姓一族逐渐没落,到了南宋末年,梁姓人从南雄珠玑巷南迁到此落脚,就沿用了原来的村名至今。

黎村特产——不苦的苦瓜

黎村主产稻谷,其次还有甘蔗、花生和各种蔬菜。苦瓜是黎村的名产。这里的地质与土壤特别适合种植苦瓜,而且培育出来的苦瓜完全没有普通苦瓜的那种苦味,甚至还透着淡淡的清香,吃起来格外美味爽口。随着时代的变迁,黎村的土地已经逐渐被征用,用于建厂房以发展现代化产业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黎村的这一名产——不苦的苦瓜,产量也大幅减少。虽然如此,它的芬芳和独特的味道却仍然清晰地镌刻在人们的记忆里。

风雨碉楼——无言的诉说

这里有一座两层的碉楼,是由泥和砖搭建而成,墙体上还能清晰地看到当年日伪军与海盗射击留下的弹坑。据该村75岁的梁观湘老人介绍,这座碉楼原来是20世纪40年代用来防御海盗的。当时村里16岁以上的村民都要轮流值班,守在村口,以防御从山路过来的海盗。原先还有围墙围着整个村庄,也是为了防御海盗,但后来都渐渐拆掉了。这座古老却仍然保存完好的碉楼静静地伫立着,在风风雨雨中度过了半个多世纪。它迎视着南来北往的人们,好像在无言地诉说着在残酷的战争年代,它亲眼所见的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往事……

抗日烽火——不能忘却的纪念

1945年,当地的游击队把黎村作为抵抗日伪军的基地,经常在这一带袭击日伪军。疯狂的日伪军为了报复,有一天从洋关水闸出发,突然对村庄发动进攻。日伪军首先占据山头,用大炮轰炸村庄。当时五桂山游击队还没有驻村,而且距离太远,无法救援,而村里也没有足够的枪支弹药与日伪军抵抗。日伪军入村后,将收割的稻谷,家养的鸡、鸭全都抢光,然后用船运走。

当日军投下第一颗炸弹时,村民都躲到村头的碉楼里。后来日伪军进村抢劫时,有一户人家没来得及躲避。之前主人在取蜂蜜时,不小心被蜜蜂蜇了,脸肿得很大。日伪军以为这人得了怪病,不敢进屋抢劫,这户人家才因此幸免于难。

百年芒果树——温情永在

过去,村里有一棵高约13米的百年芒果树,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茂密的枝叶像一把大伞铺开,树身粗大,两三个人都抱不过来。每到夏夜,村民都十分喜欢聚集在这棵芒果树下纳凉、休息、聊天,这也是孩子们玩耍的好地方。那时大家都穷,也没有钱买什么水果吃,但只要这棵芒果树一开花、结果,他们就会爬上树去采摘果子解解馋。

遗憾的是,2015年5月24日,这棵芒果树的树头不知道让什么虫给蛀空了,轰然倒下。

重修北帝武侯二庙碑记——历史的烙印

黎村有一座古庙,一块碑文镶嵌在黎村古庙的墙上。“重修北帝武二庙碑记”,刻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这块碑记用黑麻石阴刻楷书而成,长138厘米,宽78厘米,碑额每字5厘米,碑文每字1厘米。碑额依稀可以看到“重修北帝武侯二庙碑记”这一行字。碑文为:

重修北帝武侯二庙碑记

岁壬寅 北帝 武侯 元山三庙俱遭蚁蚀爰集议重新飞柬各埠签助而集赀少縻费多祗新二庙元山尚遗以俟后窃思各处庙得辉煌俱以逐利要荒盼神庇佑乐输集腋郁成大观我乡客海外者原不乏人而捐助终悭反逊家具之慷慨岂劝捐不得其人抑地运未昌难争气数之穷也诸君子数载经营卒亏一篑不竞其事扪心能无耿耿而未新者驻跸神厅转幸克新者顿成巍焕又未曾不冀行百里已历九十有志者事竟成丞欲为重负未释者激励其善果之终园也 北帝庙经始癸卯年六月十一日落成是年冬十一月十七日共费银壹仟柒佰玖拾九两正 武侯庙经此癸卯年十月十一日落成是年冬十二初六日共费银捌佰肆拾陆两二庙总共支银贰仟陆百肆拾两正捐签不足联江西会一股得银叁佰两正归结清楚役也总理梁嘉明梁崇明值理陈钟彩梁开英梁美昭梁富仁梁富才梁有业梁勇明梁泰明梁炽明梁理德先条列信士捐签芳名于前次以公产拨银附于后 庇下里人梁煦南拜手敬撰并书丹。

光绪二十有九年岁次癸卯仲冬中浣吉旦重修绅耆众信董理等敬立石。

下岐山炮台——又一历史见证

下岐山炮台,位于下岐村下岐山的山坡上,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炮台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夯土墙修筑,墙身厚80厘米。炮台平面呈半圆形,向北面有7个炮位,原有铁炮一支(已遗失),现炮台保存完好。当时修建这个炮台是为了防范日伪军与海盗的入侵,如今它已是中山市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

(供稿 苏壮贤)

茂生蕉林独守候 小村人家几度秋

提起茂生,就得说说茂生香蕉。1994年版的《张家边区志》“地理篇”对茂生香蕉有这样的记载:蕉身长,肥壮,色泽鲜艳,食之柔软,香甜可口,驰名中外。就是凭着这些特点,茂生香蕉成为中山有名的特产,不仅在珠三角的水果市场上占据着一席之地,甚至漂洋过海。抱着这块金字招牌的茂生人是幸运的,因为除了香甜,香蕉还给他们带来了财富。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张家边区,茂生香蕉的种植面积就过万亩。很多昔日的渔民弃船上岸从事农耕,出现了很多种蕉人家。

杨顺泉,人称泉叔。每年种蕉季节,泉叔总是一大早就骑上摩托车赶去翻地。泉叔曾经也是下海讨口的渔民,后来改行种香蕉。在他二十多年的种蕉生涯中,泉叔总是用心摸索,总结出一套种蕉的经验,成了茂生香蕉种植的代表人物。泉叔种蕉很卖力,他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俗话说,人勤地不懒,凭着这个信念,泉叔种蕉种出了名堂,在村里率先盖起了小楼,成了富裕户。泉叔说:“种香蕉嘛,就是要舍得施肥,要多花些成本才能种得好,还必须要自己懂得技术。一年里头如果没有台风入侵的话,每亩可以收2500公斤香蕉。”

泉叔特别喜欢种香蕉,因为他这方面的经验足,又熟悉流程,再说一年能挣三五万元,泉叔很知足。

随着开发区发展提速,工业区迅速拓展。村民们进厂做工、出租房屋,甚至办厂开店,种蕉已经不再是他们谋生的主要手段了,把心思用在种蕉上的人也越来越少。但泉叔依然在种,他甚至还跑到邻近的横门租种了18亩地。

下苗前,需要翻地,头一年翻的地,因为病虫害太厉害而退了租,现在的地是新地,种蕉前要好好翻一翻。以前下地有儿子、女儿一起干,前两年,他们分别成了家,各自地里的活儿都很忙,没时间帮他。大家身在三处不同的地方种着各自的香蕉,泉叔说,儿子、女儿也种得不错。

对失去蕉地,泉叔很矛盾。他知道搞工业是好事,今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但他毕竟已经种了这么多年的香蕉了,有了感情。守着蕉地,终老一生,这曾经是他憧憬的生活,哪是说想丢就丢得了的。儿女们跟着自己种了许多年,学到了真本事,也算是后继有人。

但为种蕉,一家人各守一方,少了不少照应。眨眼之间,自己原先的蕉地已经变成了工地,想种蕉只能到外面去。虽然香蕉仍用茂生品牌,但已经不是原来地道的茂生香蕉了。泉叔除了种蕉,还兼任村里的水管员,每年也有不少收入,日子也能过得好。可泉叔认为,香蕉总得种吧,何况是名满粤港澳的茂生香蕉。但有个事实他也不得不承认,茂生香蕉已经没有多少是产自原产地茂生的了,再加上现在种植的各类水果那么多,香蕉已经不像前些年那么走俏了。泉叔却不管这些,他说,喜欢茂生香蕉的,总还有人在,为了这些人,他还要种。2003年,他种出了一挂重达八十多公斤的“香蕉王”,电视台闻讯后还专门前往报道。泉叔对记者说:“就是想种出几挂大香蕉出来,想给我们茂生香蕉出出名,最起码不管到哪里去种,香蕉都是我们茂生人在种。蕉林茂盛,香蕉种得好,那都是我们茂生的荣誉。”

“香蕉王”只能引起人们一时的兴趣,对他希望能够重振茂生香蕉的想法起不了多大作用。就连泉叔现在租用的蕉地,与正在加紧建设的工厂,也只有一河之隔了。说不定哪一天,轰鸣的推土机就要开到他的蕉地里来。泉叔说,开发区现在的发展确实很快,自己也很担心眼下的这块蕉地没有了。不过,就算没有了这块地,自己也会到其他地方继续种香蕉,去远一些的地方。现在有不少茂生人就是去了比较远的板芙、斗门,有的还去了番禺。

以后还会到什么地方去租地种香蕉,泉叔现在不知道。但有一点他是确信的,那就是,茂生香蕉会在任何一个能长蕉的地方继续生长,而他也会一辈子将茂生香蕉种下去。

(供稿 徐一川)

横门弄潮数十载 披星戴月浪里行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出海打鱼就曾经是横门水道沿岸居民谋生的主要方式。这些世代依靠横门水道求生的人,视这条水道为衣食父母。他们与水道相亲相守,同时接受着她无私丰厚的馈赠。在她风浪的洗礼中,一代又一代的横门人,成为挽狂澜、搏风浪的弄潮儿!

过去,这些战风斗浪的弄潮儿,被称为“疍民”,在中山俗称“疍家”,是过去广东、广西和福建内河及沿海一带的水上居民。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浮家泛宅,居无定所,备受歧视和限制,长期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以外。清朝雍正年间,朝廷下诏,让一部分疍家在岸上盖房栖身。到后来,这些水上人家陆续结束了以船为家的漂泊生活,有的仍旧以打鱼、运输为业,另有一大部分上岸务农,开始了新的生活。

时至今天,靠海为生的水上人家已经越来越少了。像泉哥这样把全身心都投入到打鱼上的在茂生已经不到20人。泉哥全名冼金泉,就连他自己都说不上来他是第三代还是第四代的渔民了。做渔民十分辛苦,尤其是在天气寒冷的时节就格外艰难。泉哥从父辈那里学会了出海打鱼的本事,算是有了一门谋生的技能。他靠着打鱼,维持着全家人的生计。打鱼虽然辛苦,但这毕竟是沿袭了千年的营生,他很感谢横门对自己的养育。打鱼和种田一样,也是有着季节的淡旺和收获的丰馑。现在海里的鱼,不像以前那么多了。虽然是打鱼季节,也不是每天都能出海。最值钱的是鳗鱼苗,总是供不应求。当年的一条鳗鱼苗,就能卖到四元多。当时捕捞多的时候,一次能捞到一百多条鳗鱼苗,但有时候又一条都捞不到。海上的东西,总是无法估计的。目前可打的鱼种类已经不多了,主要的收入还是靠捕捞鳗鱼苗,一般都是在晚上出海,渔民对于披星戴月劳作早就习以为常。渔汛来得早,春节期间往往是最忙的季节,经常是一直忙到初十甚至十五,这都是季节性的。由于这几年,鳗鱼苗俏销,收益也不错,短短时间内可以赚到不少钱,泉哥很高兴。但他也知道,打鱼比种田更加不保险,所以,在捕鱼的淡季,泉哥就守着几亩田种植香蕉,每年也有不少的收入。他说,现在村里和自己一样靠打鱼为生的人已经很少了,每次出海阵势很小。上岸不再打鱼的人,有的专职种植香蕉,有的开店做生意,有的干脆靠出租房屋过活,日子都过得很安逸,不像自己总是要出海打鱼那般辛苦。泉哥说,自己不是一个见异思迁的人,以前别人都上了岸,自己留下来单独干,但全家人今后的生活,他也不得不考虑,自己总有老得下不了海的时候。再说,如今情况也不同了,马鞍岛全面开发,对泉哥他们来说是一个发展的好机会,他也不想错过。因此,他把家里的几间空房腾出来,改成了出租屋。他想,有了空房就租出去,也比打工强。日后这里发展得好,租金也可以收高一点,这样自己的收益也就会更好一些。

出租屋还没有租出去,但泉哥并不急,因为现在出租屋很俏,总会有人上门的。倒是下海捕鱼让他为难。自己这辈子看来是丢不了了,内心深处总有一份情结在。但是自己的孩子呢?说到儿子,泉哥已经不想让他再跟着自己干了。时代这样发展,泉哥说,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再从事父辈如此辛苦的劳作了。现在社会这么好,就业机会这么多,这边周围到处都在建厂,年轻人当然是去厂里做事更好。俗话说,耕田的有朝一日也都会洗脚上岸的啦!至于渔民,出海也必须有渔获才值得,这个事情得靠海,不稳定。其实,泉哥的儿子也不想出海捕鱼。他高中毕业以后没有考上大学,去学了电脑,他对自己将来的构想就是看看有什么需要学习的就去学习,有什么需要进修的就去进修,然后再找一份好工作。对儿子的选择,泉哥没有反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强求不来。

泉哥相信,时代在不断地发展,社会也在不停地进步,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路也会越走越宽。他更坚信,世世代代跟大海打交道的渔民,永远是搏风斗浪的弄潮儿。

(供稿 徐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