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聚落的形成
第一节 建村历史
南宋景炎二年(1277),福建莆田人黄经德由程乡(今梅县)知县调任潮阳,因病刚上任即解职,择基老鼠山开创霞霖村基业,后移创厦林(同“夏林”)黄氏族。长子黄东里创堂后村,次子黄东斋和三子黄东林共创埔上村,四子黄东春创下底村,五子黄东江创揭阳渔湖镇塘埔村。清光绪《潮阳县志》载:“黄经德,字腾茂,莆田乡贡。尝知程乡县事。性慈祥,多善政。后调潮阳,方莅任,以病解组,因家于直浦都之夏林。”
据说黄经德在来到下底之前,曾受聘为鲤鱼埔村(今下底村邻村埔上村)富户陈瀛省家的塾师。在一次闲谈中,陈瀛省表示自己居住的地方地势低洼,遇强风大雨必受水淹,想寻地势较高之地而居。黄经德却认为这是一块宝地,处于榕江南河东岸,水网纵横有利于灌溉,可发展农业生产;江水咸淡交替,渔业资源丰富,可发展捕鱼业;榕江边还可以围垦造田。黄经德便同陈瀛省商议调换居住地,陈瀛省则觉得霞霖背山面海,是一块风水宝地,欣然同意。于是,双方择吉日对换。陈瀛省移居霞霖,创波头村。黄经德移居鲤鱼埔,开创厦林黄氏宗族基业。
元朝,下底二世祖黄东春生有二子,长子一系均出外谋生;次子黄处士居下底村。
明天顺元年(1457),下底六世祖黄应进之弟黄应衍和母亲王氏迁创澄海浮陇村,其支系创达濠葛洲村。
下底六世祖黄应进的长子黄隐居的子孙少数居住在下底、分支创桑田东门(今河溪镇);次子黄双榕于明景泰、天顺年间外创普宁南径镇磨石坑村;三子黄无为居下底村,开创下底三房派衍,其支系迁洋心村、溪头村;四子黄博叟居下底村,开创下底四房派衍,其支系创新荣村、金灶镇灶市村。
康熙三十年(1691),它由下底第十五世祖庠生(秀才)黄吉仁(字昌亹)捐出田地和大部分银两兴建,由下底第十三世祖黄声闻主持建造。列世祖祠,坐北朝南,祀奉二世祖东春公至六世祖应进公,其名为“永思堂”,“屋上有屋”是它的一大建筑特色。据《潮阳县志》卷十七《孝友篇》中记载:“黄昌亹厦林乡诸生以仁孝闻,家小康,凡祖祠、祭田靡不竭力为之,亲戚尤多所周恤,邑令旌焉。”今列世祖祠除了作为祭拜下底先祖的中心,也是下底老年人协会平日里的活动地点,为联络宗亲情感提供了方便。
列世祖祠 刘婷婷/摄
列世祖祠——屋上有屋 曹子烨/摄
《厦林乡厦底黄氏家谱》关于“下底祖祠记”的记载 黄拮生/供
乾隆三十年(1765),下底村的列世祖祠被重修。因埔上大祠堂遭毁,下底村原有辈序诗中十四代以前的谱牒无存,据口传只有末句“明振君伯廷”。自十五代开始,续做如下辈序诗:
(号序)昌大吾文运,必有贤良昆,子孙世绳武,科甲声馨闻;
(书号)钦祖宗家训,维诗礼是遵,若能勤勉学,定超人众群。
乾隆三十六年(1771),下底村开始修筑寨墙。
咸丰五年(1855),下底村西南侧创建兴隆市,并建王銮、黄一龙庙,以昭其凿溪筑堤之功。
光绪二十二年(1896),下底人黄武贤主持开浚厦林至南砲台间的十八乡灌沟,长1700米,并立碑维护。
清光绪年间,下底村兴建三房祖祠,祀奉下底村七世祖无为公(俗称陈港公),该祖祠坐东朝西,面堂开阔,前有半月形池塘(寓意子孙后代大有发展前途),有榕江南河环绕,与涵元宝塔对望。三房祖祠曾作为书斋、仓库、幼儿园使用,如今成为了下底村的文化室,是下底村的文化交流中心。
清代下底村兴建四房祖祠,祀奉七世祖黄博叟祖公,该祠堂坐北朝南。祖祠门口有一对打制精美的石狮,石狮和台阶是用福建青石打造而成(寓意子孙后代平步青云,大有前途)。两石狮在2010年被盗走,至今下落下明。四房祖祠曾作为书斋、信贷社等使用。下底村四房后代近些年曾计划重修祠堂,挑选动工吉日时,却被风水先生告知五年内不宜动工,因此祖祠只得暂停使用。
清代下底村兴建黄贵祖祠,祀奉十一世清波祖公,该祠堂坐南朝北,目前已暂停使用。
1921年,下底村兴建心畅公祠,祀奉十四世祖心畅祖公,该祠堂坐南朝北,2013年夏进行过一次较大规模修葺。
1923年,下底村兴建素庵公祠,祀奉新厅十八世祖素庵祖公,该祠堂坐南朝北。大门外面墙壁雕塑有福、寿两仙以及鹿、鹤,意为“福寿六合”。该祠堂也是下底村最早使用水泥的建筑。今该祠堂作为下底卫生站使用。
1923年,彭湃成立“惠潮梅农会”。1926年,总会派吴鹏到关埠组建八区分会,下底村黄汝鹏出任常委。翌年厦林农会在下底村三房祠前举办成立大会。
下底村三房祖祠曾是国民党的粮仓,向农民收重税存于此,下底村黄铿等人目睹百姓于水火中,激愤不已,率领地下党攻破了这个粮仓。《潮阳文史(第十二辑)》收录的《洋贝小学风云录》一文,就介绍了黄灿、黄铿父子二人的事迹:
1948年开春以后,潮汕地区的反“三征”(征兵、征粮、征税)武装斗争蓬勃地发展起来,潮揭丰边县委决定建立小北山武工队,发动群众,开展向地主、富农借枪借粮,建立堡垒村,发展队伍等活动,工作重点就在关埠区。中共决定凭借小北山武工队的力量,攻破国民党政府潮阳田赋处设在关埠区下底乡的一个粮仓,开仓济贫。
列世祖祠 黄凯生/绘
在破仓行动之前,下底人黄铿和黄大昌负责调查粮仓位置、仓储情况等。破仓行动的时间定于农历五月初三的夜晚,当晚,武工队从坡头村进发,破开下底乡粮仓的仓门,各乡村民纷纷进入挑谷。
小北武破下底粮仓的行动,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轰动,有人在破仓事件后看到从下底乡通往京岗的灶浦渡口沿路洒下许多谷粒,就推测这是京岗乡人干的,由此又联系到洋贝小学的教师许多是京岗乡人或与京岗乡有亲缘关系的人。于是,许多人都把怀疑的目光投向洋贝小学。恰在此时,王逸之因肿病发作回汕头家中医治,外间又流传校长托病弃校潜逃,一时间形势变得十分严峻。
为了争取地方当权人物的庇护,王逸之在黄铿的帮助下特地赶到下底村约见黄灿。黄灿是当时京岗乡养正小学的校长,又是当地德高望重的人物。通过谈话,王逸之了解到黄灿是支持革命的,便提出希望能借助他在关埠区的当权人物中的威望,代表学校说说话,做些化解工作。黄灿慨然答应,并频频和关埠区的当权人物座谈,极力帮助学校解除麻烦。王逸之等人是黄灿推荐到洋贝任教的,黄灿的儿子黄铿又是洋贝小学的教务主任。当地的乡绅碍于黄灿的面子,便不再对破粮仓一事深究。风波平息后,王逸之等怕有变故就借故安排一些人先撤离,自己和其他人收尾后也随即撤离。
1952年6月,黄灿在土地改革中被扣押。同年7月7日,以压迫人民,把持公租,剥削农民等罪名被枪决。黄铿也因此受到株连,被划为地主,开除共产党党籍,押回至家乡的交农会被管制了25年。据王逸之回忆,黄灿思想开明,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并未欺压百姓,还在危急时刻挺身帮助了王逸之等安全撤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黄灿和黄铿父子的冤情得以洗刷。1985年9月,黄铿恢复了名誉和中共党籍。1988年8月2日,潮阳县人民法院审查后认定黄灿无罪,并宣布撤销1952年对黄灿的死刑判决。黄灿和黄铿父子二人的冤情得以洗刷,令许多曾经和他们共事过的人感到十分宽慰。
1949年7月,中共党员陈君乐,黄家祚在上级指示下于下底乡秘密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八区总支部,书记为黄是普,从此团员们配合小北山武工队开展革命斗争工作。
1950年3月,八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于下底新府(黄金福总兵府)公开成立团支部,大批青年报名参加,书记为黄遵罗。各乡还成立宣传站,站长为黄是桂,向农民宣传共产党的开明政策。
1952年夏,八区成立信贷社,下底分社设于四房祖祠,欢迎社员参股(每股2元)。
1964年,重修下底水闸(该水闸建于清光绪年间,由下底村民黄金福倡建)。
20世纪60年代,下底村人黄鸿金老居士在下底村创立第一个佛教场所“净心精舍”。1989年春,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黄礼烈居士和黄荣城筹建“厦林居士林”。黄荣城为居士林林长。1995年,“厦林居士林”主体建成,现为关埠镇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节 隶属变迁
下底村是汕头市潮阳区关埠镇下辖的行政村,其在历史上有过一系列的隶属演变。古代潮汕共出现了四次大规模的滨线外移现象,分别在汉代、唐初、宋末以及清代后期。下底所属地域宋前是否成陆已难详考,正如饶宗颐先生所称的“荒古窵远,书阙有间,追考也难稽”,但从黄经德的“创乡”事迹看,至迟在宋末,该处已开始有人定居。下面就该地域之隶属变迁等做个简单梳理:
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推行郡县制,一般认为,下底属于秦南海郡辖地。
秦末,南越国自立,下底为南越国揭阳县辖地。
永初五年(公元前111),汉平南越,下底为汉揭阳县辖地。
隆安元年(397),东晋王朝设置潮阳县。自此开始,除了隋开皇十年(590)当年,以及南宋绍兴二年至八年(1132—1138)等时间被短暂废置外,“潮阳”作为政区名一直存在。下底也一直是潮阳县(市、区)的辖地。
北宋太平兴国(976—984)年间,《太平寰宇记》载潮阳县领有2个乡,这是较早的潮阳领乡记录,但乡名无考,下底属于哪个乡也不明。
北宋元丰(1078—1085)年间,潮阳县领新兴、兴仁、奉恩、丰欢4乡共16都,其中的奉恩乡,领有直浦、竹山、招收、砂浦4都。下底属奉恩乡直浦都。
南宋景炎二年(1277),福建莆田人黄经德,在直浦都下底一带拓殖定居,之后,黄经德第四子黄东春创下底村,黄氏子孙遂繁衍于此。
元代潮阳县领有新兴、兴仁、奉恩、丰欢4乡,共14团,团名不详。下底属奉恩乡。
明洪武十四年(1381),潮阳县废乡、废团,复为16都,即县下直接辖都。从此时至清末,下底一直是直浦都辖地。
明嘉靖时期(1522—1566),潮阳县先后分出惠来、普宁县,余下县廓、峡山、黄陇、举练、贵山、直浦、竹山、招收、砂浦、隆井10个都。其中直浦都领30个村。隆庆年间(1567—1572),这30个村的设寨情况为:存寨的有广尾寨、大窖、上桥、曲路、溪内、新寨子、藤港、门辟、石井、寨头、前洋、后洋,无寨的有北洋、新溪洋、西平、洋心、溪西、经头、灶浦、东村,寨多圮废的有直浦、柳岗、河尾、河下、苏洋、洋背、金沟、竹桥、东湖、井尾。万历年间(1573—1619),潮阳增设1都,又从普宁割2都还潮阳,潮阳则成13都。上述这段沿革期间,下底仍属潮阳县直浦都,但具体属于哪个村则待考。
明清更迭之际,潮汕土豪林立,各势力时而助清、时而助明,潮汕地区陷入非清非明的混乱局面,直至顺治十五年(1658)左右,清政府才能在潮汕地区实施较为有效统治。康熙元年(1662)政府在潮汕地区实施迁界政策,康熙三年(1664)再巡勘后,直浦、竹山、招收、砂浦、隆井5个整都及附廓、峡山、举练3都的一半从潮阳县迁出,下底在迁界之列,遂成荒地,直至康熙七年(1668)左右,才得以恢复。
清代,潮阳县一直维持13都的格局,是谓“潮阳十三都”。除了雍正十年(1732)割让小部分地区归普宁外,潮阳县总面积大体不变,但各都的村数大增。乾隆年间(1736—1795),直浦都发展至77个村,同时,下底黄氏建祠修谱筑建寨围,形成了事实意义上的村落。至迟在光绪十年(1884),直浦都增至102个村,其中的“夏林”村,似乎是下底之前身。而在民国三十二年(1943)的《厦林乡厦底黄氏家谱》中,记下底为“夏底”。
民国初期,潮汕地区较为动荡,政区并不稳定,总体上旧的“都”被新的“区”“乡”“镇”等取代。1934年下底以“厦底乡”为名,隶属于潮阳第八区(关埠区)。
1949年10月22日,潮阳县全境解放,潮阳县人民政府成立。此后,历经乡镇建制调整,下底曾以“下底村”名隶属于关埠乡、关埠公社,后又被称为“下底乡”。1983年,下底以“下底乡”名隶属于关埠区,1986年至今则以“下底村”名隶属于关埠镇。
附:关于村名演变的史料
除了图中光绪十年(1884)和光绪二十四年(1898)下底被称为“夏林”和“夏底”,下底也曾被书为“厦底”。
光绪十年《潮阳县志》
光绪二十四年《厦林乡厦底黄氏家谱》黄拮生/供
第三节 教育发展
一、书斋教育史
下底村教育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其一世祖黄经德。潮阳被元兵占领后,黄经德便隐姓埋名,到直浦都一带教书。教育是下底村人改变命运的一个重要途径:黄氏后人通过科举制度进入官场,不仅提升了个人的社会地位,也为家族带来荣耀,且对整个家族的壮大有重要意义。下底历史上也不乏学有所成的乡贤回归家乡,兴办教育,进行文化反哺。下底家谱中也体现了下底先人对后代“千仓万箱曰富曰贵”的殷切期望。下底书斋的旧址主要分布在下底村寨墙内,部分旧址还待发掘。
下底书斋发展概况
说明:
1.家族式书斋:起初由村里各个“房头”(家族)一起筹钱建立,一般建在各“房头”的祠堂边。
2.黄素庵:下底第十八世,清嘉庆年间的“捐例贡生”。
前书斋
后书斋旧址(今心畅公祠)
下底书斋 汕大兴潮社/供
3.黄绳庵:下底第十八世,清嘉庆年间“国学生”。
4.开学斋(入学习俗):在书斋教育时期,一个男孩开始上学读书时,外公、外婆或舅舅应买书桌、椅子、书包、衣服、鞋或木屐和一只公鸡等物作为礼物。入学第一天的早餐,必有鸡、猪肝、葱、韭菜、芹菜等,寓意这家的男孩读书之后会口齿伶俐、勤奋向上,以后会做官发财。家长还要为其“做四句”(即说祝福语),勉励其勤奋好学,祝愿其将来可以升官发财。入学时,新学生要用糖葱薄饼拜孔子并将一只公鸡系于书桌脚,寓意尊师好学,将来可一鸣惊人。事后,学生拜见老师,并把糖葱薄饼与老师和同学分享,以求和气团结。
二、下底小学校史
由于下底乡贤黄武贤和黄金福建造的府第规模都相对较大,为教学提供了极好的场地,下底村一度成为当地重点中小学的办学地点,为村民接受教育提供了便利。
下底小学校史
① 敦本:崇尚根本,注重实际。
② 八区:民国时期,今关埠金玉灶浦称为“潮阳第八区”,简称“八区”。
(续上表)
厦林初级中学校史
① 奎光书院:在改为中学之前,曾被改为“奎光高等小学”和“六年制完全小学”,位于黄武贤提督府旁的东西书斋。
(续上表)
第四节 村落格局
下底村由宋时初具规模的村落形态,经元至明清不断向外围扩展,民国至今发展迅速,如今形成约3平方公里的成片状分布的大村落。
清朝时,下底划分为七围(寨内、寨外东畔、寨外西畔、人家底、新府、老府、石路脚);人民公社时期,下底被划分三片,寨内为一片,寨外为一片,其余为一片;随着时代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下底新建了新桥、新桥外等居住区。村干道贯穿全村,街巷交错相通,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村内的桥主要有:板桥(在素庵祠旁)、板桥(在黄贵祠旁)、炮楼桥(原吊桥)、官厅桥、人家底桥。潮水溪支流上的桥有:新府桥、新桥、南门桥、西门桥、江湖桥、河西桥。新溪段的桥有:升仙桥、湖下桥、洋心桥、老抽水机桥、竹篮后桥(石拱桥)、山家桥。榕江堤边还有三洲桥和塌肚桥。
下底村全景图 丁志威/摄
第五节 文物古迹
一、古墓
下底七世祖无为公的坟墓位于下底陈港。虽然墓地简朴,四周都是野草,但每逢无为公忌日,不仅本乡子孙,连外乡人也会前来祭拜。每年二月初十晚上,无为公祖祠(即三房祖祠)广场前人山人海,连续两晚,人们在此搭台唱戏以思祖德宏大。
二、古水闸
《潮阳县水利志》中记载,下底水闸初建于清光绪年间,由时任潮州府总兵的黄金福带头修建;1964年重修;2006年广东省水利厅拨出专款建设“金关围堤防工程”;2007年,在下底村陈港网地陵墓旁边另外新建了一座单孔“下底水闸”。
三、古寨墙
乾隆三十六年(1771),下底村开始修筑寨墙。当地过去曾有“三海两贼”的说法,据说建寨就是为了抵御外敌,防御倭寇和盗贼。后来人口增加,人们渐渐走出寨墙进行扩建。寨墙依着溪流而建,并有碉楼(炮楼)守防。距离地面一米高的地方有几十处炮眼,这些炮眼据说是由之前的共产党地下组织活动留下来的,用以扫射敌人、放枪放箭。下底寨墙有三个寨门,分别位于列世祖祠、四房祠和大巷的出口。
改革开放后,一部分寨墙因民用工程而被拆掉了,建居士林时寨墙又被拆掉了20多米,所以现在被保留下来的寨墙只剩200多米。近几年,当地居民已经逐步认识到寨墙的历史意义与价值,并禁止任何破坏寨墙的行为。
四、古门框
下底村的古门框(俗称“寨门”)位于下底村的四房祖祠附近,多年来,历经台风、地震仍毅立不倒。凡新人举行婚礼时,都要在此门贴“麒麟到此”四字,以祈求吉祥。关于门框的传说有多个版本,但大意都为古门框本是一个厅的大门,明朝潮州贤人蔡大用懂得风水,指导下底人把大厅的门框安放于此地,以保下底村人添丁进宝,子孙前途锦绣。
俯瞰下底寨墙
下底寨门
五、古水门
在长长的寨墙上,还有一个小门被称做“水门”。据说,以前附近的十几个村子经常发生纠纷,这时,下底人为了避免受到袭击,通常不出寨子,但会从这个水门出寨取水。
六、古石碑
《直浦都故地履迹》一书记载,光绪二十一年(1895),关埠下底村人黄武贤(原云南省提督,后退休)、黄金福(潮州总兵)叔侄主持开凿南炮台十八乡潮水溪支流,引水并招聚乡人立约、勒碑纪念。石碑有两道,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立于上底村溪墘,一道于1958年前后失踪,另一道于1997年迁于黄武贤纪念馆,保存至今。
古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