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金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奔腾如虎风烟举:武功与文化及其创造性

一、前言

侠者必武,无武不侠,然而有武功者不一定具备侠的精神,武功低微者却又不一定没有侠行。金庸武侠小说中,武功之种类,源远流长,目不暇给,繁富多姿。刘登翰指出:作为形式上的武侠小说,金庸对武打招式、武打过程的描绘,别具匠心。王剑丛亦认为:

金庸本身不会武功,他或从诗词,或从书法,或从地理环境中衍化出无穷尽的招式,他写泰山派的“泰山十八盘”中的“五大夫剑”和“峻岭横空”等招式,是从泰山三门的五步一转十步一回的“十八盘”羊肠曲折的小路和五大夫松等敷衍出来的,这些招式,理趣相生,充满动感,充满苍然古意,极有观赏价值。

此中关键在于,金庸武侠小说中学武历程之曲折,争夺武器秘籍之残忍,高手过招之血腥,以至于人心变化之微妙,均令无数英雄竞折腰。而以武功与文化及其创造性作为判别高低之准的,更是金庸呕心沥血之所在。

二、武功与福泽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宿命观念极其浓厚,即是一切均在冥冥中自有安排,奸邪之徒即使费尽心思终难获神功,善良的主人公却往往在无意之下,在极短时间之内练就绝技,有时甚至是欲罢不能。例如,《天龙八部》中的虚竹就是无端被逍遥派掌门无崖子强行注入他自己七十年的功力;《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无端被参仙老怪梁子翁的大蟒蛇缠住,于是出于本能张口咬死蟒蛇以自保,从而获得了百毒不侵的药效;黄蓉以一顿又一顿的美食佳肴降服洪七公,令他一招又一招地传授降龙十八掌于郭靖;在桃花岛之际,郭靖不获黄药师待见,在这一个月的时间之内,却又与被囚于山洞之内的老顽童周伯通结为兄弟,获他授予空明拳、左右互搏之技,又被诱骗背下《九阴真经》,为日后练就绝世武功打下良好的基础;《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在失去小龙女的音讯后,在落寞无依之下,竟获神雕引导而获得独孤求败的玄铁剑及剑法;《倚天屠龙记》中,童年的张无忌中了玄冥神掌而不死,跟随常遇春前往蝴蝶谷中亲炙神医胡青牛,在此过程中翻阅医书多年而成为医学高手,以此医治自己及俞岱岩、殷梨亭的重伤,这是其他主角在武功之外所没有的深奥知识与技能;后来张无忌堕落悬崖、穿越山洞而获苍猿赠予《九阳神功》,在光明顶上的秘道获得明教教主阳顶天遗留下来的“乾坤大挪移”之神功,又获张三丰授予太极拳及太极剑,其后又从波斯圣火令上学得波斯武功;《侠客行》中的石破天为谢烟客所害却因祸得福而获奇功,最后在侠客岛上更因不识文字而经脉随石壁上的蝌蚪文流动而自获神功。侠客岛的龙岛主向石破天说:

你参透了这首《侠客行》的石壁图谱,不但是当世武林中的第一人,除了当年在石壁上雕写图谱的那位前辈之外,只怕古往今来,也极少有人及得上你了。

石破天目不识丁,全凭至朴至诚之心,以内力与图谱上的蝌蚪文相呼应,从而打通全身经脉穴道,练成“剑法、掌法、内功、轻功,尽皆合而为一”的武功。以上这一切,皆乃福泽所至。

奸邪之辈如《射雕英雄传》中的西毒欧阳锋虽位居当世五大高手之一,然而其蛤蟆功的姿态低下、丑陋至极。他汲汲于获得《九阴真经》,却因郭靖颠倒经文之次序而令其神志不清。《笑傲江湖》中的东方不败、岳不群及林平之为了练习“辟邪剑法”而挥刀自宫。此外,慕容博、萧远山、鸠摩智、天山童姥、青翼蝠王韦一笑、余沧海及海大富等则走火入魔,梅超风、丁春秋、阿紫、游坦之、周芷若及殷离等,则因邪功而近魔。彼等或精神失常,或病痛折磨,可谓功亏一篑,终落下乘。《侠客行》中,西域雪山派掌门白自在说:“武学犹如佛家的禅宗,十年苦参,说不定还不及一夕顿悟。”其人虽狂妄自大,此语却实为得道之言。

三、武功与文化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武功自然是称霸江湖的最终决定性因素。然而,武功亦有境界高低之别,故而邪毒之术或可得逞于一时,而真正精妙的武功皆源自文化。甚至可以说,在金庸的武侠世界中,文化凌驾于武功,一切精妙的绝世武功皆源自儒、释、道思想,特别是少林与武当之武功源自佛典与道家思想,追其极致,则又以武当之太极为一切武功之绝顶。在《倚天屠龙记》中,金庸成功地创造并凝定了国人对神秘的张三丰的想象。张三丰以王羲之(字逸少,303—361)的“丧乱帖”以及以倚天剑与屠龙刀歌诀自创武功,后来张三丰又传授张无忌太极拳与太极剑。以上几个场景,可谓出神入化,尽得张三丰仙风道骨之形象及其武功之深不可测、变幻无穷之三昧。金庸凭借张三丰此传奇人物,成功地创造了有别于少林的武当武功与文化。

《天龙八部》中,萧峰的“降龙廿八掌”与儒、道哲学有密切关系:

“降龙廿八掌”,这是一门高深武学,既非至刚,又非至柔,兼具儒家与道家的两门哲理。

《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一生奔波,金庸在叙及其删减“降龙廿八掌”时亦并未提及此绝世武功的哲学底蕴,及至《射雕英雄传》中才由洪七公向郭靖略为提及,特别是“亢龙有悔”那一招的思想。虚竹与丁春秋之大战,实乃逍遥派功夫与道家哲学武功的实践,飘逸至极:

逍遥派武功讲究轻灵飘逸,闲雅清隽,丁春秋和虚竹这一交手,但见一个童颜鹤发,宛如神仙,一个僧袖飘飘,冷若御风。……当真便似一对花间蝴蝶,蹁跹不定,于这“逍遥”二字发挥到了淋漓尽致。……这二人招招凶险,攻向敌人要害,偏生姿式却如此优雅美观,直如舞蹈。

虚竹的飞跃之术,如庄子之逍遥游,乃名副其实的“逍遥派”。金庸以佛经融入武功,《天龙八部》中的少林高僧玄痛顿悟而圆寂:

玄痛心中一惊,陡然间大彻大悟,说道:“善哉!善哉!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呛啷啷两声响,两柄戒刀掷在地下,盘膝而坐,脸露微笑,闭目不语。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真可谓闻道而逝之大乐。金毛狮王谢逊废掉仇人成昆的眼睛并令其伤筋断脉后,即自行“逆运内息”“散尽全身武功”。这是他在复仇的愤怒与灾难中挣扎数十年后,从《金刚经》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中,获得的大彻大悟。金庸殚精竭虑地以武功结合佛家思想于《倚天屠龙记》中以下一段描写:

三僧的“金刚伏魔圈”以《金刚经》为最高旨义,最后要达“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境界,于人我之分、生死之别,皆视作空幻。只是三僧修为虽高,一到出手,总去不了克敌制胜的念头,虽已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人我之分却无法泯灭,因此“金刚伏魔圈”的威力还不能练到极致。

“金刚伏魔圈”本乃少林寺的最后一道防线,正是囚禁金毛狮王谢逊的重地,由三位高僧把关,按正常情况而言,应无人可破,包括已身负“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及波斯神功的张无忌。然而,张无忌最终能与三神僧不分高低,甚至能以一敌三,可谓已占了上风,此中关键便在于三高僧以《金刚经》驾驭鞭法却未达至经义的最高层次而功败垂成。就在这一微妙之处,既给予了张无忌一展神勇之机,同时为少林功夫之高深莫测留下伏笔,即非少林功夫不济,而是三高僧的境界仍有提升的空间而已。至于张无忌在使用波斯武功时又几乎走火入魔,金庸又以谢逊默念《金刚经》而帮他脱险。

此外,《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中的黄药师乃文化与武功之集大成者,既武功绝伦,又精通奇门遁甲之术,以至于行军布阵,可谓天文地理,琴棋书画,无不所精。黄药师以桃华落英掌法斗全真派七子之天罡北斗阵时,尹志平看到晕倒;又在半个时辰内连使十三般奇门功夫,又以梅超风之尸体击打江南六怪。黄药师的弟子梅超风与陈玄风之练成九阴白骨爪,实乃源于黑风双煞没文化而误读《九阴真经》之下卷所致:

下卷文中说道:“五指发劲,无坚不破,摧敌首脑,如穿腐土。”她不知经中所云“摧敌首脑”是攻敌要害、击敌首领之意,还道是以五指去插入敌人的头盖,又以为练功时也须如此。

本是桃花岛弟子,却因文化程度不高而沦为“双煞”,十分可悲且反讽。

一灯大师的护卫朱子柳将书法与一阳指相结合的“一阳书指”,挥洒的是唐代褚遂良的“房玄龄碑”与张旭的“自言帖”,先后真草隶篆出招,最后在其扇上写出“尔乃蛮夷”,实乃以文化挑倒蒙古王子霍都,最终的结果是:

群雄愤恨蒙古铁骑入侵,残害百姓,个个心怀怨愤,听得朱子柳骂他“尔乃蛮夷”,都大声喝采。……霍都怎能抵挡?膝头麻软,终于跪了下去,脸上已全无血色。

《笑傲江湖》中,“江南四友”的秃笔翁以颜真卿的“裴将军诗”与“怀素自叙帖”融化于判官笔中与令狐冲的独孤九剑过招。此中,令狐冲与黄锺公分别以玉箫与瑶琴虚拟过招,竟是“独孤九剑”与“七弦无形剑”以及内力的较量,关键之处在于,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固然独步天下,他却因重伤内力全失而对黄锺公的激发内力以扰乱招数的“七弦无形剑”完全没反应,因而取胜。《神雕侠侣》中,杨过则以嵇康的四言诗自创剑术,抗衡绝情谷主公孙止;又以江淹的《别赋》中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之意,自创“黯然销魂掌”。此外,《天龙八部》中段延庆与黄衣僧的文武之斗,段氏的四大护卫的渔、樵、耕、读,逍遥派的无崖子,其弟子聪辩先生,下传函谷八友:琴颠康广陵、棋魔范百龄、书呆苟读、画狂吴领军、神医薜慕华、巧匠冯阿三、花痴石清风、戏迷李傀儡。这些人物的名称及武功均具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精妙绝世的武功均源自高深的文化典籍。

很明显,金庸是有意识地推动中国文化与武功的结合。例如,《天龙八部》中的大理王子段誉精通中原文化:

只见段誉双手反背在后,仰天望月,长声吟道:“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他吟的是《诗经》中《月出》之一章,意思说月光皎洁,美人娉婷,我心中愁思难舒,不由得忧心悄悄。四周大都是不学无术的武人,怎懂得他的诗云子曰?都向他怒目而视……

段誉在金庸笔下所有的侠客中,其文化程度几乎是除了张三丰、黄药师之外最高的一位。段誉以异域王子而娴熟并热爱中华文化,在一众武人之前吟唱《诗经》,以儒家思想止武,虽迂腐却又有插科打诨的功能,虽然最终他还是被逼学武,而他所学的又是极之美妙的源自道家的逍遥派功夫“凌波微步”,其名称又来自曹植(字子建,192—232)的名篇《洛神赋》。此外,若再加上段氏的“六脉神剑”,段誉已跻身绝顶高手之行列,无须勤于寻觅秘籍或苦练邪功。最后,金庸又以具有“君子”之象征的梅、兰、菊、竹四女归段誉所有,可见他是将段誉视作中国文化的象征。

熔铸中国哲学及文化于武功之中,自是优雅潇洒,判然有别于邪功毒技,两者相映成趣,黑白分明,可谓乃金庸笔下武功的两种不同境界的呈现。这便是从武功之较量而上升至思想、文化层面的境界的颉颃,如此奇思妙想,真可谓妙不可言。

四、武功之神妙

武侠小说除了情节必须曲折离奇,还必须有令读者共鸣的主题,而各派武功的特征,各个人物在武功方面之经历及过招时的毫厘之争以至于微妙心理变化之刻画,实在极度困难,而这一切均在金庸笔下,挥洒自如,灿若莲花。金庸笔下之门派琳琅满目,武功千奇百怪,主要是以少林与武当为首,丐帮次之,再下及其他门派以至于邪派异教,五花八门,各显神通。

少林与武当这两大门派之武功乃双峰并峙,前者源自天竺之达摩东渡,后者则乃由中原本土的张三丰所创,各有千秋。金庸立场鲜明,爱憎分明,少林常常是迂腐、无情以至于被作为开玩笑的对象,而武当则俨然乃人性、温暖以及博大精深的武学根源。少林高僧多被挫伤以至于死于非命,少林寺多次遭受挑战以至于陷于劫难。《天龙八部》中,少林寺方丈玄慈作为中原武林的带头大哥,率众伏击、杀害大辽的亲宋派萧远山一家,实乃中了慕容博的奸计,而他又在年轻时犯下淫戒,与叶四娘生下虚竹后却不闻不问,连儿子虚竹在少林寺为僧也不知,更不知叶四娘已沦为江湖上令人闻风丧胆的“四大恶人”之一。《神雕侠侣》中,少林寺囿于寺规而驱逐有功于少林的觉远与张君宝。觉远大师圆寂前将《九阳真经》传予张君宝、郭襄以及少林的无色,张君宝据此而创立武当派,郭襄凭其所悟而创立了峨眉派。《倚天屠龙记》中的少林方丈空闻又囿于寺规与胸襟狭隘,拒绝千里迢迢前来求以交换、互享《九阳真经》以医治张无忌的武当宗师张三丰。至于《鹿鼎记》中少林寺的达摩院首座澄观,更是足不出寺,毕生未曾与寺外之人真正动手,乃被韦小宝玩弄于股掌的迂腐滑稽的老和尚。唯有《笑傲江湖》中的方丈方证大师是难得的通达善良之辈,多次不顾一切地救助被岳不群以及所谓名门正派驱逐的令狐冲。事实上,《天龙八部》中的少林方丈玄慈便曾说过:“少林寺的旧规矩,只怕大有修正余地。”

至于武当功夫之精妙,除了张三丰以“丧乱帖”以及倚天屠龙歌诀自创武功,并以太极拳、剑亲授张无忌的演示之外,真正展示武当功夫之精妙者乃张无忌。刚从悬崖上掉下来的张无忌早已练就九阳神功,初次啼声,以一指杀三犬。在光明顶上,张无忌以梅花为武器,再以乾坤大挪移力战昆仑与华山两派四位高手的正反两仪剑法共四千零九十六种变化:

白虹剑的剑尖点在倚天剑的剑尖之上,只见白虹剑一弯,嗒的一声轻响,剑身弹起,他已借力重行高跃。

张无忌又以手指弹灭绝师太的倚天剑,令其“手臂酸麻,虎口剧痛,长剑给他剧弹之下几欲脱手飞出”。然后,他一手抱着周芷若,再空手夺去右膝被逼跪地的峨眉派掌门灭绝师太手上的倚天剑。后来在武当山上,张三丰检测张无忌之内功境界,已觉得他可以与觉远大师、大侠郭靖、神雕侠杨过以及他自己并肩。张无忌在赵敏率众挑战武当之际,代张三丰接受挑战:

这一招搅雀尾乃天地间自有太极拳以来首次和人过招动手。张无忌身具九阳神功,精擅乾坤大挪移,突然使出太极拳中的“黏”法,虽所学还不到两个时辰,却已如毕生研习一般。

赵敏手下阿三以其武功杀害擅长龙爪手的少林神僧空性,而他给张无忌一挤:

自己这一拳中千百斤的力气犹似打入了汪洋大海,无影无踪,无声无息,身子却遭自己的拳力带得斜移两步。

张无忌甫学自张三丰所创的太极剑,即学即用已威力无穷:

张无忌左手剑诀斜引,木剑横过,画个半圆,平搭上倚天剑的剑脊,劲力传出,倚天剑登时一沉。

这两把兵刃一是宝剑,一是木剑,但平面相交,宝剑和木剑实无分别,张无忌这一招乃是以己之钝,挡敌之无锋,实已得了太极剑的精奥。要知张三丰传给他的乃是“剑意”,而非“剑招”,要他将所见到的剑招忘得半点不剩,才能得其神髓,临敌时以意驭剑,千变万化,无穷无尽。

《九阳真经》乃武当功夫之根源,张无忌幸运地获得原稿,功夫自是非比寻常,故其神勇亦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张无忌在万安寺上以“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以及张三丰所授之太极拳、剑,“三者渐渐融成一体”,不出三十招便大败赵敏手下的玄冥二老。事实上,张无忌之武功虽有不少源自异域,而其学自张三丰的太极拳与太极剑,则均为武当功夫之最精妙的演示,而杨逍与韦一笑看到张无忌进步之神速,“二人心中暗赞张三丰学究天人,那才真的称得上‘深不可测’四字”。

除了少林、武当之外,黄药师的武功与文化结合的色彩最为精彩,其“碧海潮生曲”之威力如下:

这套曲子模拟大海浩淼,万里无波,远处潮水缓缓推近,渐近渐快,其后洪涛汹涌,白浪连山,而潮水中鱼跃鲸浮,海面上风啸鸥飞,再加上水妖海怪,群魔弄潮,忽而冰山漂至,忽而热海如沸,极尽变幻之能事,潮水中男精女怪漂浮戏水,搂抱交欢,即所谓“鱼龙漫衍”“鱼游春水”,水性柔靡,更胜陆城。而潮退后水平如镜,海底却又是暗流湍急,于无声处隐伏凶险,更令聆曲者不知不觉入伏,尤为防不胜防。

以上文字,可谓想象之极致。更精彩的是西毒欧阳锋以筝与黄药师的箫作武功上的较量:

铁筝犹似荒山猿啼、深林枭鸣,玉箫恰如春日和歌、深闺私语。一个极尽惨厉凄切,一个却柔媚宛转。此高彼低,彼进此退,互不相下。

听了片刻,只觉一柔一刚,相互激荡,或猱进以取势,或缓退以待敌,正与高手比武一般无异……黄岛主和欧阳锋正以上乘内功互相比拼。

从筝、箫之刚柔相克以至于两人内功之路数及境界之分别,可谓精妙之极。欧阳锋之蛤蟆功威力无穷,可是其形态丑陋不堪,与黄药师“碧海潮生曲”之仿若韩湘子之神仙境界可谓相去千万里:

只见欧阳锋蹲在地下,双手弯与肩齐,宛似一只大青蛙般作势相扑,口中发出牯牛嘶鸣般的咕咕声,时歇时作。

郭靖传承自北丐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与老顽童周伯通的左右互搏术,在武功上已触类旁通,威力大增:

左手发“鸿渐于陆”,右手发“亢龙有悔”,双手各使一招降龙十八掌中的高招。这降龙十八掌掌法之妙,天下无双,一招已难抵挡,何况他以周伯通双手互搏,一人化二的奇法分进合击?以黄药师、欧阳锋眼界之宽,腹笥之广,却也是从所未见,都不禁一惊。

黄蓉以学自《九阴真经》上的“移魂大法”而胜却丐帮彭长老的“慑心术”,按金庸的解释,此即为南宋时期的“催眠术”或“精神治疗”,远比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的“精神治疗”要先进近七百年左右。后来,杨过亦识得此术,并借此在英雄大会上打败蒙古高手达尔巴。二十年古墓中寂静自守,早练成了小龙女无人能及的耐心,故而心无旁骛。最体现耐心、灵性以及创造性的乃小龙女在英雄大会上力战金轮国师的一幕:

她少年心性,竟在武功中把音乐配了上去。天地间岁时之序,草木之长,以至人身脉搏呼吸,无不含有一定节奏,音乐乃依循天籁及人身自然节奏而组成,是故音乐则听之悦耳,嘈杂则闻之心烦。武功一与音乐相合,使出来更柔和中节,得心应手。

小龙女在此之功夫表演,“飘逸无伦,变幻万方”,近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她以“天罗地网势”而使出周伯通所授的一心两用法,“数十柄长剑此上彼落,寒光闪烁,煞是奇观”。其剑法,颇近段誉的“六脉神剑”,随时出剑,远近皆及,处处有剑。此际,其武功已胜却金轮国师,令他血染僧袍。事实上,小龙女之剑网,实源自金庸短篇小说《兰陵老人》中的以下片段:

手持长剑短剑七口,舞于庭中。七剑奔跃挥霍,有如电光,时而直进,时而圆转。

当然,她突然失去战意而冥思当年隔着花丛与杨过练《玉女心经》的美好时光,也是旷古绝今,但随即她又于瞬间收敛心神而击败全真五子,再力克九大高手,全真五子中四人负伤,胜负已分。同样,杨过传承自独孤求败的“重剑无锋”与小龙女的“天罗地网势”及周伯通的左右互搏的剑术,皆是武学中的至高绝技。杨过由神雕训练与指导而在山洪的冲击中,方才悟得独孤求败剑术之精妙境界:“至于剑术,至此而达止境。”南帝一灯大师感叹:“如此少年英杰,实在难得。”杨过集各家之大成,兼熔铸江淹(字文通,444—505)《别赋》中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之意,在海滨自创“黯然销魂掌”,共十七招,厉害之处,全在内力。杨过的“黯然销魂掌”使到一半,黄药师的“桃华落英掌法”已相形见绌,黄药师以为以力道的雄劲而论,当世唯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可以堪比拟,其“桃华落英掌”则输却一筹。

《笑傲江湖》中,岳不群所代表的华山气宗“拘泥不化,不知变通”。风清扬批评令狐冲本是块大好的材料,却给教成蠢牛木马,而其所属的剑宗所主的剑术至理在于“行云流水,任意所之”,令狐冲一旦领悟精义,剑术登时大进,各招浑成连绵,无懈可击。风清扬所传授予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包括“总诀式”“破剑式”“破刀式”“破枪式”“破鞭式”“破索式”“破掌式”“破箭式”以及“破气式”,可尽破天下武功、兵器、暗器以至于气功,本已独步天下,再加上他在思过崖上练习了五岳剑派各家剑法以及魔教十长老的破解之法,剑术可谓世所罕匹。其神妙处在令狐冲助日月神教右使向问天解正邪两派之合攻之际,以及后来在杭州梅庄与“江南四友”比试剑术时,精妙之处,逐一呈现。令狐冲跟风清扬学剑,除了学得古今独步的“独孤九剑”之外,更领悟到“以无招胜有招”这剑学中的精义,这项要旨和“独孤九剑”相辅相成。当令狐冲在西湖底下的牢狱中与任我行比剑时,“独孤九剑”的精妙一经任我行如此“惊天动地的人物”的高手的激发,剑法中的种种奥妙精微之处才发挥得淋漓尽致。少林寺的方生大师、日月神教的向问天,“江南四友”再至日月神教的任我行,均是令狐冲练习“独孤九剑”与提升武功的对手。

《笑傲江湖》中的少林寺方丈方证大师的武功神妙莫测,乃金庸笔下少有被认可的少林高僧,在与任我行过招时,他举重若轻:

但见方证大师掌法变幻莫测,每一掌击出,甫到中途,已变为好几个方位,掌法如此奇幻,直是生平所未睹。

方证大师甚至能从微弱的呼吸中辨认匿藏于匾额之后的令狐冲的内力亦正亦邪,令狐冲惊为“神人”。《鹿鼎记》中,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的“血凝神抓”,中此招者不可丝毫运劲化解,必须在泥地掘个洞穴,全身埋在其中,只露出口鼻呼吸,每日埋四个时辰,共需掩埋七天,方无后患。假太后毛东珠的“化骨绵掌”亦相当厉害,中招之后,“全身骨骸酥化,寸寸断绝,终于遍体如绵,欲抬一根小指头也不可得”。“一剑无血”冯锡范用利剑的剑尖点人死穴,被杀的人皮肤不伤,绝不出血。长平公主亦不得不承认:“气功练到这般由利返钝的境界,当世也没几人。”然而,偷袭别人更是冯锡范的特色,他除了偷袭陈近南,又偷袭吴六奇等人,吴六奇大骂他“阴险卑鄙”。如此下作,即使武功高强,亦如小偷式的人物,况且其武功离上乘者,仍相去甚远。

当然,金庸在武功的书写上亦有枉费心血而“反响甚微”的例子。在《碧血剑》中,袁承志在与玉真子决斗之际与阿九(长平公主)卿卿我我,无意间使出金蛇郎君的“意假情真”所“蕴蓄男女间相思缱绻之时的两情真真假假、变幻百端、患得患失、缠绵断肠的诸般心意,其中忽真忽假,似实似虚”,一剑将玉真子的手臂斩断。这一幕完全难与杨过的以江淹的《别赋》而创造“黯然销魂掌”相提并论。试问身为公主,阿九如何能在人前与袁承志卿卿我我?又如《侠客行》中的石破天参透了壁上图谱这一幕:“其时剑法、掌法、内功、轻功,尽皆合而为一,早已分不出是掌是剑。”这不是没有可能,只是过于神速。石破天练成侠客岛石壁上图谱之神妙武功后与龙、木两岛主试功时,“三个人的掌风掌力撞向石壁,竟将石壁的浮面都震得酥了”“三人的掌力都是武学中的巅峰功夫,锋芒不显,是以石壁虽毁,却并非立时破碎,而是慢慢的酥解跌落”。《连城诀》中的神照功非常奇妙,丁典被穿了琵琶骨、挑断了脚筋,仍能练成上乘武功。在没有令人信服的情节铺垫下,石破天与丁典虽绝技神妙,终究无法说服读者而成为萧峰、郭靖、杨过以及张无忌般令读者信服的人物。

五、武功之创造性

武功具创造性者,在金庸笔下并不多见,除了周伯通、杨过及张三丰外,其他主角在武功上几乎毫无创造性可言。周伯通之左右互搏乃其独创,及至小龙女手上,得到了更大的创造性发挥,左右互搏融入“天罗地网式”中,即成一道道的剑网,绝妙无双。而杨过在武功的觉悟上更为深远,他自小渴望学习上乘武功,后转益多师,身手自是不凡,却顿悟“开宗立派”的重要性:

他一生遭际不凡,性子又贪多务得,全真派的、欧阳锋的、古墓派的、九阴真经、洪七公的、黄药师的,诸般武功着实学了不少,却又均初窥门径,而没深入。这些功夫每一门都精奥无比,以毕生精力才智钻研探究,亦难望其涯岸,他东摘一鳞、西取半爪,却没一门功夫练到真正第一流的境界。

杨过深觉金轮国师的话实是当头棒喝,说中了他武学的根本大弊,由此而决意开宗立派。“开宗立派”的观念,在金庸所有的武侠小说中,是除了张三丰之外,从所未有的创造性书写。杨过立意自成一家,故创造了以情为基础的“黯然销魂掌”,其威力所向无敌,连黄药师亦自叹不如。杨过又以嵇康的四言诗融入剑法:

风驰电逝,蹑景追飞。凌厉中原,顾盼生姿。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杨过又以神雕为师,在山洪中受训:

过得月余,竟勉强已可与神雕惊人的巨力相抗,发剑击刺,呼呼风响,不禁大感欣慰。武功到此地步,便似登泰山而小天下,回想昔日所学,颇有渺不足道之感。

杨过以十六年时间钻研无剑胜有剑,玄铁剑重逾八十斤,由此经杨过所使的玄铁剑可拨千斤之钟,威力骇人。神雕又以海潮训练杨过,在海边苦练六年:

当晚子时潮水又至,他携了木剑,跃入白浪中舞剑,潮水之力四面八方齐至,浑不如山洪般自上冲下,每当抵御不住,便潜入海底暂且躲避。

神雕之逼杨过跌入山洪,固然是为了练习剑术,亦是“洗礼”(baptism),令其“重生”(rebirth)。杨过又悟到剑不必锋,由此其剑术已臻绝顶:

杨过这路剑法其实乃独孤求败的神功绝技,虽年代相隔久远,不能亲得这位前辈的传授,但洪水练剑,蛇胆增力,仗着神雕之助,杨过所习的剑法已仿佛于当年天下无敌的剑魔。

其后,杨过在武学上由此领悟必须学习独孤求败,以此剑术打败天下群雄,方才痛快。这亦是杨过重塑江湖之决心,故气象与郭靖大为不同。杨过集各家之大成,兼熔铸文化而自创“黯然销魂掌”。他生平受过不少武学名家的指点,自全真教学得玄门正宗内功的口诀,自小龙女学得《玉女心经》,在古墓中见到《九阴真经》,欧阳锋授以蛤蟆功和逆转经脉,洪七公与黄蓉授以打狗棒法,黄药师授以弹指神通和玉箫剑法,除一阳指外,他对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武学无所不窥,此时融会贯通,卓然成家。只因他单剩一臂,故不以招数变化取胜,反而故意与武学道理相反,“黯然销魂掌”的威力惊人,连黄药师的“桃华落英掌法”亦相形见绌,甚至全真派掌门丘处机亦承认武功已不及杨过,后来又以独臂单剑大败蒙古六大高手。

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的创造力则源于王羲之的“丧乱帖”、倚天屠龙歌诀以及龟蛇互搏而创造出太极拳、太极剑。金庸在张三丰的武功创造性上所花的心思不下于书写杨过自创武功的过程:

二十四个字合在一起,分明是一套高明武功,每一字包含数招,便有数般变化。“龙”字和“锋”字笔画甚多,“刀”字和“下”字笔画甚少,但笔画多的不觉其繁,笔画少的不见其陋,其缩也凝重,似尺蠖之屈,其纵也险劲,如狡兔之脱,淋漓酣畅,雄浑刚健,俊逸处似风飘,似雪舞,厚重处如虎蹲,如象步。

此乃无意之书,乃浑然天成的武功创造:

张三丰情之所至,将二十四个字演为一套武功。他书写之初原无此意,而张翠山在柱后见到更属机缘巧合。师徒俩心融神会,沉浸在武功与书法相结合、物我两忘的境界之中。

这一套拳法,张三丰一遍又一遍的翻覆演展,足足打了两个多时辰,待到月临中天,他长啸一声,右掌直划下来,当真是星剑光芒,如矢应机,霆不暇发,电不及飞,这一直乃“锋”字最后一笔。

以上乃绝妙武功,亦是绝妙文字与想象。张三丰之武功实如诗学之神韵派,随兴之所至而抒写胸臆。二十四字,二百一十五笔中的腾挪变化,此为“倚天屠龙功”。“情之所至”“无此意”“物我两忘”“长啸”及“兴致已尽”,以上种种境界,皆乃“魏晋风度”,实乃金庸用以推崇一代宗师张三丰的最崇高修辞,就连以嵇康四言诗与江淹诗句自创武功的杨过,亦屈居其下。而张三丰所授予张无忌的太极神功,其精彩更是无与伦比:

张无忌有意要显扬武当派的威名,自己本身武功一概不用,招招都使张三丰所创太极拳的拳招,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搂膝拗步,待使到一招“手挥琵琶”时,右捺左收,霎时间悟到了太极拳旨中的精微奥妙之处,这一招使得犹如行云流水,潇洒无比。

以上之书写,乃绝妙文字,实为百年现代文学史上罕见的创造力。张三丰此际已乃百岁之身,自然不及张无忌之神力与敏捷,故张无忌实乃张三丰之替身,亦可谓乃其徒子徒孙,其以太极拳做出精彩之演示并击败敌人,亦乃张三丰之胜利。

六、武功之两极化

金庸在武侠小说中的武功书写的另一特征,则为武功之神话化与人间化之分野。《天龙八部》中,萧峰“降龙廿八掌”中的“见龙在田”发掌于十五六丈之外,即将近五十米的距离,然后再抢近至十米左右再发掌,后掌推前掌,可谓神乎奇技。又:

天下武术之中,任你掌力再强,也决无一掌可击到五丈以外的。

然见他在十五六丈之外出掌,万料不到此掌是针对自己而发。殊不料萧峰掌力甫出,身子已抢到离他三四丈处,又是一招“见龙在田”,后掌推前掌,双掌力道并在一起,排山倒海的压将过来。

萧峰连发三掌,夺回阿紫,丁春秋落荒而逃,一招便震慑群雄。虚竹虽早年功夫远不及萧峰,而他奇遇不绝,武功直逼萧峰,他学自天山童姥的天山折梅手统合天下武功,虽只六路,却包含了逍遥派武学的精义,掌法和擒拿手之中,含蕴有剑法、刀法、鞭法、枪法、抓法、斧法等诸般兵刃的绝招,招式奇妙,变化繁复,天下任何招数武功,都能自行化在这六路拆梅手之中。获天山童姥教授飞跃之术后,虚竹之轻功似在萧峰、慕容复以及段誉之上 :

虚竹纵身跃起,老高的跳在半空,竟然高出树顶丈许,掉下时伸足踏向树干。

至于段誉的六脉神剑,亦威力无穷:

这路剑法大开大阖,气象宏伟,每一剑刺出,都有石破天惊、风雨大至之势。

段誉以其六脉神剑,可成为天下第一 :

段誉所使“六脉神剑”神妙无比,虽知他所学未精,但只须有高人指点,稍加习练,便可成为天下第一高手。

号称“北乔峰,南慕容”的慕容复便不敌段誉而“帽子遭剥落,登时头发四散,狼狈不堪”。当然,段誉的六脉神剑有时不听使唤,因此其为“天下第一”,只是理论上而已。

《天龙八部》中慕容家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武功渊远流长:

五代末年,慕容氏中出了一位大将慕容彦超,威震四方,他族中更有一位武学奇才慕容龙城,创出“斗转星移”的高妙武功,当世无敌,名扬天下。

慕容氏心怀大志,与一般江湖人物所作所为大大不同,在寻常武人看来,自是极不顺眼,再加上“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名头流传,渐渐的竟致众恶所归。

事实上,早在《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便同样以龙爪手胜却少林空性神僧之龙爪手,张无忌便说:

晚辈以少林派的龙爪手胜了大师,于少林威名有何妨碍?晚辈若不是以少林绝艺和大师对攻,天下再无第二门武功,能占得大师半点上风。

张无忌此时之理念与慕容家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可谓异曲同工。在明教光明顶秘道中,张无忌便心想:“成昆一生奸诈,嫁祸于人,我不妨以其人之道,还治彼身。”张无忌又同样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方法,用内力将华山掌门鲜于通扇中射出的金蚕蛊毒逼回去,反射对方。宋青书的“花开并蒂”四式齐中,却均给张无忌以“乾坤大挪移”功夫挪移到了他自己身上。不同的是张无忌身负天下各种绝顶武功于一身,而慕容家之武学理念虽不乏野心与矜骄,却缺乏了最基本而威力无穷的“九阳神功”作基础。“九阳神功”之威力令张无忌在武学上举重若轻,学什么像什么,而慕容家缺乏以此深厚的内功为基础,所学的“彼之道”,大抵只得皮相而已,故而只是以虚名招摇而自招其辱,而真正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者,原来是张无忌。

此外,《天龙八部》中,吐蕃国师鸠摩智与玄苦大师均擅“燃木刀法”,金庸所赋予此刀法之厉害处,可谓奇思妙想。鸠摩智有心炫耀其燃木刀法,此刀法之神妙之处在于他在一根干木旁快劈九九八十一刀,刀刃不能损伤木材丝毫,刀上所发热力,却要将木材点燃生火。萧峰的师父玄苦大师即擅此技,自他圆寂后,少林寺中已无人能会。

金庸在《天龙八部》中力贬少林高僧及其武功,而在故事中突然笔锋一转,以少林扫地僧为少林挽回面子。萧峰乃万夫莫敌之高手,然而少林寺扫地僧的武功在萧峰之上,他将萧峰排山倒海的掌力化在墙上,登时无影无踪,消于无形。萧峰自成艺以来未逢敌手,却自觉武力远逊扫地僧。《笑傲江湖》中向问天的“吸星大法”竟是将对方攻来的内力导引向下,自手臂传至腰胁,又传至腿脚,随即在地下消失得无影无踪。以上这一切关于武功的书写,实际上是武功的神话化。

至于金庸几部以清朝为背景的武侠小说中,其所书写的武功则朝向“人间化”。《飞狐外传》中描写小胡斐先后与商老太及八卦门高手王剑杰、王剑英之打斗,便花了近二十页的篇幅,此中均是拳来刀往,绝无飞天遁地的夸张武功。温州太极高手赵半山在商家堡锄奸之际向胡斐讲授太极拳的“乱环诀”与“阴阳诀”的要理,均是加之刚、柔、虚、实、快、慢之错综变化,以及临敌之应对。关键在于,“我力虽小,却能胜敌,这才算是武学高手”。以技巧取胜,借力打力,便是武功的“人间化”,而非《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以及《倚天屠龙记》等小说中犹如神仙般的功夫了。武功之人间化的阶段中,最高妙者亦莫过于《鹿鼎记》中的以下一幕,长平公主神功惊人:

但见白衣尼仍稳坐椅上,右手食指东一点,西一戳,将太后凌厉的攻势一一化解。太后倏进倏退,忽而跃起,忽而伏低,迅速之极,掌风将四枝蜡烛的火焰逼得向后倾斜,突然间房中一暗,四枝烛火熄了两枝,更拆数招,余下两枝也都熄了。……只见白衣尼将火摺轻轻向上一掷,火飞起数尺,左手衣袖挥出,那火摺为袖风所送,缓缓飞向蜡烛,竟将四枝烛火逐一点燃,便如有一只无形的手在空中拿住一般。白衣尼衣袖向里一招,一股吸力将火摺吸了回来,伸右手接过,轻轻吹熄了,放入怀中。

其神妙有如魔术表演,奇幻又优美。《飞狐外传》中号称“千手如来”的赵半山的暗器绝技亦相当绝妙:

众人一阵眼花缭乱,但见飞刀、金镖、袖箭、背弩、铁菩提、飞蝗石、铁莲子、金钱镖,叮叮当当响声不绝,齐向古般若射去……只见百余枚暗器打在墙上,隐隐依着自己的身子,嵌成一个人形。

而貌不惊人、甫出江湖的袁紫衣亦有不俗的表现,他以软鞭卷起曹侍卫的剑柄,顺势上提,头也不提,任其下跌,同时挑衅梧州八仙剑掌门蓝秦。当蓝秦激怒拔剑出鞘时,袁紫衣使出以下妙招:

这时空中长剑去势已尽,笔直下堕。袁紫衣软鞭甩上,鞭头卷住剑柄,倏地向前一送,长剑疾向蓝秦当胸刺来。

以上几幕,在金庸以清朝为背景的几部武侠小说中已是相当高层次的武功书写。然而,以清朝为背景的几部小说中的主人公的武功基本均朝向人间化。《飞狐外传》中的胡斐,勤修苦练,“增强内力”,而在听风之术上,其“耳音较之赵半山尚有不及”。胡斐甚至只“精研单刀拳脚,对其余兵刃均不熟悉”,更败于袁紫衣鞭下,“右颊兀自剧痛,伸手一摸,只见满手鲜血”。在与锺氏三雄对打时,“胡斐暗暗叫苦,情知再斗下去非败不可”。《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因病而求医于蝴蝶谷胡青牛门下却成为医药高手,世所罕匹,《飞狐外传》中的胡斐却对医药一无所知,犹如仆人,完全听命于程灵素的指挥,前往求见毒手药王。在福康安府中,胡斐又中了福康安的圈套,双手被礼盒夹住,危在旦夕。在天下掌门人大会中,胡斐因见突然出现的袁紫衣成为尼姑心中疑惑不备而遭汤沛暗算;而且,只见四大掌门的外貌,胡斐便已有“惧意”。到了红花会中人出现时,胡斐的拳法不敌陈家洛,刀法不及无尘道人的剑法。到了故事将结束之际,胡斐与功夫不高的田归农打斗时,亦多处受伤,若非倚仗南兰的指引从其父亲胡一刀墓旁挖出“冷月宝刀”,胡斐绝无法取胜。同样,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金面佛苗人凤,亦连遭暗算,先是腿上中了贵州蒋氏毒针,再后来又双眼中毒而盲。而且,苗人凤的妻子南兰竟被田归农诱骗而抛夫弃女。《碧血剑》中的袁承志在行刺皇太极时竟然败于玉真子手下,被点三处大穴而被捕。而在此前,袁承志的功夫可谓难逢敌手,可以破温氏兄弟五人及十多名弟子的五行八卦阵,力大能抛十个装满金银的大箱,却败于玉真子手下,由此而令袁承志这英雄人物泄气。以上这一连串重要角色在武功上的失败,在金庸早期的武侠小说中,绝无仅有。

简而言之,即在固有的故事中,再安插进去的英雄根本无法“成长”,胡斐无法超越红花会这些绝世高手,故此胡斐最终是个早夭的人物,既成不了大侠,亦成不了英雄。这便是此小说失败之所在。金庸自言:

《飞狐外传》所写的是一个比较平实的故事,一些寻常的人物,其中出现的武功、武术,大都是实际而少加夸张的……不像降龙十八掌、六脉神剑、独孤九剑、乾坤大挪移那么夸张。

武功之“夸张”与“实际”,实即武功之神话化与人间化之分野。武功之“人间化”的最明显人物便是《鹿鼎记》中的韦小宝,有论者认为:

韦小宝不懂武功而武功高手死在他手下,他靠的是匕首、宝衣、炉灰、砂子、蒙汗药之类的东西。无胜有是东方深厚的传统智慧之一。

这似乎难以上升至有、无的哲学思考。韦小宝历拜名师,全是当世绝顶高手,包括海大富、陈近南、神龙教的洪安通夫妇以及长平公主,并曾在少林寺达摩院首座澄观的指导下练习:

韦小宝拚命挣扎,但手足上的绳索绑得甚紧,却哪里挣扎得脱,情急之际,忽然想起师父来:“老子师父拜了不少,海大富老乌龟是第一个,后来是陈总舵主师父,洪教主寿与天齐师父,洪夫人骚狐狸师父,小皇帝师父,澄观师侄老和尚师父,九难美貌尼姑师父,可是一大串师父,没一个教的功夫当真管用。”

“管用”亦就是“实际”,他的各位师父的功夫都太“夸张”。由于韦小宝生性惫懒,所记得的便不多,却制服过假太后,并打败长平公主的徒弟阿珂。在长平公主受青海喇嘛围攻时出手相助,韦小宝的方法相当拙劣却实际省事,在房门板壁后逐一将他们刺死。在此,韦小宝救了长平公主、茅十八、康熙、方怡、沐剑屏、陶红英、顺治以及天地会与沐王府一干人等。金庸透过何惕守之口认同韦小宝的以目标为本的下三滥手段:

什么下作上作?杀人就是杀人,用刀子是杀人,用拳头是杀人,下毒用药,还不一样是杀人?江湖上的英雄好汉瞧不起?哼,谁要他们瞧得起了?像那吴之荣,他去向朝廷告密,杀了几千几百人,他不用毒药,难道就该瞧得起他了?

故论者一直以来对韦小宝之所为嗤之以鼻,甚至认为金庸在《鹿鼎记》乃反侠之书写,实可商榷。很明显的是,韦小宝便是金庸武侠小说在武功之人间化的最高典范。韦小宝不大懂武功,但其手段屡救武功绝顶之人,由此益突显其武功人间化、侠客世俗化之意图。

七、天下第一

武功天下第一,乃江湖中人孜孜以求的梦想,或是欲望,或是理想。《射雕英雄传》中,西毒欧阳锋为了成为天下第一而不停害人,阴招尽出,先在船上恩将仇报偷袭洪七公,再在黄药师与全真七子的天罡北斗阵决斗时,则意图除掉黄药师,又在大理袭击南帝一灯大师。然而,在其义子杨过心中,欧阳锋必须苦思一夜方能破解洪七公打狗棒法的最后一招“天下无狗”,若在临阵时便早已输了,故西毒的武功终逊北丐洪七公一筹。欧阳锋的特征犹如毒蛇,每救他一次,即为他反噬一次。东郭先生的寓言,金庸深刻地一再警告世人,却同时设计从不后悔一再拯救欧阳锋的洪七公。故此,在华山论剑之际,黄药师与一灯大师均一致以道德崇高与武功盖世而推崇洪七公当为武功天下第一。一灯大师说:“七兄,当世豪杰舍你更有其谁?”丘处机认为东邪、西毒及南帝在为人处世上各有不足,唯有洪七公“行侠仗义,扶危济困”而令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即令有别人在武功上超过洪七公,而天下豪杰之士,必奉其为“武林中的第一人”。《神雕侠侣》中,蒙古王子霍都企图以金轮国师为中原武林盟主,小龙女却打败了金轮国师而获得武林盟主之位,她却视之如敝屣。郭靖在《神雕侠侣》中的盟主推举大会中,中原群雄均认为其“武功惊人,又当盛年,只怕已算得当世第一,此时纵然是洪七公也未必能强得过他”。及至《神雕侠侣》,从蒙古来到中原的霍都王子亦认为郭靖乃“中原汉人第一”。《笑傲江湖》中的日月神教教主东方不败更有“当世第一高手”之称,他名字叫作“不败”,“果真是艺成以来,从未败过一次,实是非同小可”。当然,最终取替“东方不败”的是不必自宫而剑术独步天下的令狐冲。除此之外,我们还不能忽略一位在武学上没有实践却满腹经纶,对各门派之功夫了如指掌的人物,那就是《天龙八部》中的隐形高手王语嫣。

观乎金庸所有武侠小说中,真正的天下第一,应是既在江湖中难逢敌手,复在战场上以武功却敌的萧峰与郭靖。武功与战争实没法相提并论,一个人纵使武功天下无敌,但到了千军万马之中,却也全无用处,最多也不过自保性命而已。武林中的群殴比武与大军交战相较,可谓小巫见大巫。然而,《天龙八部》中的萧峰创造性地以功夫融入战争,并发挥出了惊人的效果:

萧峰以指尖戳马,纵马向楚王直冲过去,眼见离他约有二百步之遥,在马腹之下拉开强弓,发箭向他射去。楚王身旁卫士举起盾牌,将箭挡开。萧峰纵马疾驰,连珠箭发,第一箭射倒一名卫士,第二箭直射楚王胸膛。

萧峰以出奇制胜的功夫结束一场内战,助辽帝耶律洪基重夺皇位:

萧峰斜身跃起,落上皇太叔的马鞍,左手抓住他后心,挺臂将他高高举起,叫道:“快叫众人放下兵刃!”皇太叔吓得呆了,说不出话来。

萧峰所使的只不过是中原武林中平平无奇的地堂功夫,凭其“眼明手快,躲过了千百只马蹄的践踏”。此亦乃萧峰为段誉、虚竹及慕容复所不及之所在,此乃其智与勇的结合。在《神雕侠侣》中,郭靖则在襄阳城以“上天梯”的功夫爬上城墙的惊险一幕突显其以武功应用于战场之智慧:

郭靖一觉绳索断截,暗暗吃惊,跌下城去虽然不致受伤,但在这千军万马包围之中,如何杀得出去?此时敌军逼近城门,我军若是开城接应,敌军定然乘机抢门。危急之中不及细想,左足在城墙上一点,身子陡然拔高丈余,右足跟着在城墙上一点,再升高了丈余。这路“上天梯”的高深武功当世会者极少,即令有人练就,每一步也只上升得二三尺而已,他这般在光溜溜的城墙上踏步而上,一步便跃上丈许,武功之高,确是惊世骇俗。霎时之间,城上城下寂静无声,数万道目光尽皆注视在他身上。

郭靖再以三箭大败忽必烈大军:

郭靖身在半空,心想连受这番僧袭击,未能还手,岂非输于他了?望见金轮法王又是一箭射来,左足一踏上城头,立即从守军手中抢过弓箭,猿臂伸屈,长箭飞出,对准金轮法王发来的那箭射去,半空中双箭相交,将法王来箭劈为两截。法王刚呆得一呆,突然疾风劲急,铮的一响,手中铁弓又已断折。……他连珠三箭,第一箭劈箭,第二箭断弓,第三箭却对准了忽必烈的大纛射去。

这大纛迎风招展,在千军万马之中显得十分威武,猛地里一箭射来,旗索断绝,忽必烈的黄旗立时滑了下来。城上城下两军又是齐声发喊。

忽必烈见郭靖如此威武,己军士气已沮,当即传令退军。

郭靖的神威更在力斥忽必烈的招降以示忠贞不屈之后,身在千军万马之中,将“降龙十八掌”与《九阴真经》及全真派天罡北斗阵法,融会贯通,在战场上施展开来:

郭靖此时所施展的正是武林绝学“降龙十八掌”。法王等三人紧紧围住,心想他内力便再深厚,掌力如此凌厉,必难持久。岂知郭靖近二十年来勤练“九阴真经”,初时真力还不显露,数十招后,降龙十八掌的劲力忽强忽弱,忽吞忽吐,从至刚之中竟生出至柔的妙用,那已是洪七公当年所领悟不到的神功,以此抵挡三大高手的兵刃,非但丝毫不落下风,而且乘隙反扑,越斗越是挥洒自如。……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实在威力太强,兼之他在掌法之中杂以全真教天罡北斗阵的阵法,斗到分际,身形穿插来去,一个人竟似化身为七人一般。

以上以武功驾驭战场的两幕,浑然天成,正如冯其庸评曰:

金庸小说中许多大的斗争场面,时时感到作者的笔下虽然在驱遣着千军万马,但却运笔如椽,头绪井然,实不让古人。

郭靖作为中原武功第一的身手,于焉展现,其博大精深与勇猛刚烈,举世无匹,万夫莫敌,乃萧峰之后,在战场上如天神般横扫千军的英雄。

其实,武学亦乃文化的一部分,千头万绪,千门万户,万变不离其宗,至理名言,金庸以作为一代宗师的张三丰之口曰:

红花白藕,天下武学原是一家,千百年来互相取长补短,真正本源早已不可分辨。

此言足垂万世之范。纵观以上金庸在武功的书写上所耗费的无数心血,无疑令人叹服,有论者指出:

武打写意化的手法,正是大大拓展了武侠文类的弹性空间,金庸在利用此弹性空间方面,无疑是最具创意与成绩的一位。

而金庸在武功的斗争过程中又予以文化、道德以至于一念之间的微妙变化以衍生惊变,此乃其在武侠小说上的创造性所在。

八、结语

金庸之武功书写不局限于打斗,更赋予了人生哲理。张无忌的“乾坤大挪移”有两重意思:一、“挪移”之意,亦即将敌方的力量转移,卸去其力量,这正为其后来跟张三丰学习太极拳大有关联,亦因其早有基础,再加上颖悟,故能在顷刻间便能学得张三丰草创的太极拳以打败赵敏手下的高手,力挽武当于倾覆之狂澜;二、“乾坤大挪移”此武功之出现,落在可以挪移乾坤的明教教主张无忌身上,他有幸获此绝顶武功秘籍并能顷刻练就而且避过走火入魔之险,力敌群雄,行侠仗义,然而他无法以此武功挪移乾坤,他不懂也不屑于政治,故在朱元璋及其部下逼宫之际,便决定与赵敏退出江湖,隐居蒙古。张无忌作为侠客而不沾政治,故能免于萧峰与郭靖之死难,张无忌、赵敏之结合正如杨过与小龙女之模式,既完成侠客的功能,又能抽身而退,两全其美。

然而,武功在政治之前是无力的,袁承志便说:“武功强只能办些小事,可办不了大事。”丁典也慨叹:“纵然练成了绝世武功,也不能事事尽如人意。”绝世的武功纵使在江湖上可以解决纷争、主持公义,然而解决不了政治上的纷争。金庸指出:“世上最厉害的招数,不在武功之中,而是阴谋诡计、机关陷阱。”因此,武功盖世的大侠不是自杀、战死,便是离开中原,隐居异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