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梦华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宣德楼前省府宫宇

【题解】

本条370余字,介绍北宋东京汴梁皇宫正门宣德楼至内城南门朱雀门之间的政府机构、宫殿庙宇以及街市店铺情况,大体包括三个层次:

首先介绍宣德楼前的中央官府。如卷一“大内”条所言,由于北宋皇宫狭窄,众多中央官府安排到皇宫外面。最靠近宣德楼的机构,左侧(街东)是明堂和秘书省,右侧(街西)有枢密院、中书省和尚书省等,这些都是北宋政府最重要的职能部门;再向南去,是北宋朝廷供奉历代帝后御容的宫观景灵宫,左侧为景灵东宫,右侧为景灵西宫;最靠近南面州桥的地带,则是始置于徽宗时期的著名音乐机构大晟府以及太常寺,这两个机构的职能均与典礼用乐有关,置于景灵宫附近最为方便。

然后介绍东、西景灵宫至州桥之间的区域,这一带呈现政府官署、皇家寺院与商业店铺交织出现的局面,而且有专门售卖青鱼、肉类与干鲜果品的“行市”。孟元老关于这一区域的叙述顺序是:(1)州桥曲转大街附近,引人注目的是掌管收受各地财赋收入的左藏库和北宋徽宗时期权臣郑居中的府宅;(2)御街以东,景灵东宫南门大街向东至旧宋门区域,这一带座落着东京城最大的寺院大相国寺,还有经营奢侈品的店铺以及临着汴水而建的大型客栈“十三间楼”;(3)御街以西,景灵西宫南门至州桥西大街之间的区域,分布着都进奏院、开封府、都亭驿等政府机构以及药铺、珠宝店等,而且这一带的御廊是干鲜果品集中交易的“果子行”。

最后介绍州桥至朱雀门之间御街两侧的情况。这是南向御街的中段,长约一里,是北宋东京最繁华的商业地带之一。从地理位置看,这里靠近全城的几何中心,又是南御街和东西御街的交会处,更兼汴河从州桥下穿过,是东京城水陆交通的枢纽,因此成为商业的黄金地段,店铺林立,许多著名饮食店都集中在这一区域。孟元老关于这一区域的叙述顺序是:(1)御街州桥至朱雀门,两侧皆是普通住宅区;(2)御街东侧自北向南分布的诸多店铺,以饮食店为主,最靠近州桥是“车家炭张家酒店”,也叫“州桥炭张家”;(3)御街西侧:州桥向西的大街,称为“曲院街”或“院街”,都是妓女馆舍;御街与曲院街交叉的西南拐角处,座落着东京城著名酒楼“遇仙正店”,重点记述其彩楼台阁与昂贵酒价;州桥至朱雀门御街西侧的店铺情况。

宣德楼前,左南廊对左掖门,为明堂颁朔布政府、秘书省;右廊南对右掖门,近东则两府八位,西则尚书省。御街大内前南去,左则景灵东宫,右则西宫。近南,大晟府,次曰太常寺

【注释】

①左南廊对左掖门:应为“左廊南对左掖门”。左掖门,宣德门东面的侧门。宋代日本僧人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宣德门)东隔三百步,有左掖门,人从此出入,五间大门楼也。”

②秘书省:官署名。宋承唐制置。判省事一人,以判秘阁官兼任。掌一般祭祀用的祝文的撰写。元丰改制后,并三馆秘阁入秘书省,以秘书监为长官,少监为副长官,掌古今经籍图书、国史、实录、天文历数、祭祀祝辞等事。所有官员皆称馆职,为文臣清贵之选。秘书省原在皇城左掖门北,徽宗政和五年(1115),为建明堂,将秘书省迁至宣德门前御街左侧的光化坊(位于旧城右军第一厢),至宣和年间(1119—1125)始告完工。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梁迁都汴,贞明中,始于右长庆门东北设屋十余间,谓之‘三馆’,盖昭文、集贤、史馆也。初极卑隘。太宗太平兴国中,更命于左升龙门里旧车辂院地改作,置集贤书于东庑,昭文书于西庑,史馆书于南庑,赐名崇文院,犹未有秘书省也。端拱中,始分三馆书万余卷,别为秘阁,命李至兼秘书监,宋泌兼直阁,杜镐兼校理,三馆与秘阁始合为一,故谓之‘馆阁’,然皆但有书库而已。元丰官制行,遂改为秘书省。”据南宋董史《皇宋书录》引《会要》云:宣和四年(1122)三月,徽宗“幸秘书省,宣示御书千文、十体书《洛神赋》、行草近诗并御画”;宋人蔡絛《铁围山丛谈》则说:徽宗“御手亲持太祖皇帝天翰一轴,以赐三馆,语群臣曰:‘世但谓艺祖以神武定天下,且弗知天纵圣学,笔札之如是也。今付祕阁,永以为宝。’于是大臣近侍,因得瞻拜。太祖书札有类颜字,多带晚唐气味,时时作数行经子语。又间有小诗三四章,皆雄伟豪杰,动人耳目,宛见万乘风度。往往跋云‘铁衣士书’,似仄微时游戏翰墨也。时因又赐阁下小李将军《唐明皇幸蜀图》一横轴。吾立侍在班底,睹之,胸中窃谓御府名丹青,若顾、陆、曹、展而下,不翅数十百,今忽出此,何不祥邪?古人之于朝觐会同,得观其容仪而知其休咎,则是举也,厥有兆矣。”

③右掖门:宣德门西面的侧门。

④两府八位:指北宋时期为枢密院与中书省官员准备的官邸,便于二府官吏从右掖门进入皇宫办公或上朝。两府,宋以掌管军事的枢密院和掌管政务的中书省为两府。八位,宋人叶梦得《石林诗话》中:“京师职事官,旧皆无公廨,虽宰相、执政,亦僦舍而居。每遇出省,或有中批外奏急速文字,则省吏遍持于私第呈押,既稽缓,又多漏泄。元丰初,始建东西府于右掖门之前,每府相对为四位,俗谓之八位。”

⑤尚书省:官署名。宋承唐制置。宋初,有判省事一人,以诸司三品以上官或学士充任,掌集议定谥、文武官封赠;选人具备改官资格后,由吏部铨定十人为一甲,以候皇帝引见、改官,注甲由尚书省发付选人;以及掌文武官员申冤投状、二十四司吏人迁补、收检校官省礼钱及公署杂事等。其长官尚书令,宋初虽曾有亲王以使相兼领,但不预政事。自尚书令、仆射至诸司郎中、员外郎等,仅用以定官位俸禄,无实际职掌;其诸司皆以他官主判。元丰改制后,尚书省掌执行经由门下省所付制、诏、敕、令,统管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及其所属二十八司。朝廷有疑事,集百官商议可否;六部难以决定的事务,予以总决;如需请示裁夺,则按民事、军事分送中书省或门下省,凡更改法令,议定后上奏;文武百官奖惩之事,每一季度汇总付进奏院通过邸报通报全国;大礼前,掌百官受誓戒。以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执行门下省长官侍中职务;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执行中书省长官中书令职务。政和二年(1112),改左仆射为太宰,右仆射为少宰,仍兼门下、中书两省侍郎。靖康元年(1116),又改太宰、少宰为左右仆射。据《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尚书)省旧在兴国坊,即梁太祖旧第。太平兴国中,移于利仁坊孟昶旧第,颇宏敞。”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太祖英武大度,初取僭伪诸国,皆无甚难之意。将伐蜀,命建第五百间于右掖门之前,下临汴水,曰:‘吾闻孟昶族属多,无使有不足。’昶既俘,即以赐之。……昶居后为尚书都省。”据《宋史·钦宗本纪》及《靖康要录》记载,靖康元年(1126)东京陷落,金兵入城,十二月十五日,尚书省火,延烧民居五百家。

⑥左则景灵东宫,右则西宫:景灵宫是北宋朝廷供奉太祖赵匡胤以下帝王后妃御容的宫观,始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据宋人高承《事物纪原·景灵宫》引《宋朝会要》:“大中祥符五年十一月,诏以圣祖临降,令择地建宫,遂以锡庆院建,约唐太清宫制度,仍上新宫,名曰‘景灵’。”据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神宗以“祖宗以来,帝后神御皆寓道释之馆”,遂令“仿汉原庙之制,即景灵宫之东西为六殿,每殿皆有馆御。前殿以奉宣祖(按,即赵匡胤之父赵弘殷)以下御容,而后殿以奉母后,各揭以美名”。从此,在京寺观神御全部迎奉入内。所留存者,唯有万寿观延圣、广爱、宁华三殿御容。元符三年(1100)哲宗驾崩,徽宗即位,蔡京以“以景灵无隙地,乃于驰道之西立西宫,以神宗为馆御首,哲宗次之,号旧宫为景灵东宫”。

⑦大晟(shènɡ)府:北宋官署名。专掌朝廷各种典礼用乐。始置于徽宗崇宁四年(1105),在宣德门外御街之东。据《宋史·乐志》,徽宗试图对旧乐进行改制,历经四年,成功将旧乐翻新,美其名曰“大晟”。宋代长期管理音乐的最高机构是太常寺,负责掌管整个宫廷中的雅乐部分,至是专置大晟府,长官为大司乐,副为典乐,属员有大乐令、主薄、协律郎、按协声律、制撰文字、运谱等。大晟府仅存在了二十年,宣和七年(1125)就被裁撤,但是由于其存在时间正是北宋音乐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对整个中国音乐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⑧太常寺:官署名,宋承唐制设置。元丰改制前,掌社稷及武成王庙、诸坛斋宫习乐等事。置判寺,无常员。宋初,另置太常礼院,虽隶本寺而不相涉。康定元年(1040),置判寺、同判寺,始兼管礼仪之事。元丰改制后,置太常卿、少卿,为长官及副长官,丞则助理寺事,掌有关礼乐、郊庙、社稷、坛墟、陵寝等事。据北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太常寺旧在兴国坊,今三班院是也。……嘉祐八年,徙寺于福善坊。其地本开封府纳税所,英宗在藩邸,判宗正寺,建为廨舍。既成而已立为皇子,遂为太常所请焉。”

【译文】

宣德楼前边,左侧长廊向南延伸,面对左掖门,为明堂颁朔布政府、秘书省;右侧长廊向南延伸,面对右掖门,靠近东面的是枢密院和中书省,西面的是尚书省。顺着御街从皇宫朝南去,左边是景灵东宫,右边是景灵西官。南面最靠近州桥的是大晟府,其次是太常寺。

州桥曲转大街,面南曰左藏库。近东,郑太宰宅、青鱼市、内行。景灵东宫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大相国寺,直至十三间楼、旧宋门。自大内西廊南去,即景灵西宫。南曲对即报慈寺街、都进奏院、百钟圆药铺,至浚仪桥大街。西宫南皆御廊杈子。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驿,大辽人使驿也,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时行纸画、花果铺席。至浚仪桥之西,即开封府

【注释】

①左藏库:官库名。宋沿唐制置。宋初只一库,贮蓄各地上缴的钱帛。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分为三库,分别是钱币、金银和匹帛。淳化三年(992)分置左、右藏,右纳左给,凡六库。次年废右藏,并入左藏库。元丰改制后,属太府寺。掌收受各地财赋收入,以供中央与地方经费开支,供给官吏及军兵俸禄赐予。左藏库原在大内,据宋人程俱《麟台故事》,徽宗“政和中,新作明堂于皇城之东隅,迁左藏库于天汉桥之东北”。

②郑太宰宅:宋人楼钥《北行日录》:“(旧宋门)两门里之左右皆有阙亭,门之南即汴河也,故街南无巷,街北即甜水巷。过郑太宰宅,西南角有小楼。”郑太宰,指郑居中(1059—1123),字达夫,开封人,宰相王珪之婿。举进士后,以贵妃之从兄弟相标榜,由是深得宠信,历任起居舍人、给事中、翰林学士等要职,并于大观元年至四年(1107—1110)官拜同知枢密院事、知枢密院事,政和三年至七年(1113—1117)再拜知枢密院事、太宰,宣和二年至五年(1120—1123)三拜领枢密院事,连封崇国公、宿国公、燕国公。在任期间,为迎合帝意与争夺权力,先是串通刘正夫,攻击张商英和刘逵,助蔡京复相;继而怨蔡京不加援引,与蔡京作对。政和时期在枢密任上,反对蔡京变乱法度,存纪纲,守格令,抑侥幸,振淹滞,一时为士论所望。宣和初,蔡京、童贯力主遣使与金夹攻契丹,复燕云,郑居中力陈不可,暴疾而卒。追封华原郡王,谥文正。太宰,古代官职,在不同朝代,其职责和地位不同。北宋徽宗政和改制,以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太宰兼门下侍郎,以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少宰兼中书侍郎,充首相、次相。

③内行(hánɡ):“内”字疑为“肉”字之误。行,交易的处所或营业机构。

④金银铺:打造及出售金银器的店铺。

⑤什(shí)物: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用品。

⑥大相国寺:据北宋宋敏求《东京记》,原名“建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唐代延和元年(712),睿宗为纪念自己由相王登上皇位,改名“相国寺”。北宋太宗至道年间(995—997),太宗御题“大相国寺”。相国寺深得北宋皇家尊崇,多次扩建,是东京城里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后因战乱和水患而损毁,清代重修,保存至今,为开封著名名胜。真宗咸平四至五年(1001—1002),相国寺大规模整修之后,宋白撰写《修相国寺碑记》:“百工馆至,众材山积。岳立正殿,翼舒长廊,左钟曰楼,右经曰藏,后拔层阁,北通便门。广庭之内,花木罗生;中庑之外,僧居鳞次。大殿睟容,即慧云师所铸弥勒瑞像也;前楼众圣,即颍川郡所迎五百罗汉也。其形势之雄,制度之广,剞劂之妙,丹青之英,星繁高手,云萃名工。外国之希奇,八方之异巧,聚精会神,争能角胜,极思而成之也。伟夫觚棱鸟跂,梅梁虹伸。绣栏文楣,璇题玉砌。金碧辉映,云霞失容。”

⑦十三间楼:供客商堆货、寓居并进行交易的邸店,位于东京内城旧宋门内汴河北岸,始建于五代后周时期。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杂录》记载:“周显德中,许京城民居起楼阁。大将军周景威先于宋门内临汴水建楼十三间,世宗嘉之,以手诏奖谕。景威虽奉诏,实所以规利也。今所谓‘十三间楼子’者是也。”据说周景威“邀巨货于楼,山积波委,岁入数万计”。

⑧报慈寺街:报慈寺,本梁太祖朱温(852—912)旧第,乾化四年(914)置寺,在开封城内安业坊,后毁于金兵。街以寺名,故曰“报慈寺街”。

⑨都进奏院:自汉朝开始,设立地方行政机构的驻京办事处,称为“邸”,唐代称“进奏院”。宋初沿用唐制,设进奏院,诸州以本州将吏为进奏官,驻京城,负责呈转公文。因为将吏不愿久居,呈转公文既多延误,亦有泄漏,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并诸道进奏院为都进奏院。职掌“总领天下邮递”,即总领全国诸路监司及所属州、府、军、监与中央朝廷上下往来邮递事。宋前期,都进奏院所收受地方章奏交银台司;元丰改制后,都进奏院隶属于给事中,摘录各州章奏事由交门下省章奏房,投递各州文书给有关部门。《宋会要辑稿·职官二》:“《哲宗正史·职官志》:进奏院,隶给事中,掌受诏敕及三省、枢密院宣札,六曹、寺监百司符牒,颁降于诸路及州府军监。天下章奏至,则具事目上门下省。若案牍及申禀文书,则分纳诸司官,凡奏牍违戾法式者,贴其说以进。”

⑩百钟圆药:百种丸药。

⑪果子行:出售果品的行市。果子,生果、干果、凉果、蜜饯、饼食等的总称。北宋苏象先《丞相魏公谭训·杂事》:“祖父(按,即苏颂)尝言:在馆中时,雇得一婢。问其家何为,云住曹门外,惟锤石莲;问一家几人、各何为,云十口皆然,无他业。初甚讶之。又云:‘非独某家,一巷数十家,皆然。’盖夏末梁山泊诸道载莲子百十车,皆投此巷,锤取莲肉,货于果子行。乃知京师浩瀚,何所不有,非外方耳目所及也。”

⑫都亭驿:安置辽国使臣的馆驿。南宋王应麟《玉海·宋朝都亭驿》:“晋天福五年九月戊子,改东京上源驿为都亭驿。在光化坊,旧制待河西蕃部,其所专馆契丹使。”都亭,本指都邑中的传舍。按,孟元老特意注明“大辽人使驿也”,然1125年大辽亡于金人之手,靖康元年(1126)年底,金人再围开封,斡离不驻扎南郊,遣使请北宋皇帝出城会盟,宋朝即以都亭驿接待金使。

⑬梁家珠子铺:东京城内一家经营高级珠宝的名店。

⑭铺席:铺面,店铺。

⑮开封府:此指开封府衙。主管京城市政、治安等事务。其地在汴河的浚仪桥之西,南临汴河,北面是尚书省。其建筑“堂皇有炜,厅事斯严;廊回合以四周,庭清虚而中敞”(宋人杨亿《开封府上梁文》),以府门、仪门、正厅、议事厅、梅花堂为主,辅以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监狱、寅宾馆等。北宋灭亡后无复旧观。据元人白珽《湛渊静语》引《使燕日录》所见开封府衙“无丽谯,仪门亦湫隘。入门,庭院广阔,庭下草深没骑。设厅九间,甚雄壮,外郡所无”。

【译文】

州桥处曲折转弯的大街,面朝南的机构叫左藏库。靠近东面,有郑太宰宅第、青鱼市、肉行。景灵东宫南门大街以东,南面是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大相国寺,一直到十三间楼、旧宋门。从皇宫西廊朝南去,就是景灵西宫。南面斜对的即是报慈寺街,有都进奏院、百钟圆药铺,一直到浚仪桥大街。景灵西宫南面都是御廊、杈子,直至州桥西大街,是果子行。街北面是都亭驿,招待辽国使节的驿馆,与都亭驿相对的是梁家珠子铺,其余都是出售时尚流行的纸画、花果等物品的店铺。走到浚仪桥的西边,就是开封府的府衙。

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至朱雀门。街西过桥即投西大街,谓之“曲院街”。街南遇仙正店,前有楼子后有台,都人谓之“台上”。此一店最是酒店上户,银瓶酒七十二文一角,羊羔酒八十一文一角。街北薛家分茶、羊饭、熟羊肉铺。向西去,皆妓女馆舍,都人谓之“院街”。御廊西即鹿家包子,余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药铺、居民。

【注释】

①分茶:钱锺书《管锥编》中说,“分茶”于宋有两义,一指茗事,一指沽酒市脯。此处的“分茶”,即指茶楼、酒楼、面食店之类的食物店。本书卷四“食店”条中也说:“大凡食店,大者谓之‘分茶’。”

②曲(qū)院街:因官办都曲院设于此处而得名。《宋会要辑稿·职官二六》:“都曲院在敦义坊,掌造粗细一等曲,给内酒坊及出鬻收直。以京朝官、诸司使、副使或内侍二人充。”曲,酒母,泛指酒。

③遇仙正店:北宋东京的著名酒楼,位于西向御街与南北御街交汇的西南拐角处。该店高大豪华,白天生意兴隆,晚间灯火辉煌。金人刘祁《遇仙楼》诗中曾说其“倚天突兀耸高楼,楼上人家白玉钩。落日笙歌迷汴水,春风灯火似扬州”。据宋人《靖康要录》:靖康二年(1127)二月“二十八日,保康门里火,沿烧延宁宫,顷刻而尽。时元祐皇后居宫中,急就天汉桥南遇仙店,门垂帘幕以避,移居观音院,回私第”。据宋人张能臣《酒名记》,其所造酒名为“玉液”。正店,宋代实行酒类专卖制度,由户部兼管理酒类专卖最高机构,各州郡设官办卖酒机构都酒务,县一级设酒务,也叫“酒库”,下设酒坊直接卖酒。以酒务为中心,形成批零销售网络。直属酒务、取得官方酿酒许可、经营正规的餐饮机构称为“正店”,不隶属酒务、规模小、从酒务(酒库)批发来进行零售的店,称为“脚店”或“拍店”。正店既为顾客提供餐饮服务、零售酒水,同时也向脚店批发自酿酒水或向官方买扑(竞拍包税权)的酒水。

④楼子:即彩楼,酒店门口用彩帛等装饰的彩棚,用来招引顾客。本书卷二“酒楼”中说:“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缚彩楼欢门。”南唐人卫贤所绘《闸口盘车图》(上海博物馆藏),右首有一座酒楼,门前扎有一座高大的彩楼。宋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也说“酒肆前绞缚楼子”。

⑤上户:上等的店家。

⑥银瓶酒:用银瓶盛装的酒。角:古代酒器。前后尾形,无两柱,形状似爵而无柱。此指酒的单位容量。南宋郑獬《觥记注》:“角者,以角为之,受四升。”

⑦羊羔酒:也称“羔儿酒”,北宋东京一种昂贵的酒。宋人朱翼中《北山酒经·白羊酒》:“腊月,取绝肥嫩羯羊肉三十斤(肉三十斤,内要肥膘十斤),连骨使水六斗已来,入锅煮肉,令极软,漉出骨,将肉丝擘碎,留着肉汁。炊蒸酒饭时,匀撒脂肉于饭上,蒸令软,依常盘搅,使尽肉汁六斗。泼馈了,再蒸,良久,卸案上摊,令温冷得所,捡好脚醅,依前法酘拌,更使肉汁二升以来,收拾案上及充压面水,依寻常大酒法日数,但曲尽于酴米中用尔。(一法:脚醅发,只于酘饭内方煮肉,取脚醅,一处搜拌入瓮。)”南宋陈直《寿亲养老新书·羊羔酒》记载的酿法则是:“米一石,如常法浸浆。肥羊肉七斤,曲十四两(诸曲皆可)。将羊肉切作四方块,烂煮;杏仁一斤,同煮。留汁七斗许,拌米饭曲,更用木香一两同酝。不得犯水,十日熟,味极甘滑。”并特别注明“此宣和化成殿方”。北宋苏轼《二月三日点灯会客》诗:“试开云梦羔儿酒,快泻钱塘药玉船。”

⑧馆舍:旧指招待宾客供应食宿的房舍、客栈等。语出《周礼·夏官·怀方氏》:“治其委积、馆舍、饮食。”

【译文】

沿御街一直朝南去,过了州桥,街道两边都是居民住宅。御街东边是车家炭张家酒店,其次是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铺、李四分茶店,一直排到朱雀门。御街西边,过了州桥就是西大街,俗称之为“曲院街”。街道南面是遇仙正店,店门前有绞缚楼子,后面有台阁,京都中人称之为“台上”。这一座酒店是酒店中的上等店家,用银瓶装的酒一角卖七十二文铜钱,羊羔酒一角卖八十一文铜钱。街道北面是薛家分茶店、羊饭铺、熟羊肉铺。再向西去,都是妓女的馆舍,京都中人称之为“院街”。御廊西面即是鹿家包子铺,其余都是羹店、分茶店、酒店、香药铺和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