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王绩

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文中子通之弟也。年十五,游长安,谒杨素,一坐服其英敏,目为“神仙童子”。隋大业末,举孝廉高第,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县丞。以嗜酒妨政,时天下亦乱,遂托病风,轻舟夜遁。叹曰:“网罗在天,吾将安之?”乃还故乡。至唐武德中,诏征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绩弟静谓绩曰:“待诏可乐否?”曰:“待诏俸薄,况萧瑟,但良酝三升,差可恋耳。”待诏江国公闻之曰:“三升良酝,未足以绊王先生。”特判日给一斗。时人呼为“斗酒学士”。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有仲长子光者,亦隐士也,无妻子。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雁、莳药草自给。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自号“东皋子”(21)。虽刺史谒见(22),皆不答。终于家。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23)。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撰《酒经》一卷、《酒谱》一卷。李淳风见之曰(24):“君酒家南、董也(25)。”及诗赋等传世。

【注释】

①字无功:据王绩《自作墓志文》记载,此字是王绩自取,意谓“有道于己,无功于时”。

②绛州:州名,治所在今山西新绛。龙门:县名,治所在今山西河津。

③文中子通:指王通,王绩之兄,王勃之祖。曾在隋朝为官,大业(605—618)末退居龙门讲学,死后门人谥曰“文中子”。

④谒(yè):拜见。杨素:字处道,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隋朝大臣。

⑤一坐:满座。坐,同“座”。

⑥神仙童子:据陈氏晚晴轩五卷本《王无功文集》卷首吕才《东皋子集序》记载,王绩拜见杨素,杨素待之十分傲慢,王绩引周公善待天下之士回应。贺若弼以东汉时长者李膺与十岁孔融的交往佳话开解二人,于是杨素礼待王绩。大家由文章谈到时政,王绩应答如流,常出新意,在座的客人都惊叹地称他为“神仙童子”。

⑦大业:隋炀帝年号(605—618)。

⑧孝廉:隋朝科举名目之一,全称为孝悌廉洁科。高第:旧称科举考试列入优等。

⑨秘书正字:官名,掌管朝廷藏书的校正事宜。

⑩六(lù)合:县名,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六合区。县丞:县的副长官。

⑪风:中医指某些因“风”引发的疾病。据王绩《答冯子华处士书》可知,王绩患有风痹,类似风湿性关节炎。

⑫武德:唐高祖年号(618—626)。

⑬待诏:等候君命。门下省:唐代中央机关之一,与中书省同掌机要。

⑭静:指王静,王绩第七弟。

⑮待诏:二字衍文。江国公:即陈叔达,字子聪,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南朝陈宣帝子。唐武德五年(623)封江国公。

⑯贞观:唐太宗年号(627—649)。

⑰河渚(zhǔ):原指河中小块陆地,这里指王绩在家乡河汾处的河滩地。仲长子光:复姓仲长,字不曜,洛阳人。

⑱黍(shǔ):谷物名,去皮后称黄米,煮熟后有黏性。

⑲凫(fú):野鸭。莳(shì):栽种。

⑳《周易》《庄》《老》:即《周易》《庄子》《老子》三书,王绩《答冯子华处士书》称之为“素书”,素书即道书,指道家和道教著作。

(21)东皋子:王绩《自作墓志文》:“常耕东皋,号‘东皋子’。”东皋,原指东方田野或高地,多指归隐后耕地,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22)刺史:州长官。

(23)《五斗先生传》:盖有慕陶之意,与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可参看。五斗先生,王绩《五斗先生传》:“常一饮五斗,因以为号。”

(24)李淳风:唐代岐州雍县(今陕西凤翔)人,天文学家。

(25)南、董:指春秋时齐国史官南史和晋国史官董狐,二人皆以直笔著述称扬后世。

【译文】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是文中子王通的弟弟。十五岁时,在长安游历,拜见杨素,在座的客人都被他的聪慧卓识所折服,把他看作“神仙童子”。隋朝大业末年,王绩以名列前茅的成绩高中孝悌廉洁科,被任命为秘书正字。他不喜在朝为官,就托病辞职,又被任命为扬州六合县丞。因嗜好喝酒而有妨政事,当时天下也骚乱起来,王绩就借风病严重为由,乘坐轻快之船连夜遁逃而去。他叹息道:“天下到处都是罗网,我能去哪里呢?”于是就回到家乡。到唐高祖武德年间,朝廷下诏征求前朝官员,王绩便被征召到门下省待诏。王绩的弟弟王静问他:“做待诏开心不?”王绩回答说:“做待诏俸禄微薄,且萧条冷落,不过有好酒三升,稍微让我留恋罢了。”江国公听说此事,就说:“三升好酒,还不足以留下王先生。”就特批每日给王绩好酒一斗。当时人们都称他“斗酒学士”。唐太宗贞观初年,王绩因病罢官归乡。他家河滩地上住着个叫仲长子光的人,也是隐士,没有妻儿。王绩欣赏他的真朴,就在他家附近搭建屋舍,每天都跟他对饮。王绩有几位奴婢,广种黍米,春秋时酿酒,饲养野鸭野雁、种植草药,自给自足。王绩把《周易》《庄子》《老子》放在床头,其他书都不关注。给自己取号叫“东皋子”。即使刺史来拜见,也一概不理。老死于家。王绩性情高傲,喜欢饮酒,能喝五斗,自撰《五斗先生传》。他弹琴、写诗、作文,情调高雅,气格过人,无敌于当时。著有《酒经》一卷、《酒谱》一卷。李淳风见到这两本书说:“您真是酒家的好史官啊!”王绩还有诗、赋等作品传世。

论曰:唐兴,迨季叶,治日少而乱日多,虽草衣带索,罕得安居。当其时,远钓弋者,不走山而逃海,斯德而隐者矣。自王君以下,幽人间出,皆远腾长往之士,危行言逊,重拨祸机,糠覈轩冕,挂冠引退,往往见之。跃身炎冷之途,标华黄绮之列。虽或累聘丘园,勉加冠佩,适足以速深藏于薮泽耳。然犹有不能逃白刃,死非命焉。夫迹晦名彰,风高尘绝,岂不以有翰墨之妙,骚雅之奇美哉!文章为不朽之盛事也。耻不为尧舜民,学者之所同志,致君于三五,懦夫尚知勇为。今则舍声利而向山栖,鹿冠舄几,便于锦绣之服;柴车茅舍,安于丹雘之厦;藜羹不糁,甘于五鼎之味;素琴浊酒,和于醇饴之奉;樵青山,渔白水,足于佩金鱼而纡紫绶也。时有不同也,事有不侔也(21)。向子平曰(22):“吾故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第未知死何如生!”此达人之言也。《易》曰:“遁之时义大矣哉(23)!”

【注释】

①迨(dài):等到。季叶:末世,指唐末。

②草衣带索:编草为衣,以绳索为衣带,这里指生活贫寒的山野隐士。

③钓弋(yì):原指钓鱼和射鸟,这里比喻灾祸。

④幽人:幽隐山林的人。

⑤危行言逊:正直的行为,谦逊的语言。语出《论语·宪问》:“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孙,同“逊”。

⑥拨:排除。

⑦覈(hé):通“籺”,米麦舂余的粗屑。

⑧黄绮:原指商山四皓中的夏黄公、绮里季,这里代指隐士高人。

⑨丘园:语出《周易·贲》:“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王肃注:“失位无应,隐处丘园。”后指隐居之地。

⑩薮(sǒu)泽:水草茂密的沼泽地带,指隐居之地。

⑪白刃:锋利的刀锋。

⑫骚雅:原指《离骚》《大雅》《小雅》,这里指诗赋作品。

⑬文章为不朽之盛事也:语本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⑭三五:指三皇五帝。

⑮鹿冠:鹿皮做成的隐士帽子。舄(xì)几:语本《诗经·豳风·狼跋》“赤舄几几”,意谓朱鞋光鲜。但与文义不符,孙映逵云:“舄几疑为凫舄之讹。”录以备考。

⑯丹雘(huò):涂饰所用的红颜料。

⑰藜羹(lí gēng)不糁(sǎn):语出《墨子·非儒下》:“孔某穷于蔡陈之间,藜羹不糂(同“糁”)十日。”藜羹,用藜藿做羹,比喻粗食。糁,以米和羹。

⑱五鼎之味:指丰盛的饭食。《汉书·主父偃传》:“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亨耳。”张晏曰:“五鼎食,牛、羊、豕、鱼、麋也。诸侯五,卿大夫三。”

⑲醇饴:指无杂质的饴糖。醇,原指酒味厚的醇酒,后引申为纯粹无杂,如《汉书·食货志》:“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师古注:“醇,不杂也。”饴乃奉养老人之食,《淮南子·说林训》:“柳下惠见饴,曰:‘可以养老。’”

⑳佩金鱼而纡紫绶:唐制,三品官以上穿紫服,佩带金鱼形状的印符。纡,系。绶,一种丝质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

(21)侔:相等。

(22)向子平:即向长,字子平。东汉朝歌(今河南淇县)人,隐士。文中所引向长之言出自《后汉书·逸民列传·向长传》。

(23)遁之时义大矣哉:语出《周易·遁》彖辞。

【译文】

评论说:唐朝从兴起到末世,太平的日子少而战乱的日子多,即使生活贫寒的山野隐士,也难以过上安稳生活。在那个时候,远离灾祸的人,不是跑进山里就是逃亡海上,这都是有德而隐居起来的人啊。自王绩以后,不时有幽隐之人出现,都是些远走高飞不愿回来的人,他们行为正直,言语谦逊,重视排除灾祸苗头,把官位爵禄看得微不足道,因而挂冠退隐的人,常常可以见到。纵然身在冷热无常的世道,却标榜夏黄公、绮里季这样的隐士之辈。即使有的人隐居在山丘园林却多次受聘,勉强接受官职,那也刚好足以使他们更快更深地藏到草野中罢了。但还是有人不能逃脱锋利的刀刃,死于非命啊!这样行迹隐晦却声名彰显,高风亮节超越尘俗,难道不是因为他们有绝妙的文笔和奇巧华美的诗赋吗?文章真是不朽的盛事啊!为不做尧舜之民而羞耻,这是读书人共同的志向,努力让君主像三皇五帝那样,这是懦夫都知道要勇于去做的行为。如今却舍弃声誉名利而栖居于山中,鹿冠舄几,觉得比锦绣官服更舒适;驾着简陋的车,住在草屋里,觉得比住在红油漆的大厦里更安稳;一粒米都没有的藜藿汤,觉得比五鼎中的山珍海味更甘美;素琴浊酒,觉得比用无杂质的饴糖奉养更和美;在青山打柴,在清河捕鱼,觉得比佩金鱼符、系紫绶带更让人满足。时代有所不同,事情也就不一样了。向长曾说:“我已知道富裕不如贫穷,高贵不如低贱,只是不知道死去跟活着相比如何!”这是豁达有道者说的话啊。《周易》说:“遁卦所展现出来的适时隐退的意义多么重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