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译序
关于作者
1816年4月21日,夏洛蒂·勃朗特出生于英格兰东北部约克郡的索顿村,父亲帕特里克·勃朗特是当地的一位牧师。在父母所生的6个孩子中,夏洛蒂·勃朗特排行第3,同时也是勃朗特三姐妹中年龄最大的。1820年4月,父亲被任命为哈沃斯村一座教堂的副牧师,所以勃朗特一家搬到了那里。
1821年9月15日,夏洛蒂·勃朗特的母亲玛丽亚因癌症去世。1824年8月,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玛丽亚、伊丽莎白被送往兰开夏的科恩桥女子教会学校接受教育(夏洛蒂在《简·爱》中将它描述为罗伍德学校)。学校的状况非常糟糕,对夏洛蒂的健康造成了永久的影响,同时也导致了夏洛蒂的两个妹妹玛丽亚(1815—1825)和伊丽莎白(1814—1825)的死亡(她们在1825年离开学校后不久便死于肺结核)。
在哈沃斯的家中,夏洛蒂扮演了年幼的妹妹们母亲和保护人的角色,同时她们开始了“写作”。夏洛蒂和布伦威尔创作了有关安格利亚的故事,而艾米莉和安妮则创作了有关贡代尔的文章及诗篇,这些臆想出的故事为他们以后真正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
从1831年到1832年,夏洛蒂在米菲尔德学校就读。1833年,夏洛蒂以韦尔斯利这一笔名创作了《绿色的小矮人》。从1835年到1838年,夏洛蒂在米菲尔德学校担任教师。从1839年到1841年,夏洛蒂一直在约克郡担任家庭女教师。1842年,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前往布鲁塞尔一所由康斯坦丁·黑格尔和其妻子所经营的私立寄宿学校,为了报答黑格尔夫妇收留她们的恩情,夏洛蒂教英文,艾米莉教音乐。1842年10月,夏洛蒂的姨妈伊丽莎白·布伦威尔(夏洛蒂的母亲死后,伊丽莎白把她们姊妹几个抚养成人)去世,她在这所学校的任职被迫间断。1843年1月,伊丽莎白独自一人返回布鲁塞尔的寄宿学校,继续担任教师职务。在这段时间里,夏洛蒂过得并不快乐,她孤独,思念家乡,并深深地爱上了黑格尔。1844年1月,夏洛蒂返回哈沃斯。这段经历成为了夏洛蒂创作小说《维莱特》与《教师》的灵感来源。
1846年5月,夏洛蒂和艾米莉、安妮联合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为了回避当时对女作家的偏见,她们全部使用了笔名。虽然这本诗集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只卖出了两本),但她们仍然继续写作。
1847年,《简·爱》一经出版便获得了巨大成功,在出版商的说服下,夏洛蒂前往伦敦。在伦敦高贵的社交圈中,她结识了海丽叶特·马蒂诺、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和乔治·亨利·路易斯等作家。
1848年9月,夏洛蒂的弟弟布伦威尔·勃朗特因慢性支气管炎与过量饮酒去世。1848年12月,艾米莉因肺结核去世。1849年5月,唯一的妹妹安妮也因肺结核去世。从此以后,只剩下了夏洛蒂和父亲帕特里克在一起生活。
1854年6月,夏洛蒂和牧师亚瑟·贝尔·尼可拉斯结婚。不到一年,夏洛蒂怀孕了。在这段期间内,夏洛蒂的身体状况急速恶化。1855年3月31日,夏洛蒂去世,死亡诊断书上认定她死于肺结核,她被葬于哈沃斯圣马克教堂的家族墓穴中。
关于作品
故事情节
《简·爱》出版于1847年,讲述的是孤女简·爱坎坷的人生经历。简·爱从小被寄养在盖茨黑德庄园舅妈里德太太家,长期受舅母虐待。十岁那年,她被送进了罗伍德孤儿院,院长是个自私残忍的人,在经历了种种折磨之后,她的好友海伦最终死于肺病;而她却靠着坚强的意志完成了学业,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教师。简·爱在孤儿院当了两年教师之后,因受不了那里的孤寂,最后受聘于桑费尔德庄园。庄园的主人罗切斯特是个性格阴郁、喜怒无常的人,他和简·爱经常为某种思想辩论不休,但两人却逐渐产生了感情。一天,里德太太派人来找简·爱,说她病危了,要见简·爱一面。见面时,里德太太交给她一封信,这封信是三年前简·爱的叔叔寄来的,向她打听简·爱的消息,并把自己的遗产交给了简·爱。里德太太则谎称简·爱在孤儿院病死了,不过临终前,她终于良心发现,把真相告诉了简·爱。罗切斯特向她求婚,简·爱答应了,并高兴地准备婚礼,但在婚礼上,她却发现罗切斯特已经有了合法妻子,而且他的妻子受过精神创伤,是一个精神病患者。最后,简·爱伤心地离开了桑费尔德庄园,她花光了所有积蓄,沿途乞讨,最后晕倒在牧师圣约翰家门口,幸运的是,她被圣约翰和他的两个妹妹救了,并且帮助她找到了一份教师的工作。后来,圣约翰发现简·爱是他的表妹,向她求婚,但简·爱没有答应。简·爱回到桑费尔德庄园时,整个庄园已是一片废墟。罗切斯特为了救妻子,被烧瞎了双眼,并失去了一只手,孤苦无依。故事的结局是简·爱和罗切斯特终于结婚了,并且他们生了一个男孩;在一位著名眼科医生的治疗下,罗切斯特的视力也恢复了一些,他能看到自己的儿子了。
主题
道德:出于自尊和道德,简·爱拒绝了罗切斯特的求婚,她拒绝接受圣约翰的新教教义和罗切斯特性格中放荡的一面。实际上,她为自己树立了道德的标准,那就是爱、独立和感恩。简·爱不愿成为社会中的垃圾、流浪者,不愿成为罗切斯特的情人。
上帝和宗教:纵观整部小说,简·爱一直试图在道德和尘世的欢乐中寻求一种平衡,她鄙视布罗克赫斯特先生所持有的虚伪的宗教教义,也看到了牧师圣约翰身上的缺陷。小时候,她之所以原谅她的舅妈里德夫人,是因为海伦告诉她要爱你的敌人,要忍耐。实际上,简·爱对基督教中的某些教义持怀疑态度,她更愿意以传统道德的标准来判断事情的对错。在教堂里,当她发现罗切斯特已经有合法妻子时,依然拒绝了他的求婚,最终离开了盖茨黑德府。小说的结尾处,是圣约翰的祈祷,祷文用的是《新约》中的倒数第二句话,简·爱借助宗教仪式、教义使自己极端的性格变得温和了一些,但她却拒绝压抑自己的个性,敢于释放真正的自己。
在《简·爱》第二版的前言中,勃朗特写道,“习俗并不等于道德,伪善不等于宗教……狭隘的世俗说教,只能使少数人得意非凡,决不能代替基督拯救世界的信条。”这句话非常明白地阐明了勃朗特对待宗教的态度。
性别关系:《简·爱》这部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就是对男权社会的描写。作为小说中最重要的三个男性人物,布罗克赫斯特先生、罗切斯特和圣约翰都想把简·爱置于一种从属的地位,他们不允许她发表自己的观点,表露自己的感情。在故事结尾处,简·爱之所以拒绝圣约翰的求婚,而嫁给了残疾的罗切斯特,只是因为她觉得他们现在是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了。
小说中的一段话很好地阐明了勃朗特的女性哲学:
“通常情况下,女人都应该平平静静,但女人跟男人一样有感觉,她们需要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且也像自己的兄弟们一样需要有用武之地。她们对严厉的束缚,绝对的停滞,都跟男人一样感到痛苦,比她们更享有特权的同类们,只有心胸狭窄者才会说,女人们只应该做布丁,织长袜,弹钢琴,绣布包,要是她们试图超越世俗所认定的女性应该遵守的规范,做更多的事情,学更多的东西,那么为此去谴责或讥笑她们就是轻率的。”
赎罪与宽恕:这也是《简·爱》这部小说中很重要的一个主题,罗切斯特先生因为过去的放荡行为和罪恶而深受折磨,他收养小阿黛勒,让她受到细心的照料,为她请家庭教师,即是为自己赎罪。简·爱出走盖茨黑德之后,他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最终一场大火烧瞎了他的双眼,使他失去了一只左手,整个盖茨黑德府也给毁了。他为自己的欺骗行为付出了代价,同时这场大火也把他的罪恶给烧掉了,在万念俱灰之中,上帝并没有彻底抛弃他,而是重新让简·爱回到了他身旁,是简·爱的爱最终拯救了他。他学会了祈祷,上帝宽恕了他所有的罪恶。
对于家的渴望和追求:《简·爱》最后一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读者,我和他结婚了。”这是整部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短句,在经历了长期的颠沛流离和挣扎之后,简·爱最终和自己心爱的人走到了一起。
写作手法
《简·爱》中大量借用了《圣经》上的人物和语句,宗教色彩非常浓厚;同时也引用了《失乐园》、《天路历程》中的段落;英国诗人、小说家司各特的作品其中也多次涉及。
有些国外的学者曾把《简·爱》看作是一部哥特小说,这是因为其中借用了很多哥特式的写作手法,例如对盖茨黑德府阴森气氛的描述,对藏在密室中的、罗切斯特的妻子伯莎·梅森的描述,说她“吸人的血,会把我血管中的血吸干”等,此外,约翰·里德和伯莎·梅森的自杀也是哥特小说中常见的情节。
夏洛蒂·勃朗特把哥特小说的技巧和浪漫小说的写作手法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了一部维多利亚时期的独特小说,简·爱和罗切斯特曲折的爱情之路是浪漫主义小说中十分普通的题材,但勃朗特却把“疯女人”梅森这个哥特色彩非常浓的人物安插了进来,让她阻碍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结合,最终没能使这部小说流于俗套。
评价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它凭借细腻的手法塑造出了简·爱这样一个独立、自由、坚强、渴望真爱的女性形象,它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中挣扎而出,刚一发表,便引起了轰动,至今它仍是世界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一优秀作品。另外,迄今为止,《简·爱》在全世界的销量已经超过5000万册,曾16次被改编成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