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物流发展报告(2017)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相关文献综述

早期研究的港腹关系是基于空间区位理论,说明直接腹地及间接腹地与港口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我国关于港腹关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张存溎等(1)和严以新等(2)把港口腹地分为直接腹地和间接腹地,之后蔡加福将港口腹地范围更加细致地划分为核心腹地、直接腹地、间接腹地、交叉腹地以及潜在腹地。(3)王文则从地理范围和货流方向两个方面考虑对港口经济腹地进行划分,并基于此对港口的发展规划提出建议。(4)郎宇、黎鹏对港口腹地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分析,认为腹地空间大小、范围由港口的吸引力大小所决定。(5)杨阿蕾等对天津港口岸和上海港口岸的腹地辐射能力进行对比,发现口岸对与其距离较近的地区,或地理通达性比较好的地区吸引力比较高,腹地范围也比较大。(6)从中可以看出,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腹地划分也越来越细,并对腹地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腹地范围大小由海港(口岸)的吸引力决定,而决定海港(口岸)吸引力的因素包括海港(口岸)通过能力、交通的可达性及便利性等。这方面的研究是关于港腹关系的早期研究。

随后,学者们对港腹关联性进行研究。水海刚通过对近代福州口岸及其腹地进行分析,认为腹地经济会影响口岸贸易,并进而影响港口城市发展的其他方面。(7)张慧芝、冯石岗对自1860年天津开埠后,京津冀的功能分区进行了研究,认为天津作为口岸对京冀经济发展作用明显,腹地为口岸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货物支撑。(8)之后,对港腹关联性的研究开始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定量分析方法中主要采用灰色关联法等进行研究,如朱传耿、刘波、李志江在分析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关联发展效应时,运用灰色关联法并采用1990—2005年数据,计算了港口—腹地经济关联发展的均值关联度,对影响连云港港口—淮海经济区关联的驱动要素进行了分析;(9)吕青、唐秋生通过灰色综合关联度模型对重庆市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两者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10)傅英坤首先分析了山东省港口与区域经济间的有效性,然后利用灰色关联法对山东省四个主要港口与其港口城市经济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具体分析;(11)刘敬严、陈慧青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港口物流与区域产业发展关联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京津冀港口物流经济协同发展思路;(12)郭心华、李克风运用灰色斜率关联度和灰色综合关联度分别分析了图们江口岸吉林省内和省外腹地经济指标与口岸物流间的相关性。(13)也有学者用其他方法对港腹间关联性进行研究:杨洪军(14)和郑木龙(15)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别对日照港与腹地之间、京津冀港口群与城市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邓萍用结构方程理论模型,对我国沿海5个港口群的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计算;(16)朱榕榕利用相关理论对连云港港口与腹地外贸发展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了连云港港口与其腹地对外贸易发展之间联系的紧密性;(17)董晓菲则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港口—腹地系统演变的条件、过程、规律及机理进行了研究,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港口—腹地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18)在港腹关联性方面,学者们认同了海港(口岸)发展与腹地经济发展间的密切关系,即腹地经济的发展对海港(口岸)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而海港(口岸)的发展又推动了腹地经济的发展,继而对两者间关联程度进行定量研究,并分析了影响港腹关联程度的具体因素。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对港腹间协同发展进行研究。在对港腹间协同发展进行研究时,学者们多运用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等,(19)如钟铭等以大连市为例,构建了大连港港口物流与大连市经济协同度模型,对大连市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协同程度进行了计算;(20)董晓菲、韩增林、荣宏庆构建了大连港和营口港各自与其腹地经济的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以此测度两港的发展水平并分析未来发展态势;(21)范厚明、马梦知、温文华、屈莉莉通过建立港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用上海、深圳、香港等9个港口城市数据,对港城协同度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22)李谭、王利、王瑜则将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和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相结合,对辽宁省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的协同关系进行了研究。(23)也有学者用其他方法对港腹间协同发展进行研究,如张萍、严以新在建立港口与城市协调度评价模型时采用了主成分分析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市的港城协同发展程度进行了分析;(24)陈红娟、孙桂平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秦皇岛市港口和城市两子系统的综合发展值,然后构建港城协调发展指数模型,测算了秦皇岛港城发展协调程度;(25)胡云超通过建立功效函数、协调效度函数综合评价模型,对港城间的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26)可见,学者们的研究重点已经从客观地认识港腹关系转为试图主动改善港腹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学者们在港腹空间关系、港腹关联性方面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分歧相对较少,而对港腹协同发展的研究尚不成熟,对影响港腹协同的具体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测量更为鲜见。因此,本章运用协同学理论对京津冀海港口岸与腹地协同状况进行研究,并对影响两者协同的具体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分析,以提出促进京津冀海港口岸与腹地协同发展的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