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加坡规划理念创新的实践
(一)规划时限从20年到100年,预留足够空间
一般人设计规划蓝图是“二维”的,有一些也会考虑到“三维”,其实规划还有一个“时间”的因素,好的规划一定是四维的,规划必须接受时间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如果只在短时间内活跃,城市就会成为主题公园。如果希望一个城市成长为一只鲲鹏,一开始就要养一只大鹏鸟,否则,即使饲养几千只小火鸡,永远也不会长成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鸟。所以,好的规划,一开始就要展开大的架势,有了大的格局,就为一个城市创造了发展的空间,留下了成长的未来。
城市是有生命的,城市规划者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要建设一个百年的城市还是千年的城市?规划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进程。规划者必须为城市留出足够的成长空间,城市才会有更广阔的前景,才会更有生命力。城市规划者的境界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城市的美容师;第二个层面是城市的工匠;第三个层面是城市的医生,为城市诊断和治疗并解决城市的各种问题;第四个层面(最高层面)是城市的预言家。一座城市往往在规划20年以后才会看到模样和效果,甚至需要更长时间。所以,城市规划者应当同时担当城市的工匠和预言家,需要有广阔的规划视野和长期的发展眼光,能够预见城市的未来愿景。
1991年,新加坡实际人口只有320万,按照以往经验,概念规划的时段应该是20年,当年的规划理念确实非常大胆超前,规划的不只是20年,而是100年。同时考虑到了特殊情况的发生,在440万人口上面加了20%~25%的不可预见后果,就有了550万人口。国家基础设施、交通道路规划设置、城市及市镇建设等都是以此为依据展开的。结果新加坡在2015年就达到了这个目标。
关于预留土地:关于土地的使用是最复杂的。很多地方未开发,无法对森林覆盖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测算,只能定位为待开发的、暂时不动/保留的土地。此外,还有一个现象是有大量的贫民窟有待清理和开发。预留土地是新加坡规划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许多国家的规划都没有做好这一点,这是长期规划最重要的一环。城市需要发展,没有土地了怎么办?如果没有预先考虑这些市政设施,道路管网等市政设施将无法建设,城市也就很难正常运行。如果不是早期预留了土地,今天新加坡的土地早就用完了,这是新加坡规划建设的秘密武器。保留部分土地用于建设关键基础设施,如污水系统、垃圾处理和焚烧设施等,也包括交通、住宅、工业等各个方面,1971年概念规划都做了充分的考虑。
(二)环状发展方案
1971年概念规划的核心理念是决定采取环状发展方案,称为“环状概念总蓝图”,着眼土地综合利用和交通规划两个方面,形成环形加带状的城市走廊布局,这是第二个重大的突破。概念规划指导委员会研究后认为,城市发展应该集中在南部裕廊和樟宜之间的地带,以减少上下班的总里程。这一理念以1963年提出的《科尼斯布格计划》为雏形。在中央集水区周围土地建设高密度卫星镇,规划交通网络联络各卫星镇;开发廊道沿线的地铁网环线连同地铁东西线,把工业开发的土地与建设新镇联系起来。
(三)卫星镇、多中心发展战略构思
卫星镇的概念源于英国,欧洲一个卫星镇有3万~5万人。新加坡依据实际情况研究得出,一个卫星镇需要超过20万人。卫星镇分解为小区,社会调查发现,一个小区预计需要5000户到10000户来支撑,小区内靠步行就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专业研究认为,生活在温带地区的人一般愿意走600米,处在热带地区的新加坡正常应减少到500米,但是新加坡人只愿意走350米。经反复论证,这样短的距离容纳的人口无法支持小区所必需的设施,最后定在450~500米。
卫星镇最重要的概念精髓就是高度自给自足,这也正是一个城市是否宜居的最基础设置。镇内还设有无污染工业区,容纳轻型工业,为居民提供就业方便。新镇内有完善的交通系统,新镇中心由地铁相连,包括巴士转换站和轻轨等,努力为居民营造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刘博士比喻卫星镇是新加坡规划的“砌砖石”,有了这样的一个基础,城市规划自然而有序。确实,新加坡的若干个卫星镇都曾获得国际奖项,比如淡滨尼新镇在1992年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大巴窑在2008年获得联合国公共服务奖。片区和卫星镇的策划概念,为亚洲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切实的经验,也成就了新加坡多中心的城市规划格局。
新加坡全国分5个片区,在中央商务区之外,建设与之相匹配和互补的区域中心,旨在分散涌入市区的人潮至穿行各区域中心的地铁线。这些区域中心形成市区外的主要商业中心,就近依托卫星镇中心进行建设及扩展。每个片区大约有100万人,当时5个片区共包括25个卫星镇;每个卫星镇20万~30万人,面积15~25平方千米,包括部分私人住宅区。
区域中心的概念来自公共住宅建设及卫星镇策划一点一滴的实践和经验。当时的城市规划概念中只有卫星镇,没有片区。由于对城市结构进行细分,便于统筹和合理规划及设计,减轻市中心的压力,所以“城市家族”概念被提出。“城市家族”让城市具有了层次和“上下辈分”的等级,更容易规划和操作,更有秩序和更永续。卫星镇包括邻区,邻区包括小区,小区包括组团,层层相连,形成完善的“城市家族”。比如家族排序,曾祖父、祖父、父亲、孩子,城市就是“曾祖父”,商业中心、道路、医院、学校、食阁、住宅、公园及娱乐区等都是家庭成员,各得其所。
(四)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
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除了交通和公共住宅、集水区等,还包括发电厂、水渠、水库、垃圾焚烧电厂等,需要长达20年的时间来开发,而这些设施都通过规划审批,分期纳入开发方案。这样做的优势是,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安排道路建设时间,确保满足开发区的需求。同样,医院和通信设施的建设也纳入总蓝图的考虑范围,包括提出将国际机场从巴耶利峇迁址樟宜。
工作和居住对交通的规划至关重要。人与土地的感情限制在5英亩左右(约合20234平方米),也就是2~3公顷(20000~30000平方米),超过这个范围就不容易有归属感了。社会学家研究发现,在这样的范围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土地的关系会更和谐。于是又产生了“组团”的概念,以4公顷(40000平方米)左右的土地为标准。这样,小区的基础设计细胞就先从组团开始,一个组团一个组团地去做,一个组团设计一个进出口,像一个大家庭。一是预测未来人口需要居住的情况,需要什么样的房子、需要多大面积的房子等。二是预测工作的需求,这取决于未来的发展,如是选择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是技术密集型行业等。三是预测商业和工业的需求,这取决于购物的需求,如在哪里建立商业中心、建设多少、规模大小等。四是预测教育的需求,儿童的入学、大学的分配都需要调查和预算评估。为了实现以上四点,就要了解休闲、娱乐场所及学校要靠近哪里等,这一切都关系到交通的需求、布局和容量。
1971年概念规划是将交通、公共住宅、工业、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等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规划。
交通:新加坡之前只有大马路,没有高速公路,更没有地铁等轨道交通设施。交通与土地分不开,必须同城市规划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从规划的技术层面解决高密度城市交通堵塞问题,是保证城市交通畅通的基础和关键。新加坡很少有高架路,交通却比那些布满高架路的城市更畅通,便是佐证。把交通和土地的关系处理好,提早规划,完全可以把高速公路建在地上。如果在规划的初期没有把道路网络考虑在内,建设完成后就只能建高架了。建有高架的高速公路等于规划的失败。第一是费用很高,第二是破坏道路两侧的环境,第三是降低了高速公路两侧的房价,对经济产生不良影响。规划不只是物质的架构,还承载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灵魂、历史和文化。规划师在做规划的时候,要有社会责任感,明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城市,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
1971年概念规划为新加坡规划了最基础的高速公路,如中央高速公路、泛岛高速公路等,为解决可预见的未来交通拥挤,确定了建设轨道交通,并明确了南北线和东西线。同时结合居住区的建设开发,对新加坡市区及郊区(包括邻里、小区交通)做出非常详细的规划布局。
交通规划蓝图指出,公路总长度从20世纪60年代末的800千米,增加到1990年的3000千米。选择这个方案的原因是:第一,该方案允许城市发展分阶段开发,并可以根据重点和趋势的变化调整方案。第二,该方案计划建造高效率的交通体系。通过地铁巴士结合系统,把工作和居住地结合起来。每一个结合点都是一个集散地,疏散人流。在这方面,新加坡做了相当多的调查和建模实验。第三,围绕中央集水区展开,可以保护中央集水区。第四,依据当时的情况,环状发展方案是建设水电供应主干线的高效模式。
交通规划是重中之重。当时之所以把交通放在第一位,主要是交通问题相当严重,政府认识到交通对一个城市发展的制约,对交通做了很深入的调查。比如地铁巴士结合系统是全新的设想,在当时引起了空前的争论。经过大量深入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采取全巴士系统,后果相当严重,马路再宽,也无法容纳那么多的巴士。关于土地用于交通的比例,一般大城市是20%,而新加坡是12%。制定1958年总体规划时,新加坡的交通问题还不太严重,通过拓宽道路缓解交通就足够了。今天的地铁验证了当时决定的明智。一个人居住的地方和工作、出行有很大关系,也相当复杂,如何使距离缩短、便捷又直达,非常重要。工业区、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关系如何安排更合理、便捷,是当时考虑的重点。娱乐、上学、休闲等都要预先考虑清楚,才能够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高速公路的建设要考虑社会的发展、人口、工业、商业、休闲等;收集资料,根据人口的出行分布,设计公路的宽窄和多少;也要同道路需求结合起来,清楚已经存在的、正在建设的、未来要建设的道路等。
国防用地:在这方面的规划有一个突破。新加坡之前没有国防用地,1971年概念规划增加了这一项。
工业用地:新加坡面积狭小、资源匮乏,发展农业根本不可能。被誉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总设计师的新加坡第一任财长吴庆瑞曾经针对工业发展指出:工业将带来现代化和财富,它不仅能带动经济增长,还能促使社会观念迅速转变从而与现代化社会的要求接轨。这个计划始于荷兰经济学家温思敏博士的工业发展蓝图。1971年概念规划非常详细地确定了工业区廊道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的相关内容等。《土地征用法》条例的修正,加快了工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这期间,裕廊工业区成为功能齐全的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园区。政府也规定了特定产业园推动石化工业发展,包括亚逸美宝岛大型石化工厂,双溪加株、克兰芝木材加工业区以及樟宜机场航空业基地等。明确建立高科技技术走廊的发展战略是1971年概念规划的又一个重要突破,体现了高度的工商业和高科技发展理念。
新加坡1971年概念规划的工业用地计划是由工业小组委员会研究制定的。小组委员会通过深入研究,最后提出了建设技术走廊的发展战略。总蓝图在岛上标出了两条科技廊,用于建设各类产业园,孕育知识导向型产业群。科技廊坐落在主要高等教育机构、交通干线和区域中心附近。其主要战略还包括通过填海使南部七座岛屿连成一片,将裕廊岛建设成为一个战略性的化工产业中心,将有一定污染和爆炸风险的产业安置到离岸岛屿。
水源:水是新加坡城市的生命之源,李光耀对此非常清楚,新加坡独立初期就对水源规划做出了指示。1971年概念规划中详细确定了蓄水池和堤坝的建设。
环境用地:包括污染区的划分,以及公园、绿地等。20世纪60年代,环境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基本的公共健康和疾病控制,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70年代重心转向控制污染,特别是空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垃圾处理。这些在规划中都有具体体现。
公共住宅:根据交通和工业区的建设和开发,确定公共住宅主要沿着交通廊道建设。
(五)生态环境
李光耀在回忆录中写道:新加坡独立之后,我试图寻找一种有效的方式,使得我们不同于其他的第三世界国家,最后我决定建设一个清洁绿色的新加坡。我的战略之一,就是将新加坡建设为东南亚的绿洲。因为按照第一世界的标准来建设新加坡,将会吸引企业来新加坡设立分公司,吸引游客来新加坡旅游。城市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尊重当地人生活习惯和历史背景及自然环境。
欧洲的城市地处温带,建筑和规划有其自身特点。新加坡是热带城市,在慎重研究之后,概念规划指导委员会于1991年提出了一个富有鲜明特色的规划愿景——“迈向卓越的热带城市”,在突出热带特色的基础上大胆设想:
虽然新加坡既没有威尼斯、开罗、罗马等古老城市的丰富文化与建筑遗产,也没有芝加哥和纽约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风貌,但是,新加坡仍然下决心尝试实行发展一个21世纪卓越城市的大胆计划。
为了完善1991年新加坡概念规划,公园与娱乐署牵头的康乐活动委员会提呈了公园和娱乐设施规划,旨在把新加坡建设成卓越的热带花园城市。主要战略是打造各处分散的开放性空间,建设河畔公园、海滩、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区,通过填土工程在东海岸岸外填出一座面积达700公顷(7平方千米)的长岛,将140千米的海岸线增加将近一倍,呈现“蓝海绿岛”美景。本岛的75公顷(75万平方米)原始森林、2000公顷(20平方千米)中央集水区、武吉知马天然保护区以及实马高岛都将受到保留和保护。
当时,新加坡每千人只有0.7公顷(7000平方米)花园绿地。1991年概念规划显示,到2000年,新加坡每千人将享受0.9公顷(9000平方米)花园绿地。新加坡规划署与国家公园局合作,同时请自然学会等组织对那些有值得保护的特殊动植物的地区作出特别提示。将市区发展引向自然,而不只是把自然带入市区,这其实就是新加坡城市绿化的精髓。
基于李光耀的思想,新加坡的规划一直坚持经济繁荣和环境舒适。到20世纪80年代末,新加坡已经成为著名的花园城市。随着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关注,新加坡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为保持新加坡持续和更高的发展目标,90年代的环境策略由过去以解决问题为主,转变为憧憬和规划未来。
新加坡早期着重发展经济,从未放松对环境的重视。当时有一家跨国公司要落户新加坡,工厂选址靠近市区,不符合新加坡环境保护的要求,经过了长达一年的协商,该企业同意择址西海岸工业区。
配合1991年概念规划,《新加坡绿色计划》于1992年由新加坡环境部提出,是第一个综合考虑环境与发展需求的正式计划,涉及环境管理、基础设施、教育、国际环境项目与技术等诸多方面。
(六)种族多元
一个城市的发展变迁,有其文化的沉淀和历史的轨迹,特别是古建筑,都是城市最宝贵的记忆,在每一个城市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是一个城市的标签。一旦破坏,城市就失去了灵魂,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
在发展卓越热带城市概念引领之下,新加坡的另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保留多元种族文化。市区重建局要创造的是一个能反映新加坡人的愿望、具有本地特色的热带城市,包括多元种族色彩,对牛车水、小印度、芽茏士乃、阿拉伯街等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划方案。滨海湾将建成世界级中央商务区,打造国际金融投资中心、亚洲名城和热闹活跃的不夜城。除了继续发展基础设施和新商业区之外,城市发展将配合国人的文化与精神需求,提供新的文化建筑物,同时也要建设世界最大中转港、全球最佳机场和国际游轮中心。
古建筑就如灰姑娘,洗个澡、换上新衣服就成了美丽的公主。建筑是城市的记忆,自然环境是城市的灵魂。每个城市的历史街区和古建筑本身就是这个城市的记忆和文化。保护历史街区,保护古建筑,相当于保存城市的记忆,让城市更具内涵。
新加坡的骑楼在设计上非常富有特色。建筑材料大部分来自中国,屋檐是马来风格的,楼体立体雕花的饰物含有印度特色,柱子又混合欧洲建筑风韵。很奇妙,这些混杂的风格,体现在一栋建筑上,并不令人觉得不协调,还非常富有美感和民族性。这也恰恰体现了新加坡的特色,是多元文化的见证。曾是《海峡时报》记者的葛月赞,走遍新加坡大街小巷,用照相机“写下”了《古色新彩——新加坡传统建筑风貌》一书,让人们重新认识骑楼的风采,将这些魅力十足的“灰姑娘”,推介到世界各地。这本书目前已经重印了六次,被人喜欢的程度可见一斑。
20世纪70年代,建屋发展局在规划建设公共住宅的时候,曾经与一家法国公司签署过一个总价8亿多新元的合同。法国人有保护古建筑的意识,那时他们看到许多的老建筑被拆,心存不舍。有一天,他们提出花几千新元把一栋老房子重新按照原貌涂上油漆,涂完后大家的眼睛全亮了,原来这些古建筑是这么美。从那时起,大家对古建筑的看法开始改变。
为保护老房子,新加坡政府制定了六条标准十大原则,花了一至两年的时间对新加坡50年以上的老建筑进行了统计,因为新加坡历史比较短,最老的建筑也不过一百多年。经过统计考察,第一批大概有5500栋需要保留下来。
坚持尊重自然拒绝“创意”的规划理念,逐渐被业界重视和肯定。规划厦门岛的时候是20世纪80年代,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当时很多人建议拆除古建筑,多数涉及骑楼。正是由于坚持保留骑楼,让中国和世界拥有了一个有灵魂和无限魅力的厦门市。
(七)城市建筑是一个合唱团
城市有其独特的、个性化的自然脉络,正如人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城市的标识,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城市的自然风貌与其他城市相同。规划设计者必须怀着虔诚的心态,尊敬城市最基础的脉动,与土地“谈恋爱”,按照其自身的特点塑造她、完善她,而不是按照规划者个人的主观臆想率性而为,破坏一个城市基础的灵性。
城市可以有标志性建筑,但如果标志性建筑太多就成了一个城市杂货店。如果把城市的建筑比喻为一个合唱团,那么标志性建筑就如领唱或独唱,只能是少数的,绝大多数是协调配合的,少数才具有独特性和观赏性。如果每一个都成了独唱,就没有独特性可言,如果一个城市全部都是标志性建筑,就淹没了标志性建筑的独特,失去了标志性建筑存在的意义。
好的规划系统一定是宏观和微观的最佳配合。现在很多城市规划偏重微观,注重单体的建筑和细节,注重项目工程,可是再美的建筑堆砌起来也不能代替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如果只做项目,就无法通盘考虑交通、基础设施等系统化的问题。
规划师要有人文家的心、科学家的脑、艺术家的眼,还要有艺术的观念,站在艺术的高度上看问题。规划要有科学依据,遵循一定的章法,不能乱来,想在哪里开河就开河,想在哪里盖楼就盖楼是不行的。就如一篇好文章,不能只是华丽辞藻的堆砌,要有丰富的词汇、章节、完美的修辞手法和生动变化又和谐统一的结构方式,还要有明确的主题思想。
城市也有各自不同的身份,人口很多的超级大城市,像一位贵妇,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农村城镇,就如小家碧玉、学生或村姑,穿衣打扮一定不同。在制订规划时就要根据不同的身份确定不同的目标,大城市高档豪华,乡村不可以珠光宝气,否则很不匹配。可是现在有些地方就一味模仿,都学北京和上海,仿佛村姑穿着高跟鞋下田地,不仅不实用,别人看了也不舒服。
规划的起点就是按照合理的规划原则和理念画出图纸。要考虑地貌特色,尊重地貌就是好的规划。任何城市都有自己的灵魂,就如“紫禁城”是北京精神与文化的象征,如果拆除了紫禁城,北京也就不是北京了。今天的新加坡仍然存在牛车水(唐人街)、小印度、马来村、小泰国,是其引以为傲的规划成就,有力地展示了新加坡多元文化和种族的历史全貌,是新加坡独有的城市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