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暴力的星星
案例来源:邹银萍
一、基本资料
蔡某,男,13岁,某校初一学生。蔡某有自闭倾向和暴力倾向,平时易怒,情绪易激动,喜欢重复性动作和犯错,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极度不集中,喜欢动手打人;但他也乐于分享,做事极度认真,偶尔懂得文明礼貌,耐心教育后会有些许好转,渴望得到表扬。因此他有两个极端,知错但很少会去积极改正,时好时坏,自我要求较低,容易自我满足。
(1)家庭情况
蔡某父母年纪较大,蔡某父亲工作繁忙,母亲经常出国。蔡某在父亲出差之时长期在亲戚家(姑妈、姨妈家)轮流居住。因此,他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一般都是通过电话,母亲虽然会进行教育,但是教育效果甚微,对孩子的成长并未起到多大的作用。父母亲对孩子情况还是比较了解,但是却从未采取过有效教育方式,对问题严重性未引起重视,每次联系,都是以“拜托老师,多多提醒和引导,在学校他就靠你了”诸如此类的话语,等于对孩子进行放养。针对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他们也未能及时处理,都以工作繁忙或出门在外为由,只能通过电话教育。
(2)在校学习和交友情况
在校学习成绩在班级靠后,基础薄弱,自我要求较低,对待学习态度较不认真。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作业经常马虎应付,不完成作业时经常找借口。但好在每次教育引导、要求补作业时态度较好,最后都能补上来,但是质量较差。
在班级中,由于性格易冲动,喜欢动手动脚,行为习惯较差,又不爱洗澡,身上经常有味道,说话也经常得罪同学,所以大部分同学们对他印象都不好。在宿舍,由于生活习惯较差,在宿舍经常大喊大叫,玩开关,喜欢踢门,卫生工作不到位,因此在宿舍也不讨同学喜欢,但是平时乐于助人和分享,宿舍氛围还是比较融洽。总的来说,学校基本上没有交心的朋友,大部分时间都是独来独往。
二、主要问题陈述
一个学期下来蔡某的表现,总的来说问题较多,每个星期都有新的错误,虽然都是一些小错,但也对班级造成较多困扰。下面将他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归纳。
(1)有暴力倾向,情绪易失控
在与同学交流过程中,曾多次使用武力解决问题,例如掐其他班同学脖子,对其进行威胁恐吓;随意踹宿舍门和教室门;喜欢动手拍打人(打招呼,力气较大);难以控制情绪,犯错后都会大喊大叫大哭,抑制不住自己等。
(2)生活行为习惯较差,懒惰
平常不注重个人卫生,不洗澡,身上异味较重。班级值日和宿舍值日工作经常缺席。
(3)学习习惯较差,注意力极度不集中,会撒谎和狡辩
通过科任老师反映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时常跑神;作业完成质量不高,写作业速度较慢,字迹潦草,随便应付;与老师谈话交流时,眼神迷离,对老师的话没有太大触动,依旧我行我素,很难调整;未完成作业或者任务时,会找各种借口甚至是撒谎,但都难以自圆其说;语言表达存在障碍,容易造成他人误会。
(4)典型知错但不改正,自控力较差
每次犯错后能够承认错误,也知道为何做错,甚至多次是明知故犯,让人十分无奈。例如经常重复性地做同一件事,经常玩宿舍开关、踹门、数作业量、自顾自地说话等。
三、问题分析
(1)家庭教育缺失
蔡某父母也承认与孩子交流缺少沟通,未能真正走进孩子内心。加上父母工作繁忙,常年不陪伴在孩子身边,都是依靠着姑妈或者姨妈来进行养育,家长陪伴和家庭教育缺失。通过侧面了解到他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些严重的行为问题,但家长却从未重视过,一味将问题抛给老师解决,认为老师能够搞定。家校没有通力合作,孩子的情况才会进一步恶化。
(2)自我为中心心理
他是较为自我的小孩,很多行为都是可控的,在教育引导后都会有些许转变,说明他不是无药可救。大脑不会灵活转弯,有较强的规则意识,提醒他人遵守,却无法控制自己。因此,经常性的想要表达自己,却总是用错误的方式展示,遭到他人的嫌弃。
(3)习惯攻击性心理
由于缺少良好的幼时教育和引导,蔡某很多时候养成了习惯,只要犯错,向老师或家长承认错误,就可以圆满解决事情了。易怒性格也造就其常常以暴力来解决与同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攻击和反击心理较为强烈。平时还习惯性假摔,有几次还真摔倒了。他主要表现为取乐型、迁怒型和模仿型三种攻击性行为。
(4)可能存在自闭症倾向
经常性做重复性动作,明知故犯,还屡犯不改;担任生物科代表时,每次重复点收十几遍,询问生物作业一天至少八回等;注意力极度不集中,每次谈话眼珠子转动厉害,明亮的大眼睛盯着你看,但是却不说一句话,似乎自己什么问题都没有;也非常容易激动,一激动就会动手,班级已经有多位同学被他动手打过。
四、干预方案
(1)个人疏导
针对蔡某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首先最为严重的就是攻击性心理,主要是因为道德发展的缺失所导致。针对此问题,我做的就是对他给予足够的关爱和耐心,于是在尊重其本人的情况下,多次找他谈话,让他不仅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道德的、错误的,不仅对他人造成困扰,也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帮助他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走进他的内心,对他进行反复教育引导,赢得他对我的信任,愿意听我的话。给予足够的耐心,允许他犯错,悉心引导,要求他必须在犯错之后有所改变,对他提出要求,从而不断取得进步。
其次根据学校的“激励型德育模式”,结合班级的管理规定,对他进行适时的鼓励。他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其他学生一样渴望被肯定和认可,总是想要引起老师的注意。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常常以激励的方式,对他提出相关期望。例如在他科代表工作中挖掘亮点:认真、细致、关心同学成绩,并在班级中大力表扬,鼓励同学向他学习,让他从内心找到满足感;又如他默写英语单词和语文古诗词,只要认真的情况下,他都能做得很好,我也会大力表扬他,并要求他对其他科目也要有这种学习态度;再比如每次班级大型活动,他都积极参与帮忙,即使有时候是帮倒忙,但是只要他愿意动手,都会及时鼓励和表扬他等。因此,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挖掘亮点,适当给予鼓励,他就会有转变,虽然持久性不强,但最起码他有进步。
再者,就是他的生活习惯,寻求生活老师的帮助,通过与他共同商讨,给他分析不洗澡、不讲究个人卫生给自己和同学带来的困扰,让他知道如果自己想要得到别人的喜欢,必须要把坏习惯改掉。因此他自己参与制定了相关约束他行为和提醒他的计划,愿意接受他人监督和提醒,虽然效果没那么明显,但最起码能够在别人提醒后会稍微注意一下个人卫生。
最后则是对他的学习引导,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对他进行目标激励,与他共同制定学习目标,从每日目标到每周目标到每月目标和期末目标都进行了制定。明确自己的目标后,虽然不能说每天都坚持去做或者达到,但他只要用心的情况下,一般都会做到,也希望得到表扬。
(2)疏导父母
根据协同共生理念,只有家校协同共育才能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由于小学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教育引导时机,于是,在他父母打算将所有问题交由我解决之时,我对其父母进行了思想教育,分析了目前孩子存在的严重问题,就是由于家长的不重视和不作为,才使得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和棘手。知错和道歉是其一,但是知错故意为之和因为好玩而发生意外事件,是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教育引导的。
于是,我多次叫他父母到学校进行交流,首先要求他们正视孩子问题,不仅是自控力的问题,严重的暴力倾向和过于冲动会引发许多严重后果,教育孩子过程中必须要体现严重性,令行禁止;其次是孩子可能存在自闭倾向,因此咨询或者去看心理医生,依据医生专业性的建议进行教育引导;再者,周六日父母尽可能陪伴孩子,关注学习和成长,多与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加强亲子活动;最后则是多多鼓励孩子,对孩子多进行正面的引导,挖掘孩子的亮点。
(3)疏导同学,创设良好的环境
班级开设流动心情日记,给学生纸上宣泄情绪的机会;定期召开民主评议会,开展班级学生表扬与自我表扬;以“温暖”“我的宿舍”等主题开设学生班集体体验活动,凝聚班级力量,寻找班级同学的不足,能够让他感觉有不足的不仅是他,其他同学也有相同的问题存在,但是大家都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及时地改正。通过这样的方式既不会让他感觉自己很特别,同时又能引导班级同学,理解和包容蔡某的各种不足和缺点,用心去帮助他进行改正,及时提醒他存在的问题。
五、干预效果预估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和引导,蔡某行为习惯有所改变,也比较乐观,懂得文明礼貌。具体如下。
①守时。一个学期以来,无论何时都遵守学校的时间规定;
②暴力倾向有所减少。后半学期,与同学打招呼或者交流都会注意或者尽量控制自己的手脚,不轻易动手,掐人、拍打和捶胸口等都减少了次数,从每周都要与同学发生肢体冲突至少三次以上减少到了一周一次;
③与同学相处较为融洽。与同学发生矛盾时能够及时告知老师,缓和自己的情绪,平复心情,对同学的态度也有较大的转变,乐于助人;
④学习成绩有了进步。
不过,他目前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转变他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更多的耐心去等待他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