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看这本就够了(全彩升级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3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创造了中华文明。在中华历史进程中,建筑艺术和成就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成为世界建筑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3.1 中国古代建筑体系

(1)中国古代建筑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分为木构建筑体系、砖石砌筑建筑体系、洞窟建筑体系和绳索建筑体系四种,其中木构建筑体系是我国古代建筑体系的主流。四种建筑体系应用于各种建筑类型,如表2-1所示。

表2-1 四种建筑体系及适用类型

(2)古代木构建筑结构体系

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和抬梁式两种。

穿斗式木构建筑的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这种木构建筑被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图2-59)。

图2-59 穿斗式木构建筑

抬梁式木构建筑的特点是:在石础上搭建木柱,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架起短小的梁,如此叠层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当柱上有斗拱构件时,将梁头搁置在斗拱上。这种木构建筑常见于北方地区和宫殿、庙宇等较大规模的建筑物(图2-60)。

图2-60 抬梁式木构建筑

抬梁式木构建筑做法分为大木大式和大木小式两种。大木大式做法用于重要建筑中,大木小式做法用于次要建筑中。两种做法的建筑相比较,如表2-2所示。

表2-2 大木大式和大木小式建筑的区别

注:1.间架: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把相邻两榀屋架之间的空间称为“间”,房屋的进深以“架”数来表达。

2.扶脊木:被脊固定于脊桁上,截面为六角形,在扶脊木两侧朝下的斜面上开椽窝以插脑椽,该构件出现于明清时期,仅用于大木大式建筑中。

3.椽:支撑屋盖材料的木杆。

2.3.2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主要构件及装饰

2.3.2.1 屋顶

中国古代建筑常常采取纵向三段式构图,建筑自上而下分别为屋顶、屋身和台基。屋顶在整个建筑中处于最上部,其形态特征具有很强的标志性。根据屋顶数量划分,古代建筑屋顶分为单檐屋顶和重檐屋顶;根据屋顶形式划分,屋顶分为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盔顶、盝顶、十字脊顶、扇面顶、勾连搭等形式,其中重檐庑殿屋顶是中国古代大屋顶中形式中的最高级别,例如天安门城楼、太和殿等(图2-61、图2-62)。

图2-61 天安门城楼屋顶

图2-62 太和殿屋顶

2.3.2.2 梁柱

穿斗式和抬梁式木构建筑中都有横梁与立柱,这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主要支撑构件。横梁上的装饰不仅具有美观性,而且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能够反映建筑的等级。立柱的高度、柱距、建筑立面中立柱数量决定了建筑的规模,如图2-63、图2-64所示。

图2-63 横梁

图2-64 立柱

2.3.2.3 斗拱

斗拱(图2-65)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独特的结构构件,位于建筑横梁与立柱的交界处。构件由斗、拱、昂三部分组成。斗拱的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① 支撑作用;② 连接柱网;
③ 减少弯矩作用;④ 加大平行木纹的挤压面;⑤ 提升建筑空间;⑥ 吸引地震能量;⑦ 具有一定装饰性。

图2-65 斗拱

2.3.2.4 雀替

雀替(图2-66)通常位于中国古代建筑梁与柱的交界处、柱间的挂落下,或作为纯粹的装饰构件。宋代称为“角替”,清代称为“雀替”。雀替的用材与建筑用材相一致,木构建筑采用木雀替,石材建筑采用石雀替。

图2-66 雀替

2.3.2.5 台基

台基一般由基座和踏道两个部分组成,某些台基前有月台。

基座根据等级与形式又可分为普通基座、须弥座和复合型基座。普通台基可用于一般住宅和园林建筑,须弥座源自佛座,由多层砖石构件叠加而成,单层须弥座和复合型基座用于宫殿和庙宇等较高等级的建筑。

台基一般采用石材,可对木构建筑起到防水、防潮作用。《尚书·大诰》中记载:“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译文为“父亲要建房子,已设计完毕,但儿子不肯建地基,更何况建造房子呢?”这句话说明了台基具有承托建筑的作用。

踏道根据形式不同,分为阶梯形踏道和斜坡式踏道。

如果建筑高大而雄伟,基座也会根据建筑的尺度适当加大,且在基座前加设月台。月台可以增加建筑室外活动的空间,丰富建筑视觉层次,如图2-67所示。

图2-67 南京明孝陵台基残垣

2.3.2.6 藻井

藻井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独特的天花装饰与建筑结构。中国古代建筑常在殿堂明间正中位置装修斗拱、描绘图案或雕刻花纹。藻井一般都用木材,采取木结构的方式做出如方形、圆形、八角形的样式,并以不同层次向上凸出,在每一层的边沿处都做出斗拱,然后将斗拱做成木构建筑的真实式样,承托梁枋,再支撑拱顶。藻井最中心部位的垂莲柱为二龙戏珠,图案极为丰富,可产生精美华丽的视觉效果,如图2-68所示。

图2-68 藻井

2.3.2.7 彩画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装饰手法是彩画,由箍头、枋心、垫板、藻头等几个部分组成。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是最常见的彩画形式(图2-69)。

图2-69 彩画

和玺彩画以龙、凤的形态作为装饰主题,蓝绿色基调,龙的形态主要包括行龙、坐龙、卧龙和降龙四种,凤凰为金色。和玺彩画主要应用在皇家宫殿、坛庙的主殿及堂、门等重要建筑上,是彩画中的最高形式。

旋子彩画在藻头内用旋涡状的几何图形构成一组圆形的牡丹图案,称为旋花。旋花基本单位有“一整二破”“一整二破加一路”“一整二破加二路”“一整二破加勾丝咬”“一整二破加喜相逢”等形式,主要用于一般官衙、庙宇、城楼、牌楼等建筑上,等级上仅次于和玺彩画。

2.3.3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程简述

从建筑发展规律的角度划分,中国古代建筑分为原始社会时期、奴隶社会时期和封建社会时期。封建社会时期又可分为三个阶段:封建社会前期、封建社会中期和封建社会后期,如图2-70所示。

图2-70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阶段

2.3.3.1 原始社会时期的建筑(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漫长的原始社会主要经历了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在旧石器时期,人类开始使用打制石器;到了新石器时期,人类开始使用磨制石器。磨制石器的使用是区分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的重要标志。

从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上看,它们主要有位于黄河上游和渭水流域的仰韶文化、位于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和位于内蒙古、东北和新疆一带的细石器文化。

大多数仰韶文化建筑遗存采用半地穴建筑形式,以半坡文化遗址为代表,如图2-71所示。龙山文化建筑遗存主要特点有如下三个方面:其一,建筑平面采用“吕”字形;其二,建筑面积相对仰韶文化建筑遗存而言偏小一些;其三,建筑材料主要采用土坯砖和白灰土。

图2-71 半坡村原型半地穴建筑

从考古发掘的实物上看,河姆渡文化建筑遗存带有榫卯结构。榫卯结构是在两个木构件上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如图2-72所示。

图2-72 河姆渡文化建筑遗址发掘的榫卯结构

细石器时期建筑遗存主要有三道岭遗址和七城子遗址。三道岭遗址位于哈密市以西80km处,发现的细石器有用砾石打制成的刮削器、细长石片、锥形石核等。制作石器的石材主要为玛瑙和石髓。七城子遗址位于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大石头乡以南,文化遗物有石核、石叶、石片石器以及石片等。石片石器中有扇形、龟背形、条形、三角形、弧形刮削器等。

2.3.3.2 奴隶社会时期的建筑(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奴隶社会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和春秋时期。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私有制的产生,社会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逐步解体,奴隶社会开始形成。公元前21世纪,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公元前16世纪,夏朝被商汤所灭。夏朝的建筑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 砖瓦的出现,对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② 城池的营造,具有防御作用;沟洫的开凿,具有给水、排水的作用。

③ 城墙的修筑,一可防患水灾,二可抵御外敌入侵。

公元前16世纪,商朝建立,到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商朝的建筑成就主要体现在宫室的规划与营建上。从宫室布局上看,中国封建社会宫室常用的前殿后寝式格局和建筑群沿中央轴线作对称布局方法,在商朝晚期宫室规划中已经形成雏形(图2-73)。

图2-73 殷墟复原图

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的建筑成就主要反映在都城规划上。《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段话描述了理想的都城规划布局与结构,并为后世所沿用。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瓦在建筑上得到了普遍使用,出现了高台建筑,另外陵园不用围墙而用城隍作防卫。

2.3.3.3 封建社会前期的建筑(公元前475年—公元589年)

封建社会前期经历了战国时期、秦汉两朝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城市建设成就显著,尤其是齐国临淄、赵国邯郸、燕国下都等国家的都城建设。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最著名的建筑莫过于阿房宫。晚唐时期著名诗人杜牧曾在《阿房宫赋》中对阿房宫有这样一段描述:“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可见,阿房宫气势雄浑,这体现出了秦朝当时高超的建筑艺术成就。除阿房宫外,秦始皇陵和秦长城也是秦朝建筑成就的杰出代表。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木构架建筑技术日趋成熟,其中斗拱已在建筑中普遍采用,制砖技术和拱券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陵墓建筑制度在这一时期也有所创新,出现了凿山为陵,同时安置了许多陪葬墓,它们被称为“陪陵”,如著名的茂陵就称为“中国的金字塔”。在城市建设方面,其中以汉长安、东汉洛阳和曹魏邺城的建设成就尤其突出(图2-74)。

图2-74 茂陵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的建筑成就主要体现在佛教建筑和园林艺术上。

北魏时期洛阳永宁寺楼阁式木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密檐式砖塔是寺院建筑的典型代表。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等是这一时期石窟艺术珍品(图2-75~图2-79)。

图2-75 洛阳永宁寺楼阁式木塔

图2-76 河南登封嵩岳寺密檐式砖塔

图2-77 大同云冈石窟

图2-78 洛阳龙门石窟

图2-79 太原天龙山石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转折期,园林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影响下,古典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发展到表现自然,由单纯模仿自然山水发展到对自然山水加以概括、提炼、抽象化和典型化;

② 园林的狩猎、求仙等功能基本消失或仅保留象征意义,游赏活动成为主导或唯一功能,人们更加追求视觉景观的美的享受;

③ 私家园林兴起,一种是以贵族、官僚为代表的崇尚华丽、争奇斗艳的建筑形式,另一种是以文人名士为代表的表现隐逸、追求山林泉石之怡性畅情的建筑形式;

④ 皇家园林的建设纳入都城的总体规划中,大内御苑居于都城中轴线上,成为城市中心的组成部分;

⑤ 建筑作为造园要素,与其他自然要素相搭配,取得了较密切的协调关系。

2.3.3.4 封建社会中期的建筑(公元589—公元1279年)

封建社会中期经历了隋唐两朝、五代十国时期和宋、辽、金并立时期。

隋代(公元581年—公元618年)的建筑成就主要反映在城市建设上,隋大兴城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都城,都城布局、城市轮廓和东汉洛阳相似,功能分区清晰。唐代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加以扩建,改名为长安,整个长安城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对当时日本的城市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的佛教建筑十分兴盛。例如,位于山西五台县的佛光寺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屋顶采用庑殿顶,结构上有金箱斗底槽做法,被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誉为“中国第一国宝”(图2-80)。

图2-80 山西五台县的佛光寺大殿

再如,位于山西五台县西南的南禅寺大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大殿、位于四川乐山市的乐山大佛是唐代石窟造像中的艺术精品(图2-81、图2-82)。

图2-81 山西五台县西南的南禅寺大殿

图2-82 乐山大佛

说起唐代的陵墓建筑,当属乾陵最为著名。乾陵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唯一一座夫妻都是皇帝的合葬陵墓,陵墓位于陕西咸阳市梁山上,气势雄伟(图2-83)。曾有这样的诗句描绘该陵墓:“千山头角口,万木爪牙深。”在皇家园林建筑规划上,唐代大明宫、兴庆宫最具特色。

图2-83 乾陵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是一个多战乱、大割据时代,这一时期的苏州园林有所发展,其中最著名的建筑有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杭州保俶塔等(图2-84、图2-85)。

图2-84 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图2-85 杭州保俶塔

宋、辽、金并立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建筑方面的成就主要反映在城市规划、佛教建筑和建筑理论上。宋代的都城汴梁建设打破了唐代的里坊制度,沿街设肆,形成开放城市。例如,平江城中的坊,不设坊门和坊墙。辽代时期建造的山西应县佛官寺释迦塔是我国现存的唯一最古老、最完整的木塔(图2-86)。三大辽代寺院分别是:辽宁义县奉国寺、河北蓟县独乐寺和山西大同华严寺。山西太原晋祠中的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北宋时期官方颁布了《营造法式》,作者李诫,这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图2-86 山西应县佛官寺释迦塔

2.3.3.5 封建社会后期的建筑(公元1279—公元1911年)

封建社会后期经历了元、明、清三代。

元代(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永乐宫位于山西芮城,在建筑结构上采用朱、辽、金并立时期的“减柱造”。妙应寺白塔是我国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元代藏传佛教塔(图2-87)。

图2-87 妙应寺白塔

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建筑成就主要体现在宫殿、陵墓、园林、住宅等诸多方面。北京故宫建筑群(图2-88)规划就是在明代建成的,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明十三陵是明代十三位帝王的陵墓群,位于北京西北昌平区境内,从建筑设计手法上看,陵墓群注重相地,采用虚实结合手法,强调建筑与雕塑的结合。拙政园(图2-89)和留园(图2-90)是明代江南园林,园林在叠山理水方面独具特色,建筑体最适宜,造型丰富。明末造园家计成著有《园冶》,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造园方法与实践经验。明代住宅以古徽州民居为代表。

图2-88 北京故宫建筑群

图2-89 拙政园

图2-90 留园

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其建筑成就举世瞩目。宫殿建筑最具代表的有作为皇帝行宫的承德避暑山庄等。民居建筑方面最具代表的有北京四合院、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图2-91)、山西祁县乔家大院(图2-92)等。北京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带有封建家长制,空间尺度适中,主要受风水思想影响。王家大院规模宏大,装饰精美,称为“中国民居艺术馆”。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是清代著名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贵发的宅第。建筑理论方面最具代表的是雍正年间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这是清代宫廷建筑的法规。

图2-91 王家大院建筑群

图2-92 乔家大院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