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建筑概述
1.1.1 建筑的概念
从广义上来说,建筑学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建筑学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建筑学所涉及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以及作为实用艺术的建筑艺术所包括的美学的一面和实用的一面,它们虽有明确的不同但又密切联系,并且其分量随具体情况和建筑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
建筑的内涵比较广,概括来讲,有如下几个方面。
(1)建筑是庇护所
庇护所是建筑最原始的含义。庇护所是指可以让人们免受恶劣天气和敌兽侵袭的场所。
在原始社会时期,原始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其低下,居住在天然洞穴之中。洞穴就是原始人类的庇护所,是原始人类躲避风霜雨雪的场所。洞穴是最原始的居住空间—穴居,该生活方式主要集中在当时黄河流域的黄土地带。穴居发展序列示意见图1-1。
图1-1 穴居发展序列示意
(2)建筑是由实体和虚无所组成的空间
从空间的角度上讲,建筑空间有建筑内环境和建筑外环境。建筑内环境中的实体是指门、窗、墙体、柱子、梁、板等结构构件。建筑内环境中的虚无是实体所围合的部分。建筑外环境是若干栋建筑所围合形成的空间环境,包括植物、道路、水体、景观设施等要素,这构成了建筑外部环境,是“虚”的空间;而若干建筑是实体部分。
(3)建筑是三维空间和时间组成的统一体
无论是建筑内部空间还是建筑外部形态,都有相应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之分,这些构成了建筑的三维空间,从而使人们可以多角度、立体地观察建筑形象。时间作为建筑的另一载体,赋予了建筑更加深刻的内涵,如展览馆或博物馆中反映历史题材的展品,通过采用声、光、电等技术实现历史场景的再现,让观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再如,圆明园建筑遗址成为时间和空间的载体,承载了中国晚清时期被侵略的历史,成为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如图1-2所示为圆明园建筑遗址。
图1-2 圆明园建筑遗址
(4)建筑是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体
建筑设计是一门艺术设计,主要反映在建筑表现上。对于建筑创作者而言,建筑表现应体现艺术审美的一般规律,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与设计主题紧密联系。同时,建筑创作也离不开技术支持,建筑技术为建筑艺术的实现提供支持,主要反映在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等方面的应用。
案例 3 Deluxe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迦阿尔诺尔岛蝴蝶鸟舍
蝴蝶鸟舍(The Butterfly Aviary)由德国设计工作室3 Deluxe设计(图1-3)。
图1-3 蝴蝶鸟舍
在潟湖岛上,建筑师设计了一个2.5公顷的跨媒体景观公园,内穿插了不同主题的展馆和建筑。该项目位于蝴蝶馆中央,金色的屋顶能够遮阳。这座多边形建筑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密封气候表皮系统内提供了适合蝴蝶生存的热带雨林群落生态环境。生物圈的钢结构覆盖了玻璃幕墙立面,创造了室内外空间的最小障碍。有机形态的天窗形成了独特的视线,并利用金色的叶状屋顶过滤光线。进入室内的光与影创建了内部生态环境的氛围。
(5)建筑内涵的其他提法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这两句话显示出建筑与音乐之间有许多相通或相似之处。例如,在建筑立面造型上讲究建筑元素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在音乐中运用节奏、旋律、强弱、装饰音等表达情感。
日本当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提出:“建筑是生活的容器。”人们生活不仅仅为了生存,还需要工作、人际交往、健身、娱乐、学习等。如果将建筑比喻为“容器”,墙面和屋顶就是容器的外壳,建筑作为容器需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全部需求。
许多建筑师针对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特色,提出“建筑是一部木头的史书”。中国古代建筑主要以木结构建筑为主,其建筑类型涵盖了民居建筑、园林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宫殿坛庙建筑等。也有一些建筑学家根据西方建筑发展特点,认为“建筑是一部石头的史书”。西方古代建筑是以砖石结构建筑为主,其建筑类型涵盖了纪念性建筑、宗教建筑、宫殿建筑、体育建筑、居住建筑、陵墓建筑等。这两种提法从两个不同侧面反映出建筑发展的特征。
关于建筑的内涵,现代建筑大师还有以下观点:法国著名建筑师、机械美学理论的奠基人勒·柯布西耶(1887—1965)提出“建筑是住人的机器”;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1867—1959)认为“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艺术”等。
1.1.2 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1.1.2.1 建筑的功能
不同的建筑类型有着不同的建筑功能,但均要满足基本的功能要求。
(1)使用功能要求
建筑使用功能不同,建筑设计的要求也有所差异。例如,火车站候车大厅要求满足旅客检票与登车之前休息的功能;影剧院要求视听效果良好、观众疏散速度快;展览馆与博物馆要求展品合理布局,参观者有简捷、完整的观摩路线;商场要求客流与货流互不干扰;计算机实验中心要求用电安全、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建筑要求具备购物、休息、餐饮的功能;幼儿园要求幼儿生活用房、工作人员服务用房和后勤人员供应用房具备相对独立设置等功能。
案例 里斯本东方火车站
西班牙建筑师卡拉特拉瓦将里斯本车站设计成一个完善的交通枢纽,将火车、地铁、普通客车、公共汽车和地下停车场等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图1-4)。
图1-4 里斯本东方火车站
(2)尺度要求
对于建筑尺度而言,建筑的尺度和建筑设计目标应统一。例如,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一种庄严、雄伟、挺拔的尺度感。对于室内空间而言,室内空间尺度应满足人们在室内活动的需要,尺寸不宜过大或过小。例如,平层住宅的建筑层高宜为3m,尺寸过大不仅浪费相应的建筑材料,而且给人空荡荡的感受;尺寸过小会使人们心理上产生压抑感甚至影响使用功能。对于室内空间中的家具而言,尺度上应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如卧室中矩形双人床的宽度应在1500~1800mm,长度应在1800~2100mm,床头靠背应距离地面1060mm左右。
(3)物理性能要求
建筑设计要达到节能要求,而建筑要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潮、采光和通风等物理性能,这也是人们创造实用、舒适的工作、生活、学习环境所必备的条件。例如,近年来Low-E玻璃因其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已在建筑物门窗设计与施工中逐步普及,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光污染;在影剧院观众厅的吸声天花板上加设一层隔声吊顶,可以有效解决因影剧院上部结构传来的噪声对视听环境的干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普遍应用在大型商场、酒店、办公楼中,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可以起到自动喷水灭火的功能;老年人公寓、敬老院、养老院等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一般在公历12月22日或12月23日)日照2h的标准等。
1.1.2.2 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
(1)建筑结构技术
随着建筑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结构技术日新月异,无论是富有强烈时代气息的大跨度的场馆建筑、高耸的摩天大楼,还是带有传统仿旧韵味的特色建筑,建筑结构技术都应用在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中。
(2)建筑材料创新与应用
建筑材料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革新的。从木材建筑到砖瓦建筑,再到后来出现的钢铁、水泥、混凝土及其他材料,它们为现代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后,保温隔热材料、吸声降噪材料、耐火防火材料、防水抗渗材料、防爆防辐射材料应运而生,尤其塑胶材料的出现给建筑创作开辟了新的空间。这些新型建筑材料往往被建筑师应用在地标性建筑上。
(3)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是指建筑设计单位在建筑施工图纸完成之后,施工单位依据图纸要求在指定地点实施建筑建设的生产活动。建筑施工包括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两个方面。
当今的建筑施工普遍存在建筑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施工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工期限制严格、工作环境艰苦、不安全因素相对较多等特点,因此,提高建筑施工技术及加强建筑施工组织显得尤为重要。
1.1.2.3 建筑形象
(1)建筑的内部空间形象
建筑室内空间的尺度、界面的造型、家具和陈设品等要素构成了建筑内部空间形象。不同的建筑内部空间形象会给人们不同的感受。
(2)建筑的外观形象
建筑的外观形象主要指建筑形体、建筑外部立面和屋顶形态、细部装饰构造等。
案例 LODOVNIA店铺
设计师为该店设计了一个极具艺术感的立面(图1-5),将近1000个白色圆筒从深色的墙面上竞相伸出,代表了LODOVNIA最具人气的天然圆筒冰淇淋。
图1-5 造型设计
室内也是由黑白两色组成,天然复合木材制成的三角形元素为空间增添了一些暖意。无论是三角形装饰还是冰淇淋圆筒,都和LODOVNIA的logo字母“V”相联系,使建筑与店铺本身的视觉识别系统达成和谐统一(图1-6)。
图1-6 室内设计
(3)建筑的色彩形象
建筑色彩形象主要指建筑外立面建筑材料的色彩搭配、装饰色彩,建筑内部空间装饰装修后的色彩搭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