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西方古代建筑史
2.1.1 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建筑以神庙建筑最为发达,其对后续建筑最大的影响就是它的建筑形式,即用梁、柱围绕建筑主体,形成一圈连续的由围廊、立柱、梁枋和山墙共同构成的建筑立面。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其建筑形式逐渐形成了以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为主的三种柱式(图2-1)。
图2-1 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三种柱式
(1)多立克柱式
多立克柱式是古希腊建筑中最基本的柱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没有独立的柱基,立柱被直接安置在台基之上。柱式较高,表面是一条条平行的竖直凹槽,凹槽从柱子的底部一直延伸至柱身顶端,柱头没有多余的装饰,仅由圆板和方板组成。多立克柱式的造型特点是粗壮、有力,体现出了男性深厚刚毅的力量感。
(2)爱奥尼柱式
爱奥尼柱式的主要特征是有柱基,柱头的正面和背面都有一对涡卷,柱高与柱径的比例增大,柱身凹槽也增多,体现出了女性的柔美。
(3)科林斯柱式
科林斯柱式是在爱奥尼柱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要特征是柱头上的涡卷被雕饰成毛茛叶形,显得十分高贵华丽,而柱式的其他部分与爱奥尼柱式基本一致。
古希腊时期的代表建筑是雅典卫城建筑群,雅典卫城包括山门、胜利女神庙、帕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和雅典娜铜像。雅典卫城的布局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民间自然圣地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不仅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同时又考虑了观赏者的视角,是古希腊建筑中杰出的代表,如图2-2所示。
图2-2 雅典卫城建筑群
2.1.2 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建筑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柱式,并在建筑结构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创造了与拱券结构相结合的柱式建筑。古罗马建筑的发展得益于罗马帝国强大的国家实力和经济基础,从而创造了一系列新的建筑类型。除了建筑形式的推陈出新,建筑理论及相关著作也应运而生。罗马的建筑大师维特鲁威的理论著作《建筑十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同时,首先提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建筑三要素:实用、坚固、美观,该三要素奠定了西方数百年建筑艺术发展的理论基础。
古罗马时期的代表建筑是罗马万神庙和罗马大角斗场。
罗马万神庙是罗马帝国时期最为壮观的神庙建筑,由阿格里帕主持修建,最初建于公元前27年,后因遭雷击破坏,于公元120~124年重建。万神庙的圆形大殿因其宏大的规模和精巧的建筑结构闻名于世,其结构技术相当高超,如图2-3所示。
图2-3 万神庙的圆形大殿
罗马大角斗场是罗马帝国时期最著名的建筑,建于公元70~82年,是专门供奴隶主阶级和平民观看角斗和斗兽以及其他游戏而建造的,外观呈椭圆形,所以又称为“大斗兽场”或“大圆剧场”。整个角斗场分为四层,在一至三层中,每一层的柱子都不一样,一层比一层轻巧、华丽,这体现了古罗马建筑艺术在当时所达的水平,如图2-4所示。
图2-4 罗马大角斗场
2.1.3 中世纪建筑
中世纪是指从公元5~15世纪,大约1000年的时间,这个时期的建筑以宗教建筑为主,代表作主要有罗马式建筑、拜占庭式建筑、哥特式建筑。
(1)罗马式建筑
罗马式教堂采用从巴西里卡式演变过来的平面结构形式,在建筑结构上广泛采用拱券式,创造出复杂的骨架体系建筑拱顶。教堂的前后一般都配以碉堡式的塔楼,后来塔楼逐渐固定在西面正门的两侧,成为罗马式建筑的标志之一。教堂的内部装饰主要使用绘画和雕塑,代表性的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如图2-5所示。
图2-5 比萨大教堂
(2)拜占庭式建筑
拜占庭式建筑主要是罗马晚期艺术形式与东方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它们既有西方艺术的博大精深,又融合了浓厚的东方韵味。罗马早期的宗教建筑主要沿用罗马陵墓圆形或多边形的平面结构和万神庙的圆穹顶,到了中期,建筑较多采用古希腊正十字式的平面结构,取代了之前圆形和多边形的形式。拜占庭式建筑的特点是善于利用较高的屋顶、较大的窗户和轻薄的墙体。其代表性建筑是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如图2-6所示。
图2-6 圣索菲亚大教堂
(3)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将罗马式建筑中的拱券进行了改良,创造出富有骨架感的曲形拱,并在曲拱的基础上安置高耸的尖顶柱式,使得各个建筑的高度不断被刷新,人在建筑内部也能够产生一种升华感,彰显出了宗教建筑的意义。哥特式建筑内部几乎没有墙壁,骨架间是高大的窗户,建筑内部采光充足,配以彩色玻璃花窗,营造出绚烂的感觉。其代表性建筑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如图2-7、图2-8所示。
图2-7 巴黎圣母院
图2-8 科隆大教堂
2.1.4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
欧洲的文艺复兴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对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扬弃,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建筑样式。可以说,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法则。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墙体设计有两个表现形式:第一,在结构方面必须化繁为简;第二,建筑外观必须是简单的几何造型。屋顶支承多采用筒形穹顶,而不是交叉穹顶,这就更加符合外观和结构上的要求。因此,这时期的建筑物多采用立方体或六面体的简洁几何造型。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有罗马的坦比哀多礼拜堂、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圆厅别墅等。
(1)坦比哀多礼拜堂
坦比哀多礼拜堂是一座集中式的圆形建筑物,礼拜堂外墙面直径6.1m,周围一圈多立克式的柱廊,16根塔司干柱式围绕,高3.6m,连穹顶上的十字架在内,总高为14.7m,有地下墓室,是伯拉孟特设计的。集中式的形体,饱满的穹顶,圆柱形的教堂和鼓座,外加一圈柱廊,使它的体积感很强,建筑物虽小,但有很强的层次感,附于多种几何体的变化,虚实映衬,构图丰富。环廊上的柱子,经过鼓座上臂柱的接应,同穹顶的肋相连,从下而上,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图2-9)。
图2-9 坦比哀多礼拜堂
(2)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6~333年在圣伯多禄墓地上修建的,又称圣伯多禄大教堂,于公元326年落成,呈罗马式建筑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图2-10)。
图2-10 圣彼得大教堂
(3)圆厅别墅
圆厅别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建筑。自建成以来对世界各地的建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品中体现出的完整鲜明、和谐对称的建筑形制,优美典雅的建筑风格,就像是一首优美动人的田园曲,散发出宁静雅致的美感,为后世建筑确立了光辉的典范,吸引了众多建筑师追随效仿。圆厅别墅以雅洁的白色为主色调,用色素雅,衬托着头顶的蓝天白云,和旁边的茵茵碧草,带有一种“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的淡然,透出矜持庄重、高雅安宁的气质(图2-11)。
图2-11 圆厅别墅
2.1.5 巴洛克建筑
17世纪欧洲强权扩张,不断掠夺海外殖民地,生活上提倡豪华享受,因此对建筑、音乐、美术也要求豪华生动、富于热情的情调。17世纪欧洲有新旧教的权力之争。旧教势力用暴力镇压信徒,再积极利用艺术思想形态──巴洛克,去迷惑﹑征服人心。巴洛克艺术不排斥异端的感官喜悦,亦忠实于基督教的世界观,故亦是“基督教化的文艺复兴”。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宣扬自己独特的个性,它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
① 巴洛克建筑具有强烈的庄重、对称的特征;
② 巴洛克建筑具有强烈的凹凸感,用大量曲线代替直线,使形象产生强烈的扭曲感;
③ 巴洛克建筑多繁复的装饰,用许多雕塑和浮雕使建筑产生丰富的运动感;
④ 巴洛克建筑用不完整构图代替完整形象,如断山花、重叠山花和巨型曲线等,以突出个性。
代表建筑有:罗马耶稣会教堂、罗马的圣卡罗教堂、圣玛利亚教堂、圣彼得广场等。
(1)罗马耶稣会教堂
罗马耶稣会教堂(1568~1602年)是第一个巴洛克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罗马耶稣会教堂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顶。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教堂立面借鉴早期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设计的佛罗伦萨圣玛丽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涡卷。这些处理手法别开生面,后来被广泛仿效(图2-12)。
图2-12 罗马耶稣会教堂
(2)罗马的圣卡罗教堂
圣卡罗教堂建筑立面的平面轮廓为波浪形,中间隆起,基本构成方式是将文艺复兴风格的古典柱式,即柱、檐壁和额墙在平面上和外轮廓上曲线化,同时添加一些经过变形的建筑元素,例如,变形的窗、壁龛和椭圆形的圆盘等。教堂的室内大堂为龟甲形平面,坐落在垂拱上的穹顶为椭圆形,顶部正中有采光窗,穹顶内面上有六角形、八角形和十字形格子,具有很强的立体效果。室内的其他空间也同样,在形状和装饰上有很强的流动感和立体感(图2-13)。
图2-13 罗马的圣卡罗教堂
(3)圣玛利亚教堂
圣玛利亚教堂是一座市民教堂,位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市中心,由于教堂内遗留有800年的墓地,如今的教堂是在更古老的木结构教堂的基础上建造的,不过对此没有历史记载遗留下来。13世纪扩建时教堂成为如今的哥特式风格(图2-14)。
图2-14 圣玛利亚教堂
(4)圣彼得广场
圣彼得广场(Piazza San Pietro)这个集中各个时代精华的广场,可容纳50万人,位于梵蒂冈的最东面,因广场正面的圣彼得大教堂而出名,是罗马教廷举行大型宗教活动的地方。广场的建设工程用了十一年的时间(1656~1667年),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尔尼尼亲自监督工程的建设。广场周围有4列共284根多利安柱式的圆柱,圆柱上面是140个圣人像。中央是一根公元40年从埃及运来的巨大的圆柱(图2-15)。
图2-15 圣彼得广场
2.1.6 洛可可建筑
洛可可建筑以欧洲封建贵族文化的衰败为背景,表现了没落贵族阶层颓丧、浮华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绪。他们受不了古典主义的严肃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嚣放肆,追求华美和闲适。洛可可一词由法语Rocaille(贝壳工艺)演化而来,原意为建筑装饰中一种贝壳形图案。1699年建筑师、装饰艺术家马尔列在金氏府邸的装饰设计中大量采用这种曲线形的贝壳纹样,由此而得名。洛可可风格最初出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之后扩展到绘画、雕刻、工艺品、音乐和文学领域。
洛可可式建筑风格于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
洛可可装饰的特点是: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大多以弧线和S形线,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变化万千,但有时流于矫揉造作。室内墙面粉刷,以嫩绿色、粉红色、玫瑰红色等鲜艳的浅色调为主,线脚大多用金色。室内护壁板有时用木板,有时做成精致的框格,框内四周有一圈花边,中间常衬以浅色东方织锦。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特点是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烦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德国南部和奥地利洛可可建筑的内部空间显得非常复杂。
代表建筑有巴黎苏比斯府邸、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丹麦阿美琳堡王宫等(图2-16~图2-18)。
图2-16 巴黎苏比斯府邸
图2-17 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
图2-18 丹麦阿美琳堡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