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派旗袍: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民国旗袍

辛亥革命带来了服装的变革,人们在摆脱几千年封建礼教桎梏的同时,也开创了中国服装史上的新纪元。旗袍成为民国时期的特色服饰,它们互为影响,成为彼此的印记。这个时代是人们第一次与西方世界紧密接触的时代,他们新奇地、饥渴地、积极地接受外来的事物,旗袍在这种环境中飞速地变化着,在不同的时代呈现了不同的风采,装饰愈趋简单,结构与款式也愈加成熟。

1. 20年代旗袍—严正方冷

20世纪20年代的旗袍是严正方冷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

最初流行的旗袍还明显地带有旗袍马甲时代的特征。廓形仍然是大大的一个“A”字形,衣身宽松,下摆长至脚踝上方几寸的地方,这一时期的旗袍是没有开衩的,衣服右侧开缝至下摆,与大襟相连,以盘扣系结。而袖口仅长过肘一寸左右且袖口宽阔,倒大袖的特征明显,领头不高,在5~6厘米,开襟的形式仍以大襟右衽为主,也有其他如鸢襟等的形式。荷叶边的装饰和花卉图案的镶边仍是比较常见的。

穿短袖旗袍的民国女性

倒大袖是这一时期的一个典型特征。它并不是从旗袍流行之后发展来的,是从20年代初期女子上衣的流行中演变而来,并在20年代中期袖口宽肥的形式中发展到了极致,以袖口宽阔为时尚。

倒大袖旗袍与旗袍马甲

倒大袖在20年代中后期的图像资料中仍然非常容易找到。当时的年轻人对于国家和生活的理解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热情高涨的阶段,时尚变化非常迅速。民国旗袍自20年代中期流行以来,从长及脚踝的宽大旗袍,变为下摆线升高到小腿中央的略为合体的旗袍,经历了不过一两年的时间。繁复的边饰趋于简单,甚至完全消失了。袖口开始略为缩小,倒大袖的特征依然存在,但20年代末也逐渐淡化了,肘部在袖口处也似露非露了。整个旗袍的廓形在20年代末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由原来的“A”字形变成了“H”形,略显腰身。

20年代旗袍廓形改变

1927年开始,妇女的“曲线化”运动发展得非常成功。束胸的逐渐抛弃和西方内衣的使用,给旗袍的时尚流行也带来了促进作用,而且反映在了裁剪和制作方面。1928年《民国日报》刊载《量胸高》一文,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在旗袍制作方面的一些变化:“一个男伙计正在给一个漂亮的女顾客量身体做衣服,他们记下来的尺寸,除了衣长、下摆、腰身、出手、袖口、领围等以外,又多了一种胸高”。这里所说的胸高其实就是现在我们的胸围,以前女子都是束胸的,不需要测量胸围这个尺寸。看来当时的服装裁剪已经开始考虑人体的曲线变化了,宽大平直的服装已经越来越不能契合时尚的趋势了,于是这个时候的旗袍也开始了它的变化,胸围处放松了、袍身变窄了,趋向合体。

到了1928年初期,旗袍下摆的高度已经稳定在了小腿中央的位置,而袖口也渐渐变窄,长度仍然在肘关节的位置。夏季的旗袍,领头的高度仍然是比较适中的;但是到了秋冬时分,从当时的时装设计师的作品和部分摄影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到领子加高的趋势,而且变化之迅速令人惊讶。这时候开始流行的高领已经和清末民初的“元宝领”或称“马鞍领”有明显的不同。“马鞍领”虽然高掩两颊,但是在领子系结上只用一颗盘纽,从领的根部向上是呈喇叭口的张开状。但是,1928年下半年流行的高领,形式上变成了上下一般粗细的直筒型,高度虽没有马鞍领那么高,但是也几乎抵住下巴,当时的《民国日报》称“它的束缚颈项,要比较马鞍领束缚颈项的程度胜过十倍。它是完全将颈项裹住,还恐不禁,再加上一排纽扣来保持,穿了不但呼吸困难,走起路来更不能稍稍转动”。

1928年秋冬季的《良友画报》上可以看到,当时的时装设计师已经开始引导女子们把下摆提高到膝盖以下的位置。1929年短旗袍进入非常普及化的阶段,其中年轻女子的中短旗袍普及率更高。1930年前后的时候,短旗袍已经越来越普及了,而且被越来越多的不同年龄和阶段的人所接纳。

2. 30年代旗袍—绚丽多姿

20世纪30年代西方摄影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而且有声电影事业的繁荣,使得这一段时期流传下来大量的图片和影像资料。电影明星成为这一时期的时尚领导者,她们的一举一动、一衣一扣都成为追求时髦女子的模仿对象。这一时期出版业也空前地发展,出现了很多时尚出版物,比如《玲珑》《女子月刊》《上海妇女》等,间接领导了当时的服装流行的新风尚。

玫瑰画报

又例如月份牌广告画,由郑曼陀在20年代初创立的,起初主要是商品广告的信息与年历。到30年代月份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即以摩登美女当先,商品广告及年历次之。月份牌广告画以千姿百态的摩登女郎延伸了关于都会现代性的美好想象。几乎所有的月份牌女性都是穿着时髦、身处舒适安逸环境的中产阶级形象。

30年代旗袍

从30年代开始,旗袍成为中国女性的重要服饰,盛行一时。名媛、明星、女学生、工厂女工几乎全都接受了旗袍这一样式,只是面料、质地、做工和穿着方式有差异而已。旗袍的形制结构逐年变化,装饰愈来愈简单,长短肥瘦年年更新。最主要的变化集中在下摆的长短、领的高低、纽扣的多寡、侧开衩的高低等方面。张爱玲描述道:“时装开始紧缩。喇叭管袖子收小了。1930年,袖长及肘,衣领又高了起来”,这里的“时装”指的便是旗袍。

30年代的最初几年,旗袍沿袭了20年代末的风格:1930~1931年依旧流行短旗袍,旗袍长度刚好盖住膝盖,袖长及肘,整体造型紧窄合体,腰部已经有较明显的曲线。1932年以后,旗袍下摆开始趋长,长及脚踝或小腿下部,须着高跟鞋方可行走。这时期的袍身加长对旗袍的现代转型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行走方便,旗袍的下摆开衩变得必要,从此开衩旗袍也成了现代改良旗袍的重要标志。当时一位当红明星顾梅君常穿着高衩旗袍出入交际场,衩高过膝甚至及臀。由于明星效应,遂成流行。

30年代的短袖旗袍

《大公报》称:“时下流行之大气长袍,衬以革履、丝袜,行时步趋婀娜,飘飘欲仙。”北方称开衩为“大气”“大楔”。30年代中后期,摩登女郎将旗袍的两侧开衩至膝盖以上,确实为中国女装史中少见的性感形式。不过开长衩的旗袍常遭诟病,在《北洋画报》中就有漫画记录这一现象。依此判断,当时大多数家教严格的女性不允穿着开衩很高的旗袍。

到1935年后,因名交际花陈玉梅、陈绮霞提倡低衩,故旗袍开衩趋小,袍身依旧长度及地,完全盖住双脚,时人揶揄为“扫地旗袍”。这种长度的旗袍毕竟不实用,所以流行的时间不长,一年后下摆就上移了。尤其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旗袍又回到利于行走的长度。按作家曹聚仁的说法:“一部旗袍史,离不开长了短,短了长,长了又短,这张伸缩表也和交易所的统计图相去不远。”

此时,倒大袖已经风光不再,袖型细窄合体并趋短,短至肘上。1937年后,袖长缩短至肩下两寸,几近无袖。女性的玉臂充分展露。一年后袖子完全取消,人们称回到了旗袍马甲的时代。

30年代旗袍高领“复活”,直抵颌下,上缀三粒扣。许多富家女的高领纽扣颇为讲究,除了精致的盘花扣、葡萄扣外,也有西式的金属镶嵌纽扣,甚至有纽头用宝石和珐琅装饰的。30年代的月份牌里的许多广告女性都是着三粒纽扣的高领,与长款的旗袍配合起来倒也相得益彰。

30年代的高领旗袍

30年代中期以后,女性逐渐摒弃旗袍上的多余装饰。一般旗袍不再有大面积的刺绣、镶滚,取而代之以细边镶滚为装饰,十分精致。另外,还出现了很多中西合璧的装饰手段。如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上海女子旗袍的肩袖及底摆处加上西式的荷叶边,也叫蝴蝶褶。还有左右开襟的双襟旗袍。对传统旗袍的最重要改良,是采用了胸腰省的工艺手段。胸腰省的运用使旗袍更加合体贴身,但我国裁缝使用的收省技术是十分谨慎且含蓄的,更多的是将收省与熨烫归拔工艺结合。

3. 40年代旗袍—朴素大方

40年代的旗袍依旧是女性的主要着装。抗战时期,经济萧条,物资匮乏,尺丝寸缕也非常的昂贵,国民无心装扮。政府和民间都呼吁厉行节约救难,提倡“穿旧衣”运动。抗战时期,旗袍大都采用国产棉布或普通的毛蓝布(又称爱国布)。旗袍的整体风格趋于简洁,衣身宽松适度,便于活动,也更经济。流行变化不如30年代迅捷,40年代的旗袍下摆不复30年代及地之风,长至小腿中部,高时到膝盖处。

40年代的旗袍

这时旗袍简化了许多华丽装饰,仅保留了领子上盘扣的精巧。旗袍的领子趋低,以后甚至出现无领旗袍。同样,袖子也愈来愈短,甚至无袖。款式更趋简洁、适体,用料崇尚简朴,无袖的斜襟和双开襟旗袍悄然流行。

40年代的中国女装似乎与当时战争背景下的国际流行趋势同步,做的全是减法。张爱玲在《更衣记》里描述的丝丝入扣:“近年来最重要的变化是衣袖的废除。(那似乎是极其艰难危险的工作,小心翼翼地,费了二十年的工夫方才完全剪去。)同时衣领矮了,袍身短了,装饰性质的镶滚也免了,改用盘花纽扣来代替,不久连纽扣也被捐弃了,改用揿纽。总之,这笔账完全是减法—所有的点缀品,无论有用没用,一概剔去。剩下的只有一件紧身背心,露出颈项、两臂和小腿。”

抗战胜利以后,女性的旗袍再度辉煌。30年代基本定型的现代旗袍样式得到了延续。1946年后的旗袍,下摆停留在小腿中部,裁剪合体,体现出东方女性的曲线,尤其适合体态丰腴的少妇。

当时旗袍在工艺上有很大的进步,胸部收省渐渐加强,以传统熨烫、归、拔配合的胸腰省,结构上既保留有传统的连袖,也采用西式装袖。装袖款式令女性肩形挺阔,在40年代也极为时髦。

40年代中期引进了垫肩和拉链,西式的垫肩谓之“美人肩”,使得传统旗袍的外形轮廓有了较大的突破;拉链揿扣代替了直扣或盘花扣,穿着更加方便,成为当时的时尚之一。

这些改换令旗袍有了追随时代的痕迹,在审美、工艺方面更多地融入了西方服装的元素。这样的旗袍往往被人称之为“改良旗袍”。

由于旗袍风格趋于简洁,其用料就显得更加重要。旗袍的面料主要有国产和进口的印花面料,各种绸料、洋绢、洋布,还有提花丝绒、锦缎、香云纱等,甚至有蕾丝镂空面料以及色织布与土布等。

40年代剪裁相对合体的旗袍

40年代的上层女性对进口蕾丝面料着迷,蕾丝镂空旗袍配以真丝薄料的衬裙,的确别有一番风味。讲究的旗袍仍有刺绣、花边、镶滚、珠片等装饰,但是大多数旗袍远不及“三镶三滚”般的繁复了。作为校服的旗袍以朴素淡雅为尚,长度上稍短一些,袖子完全是西式的装袖;工厂女工的旗袍通常是简易朴素、经济实用的。

与旗袍搭配的还有西式大衣、外套、背心、毛衣、围巾等。在旗袍外罩一件长度在腰线以上、双排纽扣或单排纽扣前开身的绒线上衣或背心,是40年代知识女性的典型装束。毛线编织的上衣外穿、内穿皆宜,行动方便、轻软舒适,深得都市女性喜爱。

旗袍搭配围巾

40年代,女性迎来了又一个旗袍的黄金时代。40年代的旗袍,除了在领、袖、下摆处的变化外,更多在旗袍工艺、装饰细节上有不小的改良,成熟的装饰手法和工艺技术令现代旗袍更加完美。旗袍的变化,总的趋势是长度减短,更为合体,更能表现女性曲线,暴露程度有所加大,配穿方式层出不穷,穿着范围更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