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青春期,养育十几岁孩子的教育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0.好孩子不是惩罚出来的

作为家长,你惩罚过孩子吗?我们相信大多数家长惩罚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并且让孩子感到懊悔,最终改变自己的行为,效果怎样呢?有一部分孩子可能会增加对家长的敌意和抵触,表现为“拒不合作”;有一部分孩子可能约束了自己的言行,但他们内心是否受到伤害呢?我们无从知晓。

小申是一名初三学生,身材魁梧,175的个头,体重看上去有150斤,他来到诊室是因为在家里动手打了父亲,父子关系紧张。

据小申描述,事情是这样的:

“那天,我们上体育课,初二有一个男孩来挑衅,我就动手打了他。结果就那么不巧,被校长看见了,于是校长就把我带进了校长室,又叫来班主任和我父亲。”

“嗯,他们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的?”我们继续问。

“批评我了,让我写检查。”小申低头说,“可回家了以后我爸就狠狠揍了我一顿,你说,这事本来就不是我的错,他不来挑衅,我至于动手吗!老师冤枉我就冤枉了,我都习惯了,我爸还要回家揍我!我上哪儿说理去!”

“所以你就还手了?”我们问。

“是啊,不然呢?动手才能解决问题不是吗,我一动手我爸就不敢拿我怎么样了,不孝就不孝吧,爱咋咋地!”小申倔强地说。

学校对小申的惩罚是“写检查”,父亲对小申的惩罚是“打”,而小申对待两种惩罚显然是拒不合作的态度,并无悔改之意,即便小申写了检查,也是敷衍了事,并不是真心悔改。父母和学校的态度长此以往一定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最终导致“管”不住孩子。

小申是这种情况,还有一部分孩子面对惩罚显得“顺从”得多,一旦犯了错就乖乖接受惩罚,尽量不再犯。看似惩罚有效,可是家长有没有细究过,孩子接受惩罚的背后,会不会是一种对压力、对权威的屈从呢?如果是,那么必然是以孩子的自尊、自信为代价的。要知道,身心健康的好孩子,从来不是“惩罚”出来的。

• 惩罚的类型

惩罚有很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体罚,比如打、罚站、关小黑屋等。体罚有一个极大的隐患,如果孩子的性格胆小,对体罚极为恐惧,那么家长这么做就很容易让孩子认为父母不爱自己,并且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伤害。另外,体罚会让孩子习得一个观念: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在将来遇到冲突或者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孩子们会下意识地用暴力去应对,这对孩子、对社会都会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除了体罚外,惩罚还包括指责、否定、冷暴力等。如父母指责孩子“自私”“不尊师重道”,不给孩子零花钱,不许孩子出去玩等,都属于惩罚的范畴。它们虽然没有体罚那么极端,但是试问惩罚孩子的家长,即便惩罚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难道其他方法就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吗?

• 惩罚的代替方法

既然对惩罚提出了质疑,就必须要找到解决的方法。当孩子犯错,我们需要教育孩子的时候,该用哪些方法来替代惩罚呢?

第一,用结果来代替惩罚。比如,孩子在学校打架,一般来说父母可能会惩罚孩子,或批评,或打骂。这时候可以尝试用“结果”来代替这种惩罚。孩子打架必然会有自然的结果,比如老师的责备,甚至学校会有处分,还有被打学生的家长的责问等,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应对,去承担这些结果,而不要把这些“风雨”一肩挑,只是关起门来惩罚孩子。当孩子自己去面对这些结果之后,在下次动手前,他会考虑多一些,可能仍然会冲动,但是只要他能多思考一分钟,就是成长的体现。

第二,用负奖励来代替惩罚。平时孩子做得好的时候,我们会给孩子奖励,比如玩游戏20分钟,国外旅行等,当孩子犯错后,可以从这些奖励中扣除,这对孩子来说就是“负奖励”而不是“惩罚”,两者对孩子在心理意义上区别很大,家长可以在征得孩子同意的前提下,用奖励和负奖励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第三,强化孩子好的表现。强化孩子好的表现永远比惩罚不良行为的效果好得多。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时,该学校有一位小男孩因为拿石头砸同学的头而被投诉。先生让小男孩到他的办公室来一趟。

先生进门后,掏出一颗糖给了小男孩:“你比我先到,证明你重视这件事,值得表扬。”

小男孩露出惊讶表情。接着先生掏出了第二颗糖:“我让你停止,你就立即停止了,值得表扬。”

小男孩差点哭了,内疚地说:“先生我错了,即使那位同学有多大的错,我也不应该这样。”

先生掏出第三颗糖:“你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如果可以的话,家长要尽量强化孩子好的表现,这能帮助孩子反省自己的不良行为,改正错误也就会更积极,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孩子还能从家长身上学习到“宽容”——这是处理问题和冲突最好的方式。

心理小课堂

惩罚的原理为,如果一个行为发生后,带来的直接结果令人不快,那么这种行为可能减少重复发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建议:在行为习惯的形成上要多用正强化(鼓励、奖励),慎用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