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父母要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父母在开始教育自己的子女之前,首先应当检点自身行为。孩子最主要的学习对象就是父母。若想让孩子学会宽容,父母首先应有宽容的品质。如果父母本身遇事爱计较,无视他人的意见,习惯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给别人改错的机会,孩子又怎么能学会宽容呢?
因此,父母要努力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做一个胸怀宽广、大度、与人融洽相处的人。如此一来,便会潜移默化地使孩子学会宽容地待人待己。
印度民族英雄甘地出生在一个小藩王国的宰相之家,从小就爱撒娇,性格也不开朗。他对父母十分顺从,对周围的事物也特别敏感,自尊心很强,一旦被人奚落,马上就会哭鼻子。
少年时期,甘地由于好奇染上了烟瘾,后来发展到偷兄长和家臣的钱买烟抽,而且越陷越深。后来,他感觉到自己偷别人的钱,以及背着父母抽烟的行为太可耻了,觉得没脸见人,内心十分痛苦,甚至还想过自杀。当终于忍受不了痛苦的折磨时,他便把自己的整个堕落过程写在了日记本上,交给了父亲,希望得到父亲严厉的批评、惩罚,以减轻内心的痛苦。
父亲看后,非常生气,心情十分沉痛。但是父亲没有责备他,只是伤心地流下了眼泪,久久地凝视着儿子。甘地看到父亲痛心的样子,受到极大的刺激,更加悔恨、内疚、自责,深感辜负了父亲对自己的期望。从此,他痛下决心,彻底改正了错误。
甘地在回忆起这件事时说过,“是父亲那崇高的宽容态度挽救了我”。所以要想孩子拥有一个宽广的心胸,父母首先要心胸宽广,以身示教,懂得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自己的孩子。
孩子最初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待人接物的方式的。父母宽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计较,与邻里、同事之间相处融洽,孩子就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处理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宽容、好善、乐于与人相处。父母要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刘洋上二年级了,然而他却在班上过得很不快乐,因为许多同学都不喜欢和他玩儿。
原来刘洋经常向老师告同学的状。有些同学甚至觉得他时刻在监视着大家,一发现哪个人有点儿小错误,便跑去告诉老师。
一次,刘洋又来向老师告状。老师听他讲完后说:“刘洋,你为什么总是盯着别人的错误呢?这样是不利于你进步的。”
刘洋听完老师的话,很无辜地说道:“妈妈在聊天的时候就常说别人的缺点,而且她聊得还很开心,所以我看到别人的错误时,也就想起要和您说了。”
父母应该明白,在背后议论他人的长短,本来就是心胸狭隘的一种表现,而且议论的往往是“短”多“长”少,通常还会带有嫉妒、仇恨或者是幸灾乐祸的心理。如果这样的话被孩子听了去,那么就有可能会造成事例中那样的后果。年幼的孩子在没有形成是非分辨的能力之前,父母的话对于他来说,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当孩子总是听到父母议论他人的长短时,他就会接受这种议论他人的说话方式,在生活中也会去关注别人的长短,在不知不觉中使自己变得心胸狭隘。
宽容心对孩子个性的发展,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父母要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起到好的榜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