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生命的意义
第一节 生活对于我们的意义
人类的生活多姿多彩,充满各种各样的意义。我们对于事物的体验都是具体的,而且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体验观察,以此来形成对事物的最初“定义”。例如,“木头”的意思是与我们人类有关的,同样,“石头”也是和我们人类生活相关的要素。但是很不幸,有些人经常对事物的定义视而不见,只是独自思考周围的环境。这类人通常的表现是:自我孤立、远离同类,这样的做法导致他们的行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没有任何益处。
每个人只是通过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解读某个事物。因此,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出以下结论:关于意义的定义永远无法完整,它甚至永远无法“完美”地解读出来,也就是说,在意义的国度里永远充满各种各样的错误。由此,本文的目的就是告诉大家,一个人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存在,一味地封闭自我没有任何意义,必须通过现实实践,把现实生活和人生理想统一起来,从而进行关于现实生活和人生价值的解读。
假如我们询问周围的人,什么是人生的意义?大多数人是无法回答的,因为大多数人不愿意自寻烦恼,浪费时间去探寻问题的本质。但是,这个问题和人类起源一样古老,从古代到今天,一直困扰着我们。有时候,人们总是忍不住疑问,人类为什么会存在?生命究竟是什么?人生意味着什么?而且,这类问题,通常会在人们遇到某些重大挫折的时候才被提出。相对而言,那些生活一帆风顺的人们,无须面对艰难考验,此类问题就很少产生。但是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不可回避,我们必须正视。
假如我们专注于观察人们的行为,就会发现每个人关于“生命的意义”都有独特的定义。他们所有的观点、态度、行为、表现、爱好、习惯等个性特征都与这一定义联系紧密。每个人的表现都是那样的毋庸置疑。不言而喻,人们的每个细微动作中都蕴含着对世界和自身的理解,一种“我就是这样的,世界就是这样的”当然判断,一种自我赋予解读生命的判断。
由此可知,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生命的定义。但是正如上文所说,每一种定义都是存在瑕疵的,没有十全十美的定义。并且,关于生命意义的最佳答案,人们无从知晓。因此,任何一种有裨益的解读都不能轻易否定,所有的答案都在对错这两个极端之间衍生。同时,人们可以在这么多种解读中分辨出切实有效的和乏善可陈的,掂量出轻微错误的和错得厉害的,进而发现大家共同理解的正确解读,以及看出明显破绽的错误解读。从中找到一个关于“真实”的公共尺度,得到大家普遍认可的标准,从而揭开人类现实问题的秘密。在此我们要牢记所谓“真实”,与人类有关,是相对的,是可以追寻、可以为我所用的。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并且对人类社会而言毫无意义。
第二节 人生必须面对的三大问题
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困难和问题,最终都可以归纳为三大终极问题。这三大问题构成了人生和现实生活的全部内容,它们一再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面对困扰,人们必须面对它们,给出回应。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将找到自己对人生意义的解读。
第一大问题,就是我们人类必须在这个小小星球上生老病死,除此之外别无他途。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地借助地球的资源,受制于周围的环境。我们必须强健体魄、发展心智,坚强地活下去,以延续我们的文明。这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每个人的行为都是我们对于人类生活状况的回答。这启示我们,在人们的心中,必须的、合适的、可能的和有价值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每一个答案都应基于同样的现实,我们是人类的一员,人类是万物的一员,共同拥有唯一的星球。
面对人类的弱小和生存环境中的各种潜在危险,每个人都要修订自己的行为,树立长远的眼光和可持续的理念就变得十分重要,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个人的更好生活和全人类的福祉。就如数学解题一样,寻找解答方法不能寄希望于好运气,不能妄加猜测,唯一的方法就是全力以赴拼命工作。我们不可能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形成对策真理来化解所有的问题,我们只能竭尽全力找到一个相似的接近的答案,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修正。并且,所有的答案都受限于一个现实,受制于我们的生存之地,一切的不幸和幸福都维系于此。
第二大问题,就是人类相互联系,没有谁是孤立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有人都和他人息息相关。单一个体不可能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实现目标。如果谁孤零零地生活并试图单独解决问题,等待他的只能是死亡。最终导致自身生活无以为继,也会丧失为人类繁衍做贡献的能力。由此可见,人们总是多多少少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弥补自身的局限和弱点。无论是个人的幸福还是人类总体的幸福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就是构建伙伴关系。
同时,和生活相关的问题,每一个答案都要这样一个客观条件,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我们都生活在和他人的广泛联系之中,一旦隔绝将自取灭亡。无论是生存还是情感都与一个伟大的问题有关系,这就是在这个星球上,我们个人乃至人类社会的存续,都仰仗于族群的存在,依赖于合作的关系。
第三大问题,就是人类男女有别,社会由两性构成。个体和整体的生存都要考虑这一重要因素。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每个人都绕不开爱情和婚姻这两个问题,都受制于这第三大现实问题。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行为,每个人所笃信的解决之道就是给出的最佳答案。
综上所述,人生所面对的三大问题,简而言之,一是星球家园资源有限,我们该如何生存;二是茫茫人海如何定位,在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三是两性并存如何调整,实现幸福长久繁衍生息。个体心理学研究发现,三大人生问题可以归为三个人生主题,即职业、社交和两性。我们在对人生意义进行追问时都绕不开这三个问题。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人不爱生活,也没有在生活中遭受过挫折,他的工作非常平庸,也不爱交朋友,日常人际圈子非常小。从这样的生活定位中,我们可以推测出如下结论:“我其实只是为了活着,我要保证自己不受伤害,自身是安全的,所以选择自我封闭,减少受伤害的可能性。”从中可以看到,若是把活着看成一项艰难危险的事,他的生命空间会越来越狭窄,最终和现实的失败连接在一起。
反过来,假如一个人拥有亲密融洽的爱情生活,工作卓有成效,交友广泛,那么可以肯定,他一定把生活当成积极创造的使命,认为人生存在无数的可能,也不会有什么闯不过去的坎坷。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生活需要更大视角,把他人囊括进去,实现更广泛深入的联系,在群体的流动中,迸发自身力量,实现为人类福祉做贡献的可能。
第三节 社会情感
通过研究,我们能够发现,无论是“错误的”人生意义,还是“正确的”人生意义,都存在许多共同点。那些看起来失败的人生,包括精神病患者、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等,这些人的人生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在处理职业、社交和两性问题的时候,不曾寻找帮助,缺乏社会合作,在内心深处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完全个人化,所追求的成功仅仅是实现个人优越感的目标。
就比如手持武器的罪犯,总是感觉自身十分强大,可以支配一切,很显然,这些人只能自我认可。对于其他人而言,仅仅拥有一件武器就可以获得超凡力量的推论是十分可笑的。究其根本,个人化的人生价值毫无意义,只有实现有益于群体的发展才具备一定的意义。
正如一个事物的定义,只有一个人了解,其他人对此一无所知,这是毫无意义的。我们的人生目标和具体行动也是如此,唯一真实的意义就是对他人有益。每个人都要为追求真实的意义而不懈努力,每个人的人生意义建立在对他人生命的贡献上,如果不能明白这个原则,人们就难免会犯错。
接下来是一个关于小教派的故事。有一天,该教派领袖把她的追随者集合到一起,宣布下周三就是世界末日。信徒们大惊失色,纷纷变卖家产,抛开一切世俗烦恼,在惶恐不安中等待末日的到来。然而,星期三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与以往并无两样。到了星期四,信徒们怒气冲冲地质问领袖。
“看看你的谎言,给我们带来的麻烦,我们抛下了所有的家产,我们对每一个遇到的人宣扬你的预言,当人们嘲笑我们愚蠢时,我们依然选择坚信你。结果星期三来了又走,世界依然好好的。”
“我没有撒谎,我说的只是我的星期三,并不是你们的星期三。”
就这样,这位女先知用完全个人化的概念,对“星期三”这个众所周知的概念,偷梁换柱,来保护自身免受责难。
因为个人化的定义是永远无法被验证的。所以,一切真实的生命意义,都有共同标志,就是具备普遍价值,可以被众人分享,为大家所接受。对于人生中的种种困境和问题,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的同时,也可以为他人树立成功的榜样和范例。因为这是解决普遍问题的成功之路,就算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超脱“卓有成效”的评价,只有一个人的生命被人们认为重如泰山的时候,他才有被冠以“天才”的可能。在这样伟大的生命中,人们所传达的思想就是,生命因贡献而意义非凡。
在这里,我们不谈论动机,也不谈论口号,只是关注现实中的成果。但凡能够处理好人生问题的人们,其一切行为无不传递着这样一个信号,他们已经洞悉人生的意义,抓住了根本性的东西,在关注他人和团队合作中如鱼得水,他们所做的事均符合人类的群居本性和社会伦理,即使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们也不会以损害或牺牲他人的方式解决问题。
我们说人生的意义是奉献,是与他人合作。人们会产生疑问,这是对的吗?个体的权益如何在群体中保障?在某些情况下,为了谋求发展难道不是首先要考虑自身的需求吗?难道不是首先保护自身的利益吗?
其实,这样的观点是一个巨大的谬论,所提出的问题也是一个错误的问题。如果一个人根据自身总结出的生命意义行事,希望有所贡献,而他的一切动机都指向目标,那么,他在追求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进行自我调整,最终实现目标。目标一旦确立,人们会根据目标的要求打造自身,培养社会情感,接受一切训练,实现自我管理。只有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才能真正了解和面对人生问题,通过种种学习,磨炼自身的能力,使自身真正得到提高和发展。
以爱情和婚姻为例,如果我们真正关心自己的爱人,一定会把注意力投射到对方身上,竭尽所能地提升对方的幸福感,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就能呈现出最好的自己。假如我们只是按照自身的理解行事,不顾及对方所想,只会收到南辕北辙的结果,甚至塑造出一个固执己见、头脑顽固的形象。
关于“贡献和合作,是生命真意”这一论断,还有许多明显证据。环顾四周,所有的一切都是来自祖先辛苦创造的馈赠。放眼望去,他们留下了造福人类的美好事物。包括农田、道路、房屋建筑,一切历历在目。一代又一代人的人生经验,借由传统、科学、艺术以及技能传递到我们手中。所有这一切,都是无数对人类福祉做出贡献的人们给我们留下的,并且在我们这代人手里继续发扬光大,继续代代传承。
再看看那些拒绝合作的人,坚持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规避社会生活的人,他们留下了什么?他们不过是灰飞烟灭、过眼云烟,没有留下任何有益的东西,他们不仅死亡,而且人生意义毫无传承。那些一辈子顽固不化的人,似乎上天都早早地为他们做好了安排:拒绝合作,固执己见,你将一无是处,你生活的世界只是自己的世界,没有普遍的价值,最终在绝望中死去。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自我观点已经淡化,但是我们还是要对其足够重视,从中认识人性的缺陷,继续改造它,以便为人类造福。从长远来看,这种改变对人类一定是有益的。
自古以来,总是有很多人明白这样一个事实,生命的意义在于悲悯人类,他们愿意奉献自身以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整体的发展。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关注人类的救赎之道。在人间,一切伟大的行动中,人们总是努力提升社会利益,而宗教则是其中最伟大的力量之一。只是由于宗教常常被误读,并且很难说清楚究竟如何去做,除非有一个更彻底的办法切实解决人类共同的任务。
个体心理学从科学角度得出同样的结论,期望以科学的方式实现目的,这是一个进步。通过提升人们对社会群体和人类福祉的关注,或许比宗教、政治等其他运动更有成效。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全新角度,那就是提高人们之间的相互关注,加强相互联系的责任感。
由此可见,在人生成长的历程中,我们所领悟的生命意义既可以成为实现梦想的守护天使,也可能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很显然,了解这些人生意义的形成过程,由此来成就自我就变得十分重要:如何区分真假人生意义?一旦领悟出现偏差,又将如何引入正途?这些问题正是个体心理学要解决的事情,这也是有别于生理学和生物学的地方,它能让我们通过正确的理解,来指引现实行为,以至影响未来的发展方向,最终实现幸福的人生。
第四节 童年对人生的影响
个体早在生命之初,就开始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即便是婴儿,也会努力判断自身的力量以及所处的环境。在5岁之前,儿童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为探索模式,开始用自身的理解来解决问题和任务。我们将这些称为他们的“生活方式”,这种形成过程是根深蒂固、十分恒定的,知道自身想要的,从此把世界框入自己的视野。人类一切经验的总结都是解读后才能接受,而这些解读绕不过儿童时期形成的对生命意义的最初理解。
即使人生意义错得离谱,即使在面对困难和任务的时候一再被误导,始终摆脱不掉苦恼和不幸的纠缠,人们最终还是不愿意轻易放弃。要想纠正观念中根深蒂固的错误定义,必须重新审视造成这种错误认知的成长环境,追寻最初的问题症结,最终进行视野框架的修订。在极其幸运的情况下,个别人认识到误入歧途的可怕后果,浪子回头金不换,自我修正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从而成功地调整为人处世的方式,实现和社会的和解。
但是,在没有社会压力,在认识不到继续错误的行为态度会导致自我毁灭的情况下,人们是很难主动去改变的。通常来讲,人们要想调整生活方式,最行之有效的做法是接受心理训练,接纳心理医生的专业帮助,因为心理医生明白这些人生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发现错误,并提供一条恰当的改正之途。
接下来,让我们勾勒一些简单的画面,看看童年时期不同情景下形成的不同诠释。对个体而言,童年不愉快的经历必定会形成不同的人生定义,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演变出不同的人生解读,这种放大作用有好有坏。例如,一段不愉快的经历若是对未来产生影响,人们会长久无法释怀。有的人往好的方向推想:“我必须努力改变这种不幸的状态,确保我的后代在一个更好的环境中成长。”而一些人会觉得:“生命太不公平了,其他人为什么总是那么幸运,既然上天冷落我,我又何必笑对世界。”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父母在提及孩子时,总是说:“我小时候吃过那么多的苦、受过那么多的罪,我都能扛过来,为什么孩子就做不到哇?”又或者,第三个人的感受另有解读,他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应该被原谅,因为“我的童年很不幸”。在一个个的个体案例中,大家对生命意义的解读都会直接体现在自身的行为上,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他们也就永远不可能改变自身的行为方式。
而这其中就蕴含着个体心理学有别于人生决定论的地方,个体经验本身无法决定个体成败。人们不会因为经历本身所带来的冲击,而受到心灵的“创伤”,只会由此提炼出符合自身认知的东西。
决定人生的从来不是经验,而是人们自身赋予经验的某种意义。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把自身特定的经历,作为未来人生成长的基础,那么或多或少就已经步入人生歧途。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绝对不是先天环境所决定的,我们必须通过赋予成长环境以正确的人生定义,来创造自身更加美好的人生。
生理缺陷
但是,大部分失败者都是因为在童年成长时期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以致误导终生。这其中,就包括那些在婴幼儿时期患病或存在生理缺陷的孩子。这些孩子因为在很小的时候就经历了人生的巨大苦痛,因此他们无法接受人生的意义就是为人类做出贡献这一认知。除非那些和他们有类似经历的人能够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他人的身上,否则他们很容易一辈子以自我为中心。这些孩子成人之后,受到周围人的嘲笑、排挤和伤害,他们将会更加自卑,变得更加内向,在社会环境中错误认知自身的存在,丧失成为社会正常一员的期待,甚至觉得整个世界都是和自己反向而行的。
我想,我是第一个描绘出这些孩子所面临人生困境的人,他们的机体因为不健全,或者因为腺体分泌失调,都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这一问题在业内研究领域取得巨大进步,但发展方向却很难看到希望。长期以来,我一直在寻找克服研究困境的办法,而不是笼统地将之归咎于生理或基因的问题。实际上,没有什么生理障碍能够强迫一个人扭曲地生活。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生理机能的问题导致两个孩子产生一模一样的效应。与此相反,我们常常看到那些克服或正在克服困难的孩子们一步步成长起来,拥有了超越常人的非凡才华。
许多杰出人物天生就有某些生理缺陷,却依然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的贡献,他们当中许多人终生饱受病痛折磨,甚至英年早逝,但是他们对抗困难的过程,也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过程。坚强的抗争,使他们强大,让他们走在人类文明的认知巅峰。由此可见,个体心理学所宣传的并不是优生学理论。虽然我们无法从生理上推理出思想为什么有好有坏,但是必须认识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生理缺陷或内分泌患病的孩子并没有得到正确的培养。他们的人生困境,别人无法理解,大多数的孩子都滑入自我认知误区的深渊。这也是人们为什么总能从这些不幸孩子们的身上看到更多失败情形的原因所在。
溺爱
家长们对孩子的溺爱,是导致儿童误解生命真正意义的第二大因素。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会误认为自己的意愿是金科玉律,只要开口就一定会得到满足。在成长的日子里,享受着无微不至的照顾,众星捧月、万千宠爱,凡事唾手可得,渐渐会认为这一切理所当然。一旦形势发生变化,当失去这种关注和关爱,巨大的失落感会顿时击垮他那脆弱的心智,开始觉得自己被全世界背叛和抛弃。
因为在过去的经历中,只学会了索取,不知道付出,没有人告诉他们应对问题的正确方式,在刻意营造出的温室内,他们被培养成了娇艳的花朵,丧失了生命的傲骨和独立性,不知道亲自动手可以创造美好。这些被溺爱的孩子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无法理解主动和人合作的重要性。一旦遇到困难,他们只会想到索求别人的帮助。这些曾经的宠儿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重回曾经的万众瞩目,就可以恢复过去的宠爱光环,一切愿望又可以唾手可得了,这样一来,他们现在糟糕的境遇可以得到很大改观。
这些曾经被宠溺的孩子一旦成年,或许会变成社会中最危险的群体。其中,有些人会戴上以假乱真的伪善面具,有的人会变得乖巧可爱,但是私下里总是口蜜腹剑侵害别人。而且,一旦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中被要求接受和他人正常合作,他们马上会暴露本性,拒绝合作,甚至会公然对抗。之所以这么糟糕,就是因为他们无法感受到一直以来拥有的关怀纵容,觉得遭到集体甚至全社会的背叛,并且试图抓住机会报复他人。如果社会在这个时候表现出对他的过去生活方式的否定,那么他们会将这种否定作为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新证据。这也是常规惩罚对他们毫无用处的根本原因,并且一切惩罚只会进一步印证他内心深处坚信的“人人与我为敌”的荒谬观点。
因此,被宠溺的孩子成人后遇到问题无论是消极罢工,还是公然对抗,无论是选择恃强凌弱,还是暴力复仇,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其本人错误的世界观。我们通过观察周围案例,甚至发现一些人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手段,都是出于自私自利之心。说到底,在这些孩子的心中,生命的真正意义就是自己永远是第一位的,自己是至高无上的,对任何人都可以无理要求。只要坚持这样的生命意义,这样的人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忽视
被家长们忽视,是造成孩子形成错误人生观的第三大因素。这些问题儿童不知道爱和合作是什么,在他们构建的世界图框中完全没有这些积极因素。由此也就可以理解,当这些孩子一旦遭遇难题,总会高估问题的困难程度,同时低估自己获得帮助和他人善意的能力。在他们的眼里,世界是冰冷的,社会是冷漠的,没有友善可言,而且以后会变得更加艰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根本没意识到,改变自身帮助他人的好处,赢得喜爱和尊重的重要性。长此以往,他们生活在怀疑中,被恐惧笼罩,到最后甚至怀疑自己、怀疑全世界。
在这个社会上,慷慨无私带给人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为人父母,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生命之初让孩子体会到相信他人的价值和美好。随后,父母要加强这方面的呵护和营造,直至充满孩子的整个成长环境。如果父母一开始没有正确引导,没有实现孩子的关注、喜爱和合作,那么以后对孩子而言,再想建立这种对社会的兴趣以及和其他伙伴的信任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困难。其实,每个人都天生拥有这种关注别人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必须经过后天的悉心培养和不断练习,才能发扬光大。
假如我们深入研究一些被忽视、被仇视和被孤立的孩子,就可能发现这些孩子缺乏合作意识,难以沟通,自我封闭,无视一切有可能帮助他们与他人共存的情感。正如我们所一直强调的,这样的生命个体很容易步入绝境。一个孩子若是顺利度过婴儿时期,就证明他已经得到一定的关爱和照顾,因此并不存在完全被忽视的儿童。我们在此讨论的对象,是那些得到关爱低于正常水平,或者在某些方面被忽视的儿童。换句话说,所谓被忽视的儿童,就是那些从未真正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他人”的孩子。对此我们十分悲痛。在这个文明时代,那么多的孤儿或者弃儿正经历着失败的人生,我们必须重新将这些孩子纳入已被忽视的范围,重点予以关注。
以上三种情况,生理缺陷、溺爱和忽视,都可能导致当事人对生命做出错误解读,更容易走向极端。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儿童急需获得外界的帮助,帮助他们面对问题修正自己的错误行为方式。唯有这种帮助,才能赋予他们找到对生命意义全新理解的机会。假如我们稍微耐心留意观察,真正关注这类孩子并进行相关训练,就能从各种细微变化中看到他们对生命理解的改变。
第五节 早期成长记忆和梦境
通过对梦境和想象的研究调查,我们发现这是研究人的性格的一条路径。因为人的性格无论是在梦境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不会改变。不同之处在于,人在睡梦中,来自外界的压力比较小,无须那么多的戒备和隐藏,个性可以得到更好的释放。若想破解某个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那么了解这个人的记忆就变得十分重要,每一份记忆,包括那些平时被忽视的细节。
因为就记忆本身而言,只要记得,就说明那些内容值得记忆,这些都与他念念不忘的真实想法有关。这些记忆片段一直在提醒着主人公,“这是你所期待的”或者“这是你想逃避的”,甚至提醒说“这就是你的人生”。在此,我们要重申,经验本身在记忆中的作用并非那么重要,它们唯一的用途就是验证生命的意义,而每一份记忆都经过我们的美化。
一个人在儿童时代的早期成长记忆和梦境,对于我们了解这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早期记忆的重要性。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它存储了个人对于自身和环境的最初始判断,这是他们的第一份人格评估,第一个接近完整的自我标记,也是第一次被提交要求。其次,这是个体自我觉醒的起点,他们从这一刻开始才认真记录自我的成长足迹。
因此,从早期的成长记忆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人对自己的境遇是如何评价的,是弱势的或不安全的,还是强势的或安全的。我们从中也可以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一个人认为自己的早期成长记忆是不是真实存在的或发生过的,在心理学家看来,这其实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这样的早期记忆对于他们以后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下面将举例说明,探讨这种早期成长记忆对这个人产生怎样的影响。例如一个女生,在回忆自己早期成长记忆时,脸上带着悲伤的表情:“我记得一个咖啡壶从桌子上掉了下来,洒落的咖啡烫伤了我。”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个女孩总是习惯性夸大困难和危险,并且会认为家人对她的关心是不够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知道,一些家长总是麻痹大意,会不经意间把自己的孩子置于危险环境中。
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一个人说:“在我3岁的时候,曾经从婴儿车上掉了下来。”在之后的日子里,他常常会梦到世界末日,每次都在梦中看到一片火红的场面,有星星从天空坠落,地球和其他星球碰撞,在全世界即将毁灭的时候,他被吓醒了。这位患者还是在校学生,当问到他最害怕什么的时候,他说,他最害怕这辈子一事无成。显而易见,最初的成长记忆以及之后常常重复的噩梦,让他丧失对未来的信心,他万分害怕失败和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
有一名12岁的男孩前来就诊,他有尿床症,并时常和自己的妈妈吵架。他最初的成长记忆是,曾经有一次他躲进衣柜里,而妈妈并不知道,以为他跑丢了,就动员家里人都去大街上找他,家长们都吓坏了。但是这个孩子一直都躲在家里的衣柜里。在这段早期成长记忆中,给予这个男孩这样的认知,每当别人忽视我的时候,我可以通过欺骗行为获得周围人的关注关爱,尿床症以及妈妈那个时候的反应都相继加强了他的这种观点。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这个男孩的心中,他认为外界是危险的,只有引起别人的关注,自己才能获得安全感,而他的妈妈则用自己的紧张和对他的焦虑肯定了这个男孩对世界的认知。
以下是一位35岁女子早期的成长记忆,那个时候她走在漆黑的楼道里,某个年龄比她大的表哥突然从房间里冲出来,吓唬她,当时年幼的她被吓坏了。从这段早期成长记忆可以看出,以后她可能不习惯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尤其是无法和异性轻松相处。当时我就猜测她可能是个独生女,结果果然如此,并且一直单身至今。
下面这个例子则展现出一种正向激励的社会情感。“我记得妈妈让我推小妹妹的婴儿车。”但是即便是这样的例子中,也可以找出消极的痕迹,比如只是善于和弱者相处,依然存在对妈妈的依赖。当一个家庭里,有新生命诞生,引导大孩子一起加入照顾婴儿的行列,通常是最好的选择,这能够帮助大孩子学会关心、关怀家庭新成员,并且学会分担父母的抚养压力,给予他们帮助别人的机会。如果大孩子们愿意帮助父母,他们就不再觉得新生婴儿抢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份关爱,也不会心生怨恨。
但是要认知到,一个人愿意和别人相处,并不代表他对这个人真正感兴趣。有一个女孩这样说:“我在跟姐姐和她的两个女孩朋友一起玩耍。但是,我害怕被扔下。”在这里,我可以自然看出,这个孩子正学习与人相处,并且由她最大的恐惧,可以推断出,她缺乏独立自处的能力。
综上所述,当我们找到这个人赋予人生最初的定义时,就找到了打开这个人真实性格的钥匙。人们常说本性难移,其实不然,只是大家用错了方法。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若是不能找到最初错误的症结,一切论证和治疗都是徒劳的。同时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必须培养人们的勇气,鼓励他们以合作进取的精神对待朋友交往中的障碍和生活里的困难。
第六节 论合作的重要性
合作是我们对抗神经性疾病的利器,并给我们提供唯一的安全保障。所以,从一开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鼓励培养儿童学会合作,允许他们自由探索与同龄人融洽相处的方式,可以通过共同完成小任务或者一起做游戏等各种各样的活动。任何对于合作过程的干扰和阻碍,都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例如,被宠坏的孩子只会关心自己,对他人缺乏关注。学习功课,只是为了赢得老师的偏爱,因为他们只会对有利于自身的东西感兴趣。成年以后,社会情感的缺乏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会在他们身上表现得越发明显。因为早在人生第一次错误理解生命意义的时候,他们就终止了对责任和独立这两大课题的学习和探索。时至今日,他们面对生命中的考验和困难时,依然手足无措满心痛苦。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因为在不了解一个人幼年所经历的不幸时,对其成年时候的错误横加指责,而是该在他们品尝恶果的时候伸手补救。正如我们不能指望没学过地理课的孩子在地理考试中取得高分,我们同样不能期待一个从未学习过合作的孩子可以正确面对合作。但是,在这个社会中,在人的一生中,许多问题都是需要合作来完成的,人类的幸福需要无数个人无数力量的叠加。生而为人必须奉献社会,只有当每个人真正理解这一点,才能充满勇气、直面难题,才有实现胜利的可能。如果老师们、父母们和心理学家们都认识到人生童年成长之初可能遭遇的种种挫折,并且在孩子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帮助他们,我们完全可以相信,那些缺乏社会情感的孩子,都能挺直身躯,更加自信阳光地接纳生活的安排。
当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勇敢尝试不怕失败,不会满心怨恨试图报复,不会愤怒地质问生命有什么用处,而会勇敢地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做到对自身行为负责,学会帮助别人。想想看,倘若每一个生命被赋予这样的最初色彩,人类文明会比现在更加精彩,未来的美好无法限量,人类族群将彻底解开困扰自身发展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