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张思德:“党叫干啥就干好啥”
1944年9月8日,延安凤凰山脚下的枣园广场上,张思德同志的追悼大会会场庄严肃穆。张思德同志遗像旁,挂着毛泽东亲笔题写的挽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
毛泽东写得最多的两个字是“人民”,他的题词:“为人民服务”深植国人心中。1944年9月5日,张思德为了战友的安全,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噩耗传来,同志们个个失声痛哭。毛泽东闻讯后悲痛万分,下指示要开追悼会,要去讲话。9月8日,延安各界为张思德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下午2时,毛泽东迈着沉重的步履走上台,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从此,张思德的名字与“为人民服务”紧紧联系在一起,家喻户晓、广为人知,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旗帜!
责任编辑/王文彩
婶母为了让他永记乡亲们的恩情,给他取名“思德”
现已更名为思德镇的六合场,处于大巴山深处,四周群山环抱。1915年农历三月初六,张思德诞生在该地韩家湾一个贫穷的佃农家中。重病的母亲没有奶水,家中亦粒米无存,只得拖着虚弱的身子,走家串户,讨来半把米一把谷,然后捣碎熬成糊糊喂他。因为靠着这种谷糊糊艰难存活,所以乡亲都叫他“谷娃子”。出生仅7个月,母亲就因病无钱医治离开人世,父亲张行品被迫把他抱给婶母收养。谷娃子吃“千家奶”穿“百家衣”长大,婶母为了让他永记乡亲们的恩情,给他取名“思德”。
六合场地处大巴山腹地,每到冬季,天气寒冷不亚于北方。当地人取暖多靠木炭。张思德在12岁时,就跟着父亲练就了烧炭的好手艺。因此,父子俩烧的炭背到六合场乃至仪陇县城,都卖得快、卖得好。可这也给他们带来了灾难。
地主范有万诬陷他们不交税,私自进山砍伐他人山林,将他们关进了乡公所。等他们被保出来后,家里值钱的东西已被范有万骗去了,租田也被收走。父子俩抱头痛哭一场,然后离开韩家湾,流落他乡,替人背力、挑担、打短工,当起了“巴山背二哥”。
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解放了仪陇县。张行品在红军攻取仪陇时,与朱德的弟弟共同为红军带路、打探敌情、运送弹药物资,表现出了很高的革命觉悟。六合场解放后,张思德与父亲跟随红军一起回到家乡,张行品被家乡群众选为村苏维埃主席。
18岁的张思德因为能吃苦耐劳,革命态度坚决、觉悟高,做事踏实,在父亲担任村苏维埃主席后不久,也担任了村里的少先队长。
一次,张思德带着少先队员到各村去做宣传工作,当他们行至与阆中交界的仙耳岩时,天已经黑了。这里正好是一个较大的山弯,少先队员们发现百余米外有十几个行迹可疑之人,却难以分辨他们的身份。张思德断定是被苏区红军打垮的敌人,于是他当即学着红军教的战斗方法,让少先队员们居高临下隐蔽起来,做好战斗准备。待大家准备好后,张思德果断地开了一枪,然后高声喊道:“你们已被红军包围了,不投降就是死路一条。”
敌人信以为真,乖乖地举手托枪投降。张思德立即让少先队员从山上割来一把葛藤,将这些人结结实实捆起来,然后押到了红九军某部。
后来清点战果,张思德率少先队员共俘虏了15名敌人,缴枪13支、子弹50发、手榴弹20枚。而张思德和少先队所使用的武器,除了5支长枪外,全部是大刀、梭标。为此,恩阳县(今巴中市恩阳镇)苏维埃政府主席特地将张思德等人接到恩阳,举行了隆重的表彰大会。
张思德凭着优异的表现,被选送入川陕省恩阳县列宁模范学校学习。由于文化底子薄,张思德学习起来颇为吃力,但他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创造一切条件,刻苦学习。
仅仅半年,张思德就以合格的成绩从列宁模范学校结业,随后,他被分配到恩阳县独立团通信班。在恩阳县独立团,张思德还立过一次大功。
1934年2月底,敌人的一个骡马运输队要经过恩阳县,张思德和战友获悉情报后,化装成敌军官兵,在镇上猪市坝摆好十几桌酒席,去请他们。
等敌人酒醉神迷,张思德才站到高处,告诉他们,这酒席是谁办的。当得知眼前的人都是红军,敌人吓呆了,再一看,枪早被拿走了,就这样一个120余人的运输队的武装被解除了。张思德和战友们将缴获的100多匹骡马和粮食、棉衣、武器、弹药等物资悉数上缴,受到了上级的表彰。
“党叫干啥就干好啥”
1936年长征部队到陕北后,张思德入云阳荣誉军人学校学习和养伤。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张思德所在部队大都开赴前线,留下的老弱病残编成一个警卫连。张思德因有伤病也被编入警卫连,任副班长,负责云阳镇八路军留守处和荣誉军人学校的警卫。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一切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党叫干啥就干好啥”。
张思德平时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先人后己,战友陈耀对他非常钦佩。陈耀回忆说:“张思德有一只搪瓷碗,还是长征时带过来的。搪瓷几乎已掉光,里外都是坑坑巴巴,破旧得不像样子。有一次,部队发了一只新搪瓷碗,他却把新的送给了别人,自己依然用那只旧的。”
1940年春天,张思德被分配到中央军委警卫营,担任通讯班长。一天,鸡刚叫过头遍,张思德被叫到营部。营长交给他一封信,认真地说:“这是一封很重要的信,你马上送到南泥湾,明天天黑之前务必带着收条回来!”张思德答道:“是!”然后把信揣进怀里,敬个礼,急步走出窑洞。营长追出窑洞喊:“张思德!把我的鞋换上再走!”张思德一边走一边说:“不用了!”
从延安北桥儿沟到南泥湾有90多里路。张思德一路攀山、爬坡、走小道,没走多远,脚上的草鞋就磨没了。山上满是石头、荆棘,脚趾被石头碰破,脚背也被荆棘划出几条血口子。他向周围看看,跑到一棵老桦树下,剥下几层树皮,叠在一起,又在山坡上找了一些马莲草,搓成绳子,把桦树皮串起来,绑在两只脚上。就这样,张思德穿着“桦皮鞋”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因为粮食不足,战士们饭都吃不饱。通信班大都是年轻人,经常走远路外出送信,饭量都比较大。为了让大家多吃一些,每次张思德吃到一半就不声不响撂下饭碗,提起水桶去打水。
一次两次同志们没有注意,时间一长,张思德的这个秘密就被发现了。
一个星期天,张思德跑出去几十里地,从一个水坑里捞来一些小鱼。没有油,他就用火烤好,让大家会餐。大家吃得正香,他又要去打水,这回水桶让副班长先拿走了,他只好转身回来。自己碗里不知道谁给放了几个黑面馍馍,他明白了,这是同志们想让他多吃一些。他故意细嚼慢咽,好半天才吃了半个馍,剩下的放回盆里,刚要走开,被战士小韩一把拉住。“班长,你别再瞒着我们了,我们都知道了。”“我吃饱了。”小韩把张思德拽回来,把那几个馍馍硬塞给他说:“班长,咱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不要一个人饿着肚子,省下来让我们吃。”张思德见实在推不开了,就把几个馍掰成12份,全班每人一份,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雨天换哨,少不了他;雪天站岗,他总要多站一个时辰
由于长征途中以及在历次战斗中的出色表现,1943年初春,张思德被选派到中央警备团内卫班当警卫战士,在毛泽东窑洞前执勤站岗。张思德十分激动,暗下决心要好好工作,做毛泽东的忠诚卫士。
雨天换哨,少不了他;雪天站岗,他总要多站一个时辰。每天一起床,张思德就轻手轻脚地把毛泽东窑洞前的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毛泽东经常走的路段,只要有一点坑坑洼洼,他就铲来黄土垫平、踩实。
毛泽东有个习惯,写文章时彻夜不眠,天亮后才睡觉。于是张思德早早起床,悄悄地把毛泽东窑洞附近的鸡鸭和牲畜赶得远远的,用小石块把在附近树上啼叫的鸟儿撵走,好让毛泽东多睡一会儿。他还发明了“控绳拉铃”的通讯方法,在院子的树上系一根细绳子,绳子的一端通向警卫班宿舍,里面挂一个小铃铛,如果毛泽东这边出现情况,只要哨兵一拉绳子,警卫班就可以立即出动。
毛泽东外出开会时,张思德常在身边警卫。毛泽东乘坐的黑色轿车是爱国华侨陈嘉庚赠送的,车身宽大,车后有一个专供警卫人员站立的踏板。为保证毛泽东的安全,每次出车,都要有一个同志站在车后担任警戒。张思德每次都借口“我喜欢冷风吹”而抢占警戒位置。冬天,寒风凛冽,滴水成冰,按规定执勤时可以放下棉帽的帽耳,但张思德担心会因此影响视线和听力,有情况不能及时反应,总是不肯放下,以至于耳朵上生了冻疮。毛泽东很过意不去,拍着他的肩膀,让他到前面来。张思德总是憨憨一笑,依旧站在那里。
每当毛泽东外出,张思德总是提前把冲锋枪和马灯擦亮,备好水壶,早早等候在车旁。因为他知道,做好主席的警卫工作,就是对革命的最大贡献。
毛泽东亲笔题写挽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
1944年初,张思德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大生产运动号召,主动到安塞县石硖谷办生产农场,担任副队长,执行烧炭任务。白天,他巡回各窑,掌握火候。晚上,他也要起来数次,爬上窑顶,观察烟色。窑里温度很高,有的木炭出窑还有火星。但每次出炭,他都是抢先钻到窑的最里边捡木炭,手里包的破布着火了,他就用手弄熄后继续干。
1944年9月5日一大早,下起了毛毛雨。地里的活儿干不成了,队长和张思德商量后,决定临时组织一个突击队,进山赶挖几个新炭窑。张思德带着8名战士,到了庙河沟的山林,分散在3个地方挖窑。
雨下大了,张思德给另两处的几名战士送遮雨的麻袋,回来后继续挖窑。跟他一起干的战士小白请求说:“让我进去挖一会儿吧!”张思德见外面还在下雨,窑里也能容下两个人了,就答应了。
雨渐渐停了下来,快到中午时分,炭窑就要挖成了。为了保证质量,张思德拿着小锄头开始修整窑面。突然,窑顶上“啪啪”掉下几片碎土。“快出去,有危险!”张思德大喊一声,一把将小白推出窑口,就在这时,“轰隆”一声,两米多厚的窑顶坍塌下来。小白在窑口被压住半截身子,张思德被整个埋在土里。
张思德为了战友的安全,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噩耗传来,内卫班的同志们个个失声痛哭。考虑到张思德是毛泽东等主要领导同志的警卫员,警卫队队长古远兴决定把消息直接报告给毛泽东。
毛泽东闻讯后,放下笔,详细了解张思德牺牲的经过后,默然良久,沉痛地说:“张思德是好战士,站岗放哨,还陪我外出过,很熟悉。”
毛泽东点燃一支烟,站在窗前,深情地望向张思德牺牲的安塞山,问:“张思德现在安放在什么地方?”
“还被压在炭窑里,正在组织人往外挖。”古远兴答道。
毛泽东显然生气了:“怎么能这样呢?要尽快挖出来,放哨看好!”
随后,毛泽东又点燃了一支烟,数着指头给古远兴下了三个指示:“第一,给张思德身上洗干净,换上新衣服;第二,搞一口好棺材;第三,要开个追悼会,我要去讲话。”
战友们把张思德遗体抬到安塞当地的村子里后,毛泽东专门派一辆汽车将遗体拉到了枣园。1944年9月8日下午,延安凤凰山脚下的枣园广场上,张思德同志的追悼大会会场庄严肃穆。会场的土台搭起棚布,主席台两侧摆满了战友们亲手采集的山花编织而成的花圈,台中央悬挂着张思德同志的遗像,像旁挂着毛泽东亲笔题写的挽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
下午1时多,追悼会尚未开始,毛泽东就头戴八角帽、身穿粗布衣,从枣园的住所走出来。进入会场后,毛泽东抬起上面有他题字的花圈,亲手放到张思德遗像前,默哀许久。
随后,中央警备团政治处主任张廷祯介绍完张思德29年的生平事迹,毛泽东即兴作出了一篇后来整理为《为人民服务》一文的著名演讲。
毛泽东的讲话,是深知张思德的经历有感而发的。历时一个半小时的讲话,对为人民服务的意义,阐述至详,在场的同志无不受到深刻教育和鼓舞。
会后,毛泽东的秘书将这次演讲整理成文,呈给他审阅。毛泽东看后,稍事斟酌,随即在文章的上方一挥而就,“为人民服务”这5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便成了这篇著名讲演的标题,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旗帜!
张思德,这个平凡的名字,从此与一个政党、一支军队紧紧连在一起!
(参考资料:《张思德:长征前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解放军报》2016年6月24日;《毛泽东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是这样诞生的》《解放军报》2004年9月6日;《长征中的张思德》人民网2019年10月10日;作者:张淑燕、周斌、史江民、李安葆)
链接 英雄母亲走遍大江南北
在县武装部的那些日子,吃住都是包了的,想吃什么都有,可刘光友常常吃剩饭,还常常教育别人:“要节约粮食备战备荒。”
张思德是由远房婶子刘光友抚养成人的。在张思德心中,刘光友就是母亲。
张思德离开家乡后,刘光友和韩家湾的乡亲们很长时间都没有他的消息,以为他在战斗中牺牲了。他们没想到,毛泽东会专门指示为他们的谷娃子召开了一个隆重的追悼会,并且在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讲《为人民服务》。
当刘光友得知张思德的消息时,已经是1962年了,离他牺牲近20年。
1965年,仪陇县革命委员会选派了张思德的远房堂弟张思忠,和时任思德乡妇女干部的代素芳照顾刘光友的生活起居,并负责安排接待、来访等工作。
1966年全国掀起了继学雷锋后学习英雄王杰的热潮,时年73岁的刘光友以英雄母亲的身份,发出了向英雄王杰学习的倡议;同年,刘光友被西南地区评为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积极分子。
1966年10月1日,她被特邀到首都,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观礼。
9月30日晚,她激动得几乎通宵未睡。10月1日这天,刘光友和一同前来的代素芳都起得很早。她们从广场向观礼台走去时,毛泽东、林彪、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已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天安门广场已是人山人海,万人欢腾。
第一次亲眼见到毛泽东,刘光友激动得哭了,她和其他观礼代表一声接一声地高呼“毛主席万岁”。映入眼帘的是红旗的海洋,人的海洋,那壮观的场面,是他们生平第一次见识。
刘光友说:“回去后,我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毛主席著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约半小时后,一名解放军战士扶着刘光友说:“朱德总司令要接见你们,请跟我来。”
在天安门城楼的休息厅,她们看见毛泽东正抽着烟,和一些国际友人在右边的休息室谈笑风生,朱德、李富春、董必武等中央领导人在左边的休息室里。
见她们进来,朱德用浓厚的四川口音和刘光友拉起了家常,招呼她们吃葡萄,又拿了两个苹果,说:“苹果皮有丰富的营养,你把它切成四块,去掉核就行了。”
刘光友北京国庆观礼,引起四川省各级革命委员会的高度重视,他们把刘光友作为一面旗帜,作为学习“老三篇”的活教材,刘光友开始了长达3年上百场的报告、演讲,走遍大江南北。
刘光友没有文化,是一个文盲,每次演讲、报告都是张思忠代笔,并教她背熟后,由她发布出来。面对无数个要求签名的语录本,她只学会了8个字:“毛主席万岁”“刘光友”。
刘光友对毛泽东、共产党有深厚的感情,每日三餐,她都要端一碗饭放在毛泽东画像下面:“毛主席,您老人家也该吃饭了。”
在县武装部的那些日子,吃住都是包了的,想吃什么都有,可刘光友常常吃剩饭,还常常教育别人:“要节约粮食备战备荒。”
1978年5月,78岁的刘光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刘光友再也不愿过这种放下农活的日子,她要回老家看看庄稼长得怎么样。是年10月12日清晨,刘光友在屋后种豌豆时不幸去世。
在刘光友的住处,人们共清理出毛主席塑像、毛主席像章、“红宝书”数千套,清出粮票1684斤、布票10丈、军用棉大衣24件——这些都是全国各地的子弟兵,热爱关心英雄母亲的儿女们从迢迢千里之外寄来的。
(责任编辑:袁栋梁;参考资料:《张思德的家事国事身后事》人民网2015年4月21日;作者:叶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