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大概这是喜欢
第18章 大概这是喜欢
表忠心这样的事,还是做到尽善尽美才好,不过李得寿表的可不是四爷的,而是耿熏儿。
看到膳房的人来了,胤禛一愣,这么早就摆膳了?
不过没说什么,只要没有上火锅,胤禛就心满意足了。
虽然昨天火锅和冰水吃的好,但是深谙养生之道的胤禛知道这么吃不健康,偶尔一次还可以,常吃谁受得了?
不过那滋味可真特别,三伏天吃辣辣的锅子……
往桌子看一看,发现都是些时令的蔬菜,凉菜也不少,炎热的夏天吃上这样的菜也能有胃口。
耿熏儿一看膳房的人来了,顿时嘴角扬起一丝微笑她的准备没白费。
二人入座,耿熏儿对着一道蒜泥小白菜就给四爷夹过去。
“四爷,这道小白菜不错,夏日吃它最是解暑。”
说完还一脸娇羞,心中暗想,味精啊味精全靠你啦,想要抓住男人的心就得抓住他的胃。
嗯?这话也不一定对,后世有几个小三是最专业的厨师?
想到这耿熏儿又有点忐忑了。
四爷点点头,小白菜却实有解暑解毒的功效,只是不好做,一般膳房就用开水汆烫后直接拌菜了,可是这么清炒的时候还不多。
白菜入口,一股浓浓的鲜美在口中肆意的奔腾,一瞬间四爷觉得他吃的不是小白菜,而是海鲜珍品!
可清脆的口感又让四爷知道这肯定是小白菜。
嗯?膳房换师傅了?
不可能,膳房是重地,换厨子的事他不可能不知道,可是为什么这味道却和以往不一样?
四爷再次夹了一筷子白菜,耿熏儿却给四爷夹了另一道菜——油焖嫩笋,这道菜也是属于原本味道平淡的菜。
耿熏儿之所以这么选择就想通过突出的口感让四爷觉得惊喜。
接着四爷停不下来了,直到吃到第四碗饭,虽然碗小,可四碗饭也不少了,苏培盛脸都要成了苦瓜了,又是着急又不敢说,盛饭的小太监端着碗也不知所措,急忙看苏培盛,苏培盛暗道,你瞧我干嘛,那位小主子说了算!
不过耿熏儿不等苏培盛暗示,也反应过来了,“爷,您还说我呢!告诉我晚上不能多吃,你都吃了这么多了,不能再吃了……”
四爷闻言一笑,看着耿熏儿一脸坏笑,“哦?说不让爷吃的是你,让爷吃的也是你,你到底要做什么?既然你怕浪费,你替爷吃了吧!”
耿熏儿直接拿过碗……恶向胆边生……吃就吃!
直接拿过四爷的碗开吃!
胤禛愣住了,耿熏儿这样的行为简直让他理解不了,这场景似乎和脑子想的不一样,不应该是娇羞的说爷你好坏,或者让人就撤膳吗?
在胤禛震惊的目光里,耿熏儿吃掉了剩下的米饭,摸摸肚子,好撑啊!
这一次轮到胤禛着急了,撤了膳,后拉着耿熏儿在后院花园中遛了很久!
耿熏儿不想走都不行,硬拉着走了两个小时。
耿熏儿内心狂嚎,‘给我一个手机!我要看看到没到两万步!’
直到走的耿熏儿似乎觉得有点了……也算是把晚上多吃的东西都消化好了,才被放了回去。
二人回到房间,叫人打水洗漱,四爷有些疲惫没有洗澡,而是让耿熏儿给他擦擦身体就算了,为什么让耿熏儿擦?
耿熏儿极为反对宫女给四爷擦,而太监?耿熏儿对太监一直处于一种纠结的感觉,说是男人吧,下边没了!
说是女人吧!呸,不能侮辱女人!
虽然可怜这群人,可耿熏儿还是做不到对待他们如同正常人一般,最后只能把他们当成半个女人。
胤禛在耿熏儿的伺候下,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耿熏儿才被碧竹等人的伺候下洗漱完毕,悄悄的跳到四爷的旁边,一把抱住四爷的要,吐息如兰的趴在四爷的耳边吹气。
“小丫头,又淘气!”
四爷哪能让耿熏儿吓住,一翻身抱着耿熏儿,耿熏儿吓的像小猫一样躲在四爷的怀里。
“爷,人家哪里淘气了?”
软糯的声音让她自己都受不鸟。
“……还不淘气,如此勾引爷?看来昨晚的事情你是忘了。”
四爷的声音有些沙哑,紧紧盯着耿熏儿可爱的小脸蛋。
……
守护在窗外的碧竹,听到里面叫水了,就安排碧水到里面送水。
碧竹是有心的人,看出她伺候的格格是个什么样的人,不喜女人往四爷跟前凑,她就躲得远远的。
只是碧水也不是傻子,知道格格的性子,可碧竹毕竟是格格跟前的大宫女,她不敢不听,送完了水,碧水就匆匆离开,一刻都不愿多留。
耿熏儿趴在四爷的怀里有些虚弱,又有些亢奋的说道:“爷!你好棒!”
在烛火的映衬下耿熏儿的眼睛是带着水汽的,同时也亮的晃人眼睛,胤禛被这似明亮的目光晃的也愣了愣神,随即在耿熏儿的软嫩的小嘴巴上轻吻了一下。
“爷的棒当然好了,还有就是熏儿很迷人。”
胤禛在被子里拉过耿熏儿的手把玩着。
软嫩的小手如无骨一般,比什么文玩都更好上手,当然了天下只此一份。
耿熏儿侧躺着眼都不眨的看着胤禛的侧脸,立体的五官,斧刻刀削的面庞,冷硬的男子汉气息冲击着视线,耿熏儿的心不自觉的砰砰急速跳起来。
这就是她今生的男人吧?
有男子汉气概,雍容贵气,骨子里都是一股大气。
身在大清朝最顶级的皇族……
对,皇族,耿熏儿心中微微一黯,皇族和普通人家最大的区别就是后院和后宫了吧?
若是一平头百姓,我可以霸占你,若是皇族……我该怎么办?
虽然是封建社会,耿熏儿还是有些惆怅,她又觉得这种惆怅有点可笑,大概是因为喜欢吧。
耿熏儿的变化没有被胤禛发现。
胤禛的脑子在想今日里皇阿玛究竟是怎么了,为什么脸色如此阴沉,是何事让他这样。
对皇阿玛,胤禛佩服无比,八岁登基,十四岁亲征,十六岁就智擒鳌拜,十七岁设立了法案《圣谕十六条》,以儒治国,二十岁吴三桂造反,但是皇阿玛一边隐忍一边积蓄力量,终于在二十八岁平定了三藩,而后两年有收复台湾。
所有的功绩如果都写出来足够后人秉灯而读数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