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塔和龙华寺
上海这座国际大都会,百年来向以高楼大厦著称,假设我们穿越回公元10世纪,去寻找这片土地上的最高建筑,大概非龙华寺内的龙华塔莫属。
龙华寺的历史渊源颇为传奇。据清人张宸记载,三国吴赤乌五年(242年),来自西域的康僧会在从交趾前往建业(今南京)的路上过龙华荡,见“水天一色,藻荇交横”,是“尘辙不到,颇宜清修”之地,遂在此“建立茅茨,设像行道”。后康僧会到建业觐见了吴主孙权,又获赐修建13座舍利佛塔。
此后一千多年来,龙华寺几度重建,历经衰荣。现存的龙华寺建筑群主体建于清同治、光绪年间,保存了宋代禅宗的“伽蓝七堂制”。中轴线上有牌坊、山门,第一进为弥勒殿,两侧为三重飞檐的钟楼、鼓楼,第二进为天王殿,第三进是面阔五间的大雄宝殿,第四进为三圣殿,第五进为方丈室,第六进为藏经楼,其中大雄宝殿、三圣殿为重檐歇山顶,气势恢弘。1959年,龙华寺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龙华塔与龙华寺相对而立,其塔身、塔基为北宋所建原物,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20世纪20年代,其平座、栏杆曾被施以钢筋水泥,1954年,经历重修,恢复了原貌。
龙华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七级八面,塔高40.347米。塔身外壁为八角形,砖砌角柱。塔身内为方室,底层高大,向上各层面积与高度逐渐收缩,形成密檐。每层四面设壸门,四面有壁龛,且逐层转换,使外立面上各层门窗依次变换。各层楼板下隐出砖栱,栱头卷刹分三瓣,外檐转角铺作鸳鸯交首栱,底层围廊柱子的柱头呈梭状,枋上有七朱八白之装饰。龙华塔的基础采用木桩加木承台的方式,体现了工匠在软土地基上建高层建筑的智慧。2006年,龙华塔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华塔和龙华寺是龙华的标志和中心
The Longhua Pagoda and Longhua Temple are the symbols and centres of Long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