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艺术素养套装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古典音乐的发展史,就是记谱法的发展史

对不了解音乐的人来说,记谱法似乎只是一种帮助记忆的手段。在录音技术发明之前,人们“记录”音乐的唯一方式就是记谱。人们保存、记录音乐的愿望,也正是9世纪以来记谱法不断发展变化的原动力。那些在中世纪的教堂和修道院中负责演唱宗教歌曲(3)的人,必须熟记大量的曲目。据估计,当时一名歌手需要花近10年的时间才能学会所有的圣歌曲目。所以,最初的乐谱只是描绘出旋律大致走向的记忆辅助,而不像现代记谱法那样准确地标注音高和节奏。

现在仍然还有一些音乐人将记谱法当作记录和演奏音乐的方式。许多流行音乐要么根本不记谱,要么只记录一个大致框架,比如一组和弦进行(4),演奏者可以用不同形式来“表现”。虽然你可以买到喜爱的摇滚歌曲的乐谱,甚至是你最喜欢的爵士钢琴家的手写谱抄本,但这些都是在演出之后记录下来的,不同于古典音乐中用来指导音乐家演奏的乐谱。如今,很多音乐都是直接在工作室里制作的,不仅通过电脑进行数字录制,还会使用软件来合成其中的一些声音。到了这一步,记谱的概念也就完全消失了。

音乐工作室的新技术标志着音乐的创作从此脱离了在古典音乐传统中不可或缺的记谱法。有一种观点认为,古典音乐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的音乐实践,是因为它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书面记述而非口耳相传的音乐文化。古典音乐和文学作品一样,通过书写将内容固定下来,这让它们区别于口耳相传的游吟歌曲或民间音乐。口传文化中的传奇故事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加工,而19世纪的印刷版小说则将每一处细节都固定在白纸黑字中,二者相差甚远。同样,可以任意改编发挥的民间音乐或爵士曲调与古典交响乐也是截然不同的。

不管是小说还是交响乐,这种把每个细节都确定下来的理念,就是正统古典作品的核心标准。首先,这种理念引导人们形成对“作品”的概念,即伟大的文学家或者作曲家的创作。继而,古典音乐的历史就像文学或绘画的历史一样,成为关于伟大作品和创作这些杰作的艺术家的历史。

但音乐记谱并不是随意为之的。即使在记谱法还处于萌芽阶段的中世纪,它也已经为更加复杂的音乐创作提供了条件。作曲家可以通过记谱法不断改编和完善自己的音乐构思,还发展出了更为悠长复杂的多声部组合音乐。这在记谱法出现之前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例如,托马斯·塔利斯(Thomas Tallis)创作的《寄愿于主》或者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创作的《春之祭》,这样的作品都依赖于多声部(5)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也只有在记谱法出现以后才能实现。此外,复调的发展也与越来越准确的记谱法相辅相成。复调,即许多声部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正是许多古典音乐作品的核心特征。记谱法在顺应13世纪至14世纪新出现的复调音乐潮流而进步的同时,也反过来影响了新音乐的发展方向。

对现在所谓的古典音乐而言,记谱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促进了节奏、和声与复调的发展,扩展了适合大型乐团表演的音乐形式,还塑造了音乐由一位作曲家创作而由其他人演奏的工作模式。在古典音乐中,创作和演奏是相互独立的活动,而这看似理所当然的事实离不开记谱法的功劳。这也是古典音乐的独特之处,因为在许多其他的音乐文化中,音乐家都只演奏自己创作的音乐或者只演唱自己写的歌。从18世纪开始,音乐家在观众面前表演预先创作的作品成为标准的古典音乐演出形式。人们习惯于聚集在特定的场所,安静、专注地聆听古典音乐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