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陷阱:终身自我更新的15堂必修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如何打破“逞强”,活出自我

在20多岁时,我开了一家餐饮店。

开店之初,我向一位对我照顾有加的经营领域资深前辈请教经营之道,并将从他那里学到的东西老老实实地付诸实践。这样做之后,餐饮店的销售额顺利地提高了。刚开始,店里只有我一个人,之后我开始招聘帮手。店里的工作人员开始只有一两个人,后来,正式员工及兼职员工的人数不断增加。在与员工共同努力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整个团队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的快乐。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大家一起绞尽脑汁出主意。如果出的主意效果不错,大家都会很开心;如果失败了,大家就把它当作谈资。就这样,在那段时光,我度过了充满欢乐的每一天……

现在回想起来,感受到了与团队一起创造成功的快乐的我,当时几乎是日夜无休、一拼到底的状态。从第一家店铺到第二家店铺,我的事业版图不断扩大,而且每家店的生意都很好,我也度过了一段非常忙碌且充实的时光。

但是,在我二十三四岁的时候,我形成了“新的事业观”。有一天,我与经营领域的前辈们一起聚会喝酒,正当大家聊得唾沫横飞之际,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知道自己将在一年之后死去,你还会继续从事现在的工作吗?”

听到这个问题的我毫不犹豫地回答:

“如果我知道自己一年后会死,就不会继续从事现在这份工作!我会尝试一些‘不一定会成功的事情’!”

这句话脱口而出,让我大吃一惊,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地意识到“现在做的事情并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

同时,我感到了困惑,因为我对“真正想做的‘不一定会成功的事情’”究竟是什么毫无头绪。

作为经营者,我赚取了不菲的利润,而且绝对没有不幸福的感觉。但是,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干什么。事实上,这件事让我备受打击。

“我应该怎么做,才能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呢?”

“我应该怎么做,才能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呢?”

这是我出生以来第一次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在此之前,我一直像陀螺一样忙碌着,并享受着这种忙碌的状态。

那时候的我真的以为,领导者在一线干得越多,企业经营就会越顺利。并且如果企业降低了人工成本,那么只有领导者比任何人都努力,才能给员工起到好的示范作用。

在我终于想通了“要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肯定需要‘自由’,而这是我现阶段所不具备的条件”之后,两个关键词浮现在我的眼前,那就是“企业家”与“非劳动性收入”。

在了解“不参与实际的劳动也能获得收益”的事实之后,我吃惊于“居然存在这样的模式”。

之后,我开始大量阅读与企业家有关的书,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经营讲习班。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在周末休息”。

对于在周末休息,我刚开始隐隐地产生了一种负罪感。但是,在开始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之后,我的内心开始一点儿一点儿地发生变化。

首先,我不再追求将自己的工作做到完美。然后很自然地,我也不再苛求员工做到完美。我与员工的关系,也从“监工者与被监工者”变成“托付人与受委托人”。

恰好这时,我抓住了特许经营的商机,获得利润的渠道慢慢地多了起来。当我逐渐构建起即使自己不参与一线业务也能获得收益的流程之后,我毅然决然地向员工发表了“委托宣言”。

因为我之前一直坚信“领导者要比任何人都努力”,所以在选择从一线业务中抽身之时,我不由得对员工感到抱歉、内疚,同时担心员工会如何议论自己。但是,在切实地执行了“委托管理”规定之后,我才发现,员工比我想象的更有干劲儿,运转的顺利程度也在我意料之外。

而且,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切身感觉到了,比起我天天露面、通过批评或鼓励督促工作,让员工产生责任感并自主地发挥自身能力能达到更好的经营效果。可以说,我舍弃了成立餐饮店之初的想法——“只有我每天都在一线拼命地工作,业务才能顺利开展,员工才会努力工作”。

这样做之后,我不仅做到了之前认为“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而且过上了不被时间和金钱牢牢束缚的生活。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我为了回答“如果只剩一年的寿命,我想做什么事情”这个问题而采取了相应的行动。

换而言之,如果我一直是在一线忙碌的经营者,我的生活状态就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餐饮店的生意也有可能在不久之后陷入困境。

但是,我转念一想,如果我在创业之初自己不去一线而是委托员工处理全部事情,那么我后来的转型可能就不会这么顺利。

我认为,正因为有刚开始的“胡拼蛮干”的阶段,我才能顺利地转变到“委托管理”的阶段。

所以,要想改变人生,重要的是在了解自己所处的阶段的基础上,毫不犹豫地舍弃旧的做法与思维方式,然后接受自己以前不知道的想法和做法。我切身体会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

不管是打拼事业还是谈一段甜蜜的恋爱,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存在“恰好符合当时情境的运作机制”。

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所处的人生阶段去改变方法。当新的人生阶段到来之时,我们只有快速舍弃曾经行得通的方法,同时摸索新方法,才能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走得顺利。

在观察了很多人的成长经历之后,我逐渐确信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