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杂货:澳门士多店主口述历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时代改变,适者生存

位于美副将大马路4C号富美大厦地下,即与观音堂只数步之距的富美乐士多就是我的老店。门前架着帐篷,这样似与很多同业的外观有些许不同。

我是张太,人称“肥姨”,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从事制衣业。后来该行业逐渐式微,为了生计,我在八十年代初便开办了富美乐,可以说是成功转型。我一直很勤奋,基本上以一人之力打理生意,现在已退休的先生也适时协助。

那个年代,富美乐的货品琳琅满目,柴米油盐、罐头、饮品等应有尽有,街坊是主要客户,每日营业额一千多元,是最风光的岁月。随着时代变迁,美副将大马路一带就如澳门的其他角落一样,出现了便利店及超市,士多的生意便受到影响。很多客人会跑到那些店铺购买更多可选择的物品,因此我也不再售卖容易过期的货品,例如罐头,但是一直坚持卖饮料,以及尽量使商品多元化,也售卖一些用于祭拜先人的物品。

同时,富美乐的客户群也开始发生改变。有不少居民从事博彩业,他们公司的穿梭巴士每天早上六点半至七点会在附近接载员工,那些上班族会(来店里)买些饮品之类的才上车。我为着做他们的生意,每天六点便开门,一直至下午五点,再由先生接班至约七点才休息。

总的来说,营业时间长是我家士多的一个优势。除赌场员工外,学生及在周边从事“三行”(对装修工程中三个必备工作部分的统称,即泥水、木工、油漆)的工人也是我的客户群。

然而富美乐今天的营业额每天只有两三百元,不可与往日相提并论了。幸好店铺是亲戚所有,几年前定下的月租数千元,至今并未增加。所以我的生计尚可勉强维持。

商品多元化是我的另一个优势。我在若干年前接受一些朋友的建议,开始售卖用于祭拜先人的物品,就是现在顾客踏入士多第一眼便看见的那些。士多地点邻近观音堂,使这门生意大有可为。很多善众来自香港、内地;在澳门赌厅工作的很多人也是顾客。我也就为了方便客人到观音堂祭拜,提供代叠金银等服务;一般要预订,若数量多,需更早通知,毕竟现代人是讲求效率的。

—富美乐门口摆放的祭祀用品

—美副将马路17号

从祭品的变化中也可以看到时代的演变。好比香烛,在我的记忆中,从前的香烛上是无字的,现今的都有字,甚至有的还刻有龙的图案。有些年长的香港客户会指定要旧式的,年轻些的则没有这个坚持。大香烛及风车也不是我的固定物品,因为市场不大,而且风车难以保存,我只会在大时大节时,在客人要求下才去订购。

—陈桂珍与访谈员在店内合影

这方面(指祭拜用品)的生意近年已面对不少挑战,主要是本地及内地政府对环保的要求。政府规定观音开库时禁止烧衣,但很多香港及内地客户误会是长期不准销售。另外,赌厅的善信也比以往大幅减少。同时,内地基于香烛等物的生产设备对环境有污染,已颁布不少罚则,令很多厂商无法经营,现在的生产商要在更偏远的地方运作;而且澳门的祭品批发商不再拥有货仓,使我由下单至收货的时间愈来愈长。

可以看到,经济结构的变化,如赌厅客户减少,以及有关方面在环保上的更高要求,使我如今捉襟见肘的生意再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