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仅以此书献给始终支持我的家人)
这本书的诞生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次技术分享会之后,编辑董英联系我说,可能可以写一本关于数据运营的书。最终,可能变成了现实。
直至今天,我还是一个零售新兵,仅仅从业13年。对比零售业的众多前辈和老师,我自认为是一名零售业小学生,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只是我一毕业,就从事零售数据运营的工作,前几年在外企,中途经历了一年的创业,后来转战了互联网,去了一些从外界看极其优秀、进入之后才发现其优秀程度仍超过想象的公司,尤其表现在对数据基础和数据应用的重视程度上,核心代表为阿里和贝壳找房。尤其以阿里最令人惊叹,阿里所拥有的数据,是业内最全也是质量最优的数据,没有之一。对于有志于从事数据工作的人,阿里的数据会带你进入现存最广袤的土地,开启下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
从线下转线上的时候,有一个误区是套用线下逻辑,或者直接套用经典的模型和理论;这个误区也存在于线上转线下,会在不经意的时刻,尝试粗暴地套用线上逻辑,或者在平台上搜搜如何做线下,就开展工作。实际上,没有一套方法论是救世主。在风云诡谲的商业环境中解决问题,需要的绝不是固化的方法论,而是内化的解决方案,找到解决问题的“七寸点”,需要借助数据运营依托的数据化思维。在过往的经历中,我沉淀了一些线下的方法论,也有一些线上的方法论,当每个人来寻求方案的时候,我不会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这是极为不负责任的做法。我会倾向于先了解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我有一些方法,但是不一定适用于你的情况。基于这样的融合倾听的思想,逐渐产生了一些应用于实际商业环境的实践经验,本书主要把这些真实的经验分享给企业主和数据人员,希望可以助力企业数字化的快速稳健转型,少走弯路。数据运营是通过方法论和数据产品为企业提供的高效管理工具,而不仅仅局限于数据分析领域。
感谢我的朋友崔鸥晔在我写作过程中给予的鼓励,她的一句话,击中了要害,并且激励我把书写完。这里也分享给大家,以期共勉。
写书是艰辛的,尤其是在不断地从模糊的思路中抽离出最本质内容的过程中,往往陷入思维的苦战,苦于耐心的崩塌和表达的不精确、不顺畅。鸥晔读了我的第一版内容之后,对我说:
“每本书里看到的都是作者的灵魂,别人希望看到的是新的体系,而不是集合所有人想法的体系。你是书的主观发声者,不用在乎别人怎么表述这件事,只有这样才能带有自己的风格。希望你可以写出带着自己灵魂的书,我们可以从书里面看到的,就是你本人。”
基于她的鼓励,我决定以自己的风格完成这本书。
本书的核心在于提供“如何做”的信息,拿到这本书的数据人员可以通过翻阅书籍快速上手数据运营;企业主可以通过本书了解到数据能为企业带来何种价值;人力负责人可以通过本书了解到,当聘请数据人员时,应该聘请有何种能力的人,才更适合公司当下及未来的发展。
这是一本帮助你Know-How的数据实战书籍,希望从事数据行业的小伙伴们都能从中获益。
本书写于2020年疫情中的北京。希望你翻开本书时,疫情已经过去,数字化加速而来。这也正是阅读本书的好时机。
张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