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锋芒毕露
那少年肖斯塔科维奇又面临着怎样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政治形势,开始作曲家生涯的呢?
当时俄罗斯的传统音乐界恰好处在一个真空的状态:许多乐坛巨头,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居伊、巴拉基列夫、里亚多夫、塔涅耶夫、斯克里亚宾等相继逝世;而仅存的老一辈艺术家有着根深蒂固的民粹主义思想,认为俄国社会有其特殊性,相信俄罗斯民族长期形成的村社制度有可能促成农民社会主义革命,因此对新生的革命政权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一部分人隔岸观望,一部分人则出走国外。
在这种情形下,一些持有激进观点的新派艺术家乘虚而上,而革命政权也急于通过艺术手段宣传自己的主张,因此也只能采取支持这些先锋派的态度,只要作品宣传有关革命的内容,不问它采用何种表现方式一概予以认可。因此两者很快达成合作,马雅可夫斯基的阶梯诗就是一个例子。
肖斯塔科维奇的家族有着波兰血统,祖辈二代都曾参加过反抗帝俄的起义,为此受到迫害。在1905年二月革命以后就十分关注革命形势,1917年推翻沙皇使他们家人感到快意和兴奋。那年父亲去世,家境窘迫,处在贫穷线上的一家对新政权抱有很大希望。当然,那时肖斯塔科维奇还小,炮打冬宫时他才11岁,但也会兴致勃勃地尝试着作曲,写了歌颂自由、赞扬士兵和同情为革命捐躯者的音乐。可以说,这个知识分子出身的作曲家,那确是真心实意地拥护苏维埃的。
1921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使得西方现代音乐也有机会传入这个还不知道该怎样控制文学艺术的、自命是奉行马克思主义的国家。马勒、欣德米特、布鲁克纳、巴托克、米约,以及贝尔格的一些新作都在圣彼得堡得以上演。其时正逢肖斯塔科维奇作曲系毕业(1925年),这位踌躇满志的艺术青年恰好赶上了这段将近有十五年之久的自由化时期。和当时的一些艺术家一样,他天真地用现代创作技法和审美观念去处理革命主题,诸如名为《十月献礼》(1927)和《五一节》(1929)的第二、第三交响曲,以及取名为《十月》的《第一钢琴奏鸣曲》(1926),以及其他的一些作品,以为这就是他将要走的艺术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