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能力
2012年2月15日 周三
我觉得林伯伯在解释后天习得的学习能力时,涉及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掌控这一切的心理能力。
作为音乐学习者,他们后天习得能力的特殊性,表现在对于各种音乐技能的掌握,这不仅是需要有听、看、唱、奏、写等等多种感官能力的复合,还需要有丰富的阅历、精湛的技能、自如的心态、独特的个性等各种能力的统领和驾驭。这些能力,构成了学习动机、思维特性、意志培养、自我概念等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若有过人之处,就必定在这一项目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了。
学习音乐的动机是我们坐在钢琴前首先得自我回答的问题。它是推动学生今后为此付出努力,以及左右他如何组织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的主宰因素。每个学生之所以会到音乐学院来都有自己的故事:从小喜欢音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但也不排斥或许是因为这是父母意愿、或许是为着有地方可继续读书、或许因为文化课很差;也有的学生是以为只要有个好喉咙当上歌手可以轻松挣大钱;等等。
但最初的入行缘由总是会发生变化的。只是为了羡慕、为了服从、为了择业,这些愿望很容易因为碰到困难而消散,此后的学习变得索然无趣。
更多的情形是由最初的单纯兴趣,之后因为音乐本身所给予的审美熏陶,使得学习目的渐渐得到深化,明白了艺术音乐,它对整个社会、整个民族,以及自己的一生的意义,就在于告诉人们,什么才是这世界最美好的东西,人究竟为何而存在。能够以此为学习目标的习者学者,必定愿意为这一崇高的事业献身,无论成功或者失败,永无怨悔。
所谓思维特性,指的是思维的品种类型。根据这些品种及其质地,往往可以预见学习者未来的发展趋向。
例如注意力,它的品质包含了广度、深度、敏度和稳度,全面具有这些品质的学生,往往表现在对各种事物永远怀有探胜的好奇心,对各种现象有着反复思考能力的恒性,这对每个艺术学习者都是很重要的的心理素质;
例如记忆力,它的品质包含了容量和提取的速度,以及一些特殊的维度——音响、动作、色彩,等等——这是涉及到直觉与联想能力的基础;
例如创造力,它的散发度、概括度,以及流畅度、灵敏度,都会给学习者的表述方式带来不同的特点。
这些思维特性的各种品质的组合,将会给音乐创作者提供抓住事物本质,并用独特方式予以表述的能力;给表演者提供迅速掌握技能的方法,以独特视角诠释作品的能力;给研究者提供分析、概括以及创建新说的能力。
所谓意志毅力,是因为学习音乐是一条十分艰巨的道路,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练习,克服种种技能上的困难,而且还要忍受失败的磨练和抵御成功后的物质诱惑。
所谓自我概念的建立,这是学习音乐最为根本的问题,没有自我,就没有办法建立起个性,而没有个性,就谈不上在艺术中焕发出审美个性。这是个颇为复杂的问题,我们有机会还会专门讨论。
【山寂樵叟】
问题是,我们怎样考测学生是否具备统合上述种种特性的心理能力呢?是靠心理学家制定的种种心理测试量表吗?还是靠当前那些简单的面试呢?
2012年2月16日 周四
带着昨晚樵叟提出的几个问题,今天早上去听了几个系科的面试。考官尽问一些只是了解情况的、无可判断优劣的问题:
恐怕就差问“你家里几口人”了。这些原是属于报名处填写的内容而已。要不就是一些知识性的问答,诸如“什么叫十二音呀”“知道斯托克豪森吗”等等。
这样的面试,能回答,就说明他有才吗?不能回答,就是无能吗?
怎样考核测试一个学生的理性思维的水平呢?
【山寂樵叟】
我们这个民族在审美方面历来重感性不重理性、重技术而不重意义,因此对于音乐才能的理解也具有自己的观念,例如歌喉音色的好坏,曲目的艰深程度,写作风格的时髦度,等等,容易得到评审者更多的关注。而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表述能力,则要求不高。至于如何考测学生的心理能力,考测他们的理性思维水平,恐怕考官们至今还没想到吧。
【乡音无改】
所以呀,许多考官会为某些在“技能”上表现突出而思想贫乏的考生,想方设法破格。
【山寂樵叟】
所以呀,有些中学的音乐老师也就摸出一套对付音乐学院理论考核的门道了:编口诀背诵常识,用常识顶替知识,借知识冒充认识,等等。
【乡音无改】
这些现象,在相关音乐人才的观念得到扭转和更新之前,恐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在所难免的了。
【山寂樵叟】
当然也可以很自豪地说这就是我们的特色吧。但是这种“越是民族的”,大概决不会“越是世界的”了。须知艺术音乐是以理性意象的表现为宗旨的,不然外国的同行怎会认为,中国钢琴选手的音乐诠释配不上手指技巧。[1]
至于要不要改变这样的“特色”,怎样改变这样的局面,这又是行政体制的话题了。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