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遗址周边空间环境保护与营建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4.3 外围环境的无序建设

1. 遗址外围的高强度开发

大遗址区周边的发展不断改变着外围的空间环境,如今不少大遗址周边重要的背景环境甚至部分遗址本体已经被城市发展空间叠压,变成了广场、道路、街区。其规划大都按照一般的现代街区来布局,高强度的开发并未考虑对遗址内涵的烘托及与相关环境的协调。例如:大慈恩寺周边虽然结合20世纪打造的绿地建设了大范围的遗址公园,但大雁塔周边迅速发展的高层建筑令这座曾经作为唐长安制高点的千年古塔缩小了尺度感;在白鹿原上,大学城发展区与薄姬(汉文帝母亲)陵(南陵)封土的缓冲空间不足,也未采取绿化遮挡,影响了陵寝空间的神秘与沧桑(图2-10)。此外,“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大明宫遗址的保护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保护,遗址周边的市政建设一直处于无序之中。紧邻大明宫遗址,除南边的自强路外,东、北、西三面的太华路、玄武路和未央路皆早已有数幢现代化大楼高高耸立。其中玄武路北侧某花园小区的住宅楼,对含元殿遗址的天际线的破坏就是明显一例。从丹凤门到含元殿,徒步而行的游人都可以遥遥看到该住宅顶部几层,赫然影叠于含元殿顶层台基之上,而两者外观颜色又接近,所以视觉中仿佛给含元殿殿基扣了顶不伦不类的小帽子,严重破坏了遗址的真实感和外围轮廓,大煞风景”[52]。同时,太液池周边的密集住宅区对历史景象的展示带来了冲击(图2-11)。

图2-10 白鹿原南陵外大学城建设

图2-11 大明宫太液池周边城市建设

2. 缺乏对遗产周边历史信息的阐释

在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博弈中,城市建设如果在满足功能与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对遗址地的相关历史文化信息做充分的研究、解读与挖掘,并在周边环境营建中有所呼应和体现(如尺度、布局、要素、非物质文化等内容),一方面可缓解城市空间的特色危机,另一方面也可以增进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了解与全面认知,促进现代化城市建设与遗产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然而,西安大遗址周边的城市开发或更新改造往往缺乏对原有历史环境的呼应,不同类型、大小的遗址几乎都被高楼大厦环绕成为孤岛。除汉城湖公园对汉长安城外历史水系的再现外,鲜有外围规划建设中对原有历史环境相关信息的提示。

3. 对重要历史文化环境的割裂

图2-12 沣渭冲积平原重要都城、宫殿遗址分布

公元前11世纪,周人由周原地区(今陕西岐山、扶风地区)东迁,即选择在这里营建丰镐二京,这里是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也是最完整的都城建设活动。战国时期,秦人由雍城(今陕西凤翔一带)逐渐东移,并于公元前349年将政治中心选择在跨渭河的冲积平原地区,在渭河南岸先后兴建了兴乐宫(西汉时期改为长乐宫)、章台宫(西汉时期改为建章宫)、甘泉宫、信宫及阿房宫,使这里成为秦都咸阳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元前202年,西汉决定在渭河以南滈、潏沿岸秦代宫室的基础上营建都城长安,从而开启了长安作为千年帝都的历史。可见,在沣渭冲积平原一带集中了中国周、秦、汉的都城遗址和宫殿遗址,地形上、文化上、环境上、历史景观上一脉相承。因此,若将该地区从整体上作为一个突出的历史文化区进行整体保护与规划,不仅是对中华民族近一千年连续都城文明的集中展示,也有助于形成大的生态廊道促进城市生态网络的构建,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的。然而,除了大量遗址本体已被压占与破坏之外,在这几大遗址之间见缝插针式的城乡建设(尤其是丰镐以北的阿房宫与汉长安城之间)令这在东方文明发展史中具有“唯一性”的历史环境的保护岌岌可危(图2-12)。这警醒我们必须正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与紧迫性,深入剖析当前遗产周边环境保护与营建中存在问题的症结;并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理论框架,采取适当的规划与管理措施挽救与改善,促进该地区整体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