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登池上楼
南北朝·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注释
媚:喜爱,这里有自我怜惜之意。
幽姿:潜隐的姿态。这里借指隐士。
远音:因为鸿雁飞得高,所以鸣声传得也远,这里是比喻有所作为的人。
云浮:这里是指高飞的鸿。
渊沉:这里是指深潜水中的虬龙。
进德:增进德业。
退耕:退隐躬耕。
徇禄:徇,谋求,这里指追求俸禄。
昧节候:看不懂季节的变化。
窥临:临窗眺望。
岖嵚:山岭高耸险峻的样子。
绪风:冬日残余的寒风。
故阴:这里是指冬天。
难处心:难以安心做到。
征:证明。
简析
这首诗运用多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比如用虬和鸿的进退得所来说明自己进退失据的比兴手法,用诉说独居异乡的孤苦这种表达来直抒胸臆,用生趣盎然的江南春景衬托内心抑郁是以景写情。全诗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写了诗人出任永嘉太守的矛盾心情和对既无法像潜藏的龙一样安逸退隐,又无法像高飞的鸿雁一样声震四方的懊悔;第二层次写了他在病中临窗远眺的情形;第三层次写了他对情人的思念。整首词以登池上楼为中心,来抒发种种复杂的情绪,饱含孤芳自赏的情调,政治失意的牢骚,进退不得的苦闷,对政敌含而不露的怨愤,归隐的志趣等。语言虽然有些隐晦,但真实地展现了内心的活动过程。诗中的景物描写与情绪抒发紧密结合,并成为诗中变化的枢纽。从景物中展现出对自然的喜爱和敏感,同时也是诗人能够开创山水诗一派的重要条件,这也为他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背景
这首诗是谢灵运在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初春所作。诗人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被逐出京都,担任偏僻的永嘉郡(今浙江温州)太守,这也是他首次在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这年冬天,他长久卧病,次年初春才终于痊愈,于是登楼观景,托物起兴,写下这一名篇。
名家点评
〔梁〕钟嵘:《谢氏家录》云:康乐(谢灵运袭爵康乐公)每对惠连(谢惠连,灵运之从弟),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间,忽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尝云:“此语有神助,非我语也。”(《诗品》卷中)
〔宋〕叶梦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世人多不解此语为工,盖欲以奇求之尔。此语之工,正在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备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之所能到。诗家妙处,当须以此为根本,而思苦言艰者,往往不悟。(《石林诗话》)
〔宋〕严羽: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晋以还方有佳句。如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谢灵运:“池塘生春草”之类,谢所以不及陶者,康乐之诗精工,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沧浪诗话》)
〔元〕方回:此诗句句佳,铿锵浏亮,合是灵运第一等诗。(《文选颜鲍谢诗评》卷一)